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天人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衆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複有人聞此願王,一經于耳,所有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丙二、顯示衆行利益分二:獲五果功德;獲究竟果功德。
丁一、獲五果功德分五:獲增上果功德;獲等流果功德;獲離系果功德;獲異熟果功德;獲士用果功德。
戊一、獲增上果功德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依聽聞此願王而生信的加持,則可于世世生生之中,遠離一切惡知識,永離一切叁惡趣險,速疾得見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光佛。以佛加被很快也具足行持此普賢最勝願王。
長行文雲:“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製伏一切外道。”惡知識過患極大,如《涅槃經》雲:“菩薩摩诃薩觀于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俱壞身故。菩薩摩诃薩于惡象等心無恐怖,于惡知識生畏懼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是惡象等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善身,無量善心。是惡象等唯能破壞不淨臭身。惡知識者能壞淨身及以淨心。是惡象等能壞肉身。惡知識者壞于法身。爲惡象等殺,不至叁惡趣,爲惡友殺,至叁惡趣。是惡象等但爲身怨,惡知識者爲善法怨。”所以不但要發願而且現在都要如離火坑、如避洪水、如躲怨賊般地遠離惡知識。
戊二、獲等流果功德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壽命與人生有勝有劣,有惡有善。若一生之中放縱身心,唯惡是造,則不是勝壽命,也不是有益的人生。但由于修習聽聞普賢願王所感等流之果,生生世世健康長壽,而且能奉行普賢菩薩殊勝妙行,于不久的將來獲得與彼大士同等的成就。圭峰禅師說:「依普賢行願修行之人,隨各自前世所造業,無論壽命長短,盡此一報之身,修習勝行,不空度時光,稱爲勝壽命。反之若肆意造十不善業,身心不能調伏。業報所感縱然能曆劫住于世間,反而使惡因更加廣大,苦果無有窮盡,滅盡善業,增上惡法,就不是勝壽命。」《法句經》中雲:“人壽百歲悭貪逾盛,不如一日割舍財色。人壽百歲樂不持戒,不如一日淨心守戒。人壽百歲多忿不忍,不如一日含喜不嗔。人壽百歲怠惰不勤,不如一日策勵身心。人壽百歲拙禦身心,不如一日巧便運致。人壽百歲常懷怯弱,不如一日勇猛慧力。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人壽百歲不生一智,不如一日慧性聰利。”即縱活百年,大造惡業,是惡劣人生是劣壽命。所以當然不如一日修持的勝壽命、暇滿人生殊勝。
戊叁、獲離系果功德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往昔因爲無有智慧力,善惡不分,所以造下如五無間罪等一切如海極惡罪業。但由于誦此普賢大願王的強大威力,能在一念之間將如此重罪,悉皆一時速疾消滅無余。
長行文雲:“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悉得消除。”無間有四種含義。一受生無間:命終不經中陰直入地獄。二壽命無間:即在地獄中時中間壽命不會夭折。叁身量無間:身體遍滿整個地獄。四受苦無間:痛苦沒有刹那止息的機會。五無間即五種罪業,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汗、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一旦造下就會感召如上苦報。
有智慧才能遠離系縛,斷盡一切結使束縛稱爲離系果。《瑜伽師地論》中雲:“以道滅惑名離系果。”依此普賢行願妙法斷滅一切惑業、諸苦的系縛,從中解脫,猶如日月遠離羅睺的障難而自由運行。
戊四、獲異熟果功德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瑜伽師地論》雲:“諸不善法于惡趣受異熟果。善有漏法于善趣受異熟果。”同樣修普賢願王于善趣中感生在豪門貴族、優良種類之中。而且容色妙好,如彼普賢菩薩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好,人中最爲第一。不但如此而且智慧也深廣圓滿。
長行文雲:“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叁十二大丈夫相。”複雲:“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應該明白叁十二相八十隨好,都是以十善業爲因,百種福報所莊嚴,才能得以成就。不修福報不但不能感得相好,而且所生之處,環境也不優美。經中說如果修往生法門的人不修福報,則縱然往生,所見依報也不莊嚴。
