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养,不要去别的地方。”世尊告诉他们:“莫作是说,我可以跟你们结缘,同时还要度化很多其他有缘众生。”他们遵从佛言,世尊率僧众返回经堂。七弟征得父母同意后,于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佛陀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使他纳受了戒体,并传授一些教言,他精进修持后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赞曰:“世尊,施主家七个孩子有六个依止外道本师,最后都是藉七弟的引导遇佛教化,证得圣果,且七弟自行出家亲证罗汉果位。”
世尊告诸比丘:“往昔他们六个也是不太和合,依靠弟弟的调和,得以出家证得四禅五通。很早以前中土有七国各自为政,常因一些矛盾而互相作战,死伤甚多。嘎西的梵施国王希望和解六国纠纷,但自己又无能为力,打算请附近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来调和六国之间的矛盾,便到仙人前再三祈求:“尊者,现在六国之间矛盾重重,相互作战,已经杀害很多众生,今特意恳求尊者慈悲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仙人默许。六国又各自率领四大军队在印度鹿野苑对阵时,梵施国王再次到仙人前请求,仙人跃入虚空显示种种神变,六个国王见状,对仙人生起欢喜心,都放下武器恭敬顶礼,祈求依止仙人出家,仙人默许。他们分别回去处理妥善国内事务后出家,依照仙人教言精进修持,最后获得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
当时的仙人即今现前菩提的我,梵施国王就是现在的七弟。其余六个国王即今学外道的六兄弟。当时,六个国王依靠他而得到四禅五通,现在,六个哥哥依靠他而获证圣果。”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施主的儿子和眷属造何善业,今生富贵之家,并在佛的教法下得到圣果
”世尊复告曰:“这亦是他们前世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位施主家生了七个孩子,前面六个观点不一,修学外道,只有小儿子对佛法具欢喜心,用种种方便法引导六位哥哥对迦叶佛生起信心并出了家。七兄弟各自在临终前都发愿:愿将来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佛不欢喜之事,以今生出家的功德,在释迦佛的教法下灭尽烦恼得证圣果。那位施主也作了广大布施,一生中皈依守持居士戒,临终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依靠我的七个孩子在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
当时的施主一家即今施主一家,他们都因往昔的愿力及积累资粮所致,今生值遇我的教法,闻得教言后皆获证圣果。此即他们各自的前后因缘。”
(76)迦叶尊者
——功德无量 世尊亲赞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日迦叶尊者(Kassapa Thera)从寂静的闭关处回到久别的世尊身边。时世尊正为数百眷属传授妙法,眷属们见迦叶尊者须发皆长,衣衫褴褛,心生不悦,觉得他很不如法。世尊悉知眷属们各自的心念,心想:我涅槃后,佛法全靠迦叶弘扬,他本已精通三藏,具足种种功德,是人天诸众所应恭敬赞叹的大德,若常受众比丘轻蔑实不应理,我今应在众人前宣扬其共与不共之功德。佛告众眷属曰:“你们不要轻蔑迦叶尊者,我涅槃后教法全由他来弘扬。”复告迦叶尊者:“迦叶过来,和我同坐一座。”众眷属顿生稀有之感,相信迦叶尊者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迦叶尊者来到佛前,右膝着地,合掌顶礼,禀白世尊:“释迦世尊,您是我的本师,您是我的善逝,我是您的声闻【此时,迦叶尊者已得戒体,此是旧仪规中的承诺得戒体】。”世尊对众眷属宣说迦叶尊者的功德:“譬如我于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之间可以住于第一禅定,迦叶也可以如我一样,乃至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境界,凡我所能得,迦叶同样能如是;复又如四无念、四无色界等我所有的境界,迦叶全部具足,我之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变诸如大变小、一变多、水不能溺、火不能烧、住于虚空等,迦叶也同样具足【以上种种境界,《百业经》藏文版本中有详细讲述】。”闻世尊对迦叶尊者如此赞叹,众眷属自然生起很大的信心。
迦叶尊者受到众人恭敬,世尊复对众眷属广作授记。时诸比丘赞曰:“世尊如此赞叹迦叶尊者,人、天诸众也生起极大恭敬心。稀有!奇哉!”
