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8

  ..续本文上一页庄严,诞生时降下豆蔻花雨,【译者:在佛堂、佛像、佛塔前供一束花,尤其鲜花,功德很大,同时,要好好发愿。上师亦如是言:一定要发善愿,不要发恶愿。愿力是不可思议的。以前在色达的单坚神山有位修行人,发了一个恶愿。后来,恶愿成熟,成了新龙的恶官宫布泽仁,杀了很多众生。因为,他以玛哈嘎拉为本尊,念咒一亿,当时很多人欺负他,他就发下了恶愿。如今我们在这么殊胜的环境里,一定要发善愿,不发什么衣食住行方面的,而是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将来能于释迦佛教法下证得圣果。父母也随儿子发愿将来仍做他的父母,闻法得果。当时的施主夫妇就是现在的夫妻二人,他的儿子即是豆蔻花。他们对我生起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证得圣果。”【译者:这个公案与前一个公案都是说明:发愿非常重要,发善愿尤为重要,千万不能有一念的恶愿。一起恶念应马上忏悔,如果随恶念行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愿力成熟的果报现前,将是不可思议的。望诸位道友切切铭记!】

  

  (11)给我吧

  ——种下善根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日,世尊身披袈裟手持钵盂到城中化缘。有位施主供养世尊叫“拉达”的甘美食品,不远处的婆罗门(Brahmin)子见后立即飞跑到世尊前祈求:“给我吧!”世尊略作思索对他说:“你先说“我不要”,然后我再给你。”婆罗门子迫不及待地照说后就得到了世尊慈悲赐予的“拉达”【面饼或食团】。在一旁的给孤独长者见状立即劝说婆罗门子:“世尊圆满一切功德,施主供养他的食物,凡夫是不能受用的。假若你将“拉达”还给世尊,我可以给你五百嘎夏巴涅。”贪心的婆罗门子闻言喜出望外,马上将“拉达”还给世尊,高高兴兴地到长者家取得了五百嘎夏巴涅【印币单位】。

  

  世尊化缘毕返回精舍,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此婆罗门子贪心甚重见诸食物皆说给我

  为何世尊初时不给他,令说“我不要”后再给

  唯愿开示。”世尊告诸比丘:“此婆罗门子贪心甚重,千百世中无论见到什么食物都说“给我吧”,从未说过“我不要”。我今日以此因缘让他说一句“我不要”,待未来山王佛出世时,他将以此善根于山王如来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译者:这个公案主要是讲:众生无始以来的贪心非常猛烈,对财、色、名、食、睡,皆是无止境的贪求。但我们是修行人,当贪心生起来的时候,要彻底地对治。初时是困难些,但是,我们在生贪心的刹那应该尽量舍弃它,无论是贪财或贪人,这种贪心能放下的都应放下,若实在放不下贪欲心,则正当贪心生起时应立即忏悔,或发善愿断除此垢心,将来并于某位如来出世时,愿以此善根于其教法下出家,甚至获得一定的果位。目前,社会上的人们每天只想发财,日夜为赚钱绞尽脑汁,今天赚到了,明天还想赚更多,真是贪心无止境。在他们的脑海中从未有过布施、供养的概念。偶尔作一点小布施、小供养,以此不明就里地种下了一个善根,凭此善根而在来生中也能获得一定的功德。这就是此公案给我们的启迪:勿以善小而不为。】

  

  (12)集聚母

  ——雄辩获胜 合家证果

  一时,佛在王舍城。爱达下些拉地方有位莲藏国王,其国祥和安宁,国富民强,五谷丰登,果树成行,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国王如理如法地治理国家,与王妃恩爱度日。

  

  不久王妃怀孕,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奇特的念头:如果与人进行辩论,无论是谁自己定会获胜。国王得知后询问婆罗门相士:“我的王妃有喜后产生想与人辩论的念头,我请世上所有的雄辩家与王妃辩论是否有意义

  ”相士说:“既有意义也有必要。若是辩论,王妃一定会获胜;若不辩论,王妃很可能会残废或出现婴儿六根不具等违缘。”

  

  国王召集众多辩才无碍之士。王妃每次都以超凡的辩才大获全胜,九月后生下一个相貌端庄的女孩,宫中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她入胎后集聚众人与王妃辩论,故取名为集聚母。父王母后专门安排八位保姆照料、喂养公主,她如海中的莲花般迅速地成长,稍长便在宫中学习文字及其他学问,很快精通了世间的一切学问。聪慧的集聚母与世上许多善辩者进行辩论,从未败北。一日,国王问她:“你已长大成人到了婚嫁之年,你希望自己与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

  ”她非常坚定地说:“世上的美貌和财富我都不希求,唯有辩才胜我者,父王可以将女儿许配予他。”国王也很赞叹王女的志向,于是,通告全国将设辩论擂台选招驸马。此时印度南方的日悟辩论大师英俊潇洒、财富圆满、辩才高超。他一路风尘仆仆经过了大大小小的城市,终于来到了莲藏王的国家,国王热情地接待他,让他与王女辩论。集聚母为日悟大师的一表人才和潇洒谈吐所倾倒,辩论中心不在焉,无意取胜,结果败在日悟大师手下。莲藏国王对日悟大师也颇为满意,于是将女儿许配予他,按当地的习俗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婚礼。日悟大师也就成了莲藏王手下的重臣。

