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禅宗的路线。这个故事不能说假的哦!这是晋朝时候,大概是公元第五世纪。
历史上有些记载,慧持法师到四川以后,就到峨嵋山走一圈,死在峨嵋了。可是到了七百年后的宋朝,峨嵋山下的乐山(嘉定),有一天刮大风,一棵大树吹倒了,发现有个和尚在树洞里打坐。最后向中央报告,当时皇帝是宋徽宗,会画画、写字,文学非常好。他一听有个和尚坐在树洞里头,指甲长得把身子都卷起来,胡子头发指甲还在长,就下命令送到首都河南开封。
中国素来有个宗教局,宋徽宗那时管佛教的是喇嘛金总持,是吐鲁番、甘肃、青海那边来的,就请他来,敲引磬让慧持出定。打坐入定的人,怎么叫都出不来的,要在耳朵边上敲引磬,才会出定。你们注意,要慢慢敲引磬(师示范)。磬,文学上叫"青磬",木鱼叫"红鱼",红鱼青磬配起来很好听。
慧持出定第一句话:"我的哥哥呢?"大家问他,你是哥哥是谁啊?他说慧远啊。嘿!那是晋朝的人耶,现在是宋朝啦,离晋朝有七百年了,你哥哥早涅槃了。他说这样啊!眼睛一闭又要入定了。那个蕃僧拿引磬这么敲,你不要入定,你入定干吗啊?问他准备到哪里去,他说要回河南陈留。他两兄弟是陈留人,玄奘法师也是这个地方的人。这个故事很有趣。
这个肉体怎么一打坐七百年?所以《高僧传》记载,打坐几十年、一百多年活着的很多。我小的时候,晓得浙江诸暨有个道士,入定活到一百多年了,指甲会长长,每年老百姓都要给他剪指甲,剪胡子。
宋徽宗的诗
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常讲,研究历史很有趣。这个宋徽宗后来被金人俘虏到五国城;听说有另一个材料,宋徽宗后来在东北出家做喇嘛了,这又是一件奇怪的事。他当时对这个入定的和尚作了三首诗,一看就是大彻大悟的诗。这位皇帝很奇怪,可以把一个国家玩到亡掉;他不但字画文章好,禅也学得好。嘿!中国历史奇怪的事真多。
七百年前老古锥 定中消息许谁知
争如只履西归去 生死徒劳木作皮
"七百年前老古锥",什么叫老古锥呢?唐朝、宋朝的话老古董。慧持不是在这个树洞里打坐七百年吗?所以是七百年前的老古董。"定中消息许谁知",这个问题就来了,可见他很内行;这个和尚究竟入的是什么定?是念佛,还是打坐?还是修密宗观想,念咒子?还是修气功,还是修什么?你们说说看,哪个人懂得。这个定中的消息有谁知道。"争如只履西归去",他说你一定定了七百年有什么用!还不如达摩祖师。
我们那位达摩祖师一百二十岁到中国来传禅宗,回到印度的时候一百五十岁了。传说达摩祖师死后下葬少一只鞋,一个和尚借一只鞋给他,最后他还把这一只鞋托人带回中国来。"生死徒劳木作皮",这句话宋徽宗骂人骂得很彻底,说人死后都拿木头棺材来装。他的文学,禅的境界那么高,很不简单吧!不管他亡不亡国,三首诗都很了不起,我们一看就懂了,因为中国书读多了嘛。你们大家不懂,因为中国人不读中国书嘛!
天下无藏道可亲
藏山于泽亦藏身 天下无藏道可亲
寄语庄周休拟议 树中不是负趋人
第二首,"藏山于泽亦藏身,天下无藏道可亲",这完全引用《庄子》,中间有一个大道理,也是修行、悟道的大道理,宋徽宗这个皇帝都懂。《庄子》有一句话讲"藏舟于壑",一艘千吨的大轮船,怕吹台风危险,把它开到山洞里去藏起来。天下人做生意,拼命把钱赚来就是"藏财于我"。"藏山于泽",那么这个山呢?庐山啊、峨嵋山啊、喜马拉雅山,放到哪里去藏起来呢?放在海洋里头。对啊!整个的地球七分是海洋,一分是山,所以把山藏在海洋里。人多会藏啊!赚钱放在银行里也是藏,藏钱于银行。银行靠得住吗?银行藏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藏哪里?不知道了。所以"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人都想有个归藏,都想保存自己的财富,保存生命。
但是庄子说,"有力者负之而走",你说把几千吨轮船藏在山里头,把喜马拉雅山藏在四大海洋之中,这是最好的地方了。可是有力量的人,背在背上就跑了,连山、连船都跑掉了。你们做生意赚钱,有权力、财富,但是有办法的人一下子把你并吞了,你就垮了。那么最好藏在哪里?《庄子》说:"藏天下于天下",把宇宙放在宇宙里头谁动得了?所以藏天下于天下,藏空于空,把整个虚空放在虚空里,动不了了。因此我上次在上海演讲时说,"我们的国家究竟要藏富于民,或是藏富于国,要搞清楚。国富民强或者民富国强",就是这个哲学。
懂了《庄子》这里,回过头来再看他这个诗。他说慧持法师躲在树洞里头,打坐七百年没有出定,"藏山于泽亦藏身",他躲在树里打坐。"天下无藏道可亲",宋徽宗说这不是究竟。大彻大悟以后,像佛证得菩提以后,了了生死才是真正的道。但是他说慧持法师虽然在树里头打坐,告诉庄子不要乱吹了,"寄语庄周休拟议,树中不是负趋人",慧持不是想把树背走的人,他是藏身在树洞里头。你看宋徽宗的文学、禅宗、道家,见解多高明啊!
有情身 定里身
有情身不是无情 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 何须辛苦问卢能
第三首诗很值得参究的。"有情身不是无情",佛学翻译一切人叫众生,唯识学翻译为"有情"。这个身就是有情的,这是众生。什么叫有情呢?就是一切生命的这个身体是有感觉、有知觉的,所以叫有情。第三首诗更重要,同你们打坐有绝对的关系。
你打起坐来为什么腿痛难过,感觉舒服不舒服,因为身体是有情的,有感觉有知觉的。宋徽宗这一首诗吹牛吹大了,完全是禅宗。天下人都在定中,不要修定,"彼此人人定里身",都是不生不死的。所以他批评慧持法师,在树洞里打坐七百年,有什么了不起,没有悟道,要学禅宗。"会得菩提本无树",如果像六祖作的偈子一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才大彻大悟了,他的肉体不应该在树洞里留了七百年。"何须辛苦问卢能"。卢能是谁啊?六祖。六祖俗家姓卢,出家的名字叫惠能。
这三首诗太好了。看了宋徽宗的这三首诗,对他的亡国,一个君主亡国的罪过都把他免了,太高明了,"有情身不是无情",这个身体是有情的众生,要懂得怎么调整这个身体。"彼此人人定里身。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何须就是不须,你还参个什么禅啊!你早就开悟了,成道了。
今天晚上讲到学佛,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心,如何修证自己的身心。我们黄医师很着急,让他参究一下再说,睡一夜明天再来,你这个气在哪里?"有情身不是无情",这个气,地、水、火、风,是有情身的物质,是唯物的作用。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一日》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