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痛說張萬雄之死

  痛說張萬雄之死

  1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我的叁位朋友死了。他們每一位的死去,都讓我有種痛徹心肺的感覺。

  第一位是劉靖。他是許多人眼中的成功企業家,有一家貸款公司,還有很多實業。他兒子結婚時,許多省上和市裏的政界要人都參加了。他活著時,一到武威,就請我吃飯。在飯桌上,我遇到了很多官員和企業家。他們只聽過我的名字,沒見過人。是劉靖的熱情,豐富了我在涼州的生活。提起劉靖,別人說法雖多,但他對我的好,是真的好,是那種沒啥功利性的好,是有著文學情結的人對一位他認可的作家的好,所以,我一直很珍惜。

  第二位是葉佰生。他是我的高中同學,是一位很有建樹的科學家,高中時跟我同班,考入清華大學,後讀博士,再當博士生導師,獲了幾次國家科技獎,是國內外知名的冰川凍土專家。上高中時,他跟另一位叫白生福同學去過我家,幫我家幹了很多農活。後來,在我最困難的日子裏,他幫我弄到了學俄語的教材。他是我關系最好的高中同學之一。

  第叁位,便是張萬雄了。離開家鄉後,每次想到涼州,能讓我感到溫暖的朋友中,就有張萬雄。他是涼州法院的副院長,畢業于西北政法學院,是涼州有名的法官。

  這叁位朋友中,前兩個死于不期而遇的車禍,張萬雄卻死于自殺。那車禍有不可抗力的性質,所以,我雖也痛惜前兩位朋友,但只是感歎世事的無常。只有張萬雄的死,給我的震動最大,痛感最強。因爲他選擇了跳樓。

  在2013年1月的某個夜裏,他從涼州區法院的大樓上跳下來。據說,人們發現他時,他已經叫嚴寒凍硬了。人們先得消了他身上的凍,才能給他整容,才能叫他的親人們去看他。他的父母年近八旬,他妻賢女孝,他人緣很好,又是法院裏很受重用的副院長。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沒有自殺的理由。

  但他真的自殺了,還留下了遺書。

  在2013年1月10日下午,我接到了一位朋友的電話。當我聽到張萬雄的死訊時,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我的心爲她們疼痛了。後來,妻子聽了這消息,也頭疼不止。陳亦新卻說,張萬雄絕不會自殺!一聽我說有遺書,他才信了,忽然罵了他幾聲。因爲,他給萬雄的女兒當過老師。那是個非常可愛懂事的孩子。陳亦新說,他死了,他女兒咋活?

  若沒有意外,上面談到的叁個朋友,定然都會是我兒子結婚時的東客。劉靖兒子結婚時,也請了我。陳亦新結婚時,我當然也得請他。但我上次,一到涼州,就聽說他死了,死于幾個月前的某次車禍,他開了一輛價值一百多萬的車,出事了,被甩出去六十多米。他連個叫我請他的機會也沒有給我。

  葉佰生給了我請他的機會,我也請了他。爲這,我專程去了蘭州,他請我吃了羊肉,說好八月二十五日結婚,他答應早點來,不料,他外出遠門,要去搞啥考察,二十二日死于車禍。他的死,離我們約定的見面時間,只錯了叁天。

  張萬雄是陳亦新結婚時的大東之一,另一位是古浪法院院長常發。他們的幫忙,成爲涼州最讓我溫暖的事情之一。沒想到,兒子結婚剛過四個月,張萬雄也死了。

  這叁人一死,我的人生就越加孤獨了。去蘭州,去涼州,我會少很多樂趣。

  忽然,我有了一種曠野無人的感覺。

  那一刻,我甚至後悔自己離開了武威。我想,要是在那兒,會常跟張萬雄見面,常跟他聊天,要是他真的想學修行坐禅,我定然會好好教他。也許,他就能走出那個死胡同。

  我痛徹心肺,欲哭無淚。

  可是,一切都晚了。

  我馬上給幾位曾有抑郁症狀的朋友打了電話,告訴他們,若是心上有了過不去的事,一定要給我打電話。我很怕他們像萬雄那樣,不打招呼,就去做這種無法挽回的事。

  我也有些埋怨萬雄:你做這事前,爲啥不給我打個電話?

  但我知道,被重度抑郁症困擾的人,是最怕別人幹擾他的選擇的。當被那巨大的死神之霧籠罩時,他們最想做的,就是盡快解脫。有許多人,即使有親人朋友看著,他們也會像驚了槍的兔子那樣,逃出親情的控製,撲向死神。

   2

  下面的內容,引自《蘭州晨報》2013年01月11日的兩篇報道:

  

  本報武威訊(記者張永生)1月9日晚,武威市涼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萬雄在該院辦公樓六樓跳樓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殺,目前自殺原因正在調查中。

  據武威市涼州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介紹,1月10日早晨8時左右,武威市涼州區人民法院院內辦公樓下發現一具屍體。經辨認,屍體爲該院副院長張萬雄。當日下午,記者在涼州區人民法院院內看到,法院辦公樓樓後停車場處有一攤血迹,警方處理現場時劃出的人體形迹及死者死亡時形體姿勢清晰可見,死者已搬移至醫院太平間。

