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13

  ..续本文上一页活,后生下一个极为庄严且非常逗人喜爱的男孩,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适合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抚养。他长大后既孝顺又能干,在父亲希望子承父业时推辞说:“父亲,我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难道我还愿意杀生(Pana Ghata)吗

  ”有善根的母亲听后劝丈夫说:“既然儿子这么说,就不要勉强他造业,屠夫也不是上等行业,可以另请别人帮忙,让他随缘吧。”【译者:古印度的习俗对种姓非常重视,是贵族的就一定是贵族,是下劣种姓的一定是下劣种姓,丝毫不得越界。从生活到事业都有相当严格的界限,如今虽然政府规定不分种姓作业,但不少城市的民间风俗流传相当久远。若想了知,我的《印度巡礼记》中有记载。】由于父母通情达理,屠夫的儿子舍弃了父业,后来对释迦佛的教法生起极大信心,到祇陀园闻佛说法,并发心舍俗出家。征得父母同意后他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精进修持,摧毁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共赞其德。他用神通观察所化众生的因缘,知道应首先调伏自己的父母,即回家为父母宣说佛法,使他们从杀生的行业中解脱出来,夫妇俩也立誓断恶行善,皈依三宝,行持五戒,广作布施。屠夫家财如井水,求施者亦连绵不断。

  

  时诸比丘启问佛陀:“世尊,此比丘以何因缘生于富裕的屠夫家

  却又不作屠业,并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证果

  唯祈演说前后因缘。”

  佛告众比丘:“这是往昔的愿力所致。久远以前有一群猎人聚集在一寂静森林里生活,正在享用饮食时,有位独觉前来化缘,其中一位猎人颇为欢喜,立即上前供养了许多食品,独觉默然受供,并以身体示现方式传授佛法,再飞入空中。【译者:据佛规,独觉、罗汉们虽具神变力,能取一切所需,但要遵循因果规律,自己必须去化缘。】供养的猎人更加欢喜,并发愿:以今供养独觉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得生富裕的屠夫家,但不造任何恶业;并能于比独觉更殊胜的尊者前,令其欢喜并出家修证成果。当时供养的猎人就是现在的那位比丘,“比独觉更殊胜的尊者”就是我,愿力成熟故今于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译者:这个公案是两世的愿力成熟于一生:一个是做猎人时的发愿,一个是做比丘时的发愿。以《般若经》的观点是不能发小乘愿,但我们发愿“若今生未成就,最迟在弥勒佛出世时,自己回小向大,现前正等觉”,特别是临终前发愿最殊胜,也易成熟。平时在诸佛菩萨僧众前作少许的供养时,殷重发愿能即生证悟大圆满。《百业经》中多是凡夫发愿而成熟的,所以大家现在应以《普贤行愿品》或《大圆满愿词》的愿文来作广大的发愿。】

  

  (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父母都很忧愁,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了喂狗。”母亲说:“夫君,您不要这么说,杀人天理不容,【译者:但现在很多人由于行为的不如法,造成很多非法怀孕,然后又来堕胎,使许多无辜的生命处胎时就夭亡了,这在因果上是很不好的,真是众生业力所感!】毕竟是我们的孩子,等她长到能自理生活时赶出去就可以了。”丈夫思虑再三也同意了。此后父母把她关在家中悄悄喂养,不让任何人看见知道。

  

  丑女刚能独自行走就被驱出家门,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染上严重的麻风病,更是痛苦难忍,在街道上辗转呻吟。阿难尊者见此情景生起无比的悲心,上前温言询问:“小姑娘,你是谁呀

  怎么成这个样子

  ”她的神智还清楚,悲伤地祈求:“尊者,这是我前世业力所感,求尊者消尽我的恶业。”尊者悲愍地安慰道:“你不必担心,我教你行善,善业之力定能消尽你的恶业。”尊者从别处找来芝麻油、妙香等供物,并把她带到佛的发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灯、涂香、花等供养。给孤独长者刚好也路经此处,了知情况后悲愍丑女无衣蔽体,给了她一件衣服。我等大师遍知佛陀知道度化这个可怜女子的因缘成熟也亲临塔前,丑女见到佛陀三门寂静、相好庄严、圆满严饰的金身,马上生起极大信心,心想供养发塔和指甲塔的功德很大,但今若能亲自供养佛陀,功德更是不可思议。于是她把衣服脱下来供养佛陀,【师言:虽然是件脏血垢染的衣服,但释迦世尊还是乐意接受了她清净的供养。】且于佛前无比欢喜地合掌祈祷,亦在对佛生起欢喜心中去世。

  

