痛说张万雄之死
1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的三位朋友死了。他们每一位的死去,都让我有种痛彻心肺的感觉。
第一位是刘靖。他是许多人眼中的成功企业家,有一家贷款公司,还有很多实业。他儿子结婚时,许多省上和市里的政界要人都参加了。他活着时,一到武威,就请我吃饭。在饭桌上,我遇到了很多官员和企业家。他们只听过我的名字,没见过人。是刘靖的热情,丰富了我在凉州的生活。提起刘靖,别人说法虽多,但他对我的好,是真的好,是那种没啥功利性的好,是有着文学情结的人对一位他认可的作家的好,所以,我一直很珍惜。
第二位是叶佰生。他是我的高中同学,是一位很有建树的科学家,高中时跟我同班,考入清华大学,后读博士,再当博士生导师,获了几次国家科技奖,是国内外知名的冰川冻土专家。上高中时,他跟另一位叫白生福同学去过我家,帮我家干了很多农活。后来,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里,他帮我弄到了学俄语的教材。他是我关系最好的高中同学之一。
第三位,便是张万雄了。离开家乡后,每次想到凉州,能让我感到温暖的朋友中,就有张万雄。他是凉州法院的副院长,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是凉州有名的法官。
这三位朋友中,前两个死于不期而遇的车祸,张万雄却死于自杀。那车祸有不可抗力的性质,所以,我虽也痛惜前两位朋友,但只是感叹世事的无常。只有张万雄的死,给我的震动最大,痛感最强。因为他选择了跳楼。
在2013年1月的某个夜里,他从凉州区法院的大楼上跳下来。据说,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叫严寒冻硬了。人们先得消了他身上的冻,才能给他整容,才能叫他的亲人们去看他。他的父母年近八旬,他妻贤女孝,他人缘很好,又是法院里很受重用的副院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没有自杀的理由。
但他真的自杀了,还留下了遗书。
在2013年1月10日下午,我接到了一位朋友的电话。当我听到张万雄的死讯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我的心为她们疼痛了。后来,妻子听了这消息,也头疼不止。陈亦新却说,张万雄绝不会自杀!一听我说有遗书,他才信了,忽然骂了他几声。因为,他给万雄的女儿当过老师。那是个非常可爱懂事的孩子。陈亦新说,他死了,他女儿咋活?
若没有意外,上面谈到的三个朋友,定然都会是我儿子结婚时的东客。刘靖儿子结婚时,也请了我。陈亦新结婚时,我当然也得请他。但我上次,一到凉州,就听说他死了,死于几个月前的某次车祸,他开了一辆价值一百多万的车,出事了,被甩出去六十多米。他连个叫我请他的机会也没有给我。
叶佰生给了我请他的机会,我也请了他。为这,我专程去了兰州,他请我吃了羊肉,说好八月二十五日结婚,他答应早点来,不料,他外出远门,要去搞啥考察,二十二日死于车祸。他的死,离我们约定的见面时间,只错了三天。
张万雄是陈亦新结婚时的大东之一,另一位是古浪法院院长常发。他们的帮忙,成为凉州最让我温暖的事情之一。没想到,儿子结婚刚过四个月,张万雄也死了。
这三人一死,我的人生就越加孤独了。去兰州,去凉州,我会少很多乐趣。
忽然,我有了一种旷野无人的感觉。
那一刻,我甚至后悔自己离开了武威。我想,要是在那儿,会常跟张万雄见面,常跟他聊天,要是他真的想学修行坐禅,我定然会好好教他。也许,他就能走出那个死胡同。
我痛彻心肺,欲哭无泪。
可是,一切都晚了。
我马上给几位曾有抑郁症状的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若是心上有了过不去的事,一定要给我打电话。我很怕他们像万雄那样,不打招呼,就去做这种无法挽回的事。
我也有些埋怨万雄:你做这事前,为啥不给我打个电话?
