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釋願海舟▪P25

  ..續本文上一頁佛身,並念誦祈請:“弟子衆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舍,哀憐攝受。弟子衆等,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衆,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阿彌陀佛。”誦此祈禱文,加持特別大,自古以來感應甚多,尤其會在夢中出現不同的征兆。

  辛四、持名念佛

  指在厭離心、欣求心、菩提心、深心、直心、信心、願心、回向心的基礎上執持名號,稱爲持名念佛。淨宗十二祖徹悟禅師總結念佛法門的竅訣雲:“一真爲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二深信切願,持佛名號,爲淨土正宗。叁以攝心專注而念,爲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爲修心要務。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爲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爲修行助緣。七以一心不亂爲淨土歸宿。八以種種靈瑞,爲往生證驗。此八種事,各宜通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矣。”

  念佛法門雖有幾種,但佛于諸多經中,馬鳴、龍樹、天親于各自論中,曆代祖師于浩瀚語錄中,再再贊歎,指出持名最爲容易方便,而且極爲適合末法時代衆生根基,能普攝上中下叁種根機。藕益大師說能否往生,要看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在行持的淺深上。文殊般若經》雲:“衆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佛國。”《寶積經》雲:“高聲念佛,魔軍退散。”飛錫和尚雲:“浴大海者,已用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叁昧。亦猶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業報差別經》雲:“高聲念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叁聲遍十方。四叁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叁昧現前。十生于淨土。”《大涅槃經》雲:“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衆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不可校量。”

  所謂信者:即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若回向念佛必能往生。信釋迦如來于千經中處處指歸淨土的金口誠言無有欺诳;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圓滿成就,願者定能往生;信六方恒河沙數諸佛出廣長舌所宣准確無誤,隨諸佛教誨,下定決心往生,更無疑惑。深信縱然散亂念佛也會種下菩提種子,何況淨念相續豈能不生淨土。深信今日淨土及蓮池海會清淨大衆,都是從念佛叁昧之因而現前此妙果,加之信事、信理,是名六信,包羅一切信門。而且佛親自授記龍樹菩薩往生極樂世界,馬鳴、天親等也發願往生,曆代祖師聖賢往生的公案班班列列。

  既能深信,一定會發厭離娑婆、欣求淨土之往生願。既有信心之鞭的策勵,願力之牛牽引,自然會發起執持名號的妙行。故于身口意一切善業悉能回向淨土,念念不離西方,時時不忘彌陀。廣行六度萬行皆爲淨業,遍修無量功德福報無非淨土資糧,一切時中無有他願他念,唯願生淨土念彌陀。深知叁界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輪回一切都是煩惱痛苦之因,如夢、幻、泡、影、過眼雲煙,身是假借暫住的客舍,心是虛浮漂泊的旅客,一切財富家資都是暫時擁有,應看破輪回的幻影。身處可怕的深淵,當如出牢獄,如出糞坑,應時刻心懷驚懼,渴求出離。所以立即放下娑婆中一切的生死活計,痛切地提起欣求淨土的信願,早日登上彌陀大願之船,渡過生死苦海,登上解脫安樂的淨地樂土。

  古人警誡雲:“不結良因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權看數十年。愛欲牽纏沒了期,日生煩惱鎮相隨,官中囹圄猶存赦,家業拘牽沒赦時。”貪著家業,愛戀親人,永遠沒有解脫之期。此身死後四大散亂各歸其所,眼耳鼻舌身意六賊都消散無蹤,即生所造善惡業所感苦樂果由主人翁感受,所以現在不要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末法時代想依自力解脫生死簡直比登天還難,應當乘著現在有限的時光,深信切願回向往生淨土。中峰禅師雲:“西方故國早回還,人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今生蹉過出頭難。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無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彈指過,爲人能有幾多時。”業海茫茫,頭出頭沒,剛一斷氣,奠了叁杯茶,骷髅尚未燒盡,誰知神識又投胎去,鐵人聽了也會毛骨悚然。優昙大師雲:“生死茫茫古渡頭,彌陀撥動度人舟,夙生有分今生遇,快上船來歸去休。”末世衆生造惡者多,修善者少。則臨終之時現在每一思及,真是住于地獄門邊,只差一口氣斷,直邁而入。如來最勝方便應馬上提起,才能幸免。所以古德白雲警策詞《望江南》雲:“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蝸牛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人我盛,日夜長無明。地獄盡頭成隊人。西方無個背修行,空死複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寵辱悲歡何日了,是非人我幾時休,生死路悠悠。叁界裏,水面一浮漚,縱使英雄功蓋世,只留白日掩荒丘。何似早回頭。”

