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西北大学问答

  西北大学问答

  『 2011年11月10日下午 』

  

  (一)问:我是陕西省社科院的佛教研究者,也是佛教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生。我想请教堪布,我们生生世世不断轮回,到底有没有最早的第一世呢?

  答: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有结尾(指解脱轮回),但开端因为极其漫长的缘故,相关佛学资料中经常说是“无始以来”。

  

  关于“无始以来”的解释,不同论典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认为,众生最早处于一种无记法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虚空,但又不完全一样;有些认为,最开端是没有的,因为是无始;还有些认为,众生应该有个开端,但这个开端没有历史记载,由于时间过于漫长,才叫做“无始”。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正如一位大德所言,我们最早怎么样不是很重要,走好眼前的路才是关键。

  

  (二) 问:我是西北大学的本科生。好多人总是在生命的尽头,回顾人生,才明白自己的遗憾。那我们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意义?

  

  答:确实,不仅仅是普通人,包括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也会在临死时,才发现一辈子做了很多错事。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人能及时反省这种错误,而有些人从来也没有这种机会。但不论是哪一种人,如果你真想对自己负责,就应该学会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有几种方式:上等的,是用自己的一生为一切众生造福;中等的,为了自己而行善积德;下等的,不做损害其他众生的事,毕竟所有的生命都同等珍贵。以这些方式,可以弥补往昔所造的很多罪业。当然,这些罪业,还可以通过佛教中的忏悔得以清净。

  

  问:人生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快乐的,有些却是苦难、充满困惑的?

  

  答:世间有些宗派认为,人生的苦乐由上帝赐予,或者由大自在天决定。但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生的主宰就是自己,并不是别人来掌控的。否则,真有一个造物主的话,他让谁快乐,谁就快乐;他要谁痛苦,谁就痛苦,这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我没有做任何坏事,他就平白让我受苦;我没有做什么好事,他却让我天天快乐,这样的话,造物主可能会常常被大家埋怨。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快乐,是由于过去做了善事;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往昔造了恶业——这个概念乍听起来,恐怕有些年轻人不接受,但它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就好比你播下毒药的种子,结出来的果只能是毒药,绝不会是妙药。同样,一旦你造了恶业,未来只能成熟苦果,而不会招致快乐。因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想今生快乐、来世快乐,乃至生生世世都快乐,就尽量不要造杀生等诸多恶业。否则,只要造了恶业,它要么会在你今生成熟,要么会在来世成熟,迟早都要感受这种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充满快乐,有些人却饱尝痛苦,这一切苦乐其实都是自作自受。

  

  藏传佛教有位大德叫智悲光尊者,他对因果曾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就如同大鹏在空中飞翔时,影子虽然暂时看不到,但只要它一落地,影子马上就出现了;同样,一个人造了业的话,这个业力便会一直跟着他,只要因缘成熟,痛苦或快乐即会当下现前。这是非常深奥的因果道理,希望大家能经常思维。现在很多人没有因果观念,只要肚子填得饱,日子过得舒服,其他什么都不顾,这种社会现象是特别可怕的。

  

  (三) 问:我是佛教的业余爱好者,读过一些佛经,对轮回转世特别感兴趣。因为一方面来讲,轮回转世和我们息息相关,到底有没有轮回?有没有来世?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再一个就是,轮回转世的理论,对佛教来讲是个基础,如果没有轮回转世了,佛教的其他理论也就变成空中楼阁了。

  

  关于轮回转世的证明,刚才您也讲了一些案例。但现在的证明,好像都是基于案例。案例总是有限的、不普遍的,就算搜集了上万个案例,跟人类总数相比,也只是少数。所以,单凭案例很难让大部分人心悦诚服,可能需要一些理性方面的证明,来弥补这个不足。请问堪布,您在这方面有没有开示?

  答:我们建立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证,也就是逻辑论证,在藏传佛教中叫“因明”。因明中对轮回转世的证明,最尖锐、最根本的一种推理,就是死时心的最后一刹那延续存在[1]。如果你对这个不能反驳,那不需要其他的,这个理论就已经成立了。

  

  第二种方式,即是案例。实际上,如果你没有能力推翻这些案例,那这个理论也是成立的,我们不得不承认。

  

  要知道,一个理论能否成立,不是看多少人愿意接受它,而应该看它是否站得住脚,用因明术语来说,就是看它有没有所害。假如只是用人数来衡量,唐朝西安有100多万人,大部分都是学佛的,不可能不承认前世后世。而如今21世纪,大多数人不信仰佛教,肯定也不承认轮回转世。但若是一国之君推崇佛教,许多人又有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所以,以人多、人少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成立,这不一定很正确。

  

  再说了,如今所谓的科学,也是极少数科学家揭示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世间上的纯金非常难得,同样,甚深的真理也很难发现,如果因为不能被很多人发现,就否认它的合理性,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有些人若实在不承认前世后世,可以空出一定的时间,找些藏传佛教的格西,面对面地进行理性辩论,这样比较容易生起真实的见解。

  

  (四) 问:我是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平时对佛教也感兴趣。佛教中讲二无我,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如果执著有“我”,就是痛苦的来源。但在轮回学说中,轮回有一个“我”的存在才能成立。前边这个“无我”和后边这个“有我”,这两者是不是矛盾?如果不矛盾,怎么协调?

