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是重报轻受的情形。
问:布施会得富卖,悭贪会贫穷,这不必多说。但现在许多好行布施的人,却大多是贫穷的,许多大富大卖的有钱人,却大多是悭贪吝啬的?
答:人处逆境则思,思则善心生;顺境则乐,乐别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是自然之理。何况轮回之事,互为高下。贫穷若再悭吝,后世更加贫困;富贵若广行布施,来生愈加富贵。
《业报差别经》上记载:“若有众生,因劝布施,后还追悔,先富后贫。若有众生,因劝少施,施已欢喜,先贫后富。复有众生,先曾布施,不遇福田,流浪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药行施。复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一行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
问:杀生之人,使得众生妻离子散,容易得绝嗣、无子孙的果报。但是养殖渔业的杀生最重,为什么他们的子嗣却特别多?
答:世间的子女,有些是来报恩的,有些则是来讨债的。渔人为了照顾家庭,广行杀业,因为杀业所致,容易招感讨债的子女来投胎,经常会生病,然后花钱,让做父母昼夜疲劳,赚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们花用,孩子越多负担就越重。你没有看到那些猪狗鸡羊,一次都要照顾很多子女,反而是天上的神仙眷属,却没有生孩子的事,你应该思考这其中的差别。
八、解释恶道有无之疑
问:人类为万物之灵,对于功过恩怨有时还会颠倒,畜生愚笨至极,反而能够报怨酬德,这是为什么?
答:恩仇报复,有可思议者,有不可思议者。明白恩怨而回报,这是可思议者;虽然不知其恩,而宿世有善缘者,见到自然心生欢喜;不知为怨,因宿世有恶缘者,相遇之时,自然心生忿恚,这属于不可思议者。杀业的果报,有快有慢,如果业缘来了,不问天仙人鬼,无处可逃。假使未来之世,行杀生者生于人类中,被杀者生于畜牲道中,则有人类被蛇伤、犬咬、虎吞等诸事。行杀者生于人中,被杀者生于鬼中,则此人有厉疫、奔尸、横夭诸事。
行杀者生于人中,被杀者生于天中,则此人有灾殃、疾病、暴亡诸事。
行杀者生为良民,被杀者生为官吏,则杀生者的果报会有牢狱、枷锁、枉死等诸事。
若行杀者生为军士,被杀者生为将卒,则军士另有刀伤、箭毙、阵亡诸事。
又使行杀者生天中,被杀者生修罗中,或行杀者生修罗中,被杀者生天中,则有摇山、撼海、战斗诸事。
世人每每遇到患难,动不动就怨天尤人,而不知道所以会有这些果报,都是有原因的。
问:地狱之说,不过劝人为善而已,难道还真的有地狱吗?
答:人世间既有牢狱,冥府为何独独没有?佛教劝人为善,难道是说瞎话,欺骗世人的吗?
古人王龙舒曾说:“世人所以妄语大抵非欲趋利,即欲遇害。佛视天帝之位如敝屐,金玉之宝如瓦砾,何趋利之有?视刀剑割体如画空,猛火烧身如爇(烧)影,何遇害之有?不唯不妄语,且无所用其妄语。”
世尊在无量劫前,曾转世为忉利天王,名善日光。那时有一个世界名珊瑚池,举世好杀,世尊就变化为夜叉,向世人索食,世人惊问,答曰:“但欲食杀生者。”每于杀生之所,取自己变化出来的人食之。举世惊怖,尽戒杀生。佛陀说:“我虽化导无量众生,然事出欺诳,仍受其报。”(出《大悲莲华经》)。
由此可知,佛陀岂会妄言地狱之事。
问:地狱之说法,如果在阳世,就好像乞丐,经常处在饥饿的状态;衣服破旧褴褛的人,便如同饿鬼;囚徒枷锁羁身,即成地狱。岂能有剑树刀山,也就是畜主宰割之时?岂能有镬汤炉炭,也就是畜生煎熬之时?
答:这种言论似是而实非。说人间也有地狱,可以;但说地狱就在人间,不可以!就像下愚之流,有时将人或比为畜生,或骂人比畜生还不如,难道这样说此人就真的即是畜生吗!古时司马温公,以“君子坦荡荡为天堂,小人常戚戚为地狱。”作解禅偈语。莲池大师深讥之,认为这种说法的弊端会导致拨无因果。假如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成立,那经典所说的一切,变成都是妄语!
问:地狱之说固然有,但记载在方外之书,一般知识份子不应该挂在嘴上。
答:与其嘴巴上忌讳,不如身体先避开地狱,不要造地狱因,否则虽绝口不谈地狱之说,却身行下地狱之事,又有何用呢!
九、解释吃素断肉之疑
问:杀害众生的命,罪固然很大,至于吃肉,应该无罪。而经上说吃肉一定会得恶报,则冥间法网太严苛!
答:不单单是冥间,就是世间的法律也是如此。杀生就好比放火抢劫的强盗,食肉譬如窝藏赃物,窝主与贼盗,半斤八两,有何差别?