  據知情人介紹,根據涼州區人民法院的監控錄像資料顯示,1月9日,該院副院長張萬雄下班後並沒有回家,一直滯留在辦公室。晚上8時左右,張萬雄從他所在的辦公室(五樓)走出後,先後在五樓和六樓電梯處徘徊了約半小時,後打開六樓電梯間旁的窗戶跳下,根據監控錄像顯示的案發時間爲當晚9時08分。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張萬雄是涼州區中壩鎮人,1967年9月出生,1991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曆。先後在涼州區豐樂法庭、永昌法庭、區法院行政辦、九礦法庭、區法院研究室工作,後提拔爲涼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分管基層法庭。知情人介紹,張萬雄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爲人隨和,性格開朗,法律專業畢業,屬于既有能力又有學曆的領導,在該院口碑很好。

  據知情人透露,1月9日下午,張萬雄在其辦公室處理完手頭所有工作,對一些案卷材料閱示並簽字後,走出辦公室。警方在其身上發現了張萬雄自殺前留下的遺書。目前關于張萬雄的跳樓自殺原因,武威市公安局涼州公安分局稱已在案發後第一時間介入並進行調查,其遺書內容中尚不便透露。

  

  次日,《蘭州晨報》又報道了張萬雄的死因——

  涼州區法院副院長自殺原因查明

  遺書表明因患抑郁症所致,善後工作目前正在進行

  本報武威訊(記者張永生)1月11日下午,武威市涼州區政府就涼州區法院副院長張萬雄墜樓案件向媒體通報了其死亡原因。經查,張萬雄死亡系抑郁症自殺所致。目前,善後工作正在進行。

  1月10日8時30分許,張萬雄被發現墜亡後,涼州區公安局立即啓動命案偵破機製,組織刑偵、技術、派出所民警迅速趕赴案發現場涼州區法院新辦公樓北側介入調查。綜合各類線索,涼州警方排除張萬雄被他殺的可能性,確定爲自殺。

  據調查,1月9日下午下班,涼州區法院司機李某准備接張萬雄回家時,張稱有工作先不回家,加完班後他自行回家。1月10日早8時許,司機打電話聯系張接其上班,電話無人應答。隨後,涼州區法院幹警在辦公樓後院發現其屍體。據介紹,1月10日,辦案人員對張萬雄所在的涼州區法院507辦公室物品進行檢查,在其辦公桌上發現了其留下的一封遺書,警方隨後在其辦公室提取了一本黑色塑料筆記本作爲鑒定筆迹的樣本,就其遺書進行了鑒定。經鑒定,遺書書寫速度較快,字體和結構搭配相對穩定,運筆上反映有一定特點,檢材和樣本在書寫水平和熟練程度、布局特征、動筆特點和筆畫之間的搭配使用上反映出相一致的特征,警方遂認定現場提取的遺書系張萬雄本人所書寫。

  1月11日下午,涼州區政府部門向記者公開了張萬雄生前所留遺書內容:“各位領導、同事及我的家人,永別了!我因爲患有嚴重的抑郁症,不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所以我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我的死和組織及任何人、事無關,純粹是由于疾病所致,得了抑郁症的人真是生不如死,請大家理解我以這種方式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吧!”遺書稱:“我選擇了輕生這種方式,必然會引起各種猜測,給我的家人及組織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請你們原諒我吧。”

  1月11日上午,警方就初步調查經過及調查結果,向張萬雄的組織單位涼州區法院及死者家屬做了案情通報,其單位及家屬表示對調查結論無疑義。事件發生後,涼州區法院成立了善後處理領導小組,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並處理善後事宜。

  3

   認識張萬雄,是1993年,距今,已二十年了。那時節,張萬雄在涼州北鄉的永昌法庭工作。弟弟陳開祿死後,媽想留下他的兒子,弟妻卻想帶走她的兒子,兩家都不相讓,法庭出面,進行調解,才解決了此事。後來,這段經曆進了我的小說《大漠祭》和《白虎關》。

  那時節,萬雄調解此案時,侄子陳建新只有幾個月大。沒想到,陳建新剛過20歲,萬雄卻自殺了。那是我們相識的第一次,媽抱著陳建新,跟我一起,在法庭上見到的他。這一次,陳建新在我的身邊,能當我的助手了,張萬雄卻死了。世事的變化,像白雲蒼狗,叫人慨歎不已。

  記得那時,他是多麼的風華正茂啊!他善于言談,充滿夢想,人又熱情,總是一臉燦爛的笑。他將那種笑保持了二十年,我們每次見面,他都會那樣笑。

  下面是萬雄四個月前在陳亦新的婚禮上當東時的照片:

  你絕對不會想到,常那樣笑的一個人竟然會選擇自殺。

  他怎麼會自殺?

  1993年,萬雄二十多歲,他剛參加工作不久。一見我,他就說讀過我的《長煙落日處》,他談到自己在圖書館發現了該小說後的驚喜,他說他終于發現,涼州出了作家,他有種狂喜的感覺。他那真誠的語言打動了我。

  再跟他見面時,已是七年後了,期間,我大多時間在閉關,也沒機會見到他。

  2000年,我的《大漠祭》出版了,《文彙報》等百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在家鄉卻被壓著,沒點滴訊息。後來,張緒勝任武威市委書記。一天,張書記帶人來看我,說收到了一封信,信中那人給他提了很多建議,其中一條便是要重視雪漠。據說,那封信中,重點介紹了我的成就。也因爲這一內容,有人甚至懷疑那信是…

《痛說張萬雄之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