佛闻此言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在众人前赞叹他,他因此而得到众人恭敬。印度鹿野苑曾有位梵施国王,在位期间举国安泰,无诤、无仇、无盗、无灾,政通人和,五谷丰登,君慈臣贤,庶民忠君,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宫内有五百王妃,但国王一直没有太子,祈祷了所有的天尊仍无济于事。时国王手下有五百骄傲自满、恃势放逸、性格恶劣的大臣,只有胜藏大臣具足智慧、人格稳重、心地慈善、深谋远虑而又谨慎周到。梵施国王与黎宏国王之间产生矛盾,梵施国王认为如果派胜藏大臣住在黎宏国家,定能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以免战患。梵施国王把想法告诉胜藏大臣,彼欣然领命前往黎宏国。以胜藏大臣的智慧使两国之间的关系日渐融洽。梵施国王年岁渐高,他的一个王妃终于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宫廷上下为小太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各种上好饮食精心喂养。太子刚会行走时,梵施国王虑及自己已经是年迈体衰,将不久于人世,太子尚且年幼,无力执掌国政,恐其他大臣心机不良谋害太子篡夺王位,便自然而然地想把自己爱重的胜藏大臣请回来接替王位,相信他会很好地保护小太子,国家人民也不会遭受违缘。毕竟他现在身为大臣,要想让他继承王位,一定要当众赞叹他的一切能力才干等,以免众人不服。决定后梵施国王特派专使迎请胜藏大臣回宫商议大事。胜藏大臣从命返回鹿野苑,梵施国 王率宫内大小重臣乘象骑马在装饰一新之城市内外的道路两旁列队迎接,场面非常隆重。君臣二人久别重逢,悲喜交集,然后共乘一大象,共享盛宴,共一碟食。宴会将毕,国王慎重告诉胜藏大臣:“爱卿,我年事已高,太子尚幼,朕驾崩后,一切国事均交付于您,请好好保护小太子!”胜藏大臣答应下来。不久国王因病医治无效驾崩,胜藏大臣召集所有大臣宣布:“各位大臣,现在国王已驾崩,太子尚幼,以后,应由太子继承王位、统领天下,我们现在要好好保护太子。”因国王曾亲赞其功德,故众人很信服于他。诸比丘,你们是如何想的
当时的胜藏大臣即今世之迦叶尊者,梵施国王即今现证菩提的我,往昔我也曾在众臣前赞叹过他,今亦如是。”诸比丘闻言,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77)阿难与迦叶
——佛临入灭 授记未来
尔时,阿难出家学八万四千法门竟。佛陀授记曰:“在我教法下,阿难乃多闻第一。”复授记迦叶尊者:“我涅槃后,迦叶乃为教法传人。”如此授记毕,二尊者在人天中受到极大恭敬。佛陀复告众比丘:“在我涅槃后,迦叶乃我教法传人,阿难乃多闻第一。”之后,佛陀至拘尸那拉城(Kushinagar),准备涅槃。时佛陀观察若只将教法传付予人而未交付非人,则正法不会久住;如果只交付给非人而没传给人,则正法不会继续弘扬于人间,故应把正法交付给人与非人。然后,佛陀告诉迦叶尊者:“我涅槃后,你应结集三藏;你涅槃前,把佛法交付给阿难;在阿难未得阿罗汉圣位之前,你不要入涅槃;阿难得法后将涅槃时,把佛法交付给草衣;草衣除外道、制恶龙、伏邪魔,在未出家前,阿难勿入涅槃;草衣涅槃前,再把佛法交给啸虎,而啸虎在未证阿罗汉果前,草衣不要涅槃;啸虎将佛法交付给有愧,有愧在未得罗汉果前,啸虎不要涅槃;有愧又将佛法交给魁舍;魁舍复将佛法交给大三千,此乃七代传承。每前一代在后一代没有得罗汉果或出家前,不要趋入涅槃,待佛法该传付于下一代的机缘真正成熟时,把佛法交付于他们后才可以示现涅槃。”【师言:世尊的教法主要有七代传承,七代传承之后虽然没有再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但实际上,诸阿罗汉已把小乘的甘露法要传付给后代了。现在藏地《大藏经》的传承,至今仍是代代传下来的。虽然没有像七大祖师那样的单传,但教法的传承一直到现在还是保持着清净的传承。小乘中亦如是说。】佛陀嘱咐迦叶、阿难两位尊者后,两位尊者在佛前恭敬顶礼合掌承命曰:“依教奉行。”
佛复告迦叶尊者:“你把未入圣位的凡夫僧众带到外面出游,以免我趣入涅槃时出现僧众不合。”佛陀略思:帝释天及四大天王最好能在此时来此地。刹那间,帝释天及四大天王便亲自手持天界各种鲜花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世尊告诸天人:“我在短时间内将显示趋入无余涅槃,我涅槃后,你们要好好护持正法(Sac
cadhamma)。再过一千年佛法接近隐没时,世间上不再有行持善法者,整个南赡部洲将遭很大灾难,如天不下雨、庄稼不生等。当时有从边地南、西、北三方专为摧毁佛法而来的国王。南方的夏嘎国王、西方的布达嘎国王以及北方的雅哇那国王将分别带领十万眷属来到人间,摧毁佛法、砸毁佛像、杀害比丘。普通百姓也对僧人造种种违缘,以种种方式欺辱僧人。此时印度中土果新巴拥有十万眷属的大自在部国王生下一位俱生有盔甲等各种兵器、两手沾满淋沥鲜血的太子。五百大臣也生下与太子一样的孩子,果新巴城降下血雨,民众甚觉稀有,立即请相士观察。相士告曰:“大自在部国王的太子以后将成为世间第一的国王。”他们为太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他降生后大家非常难以忍受和理解,故取名难忍太子。
难忍太子长大后,在十二年中经常与毁坏佛法的国家作战。大自在部国王的臣民见太子与魔王作战英勇无比,皆生大欢喜心。天人预言难忍太子将消灭掉所有的魔王,大自在部国王闻此更加高兴,即给太子加冕,把王位禅让给难忍太子,立为大自在部的国王。五百大臣也分别让儿子们继承自己的权位。…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