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我们不必理会。礼佛的利益很大,可以除骄傲心、除散乱心、增长智慧、消除业障,功用很大!在修密法里面,有些修过密法的晓得四加行,第一个就是讲礼佛、礼拜,起码十万个大头,这是很严格的!你看那些喇嘛磕长头,从内地到拉萨,不管是高山,还是道路很困难,哪怕在雨天雪地,他都是一路长头磕过去。禅宗虚云大师从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历时三年,一直磕到五台山。他后来能够开悟,都是有基础的。
“称赞如来”,我们要时常称赞如来的功德,赞扬佛的功德。以佛的功德来默化影响自己。课诵里面有很多歌咏佛功德的赞词,很有意义。
“广修供养”,供养有财供养、法供养。财供养就是物资: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法供养就是学法、修法,如说修行。
“忏悔业障”,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佛法,自己身心不清净,就不能接受善法。如何使身心清净呢?必须洗清自己以前的罪业,消除污点,才能接受善法,所以要忏悔。
“随喜功德”,那就是见善随喜,不管小善大善,凡是有功德的事情,我们要生随喜心,不要嫉妒障碍毁谤。
“请转*轮”,我们希望佛法多流传于世间,佛法多弘扬于世间,使*轮转动,众生得到救度,世界得到光明。
“请佛住世”,虽然佛已经灭度,但是还要发愿,请佛长住世间。佛住世间,苦海中就有渡船,人天就有眼目。
“常随佛学”,如佛的发愿、佛的修行、佛的说法、佛的度众生,我们都要学习,以佛为师,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那就是要随顺众生、满足众生的愿、解救众生的苦难。这一段经文里讲了四点:对病苦的要医治他,为做良医;对失路的要给他指出正道;在暗夜中要给他发出光明,悬挂明灯;对贫穷的要解救他的生活,使他能够得到财富。
“普皆回向”,这是以我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就属于法布施。
普贤菩萨修十大愿,愿行结合,我们要学习。我们这次受戒,最后圆满就是受三聚净戒。三聚净戒,要具体实行,必须与普贤十大愿行相结合。
四、实行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思想最早是太虚法师提出来的“人生佛教”。20世纪80年代以后,赵朴老提出人间佛教思想,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人乘行菩萨乘。太虚大师有一首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就是说我们学佛要打好基础,首先把人做好。人做好要遵守道德,以道德为标准。道德在儒家,就是五伦八德;在佛家来讲,就是五戒十善,其中心还要明因识果。明因识果奉行五戒十善。五戒十善虽然说是人天乘所有,实际上可以说五乘共有。你不能说你受了比丘戒、菩萨戒你就不做人了!若是那样,你就失掉了人的道德!人天乘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以人乘结合菩萨行,在做人的基础上发菩萨心,修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中间就包括了要建设一个和合僧团,以和合僧团为榜样,建设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有个理想:建设菩萨学处,菩萨学处就包括沙弥、比丘、居士,再广泛一点就包括士、农、工、商、学、兵,以此达到净化的社会,佛化社会。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一是避免别人说“你们佛教徒专门讲死后、讲鬼神,那是迷信”,避免这个讥嫌。若是那样搞就违反佛家本意,不现实。二是避免别人说你消极、保守。你一天到晚把山门关起来,或者在深山老林里,什么都不管,别人就说你消极、保守、没有用处。因此,必须实行人生佛教,将人乘与菩萨乘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
赵朴老适应时代,契机契理,进一步提出人间佛教。其内容为:一个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三个传统:一个农禅结合,一个学术研究,第三个就是增进国际友谊。这三个优良传统就是人间佛教思想的重心。像这种思想、这种行动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对世界都有好处,都有实际利益。这样,就能够避免若干讥嫌,能够发扬佛教的真精神,净化人心,净化国土,就可以做到大乘经典讲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思想很伟大、很现实!所以我们今后的寺院要注意这个问题。既不要世俗化,也不要孤立化。世俗化是什么呢?只是做生意赚钱,同世俗一样;孤立化是什么呢?与社会隔绝,把山门关起来,孤立在世间上,这个不行。不要世俗化,不要孤立化。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既要保持佛家的优良传统,也要以佛教大乘精神适应社会、度人救世。这样我们的正法才能久住,佛法才得以弘扬,法身慧命才得以相续!
赵朴老提出的五个建设,我觉得非常重要。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建设之中,信仰、道风很重要。要保持信仰、保持道风;其次就是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就不行;还有教制,我们的教制要整顿,过去那种只是讲法眷、戒眷,讲家庭式的那种制度要把它改变过来;组织建设,我们僧团要建成强有力的组织,须健全各种制度,包括人事、财经、安全、消防、清洁卫生、接待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六和僧团。以我们的力量既要巩固自己,自给自养,过好修学生活;同时也要以财力多做社会慈善事业。
因此,我说人间佛教就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自身建设,第二文化,第三个教育,第四个慈善。首先自身建设加强;第二就要搞文化,突出佛教文化、弘扬佛教真理;第三搞教育,我们要培养佛教人才,不能忽略这个事情呀!没有人才,后继无人,也是很危险的;第四就是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广行救济、救苦救难。
重庆佛协从1993年搞希望工程,到1997年以后又搞母亲工程。希望工程,救济儿童,包括失学青年;母亲工程,救济贫困母亲,包括下岗职工。搞希望工程花了二百多万,搞母亲工程也花了二百多万。这个钱来之不易,但是我们一点一滴都完全是作了救济。总计救了二万多儿童、救济了二三千母亲、修了二十几所学校。这个影响是很大的,这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大乘菩萨精神的表现。
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只是把自己的寺院维持起来就算了,应该积极以菩萨精神行菩萨道,救苦救难,做点实际工作。这也就是真正地弘法,弘法是各方面的,要有实际行动、实际表现。这个影响就是弘法,这就使社会看到佛教徒的形象,也体会到佛家的精神,这个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自身建设加上文化、教育、慈善就是人间佛教。当然,首先要把自身建设搞好,好保持优良的传统,不能失掉信仰、道风,要有我们的特点。自身建设搞好了我们就有力量,进一步搞好文化、教育、慈善等福利事业。
我们学佛以后,如何建立正确的观点,策励自己不断进步?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修行,做到世出世间法圆融无碍?就要严守戒律,勤修普贤愿行。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今天晚上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提纲,要发挥地讲一天二天都讲不完。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讲这一点,希望和大家共勉。
在峨眉山报国寺戒堂开示
(2002年4月1日)
(戒子正智根据录音整理)
《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惟贤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