叁十二相各有不同的因。《涅槃經》雲:“若有菩薩摩诃薩,持戒不動,施心不移,安住實語,如須彌山,以是業緣,得足下平如奁底相。若于父母師長,乃至畜生,以如法財供養供給,以是業緣得足下千輻輪相。若不殺不盜,于父母師長,常生歡喜,以是業緣得成叁相,一手指纖長,二足跟長,叁身方直等。若修四攝法,攝取有情,得網缦指,如白鵝王。父母師長若疾病時,自手洗拭捉持按摩,得手足柔軟。若持戒聞法惠施無厭,得二相,一節踝臃滿,二身毛上靡。若專心聽法,演說正教,得鹿王腨相。于諸有情不生害心,飲食知足,常樂惠施,瞻病給藥,得身圓滿,如尼律陀樹,立手過膝,頂有肉髻,及無見頂。見怖畏者,爲作救護,見裸跣者,施與衣服,得馬陰藏相。來近智者,遠離愚人,善世間答,掃治行路,得皮膚細軟,身毛右旋。若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花香燈明施人,得身金色,常光照耀。若行施時,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觀福田及非福田,得七處滿。于布施之時,心不生疑,得柔軟聲。若如法求財以用布施,得缺骨平滿,獅子上身,臂肘臃纖。遠離兩舌惡口恚心,得四十齒齊密。于諸衆生修大慈悲,得二牙相。常作是願,有來求者,隨意給與,得獅子頰。隨諸所須之食,悉皆與之,得味中上味。自修十善,兼化人,得廣長舌。不訟彼短,不謗正法,得梵音聲。見彼怨憎,生于喜心,得目绀色。不隱他德,稱揚其善,得白毫相。”如上一一個別修習才能感得叁十二相,今以普賢行願一法即能成就叁十二相,因此敬請奮力修習此不思議願王。
戊五、獲士用果功德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爲叁界所應供。
由修習普賢行願的智慧威力,降伏煩惱魔、蘊魔、死魔、天魔等一切魔怨。以神通力、智慧力、威德力、無礙辯才莊嚴自身,如大地、如須彌,諸魔障外道絲毫不能傾動摧伏。因功德巍巍所以成爲人天諸衆恭敬供養之處。
丁二、獲究竟果功德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衆,
成等正覺轉*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因爲修習如此微妙無上大法,所以超勝下乘不可計數,因此能速疾到菩提樹王所莊嚴的金剛座上,得諸佛現身安慰灌頂,以金剛喻智無余摧滅一切微細障礙。降伏八萬四千魔衆,現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成佛之後應梵天帝釋勸請,吹大法螺,擊大法鼓,震大法雷,澍大法雨,樹大法幢,普遍任運利益一切衆生。
諸佛示現化身,臨成等正覺之時,都坐菩提樹下。如我釋迦導師因地中,苦行六年,了知如此修法不能得究竟果。思維過去一切諸佛皆到菩提樹下,降伏魔軍,才現前正覺。因此菩薩往詣具備十六功德地之菩提樹下。爲了降伏一切魔怨,以大人相,四方出行,並振動大地,出大音聲,足下放大光明,隨足所行之處,都出生蓮花。安住正念趨向菩提樹,直視野而行,具無量威儀。風天雨天灑掃道場,雨天又散無量香花遍覆大地。叁千大千世界裏的所有大小諸樹全部低垂向著菩提樹,大小諸山也低垂向著菩提樹。天花缤紛而下,七寶欄楯周匝圍繞,衆寶幡蓋處處莊嚴,金繩交錯,其上懸挂寶铎明珠,琉璃點綴其間,行樹之間有七寶池,金沙布地,香水盈滿,四種妙花芬芳香郁。迦陵頻伽鳥出和雅音。諸天彩女散花灑香,演奏伎樂歌舞,稱揚贊歎菩薩。菩薩身放無量光明,出無量微妙音聲,令無邊衆生皆得安樂,遠離苦惱。菩薩以吉祥草敷金剛座,結跏趺坐,立下偉大的誓願,若不成佛終不起座。
後思維欲界波旬最尊最勝,應把他召來降伏。從眉間白毫中放光照叁千界,波旬碰到此光,夢到叁十二種不吉祥事,醒來心中驚怪,召集一切屬下說:“我聽到空中聲音告訴我悉達多太子苦行圓滿,必成菩提,要空掉我的境界,如何才能摧伏他呢?”衆屬下共同勸谏,他更加惱羞成怒。隨即召集魔女,誘惑菩薩,終被菩薩降伏,之後散花供養菩薩返回天宮。魔王即親自率領千形百類極爲醜陋凶惡的魔兵夜叉等,一時間黑雲密布,雷電霹雳交加。有的手舉大山,有的口吐毒蛇,有的身出猛火,飛沙走石、拉弓射箭、持槍揮劍、魔勢炎炎不可一世,極爲恐怖。菩薩以大慈定力,砂石箭镞全部變成妙花。惡龍毒氣變成香氣。無量魔軍潰敗無術,波旬持劍想親自害菩薩,被魔子抱住,勸谏千萬別造罪咎。菩提樹神、無量天人呵責罵詈波旬,贊歎菩薩功德。佛告波旬:“我爲斷除你的怨恨仇隙,滅除你的惡業,消滅你的嫉妒,你應該回心轉意,生大歡喜,你以微小善根就得到天人身體,我無量劫修習聖道,肯定要成正等正覺。”當時地神從地湧出爲作證明,並說:“我此地是金剛臍,其它地方都要轉動,此處不動。”說完之後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發出巨大音聲,出現十八相。魔衆見此身心迷亂,七縱八橫狼狽不堪。波旬驚慌恐怖,昏倒在地。有一地神用水灑面令他蘇醒,並告訴他快跑,這裏有兵衆要來殺你,此時波旬倉皇溜之,其余諸魔退散而去。降魔圓滿之後,睹明星成正覺,現法報化身以無礙語轉妙*輪,普度恒沙有情,悉皆成佛。願我以願王力如佛無異。
乙二、勸請受持
若人于此普賢願,讀誦受…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釋願海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