但我知道,被重度抑郁症困扰的人,是最怕别人干扰他的选择的。当被那巨大的死神之雾笼罩时,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尽快解脱。有许多人,即使有亲人朋友看着,他们也会像惊了枪的兔子那样,逃出亲情的控制,扑向死神。
2
下面的内容,引自《兰州晨报》2013年01月11日的两篇报道:
本报武威讯(记者张永生)1月9日晚,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万雄在该院办公楼六楼跳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杀,目前自杀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介绍,1月10日早晨8时左右,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院内办公楼下发现一具尸体。经辨认,尸体为该院副院长张万雄。当日下午,记者在凉州区人民法院院内看到,法院办公楼楼后停车场处有一摊血迹,警方处理现场时划出的人体形迹及死者死亡时形体姿势清晰可见,死者已搬移至医院太平间。
据知情人介绍,根据凉州区人民法院的监控录像资料显示,1月9日,该院副院长张万雄下班后并没有回家,一直滞留在办公室。晚上8时左右,张万雄从他所在的办公室(五楼)走出后,先后在五楼和六楼电梯处徘徊了约半小时,后打开六楼电梯间旁的窗户跳下,根据监控录像显示的案发时间为当晚9时08分。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张万雄是凉州区中坝镇人,1967年9月出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先后在凉州区丰乐法庭、永昌法庭、区法院行政办、九矿法庭、区法院研究室工作,后提拔为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基层法庭。知情人介绍,张万雄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为人随和,性格开朗,法律专业毕业,属于既有能力又有学历的领导,在该院口碑很好。
据知情人透露,1月9日下午,张万雄在其办公室处理完手头所有工作,对一些案卷材料阅示并签字后,走出办公室。警方在其身上发现了张万雄自杀前留下的遗书。目前关于张万雄的跳楼自杀原因,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公安分局称已在案发后第一时间介入并进行调查,其遗书内容中尚不便透露。
次日,《兰州晨报》又报道了张万雄的死因——
凉州区法院副院长自杀原因查明
遗书表明因患抑郁症所致,善后工作目前正在进行
本报武威讯(记者张永生)1月11日下午,武威市凉州区政府就凉州区法院副院长张万雄坠楼案件向媒体通报了其死亡原因。经查,张万雄死亡系抑郁症自杀所致。目前,善后工作正在进行。
1月10日8时30分许,张万雄被发现坠亡后,凉州区公安局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组织刑侦、技术、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案发现场凉州区法院新办公楼北侧介入调查。综合各类线索,凉州警方排除张万雄被他杀的可能性,确定为自杀。
据调查,1月9日下午下班,凉州区法院司机李某准备接张万雄回家时,张称有工作先不回家,加完班后他自行回家。1月10日早8时许,司机打电话联系张接其上班,电话无人应答。随后,凉州区法院干警在办公楼后院发现其尸体。据介绍,1月10日,办案人员对张万雄所在的凉州区法院507办公室物品进行检查,在其办公桌上发现了其留下的一封遗书,警方随后在其办公室提取了一本黑色塑料笔记本作为鉴定笔迹的样本,就其遗书进行了鉴定。经鉴定,遗书书写速度较快,字体和结构搭配相对稳定,运笔上反映有一定特点,检材和样本在书写水平和熟练程度、布局特征、动笔特点和笔画之间的搭配使用上反映出相一致的特征,警方遂认定现场提取的遗书系张万雄本人所书写。
1月11日下午,凉州区政府部门向记者公开了张万雄生前所留遗书内容:“各位领导、同事及我的家人,永别了!我因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不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所以我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我的死和组织及任何人、事无关,纯粹是由于疾病所致,得了抑郁症的人真是生不如死,请大家理解我以这种方式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吧!”遗书称:“我选择了轻生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各种猜测,给我的家人及组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请你们原谅我吧。”
1月11日上午,警方就初步调查经过及调查结果,向张万雄的组织单位凉州区法院及死者家属做了案情通报,其单位及家属表示对调查结论无疑义。事件发生后,凉州区法院成立了善后处理领导小组,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并处理善后事宜。
3
认识张万雄,是1993年,距今,已二十年了。那时节,张万雄在凉州北乡的永昌法庭工作。弟弟陈开禄死后,妈想留下他的儿子,弟妻却想带走她的儿子,两家都不相让,法庭出面,进行调解,才解决了此事。后来,这段经历进了我的小说《大漠祭》和《白虎关》。
那时节,万雄调解此案时,侄子陈建新只有几个月大。没想到,陈建新刚过20岁,万雄却自杀了。那是我们相识的第一次,妈抱着陈建新,跟我一起,在法庭上见到的他。这一次,陈建新在我的身边,能当我的助手了,张万雄却死了。世事的变化,像白云苍狗,叫人慨叹不已。
记得那时,他是多么的风华正茂啊!他善于言谈,充满梦想,人又热情,总是一脸灿烂的笑。他将那种笑保持了二十年,我们每次见面,他都会那样笑。
下面是万雄四个月前在陈亦新的婚礼上当东时的照片:
你绝对不会想到,常那样笑的一个人竟然会选择自杀。
他怎么会自杀?
1993年,万雄二十多岁,他刚参加工作不久。一见我,他就说读过我的《长烟落日处》,他谈到自己在图书馆发现了该小说后的惊喜,他说他终于发现,凉州出了作家,他有种狂喜的感觉。他那真诚的语言打动了我。
再跟他见面时,已是七年后了,期间,我大多时间在闭关,也没机会见到他。
2000年,我的《大漠祭》出版了,《文汇报》等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家乡却被压着,没点滴讯息。后来,张绪胜任武威市委书记。一天,张书记带人来看我,说收到了一封信,信中那人给他提了很多建议,其中一条便是要重视雪漠。据说,那封信中,重点介绍了我的成就。也因为这一内容,有人甚至怀疑那信是…
《痛说张万雄之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