  在深信切願的基礎上要專心持佛名號,持念時要至誠懇切,全神貫注地用耳朵谛聽,從一念乃至百千念,從口中出,從耳中入,心中曆曆分明。聲緣于心,心緣于聲,字字句句,心聲相倚相托,如貓捕鼠,如雞抱卵。念念之間都包含著厭離娑婆牢獄,欣求西方樂邦的欣厭心。如步步遠離牢獄,步步趨向故鄉,此欣厭二心都要痛切。句句佛號都凝聚著我願往生,願佛哀憐攝受加被護念垂手接引的意念。這樣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忙閑都念,或端身正坐而念,或跪于佛前一心瞻仰佛像而念,或觀想佛相好莊嚴而念,或憶念佛大悲、願力、功德而念,或觀海會聖衆而念,或觀刹土清淨莊嚴而念,或大聲念或金剛念或默念。持念竅訣曆代祖師開示的極多極多。但以攝心口耳叁輪,綿綿密密,曆曆明明,徐徐而念是主要的也是根本念佛。

  如上略微宣說淨土法門的梗概。這裏必須提醒往生的最大障礙,即造五無間罪及謗法惡業,二者一旦造下則無法往生。這是經中佛嚴厲告誡我們的忠言。淨宗曆代祖師、喬美仁波切、喇拉曲珠仁波切、全知麥彭仁波切、全知法王如意寶等大德再叁警醒淨業行者。

  全知法王如意寶乘大悲願而來,以顯密教理爲依。他老人家認爲,普度衆生的最勝方便就是勸人念佛發願往生淨土。法王此生遊化各地,常常聚集成千上萬甚至幾百萬人,開極, 樂大法會,講《彌陀經》、《行願品》、《極樂願文》,灌彌陀頂,鼎力弘揚此不可思議法門,法王之願惟欲令此穢土叁千界,遍種西方九品蓮。所以我等也應至誠懇切地回向發願,惟願上師阿彌陀佛哀憐攝受,小小蓮花能慈悲賜我一朵,臨終哪怕往生下品也心滿意足。

  在此本人也勸請諸位有緣人發願往生,讓我們同聲共誦:“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臺安我足。一刹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蓮花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衆生,巧把塵勞爲佛事。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己二、蒙佛授記願

  彼佛衆會鹹清淨,我時于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衆生界。

  我依普賢大願王的導引加持及念佛回向發願等功德力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彼佛海會都是具有功德、叁門清淨的菩薩聖衆。于勝蓮花中自由化生,刹那之間蓮花開敷,親睹無量光如來。佛現于我的面前,慈悲地作種種安慰、開示。並于蓮池聖衆之前宣我名號,贊歎稱揚于我,授記我當來成就菩提。得到如來授記之後,智悲力廣大無邊,所以分身無數到百俱胝的世界中,以種種方便度化衆生。

  如長行文中雲:“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衆生心,而爲利益。”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衆會眷屬,悉皆是得叁不退轉、一生補處的清淨菩薩。其功德詳見《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經》等諸多經中。彼佛國土衆生都是于殊勝妙寶蓮花中自然化生,所以身體清淨光瑩。阿彌陀是梵語,翻譯成漢語即是無量光、無量壽等。《彌陀經》中雲:“彼佛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其壽命無量于淨土之經及《悲華經》等皆有宣說。

  丙四、總結行願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衆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普賢行願不論是十大願王的總願,還是統攝一切菩薩行的別願,全部都是無窮無盡的。所以總結:我此行願乃至于虛空、世界、衆生、衆生業力、衆生煩惱全部滅盡之時,因爲如是一切無有窮盡之時,故我行願亦永無窮盡。

  甲叁、後善流通分分叁:顯示此經殊勝功德;勸請受持;總集回向。

  乙一、顯示此經殊勝功德分二:校量聞經利益;顯示衆行利益。

  丙一、校量聞經利益

  十方所有無邊刹,莊嚴衆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刹微塵劫。

  若人于此勝願王,一經于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于彼。

  用十方所有一切無量無邊的刹土那麼多最極莊嚴、最爲珍貴的金銀、珊瑚、赤珠、摩尼珠、砗磲、瑪瑙七寶爲主的一切衆多寶物,供養一切諸佛如來。而且還把最勝安樂惠施天人爲主的諸多衆生。如此供養布施經曆一切佛刹微塵數的時劫。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供養布施如此殊勝的供品,供養的對境又是如此殊勝的悲田與福田,自然所獲功德大得不可思議。然而如果有人對此殊勝大願王,偶然一經耳中,當即發出清淨的信心,進一步願依此渴望追求無上殊勝菩提果。那麼此人依此所獲功德即能完全超勝前者。長行文雲…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釋願海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