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P25

  ..续本文上一页佛身,并念诵祈请:“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诵此祈祷文,加持特别大,自古以来感应甚多,尤其会在梦中出现不同的征兆。

  辛四、持名念佛

  指在厌离心、欣求心、菩提心、深心、直心、信心、愿心、回向心的基础上执持名号,称为持名念佛。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总结念佛法门的窍诀云:“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行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土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通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矣。”

  念佛法门虽有几种,但佛于诸多经中,马鸣、龙树、天亲于各自论中,历代祖师于浩瀚语录中,再再赞叹,指出持名最为容易方便,而且极为适合末法时代众生根基,能普摄上中下三种根机。藕益大师说能否往生,要看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在行持的浅深上。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佛国。”《宝积经》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飞锡和尚云:“浴大海者,已用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生于净土。”《大涅槃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不可校量。”

  所谓信者:即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若回向念佛必能往生。信释迦如来于千经中处处指归净土的金口诚言无有欺诳;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成就,愿者定能往生;信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所宣准确无误,随诸佛教诲,下定决心往生,更无疑惑。深信纵然散乱念佛也会种下菩提种子,何况净念相续岂能不生净土。深信今日净土及莲池海会清净大众,都是从念佛三昧之因而现前此妙果,加之信事、信理,是名六信,包罗一切信门。而且佛亲自授记龙树菩萨往生极乐世界,马鸣、天亲等也发愿往生,历代祖师圣贤往生的公案班班列列。

  既能深信,一定会发厌离娑婆、欣求净土之往生愿。既有信心之鞭的策励,愿力之牛牵引,自然会发起执持名号的妙行。故于身口意一切善业悉能回向净土,念念不离西方,时时不忘弥陀。广行六度万行皆为净业,遍修无量功德福报无非净土资粮,一切时中无有他愿他念,唯愿生净土念弥陀。深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轮回一切都是烦恼痛苦之因,如梦、幻、泡、影、过眼云烟,身是假借暂住的客舍,心是虚浮漂泊的旅客,一切财富家资都是暂时拥有,应看破轮回的幻影。身处可怕的深渊,当如出牢狱,如出粪坑,应时刻心怀惊惧,渴求出离。所以立即放下娑婆中一切的生死活计,痛切地提起欣求净土的信愿,早日登上弥陀大愿之船,渡过生死苦海,登上解脱安乐的净地乐土。

  古人警诫云:“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爱欲牵缠没了期,日生烦恼镇相随,官中囹圄犹存赦,家业拘牵没赦时。”贪著家业,爱恋亲人,永远没有解脱之期。此身死后四大散乱各归其所,眼耳鼻舌身意六贼都消散无踪,即生所造善恶业所感苦乐果由主人翁感受,所以现在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末法时代想依自力解脱生死简直比登天还难,应当乘着现在有限的时光,深信切愿回向往生净土。中峰禅师云:“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业海茫茫,头出头没,刚一断气,奠了三杯茶,骷髅尚未烧尽,谁知神识又投胎去,铁人听了也会毛骨悚然。优昙大师云:“生死茫茫古渡头,弥陀拨动度人舟,夙生有分今生遇,快上船来归去休。”末世众生造恶者多,修善者少。则临终之时现在每一思及,真是住于地狱门边,只差一口气断,直迈而入。如来最胜方便应马上提起,才能幸免。所以古德白云警策词《望江南》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人。西方无个背修行,空死复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日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在深信切愿的基础上要专心持佛名号,持念时要至诚恳切,全神贯注地用耳朵谛听,从一念乃至百千念,从口中出,从耳中入,心中历历分明。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字字句句,心声相倚相托,如猫捕鼠,如鸡抱卵。念念之间都包含着厌离娑婆牢狱,欣求西方乐邦的欣厌心。如步步远离牢狱,步步趋向故乡,此欣厌二心都要痛切。句句佛号都凝聚着我愿往生,愿佛哀怜摄受加被护念垂手接引的意念。这样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忙闲都念,或端身正坐而念,或跪于佛前一心瞻仰佛像而念,或观想佛相好庄严而念,或忆念佛大悲、愿力、功德而念,或观海会圣众而念,或观刹土清净庄严而念,或大声念或金刚念或默念。持念窍诀历代祖师开示的极多极多。但以摄心口耳三轮,绵绵密密,历历明明,徐徐而念是主要的也是根本念佛。

  如上略微宣说净土法门的梗概。这里必须提醒往生的最大障碍,即造五无间罪及谤法恶业,二者一旦造下则无法往生。这是经中佛严厉告诫我们的忠言。净宗历代祖师、乔美仁波切、喇拉曲珠仁波切、全知麦彭仁波切、全知法王如意宝等大德再三警醒净业行者。

  全知法王如意宝乘大悲愿而来,以显密教理为依。他老人家认为,普度众生的最胜方便就是劝人念佛发愿往生净土。法王此生游化各地,常常聚集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人,开极, 乐大法会,讲《弥陀经》、《行愿品》、《极乐愿文》,灌弥陀顶,鼎力弘扬此不可思议法门,法王之愿惟欲令此秽土三千界,遍种西方九品莲。所以我等也应至诚恳切地回向发愿,惟愿上师阿弥陀佛哀怜摄受,小小莲花能慈悲赐我一朵,临终哪怕往生下品也心满意足。

  在此本人也劝请诸位有缘人发愿往生,让我们同声共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己二、蒙佛授记愿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我依普贤大愿王的导引加持及念佛回向发愿等功德力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彼佛海会都是具有功德、三门清净的菩萨圣众。于胜莲花中自由化生,刹那之间莲花开敷,亲睹无量光如来。佛现于我的面前,慈悲地作种种安慰、开示。并于莲池圣众之前宣我名号,赞叹称扬于我,授记我当来成就菩提。得到如来授记之后,智悲力广大无边,所以分身无数到百俱胝的世界中,以种种方便度化众生。

  如长行文中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众会眷属,悉皆是得三不退转、一生补处的清净菩萨。其功德详见《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等诸多经中。彼佛国土众生都是于殊胜妙宝莲花中自然化生,所以身体清净光莹。阿弥陀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即是无量光、无量寿等。《弥陀经》中云:“彼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其寿命无量于净土之经及《悲华经》等皆有宣说。

  丙四、总结行愿无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普贤行愿不论是十大愿王的总愿,还是统摄一切菩萨行的别愿,全部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结:我此行愿乃至于虚空、世界、众生、众生业力、众生烦恼全部灭尽之时,因为如是一切无有穷尽之时,故我行愿亦永无穷尽。

  甲三、后善流通分分三:显示此经殊胜功德;劝请受持;总集回向。

  乙一、显示此经殊胜功德分二:校量闻经利益;显示众行利益。

  丙一、校量闻经利益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用十方所有一切无量无边的刹土那么多最极庄严、最为珍贵的金银、珊瑚、赤珠、摩尼珠、砗磲、玛瑙七宝为主的一切众多宝物,供养一切诸佛如来。而且还把最胜安乐惠施天人为主的诸多众生。如此供养布施经历一切佛刹微尘数的时劫。在如此漫长的时间中,供养布施如此殊胜的供品,供养的对境又是如此殊胜的悲田与福田,自然所获功德大得不可思议。然而如果有人对此殊胜大愿王,偶然一经耳中,当即发出清净的信心,进一步愿依此渴望追求无上殊胜菩提果。那么此人依此所获功德即能完全超胜前者。长行文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