世尊在《楞伽经》上,告诉大慧菩萨说:“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一切众生,辗转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臭秽不净,不应食肉。诸天厌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多恶梦故,不应食肉。人于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所以杀生与食肉都应该禁止。
问:处世当以远大为期,若拘于不饮酒、不吃荤腥,则接近愚夫愚妇。
答:在愚夫愚妇中,能吃素者,仅一两个,食肉者却遍地皆是。岂有吃素者愚笨,食肉者就不愚笨的道理!试问,古往今来的奸恶之人有吃素的吗?没有吧!试问,魁创屠儿、市井无赖,有吃素的吗?没有耶!如此看来,则持斋者可知矣。
问:有人说我虽不吃素,但胜于吃素破斋的人;有人说我虽然破斋,还胜于不吃素的人,请问谁好谁坏?
答:譬如古时候的官员,不吃素的人,就像考功名未被录取;吃素而被戒者,就好比考上功名却被罢黜者。暂时吃素而被戒,就好像刚上任就职,就马上被放逐;吃长素而被戒,就好比久居高官厚禄,忽然想要告老还乡一样。
问:我虽然很想吃素,但美食任前,往往不能自主,怎么办?
答:当作五种不净观想,就一定能持续下去。
1。种子不净,肉食皆畜生之精血所成故。
2,所食不净,谓猪、羊所食,无非糟糠粪秽,人类所不食之物。
3。住处不净,猪、羊终日处于大小便利之中。
4。动物腹中不净,谓牲畜肚子满盛肮脏污秽故。
5。死后不净,谓牲畜腐烂时,与死人无异故。
问:世间五种辛菜,都是从地上所产,为何也要戒吃?
答:因为这五辛都有臭味的缘故,能障碍菩提心故,食之诸天厌弃故,煮熟吃会增长淫欲;生吃则容易引发嗔恚故,邪魔饿鬼闻到五辛的气味,常舐其唇故。
十、收录各种放生常见问题
问:放生有什么功德?
答:放生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胜数,简单地举其大要述说如下:
1。无刀兵劫,免除战争杀祸。
2。长寿、健康、少病。
3。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
4,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
5。多子宜男,所求顺遂!
6。官禄亨通,一帆风顺!
7。喜气吉祥,四季安宁。
8。解冤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虑。
9。合天心,顺佛意,物类感恩、诸佛欢喜。
10。得生天上,享无量之福,若兼修净土,直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问:把放生的钱拿去救济赈灾,不是比较实际吗?
答:戒杀放生的居士们对于鳏寡孤独、贫穷苦难、饥迫寒冻之人也应当发慈悲心,随分随力予以救助。但贫苦饥寒虽令人同情,其生命尚不至于速死,而异类畜生若不立行救赎放生,则马上被宰杀烹烤,而断命于人口腹之中。
一为境遇可怜,命犹可存;一为千钧一发,命危旦夕,孰急孰重,显而易见。所以《大智度论》上记载:“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罚,刑残考掠以护寿命。”放生是救命的行为,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
问:对于种种有关放生的质疑批评,我应该如何回答?
答:就一句话“将心比心”,把自己设身处地想成是异类众生,你希望人家如何对待你,就是我们对待众生的态度。如果能以将心比心的慈悲心去看待每一个生命,所有有关放生的质疑批评,你都将迎刃而解,所有有关放生的谩骂与阻挠,都显得过虑多疑,不够慈悲!
问:你们一边放生,别人一边捕杀,有什么意思?
答:天地万事皆相对存在,有善必有恶,有忠必有奸,放生有放生的善报,捕杀有捕杀的恶果,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造自己的罪过,总不能因为有恶人捕杀之罪过,我们便放弃了放生之善行吧!
问:很多人批评“放生就是放死”,这有什么意义?
答:l。死亡只是其中的少数,绝大部分的放生物命均得以重拾生命,回归自然。若非放生,百分之百的物命均将遭受宰杀,总不能因为少数物命死亡,而完全否定放生的善举吧!如此岂不因噎废食,愚蠢之至!
2。死亡的物类至少也死得其所,死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也千万倍强于被割、被炸,经过火烧水滚的酷刑而死吧!
3。对于放生存活的物命,我们满心欢喜其重拾生机,对于不幸死亡的物命,我们更寄予无限的祝福。因为今朝在千载难逢的放生因缘中,已经皈依了佛门,今生报尽,永不再坠入三恶道中,并且已亲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必成道种,早日畜生报尽,早日转世为人,早日念佛修行,早日成佛证果,早日再回娑婆度众多苦难众生!
问:劝杀生的人转行,却害了人家生计,爱畜生不爱人,似乎不合情理?
答:士农工商千百种行业,每一种行业都可以赚钱,都可以养家糊口,岂一定非得以杀生害命做为自己的谋生工具不可。要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既造杀业,必遭杀报,如今虽暂得锦衣玉食,但未来果报现前,受苦偿报,无有止期,且祸延后代子孙,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问:放生为什么一定要授三皈依及念佛?
答:今朝千载难逢,我们与异类畜生有缘投其生命,但它们仍不能脱离轮回业报。我们更当发大慈悲心,为众生投以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
《护生手册(海涛法师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