  她死后转生为当地一商主之女,诞生时端庄异常,身色金黄,故取名“金色”,商主一家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七岁时对佛生起信心,恳求父母同意她在释迦教法下出家。她出家后昼夜精进,很快灭尽烦恼,获得罗汉果位,具大神通。她用神通观知前世是阿难尊者把她从十八丑相的劣种中解救出来,特别感激尊者,天天恭敬供养。众比丘见之便去请问佛陀:“世尊,金色罗汉以何因缘生富贵家,身色金黄,年龄尚幼能具信出家证果?惟愿为说。”世尊问:“你们还记得舍卫城曾有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吗

  ”“记得,其丑无比。”“她正供养我的发塔时我亲自前往,她见我后生大信喜心,并在充满欢喜及信心之中去世,后来投生到当地大商主家,身色金黄。”“请问世尊,她造了什么业而成为十八丑相的贱女呢

  ”世尊告曰:“这是她往昔业力成熟之故。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家有一女,长大后对迦叶佛具有信心,祈求父母同意出家修持梵行,但她个性刚强,出家后恃财好胜,时常恶口骂人为“贱人”、“丑人”等。【师言:我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也曾经常讲给别人取外号的果报,并引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讲的公案:有一个人为别人取牛头马面的绰号,后来他转生成有一身十八个头的众生。故大家平时说话要讲文明礼貌。】她临终前发愿:今生出家修持虽无成就,唯以出家功德,愿于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愿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然而因果不虚,骂人的恶业成熟,使她成为具十八丑相的劣种女,业尽转生复得遇我并起信心,出家获证罗汉果。”

  

  (24)牧 人

  ——恶口戏骂 久方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威力无比的萨迦国王恭请在祇陀园【处灵鹫山下,离舍卫城很近】的世尊应供三个月。【师言:萨迦国王在释迦佛时代非常著名,世界上称他是第五大王,仅在四大天王之后。】国王用牛奶、酸奶、醍醐等各种上好食品供, 养,派五百牧童做杂事。三个月圆满后,萨迦国王供养释迦佛无价妙衣,也以各种资具对应供僧众一一供养。

  

  时五百牧童不约而同地想:萨迦国王往昔一定是造了很大的善业,才成为一位有权势、威望、福报,举世闻名的国王,他现在继续上供,积累资粮;而我们前世未造善业,故今世为牧童,现在幸得人身应该发心供养僧众。【师言:对一个牧童来说,虽然财物不是很多,但发心清净,功德同样很大。】他们也恭请世尊及眷属应供,世尊默许,率众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毕,一起去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予相应的法,他们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得预流果位。得果后即赴对佛法极具信心的萨迦国王处祈求开许出家,得到许可后复白世尊:“我等欲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戒,唯请世尊悲愍摄受。”世尊开许,并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成为身披袈裟、手持钵盂、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世尊复传相应之法,他们各自六时精进,很快摧毁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见之无不欢喜赞叹!

  

  之后他们以神通观察是否有具缘应去调化的众生,时观知一牧女被化因缘已成熟,但想尽办法也不能使她对佛陀生起信心。无奈之余他们连哄带骗把她引到世尊前。她一见世尊三十二相好,顿生无比欢喜之心,胜于十二年的禅悦,不可言说。她顾盼左右的人都捧着供品,而自己什么也没有,突然见到路边美丽的果夏达呷花,便采来供养佛陀,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其寿不长即传相应之法。传法圆满后不久,牧女因四大不调去世,以对世尊生起欢喜心的善根转生为天界中一可爱的天女。天人惯例是得生天界后进行三观察:观察自己前世在哪一道、以何因缘得生天界、以后转生何处。这个天女观知自己前世是人道一牧女,因以欢喜心将果夏达呷花供养世尊的善根而转生为天女。因深切感念佛陀的恩德准备立即酬礼世尊。天女身着天衣霓裳,满是妙装美饰,持天界的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世尊前合掌恭敬供养,再祈传法。世尊传了相应的法,她以智慧金刚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顶礼世尊右绕三匝而去。

  

  前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见夜间光芒普照,以为是大梵天、帝释天或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次日往问佛陀:“世尊,昨夜光亮如昼,是否大梵天、帝释天或四大天王来世尊处

  ”世尊说:“既不是大梵天、帝释天,也不是四大天王。你们还记得一个牧女对我欢喜地供养果夏达呷花吗

  ”“记得!”佛曰:“牧女以欢喜心供我鲜花,命终后得以转生为天女,为报恩故昨夜前来拜见并求法,在我传相应的法后证得圣果返回天界了。”“请问世尊,此天女以何因缘今生转为贫穷牧女,后又转生为殊妙天女

  唯愿宣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前世的业力与今生的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性情暴躁的比丘尼常以嗔心恶口骂人为“牧女”,【译者:“牧女”,意思是下劣、贫穷、愚笨的人。莲师曾说“上至班智达,下至牧童间……”,其喻意亦在于此。有时我想起当年读书时能说会道,别人让我帮他们取外号去嘲笑他…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