  

  婚后不久,集聚母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取名嘎达亚那。他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年龄尚幼便精通了十八明,十六岁时已是辩才无碍。他恃才傲物认为整个南赡部洲也难以找到能与自己的辩才相匹敌之人,因此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王宫附近的一位优婆塞好心劝他:“太子啊,不要太骄慢了。据说在印度中部有位悉达多太子,刚降生时婆罗门相师就预言:此太子若在家即成为金轮王 ,若出家则成就如来正等觉果位!后来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出家苦行,现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相好庄严、功德圆满。相比之下你不及他的十万、百万、千百万分之一,你若见到他,内心的骄慢(Atimana)定会摧毁无余。”嘎达亚那太子听到佛陀名号时万分激动,汗毛竖立,泪水横溢,顿时生起无比信心,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刻跑到父母前请求同意他于释迦佛座下出家,父母见他如此坚决,知道难以劝阻,即和蔼地说:“不要着急,我们把家中内外事情安排妥当后,一起去释迦佛前出家。”

  

  几天后,一切安排妥当,一家三人前往舍卫城。他们远见佛陀三十二相金身,当下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快步上前顶礼供养,祈求传法。佛陀观察他们的根基、界、意乐后传了相应之法,全家都证得预流果,后又请求出家,世尊为父子授比丘戒,众生主母为集聚母授比丘尼戒。他们听闻佛法后,各自精进修学,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的境界,博得诸天共赞。【译者:在藏族中全家出家的甚多,汉族则多是只有父亲出家或者只有母亲出家,很少有全家出家的。】

  

  诸比丘请问世尊:“嘎达亚那以何因缘相貌庄严、财富圆满、具足辩才

  以何因缘于世尊教法下全家出家,皆获证罗汉果位

  ”世尊告诸比丘:“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罗门子对迦叶佛深具信心,于父母前祈求出家。父母仅此一子,初不答应:“你出家了父母怎么办

  ”最终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孩子在迦叶佛前出家,并将迦叶佛的指甲、毛发等供在塔中,也常在僧众前顶礼供养。他临终时发愿:以今生恭敬供养等的功德,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相貌庄严,十六岁时精通一切学问,具足所向无敌的辩才,我的父母也具雄辩才能,将来在释迦佛教法下出家,摧毁三界烦恼,证得罗汉果位。父母也随之发愿:愿我们来世做他的父母,具有雄辩才能,于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证果。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迦叶佛时的那位比丘就是现在的嘎达亚那,当时的父母即是他现世的父母。众生的愿力不可思议,迦叶佛的威力等一切功德与我无二无别,他们在迦叶佛时所发的愿如今完全成熟。”

  

  (13)跛脚裁缝

  ——恶骂圣者 得跛子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大施主的妻子生下一个跛脚男孩,夫妇为他取名为跛子。父亲觉得跛脚的孩子很难有太大的前途,不如让他学裁缝,依靠手艺来维持生活。施主将想法告诉妻子和儿子,跛子即遵父命学艺,很快就成为城中小有名气的裁缝。

  

  一次,当地举行大型宴会,另有位施主的妻子苦于没有礼服,思虑再三终于硬着头皮向朋友借了一套,不料节外生枝,在宴会上不小心把礼服弄破了。她十分担心,不敢声张,诚惶诚恐地回到家中,正巧丈夫外出,她暗自庆幸,打算请人补好礼服还给主人。她急急忙忙把跛子请来,关紧大门让他缝补礼服。正在此时,丈夫从外地回来边敲门边高声喊叫:“开门!”她害怕之极,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一方面丈夫不在家,自己将跛子请到家来有失妇道;另一方面,又担心丈夫知道自己弄破了借来的礼服】!万般无奈,她只好将跛子装进大口袋,手忙脚乱地扎好袋口藏到隔壁的房子里,然后定定神开门迎接丈夫。她假惺惺地对丈夫问寒问暖,温情细语,之后就侍候丈夫休息了。

  

  半夜,一个小偷溜进她家,黑暗中摸到那个大口袋,再上下仔细探究,捆得结结实实。他以为是无价之宝,心中暗自得意、欣喜若狂:得到这个如意宝,我的子孙七代不会再受贫困之苦,财富无穷匮也。然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背起大袋子就跑。

  

  走了一程,明月东升,月光下袋子淅淅沥沥流出水来,原来跛子忍不住撒尿了,小偷却觉得唯有水晶在月光下才会流水,故认定是水晶宝。他越想越美,渐渐加快了步伐。终于到了目的地——住有五百土匪的茂密林中。盗匪见小偷兴致勃勃地满载而归,都凑了上来:“什么东西

  ”小偷自豪地说:“什么东西

  这次我得到的可是无价之宝!各位都应该高兴,以后七代的生活全部都可以解决了。”众贼急不可待,吵着要打开看。小偷蛮有把握地说:“打开就打开吧!”众贼一拥而上,打开袋口都愣了:是一个残废的跛子,…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