  

  答:这一点都不矛盾。释迦牟尼佛在第二转*轮中,说“我”不存在,万法都是空性的;但在第一转*轮中,又说“我”要解脱,因为“我”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烦恼,烦恼通过智慧可以断除。这两者实际上并不相违,至于具体原因,大家要系统学习才能明白。不过,我在这里可以大概讲一下:

  

  万法的实相,是我和我所都不存在,这叫做胜义中不存在;但没有证达这样的境界之前,“我”是存在的,包括轮回痛苦、解脱、极乐世界,也全部是存在的。就像你正在做一场梦,梦没有醒时,梦中的一切都有,有快乐也有痛苦,为了获得梦中的快乐,需要断除梦中的痛苦;可是当梦醒了以后,一切就荡然无存了。所以,你梦中的“有”与梦醒后的“无”,这二者根本不矛盾。

  

  佛教中空性与显现的关系,大家要学习一段时间后,才会比较容易明白。而且这个道理特别重要。比如佛说眼耳鼻舌身没有,这些真正去观察,确实是找不到的。这种找不到,并不是它明明有却找不到,而是用月称论师、龙猛菩萨的中观正理去剖析,它的本体点滴不存。但在迷乱显现中,它又无欺存在。

  

  如果学了中观、《俱舍论》等论典,你们就会完全明白“有”和“无”一点都不矛盾,而且这样说非常合理。若不这样说的话,很多问题就说不清楚了。

  

  问:往前推几百年或几千年,地球上可能只有十亿人,但当今已经六七十亿了,如果轮回学说真的成立,为什么人会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

  

  答: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最近刚公布达到了70亿。人类虽然有这么多,但在六道轮回中,并不仅仅只有人类,还有无量无边的其他众生。

  

  佛教的宇宙观,跟世间的宇宙观还是有一定差别。按照佛教的观点,世界有无数的世界,众生也有无量的众生。其他世界的有些众生,因为行持善业获得了人身,就会被业力所牵,转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我们这个世界倘若有一天毁灭了,人类又会转生到其他世界去。

  

  如今人类最熟悉的,就只有地球和月球。但佛教中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包括了三千大千世界,这是非常庞大的数目,里面的生命也是不计其数的。

  

  (五) 问:我有一个朋友,她去了拉萨,转经轮转反了,回来碰到很多违缘,然后她对佛法就很敬畏。请问,转经轮转反了该怎么办?

  

  答:转经轮一般都要顺时针转,逆时针的话,确实有很大过失。如果她想要弥补,逆转了多少遍,再顺转多少遍就可以了。

  

  问:现在泰国在发洪水,那是一个佛教盛传的大国,怎么还会感受这种痛苦?

  

  答:泰国虽说是佛教圣地,但是出现一些灾难,这也是正常现象。往昔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释迦族也被琉璃王灭族,即使佛陀亲自劝阻,也无济于事。原因是什么呢?在久远以前,释迦族人当渔夫时,捕杀了大量的鱼。而这些鱼,正是琉璃王及其军队的前世。当时,佛陀也显现头痛,因为他当渔夫的儿子时,看见捕来的鱼在辗转翻跳,禁不住地笑了起来,以此业力,成佛后仍示现头痛。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不管是谁,造了业就必定感受果报。

  

  泰国,我以前也去过,确实那里佛教很兴盛,但遗憾的是,除了一些高等大学的博士和出家人以外,在民间,很多人对佛法教义并不太懂。他们只是信仰佛教,经常拜出家人、拜寺院,可是对信心、智慧、出离心、菩提心的了解,还是比较欠缺。就像现在汉地的很多地方,每逢佛教节日、开法会,寺院里都人山人海,但你真正问他对佛教的认识,许多人连“诸恶莫作、诸善奉行”都不知道,甚至一边杀蚊子一边开始拜佛。

  

  现在泰国发洪水,应该也是往昔的业力成熟所致,而他们现在信仰佛法、护持三宝,这对将来会非常有利。要知道,因和果并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包括有些人好心没有好报,这也应该考虑前世的业力。只要以前造了恶因,今生出现恶果是在所难免的。

  

  问:怎么样正确分辨佛教跟邪教之间的差别?

  

  答:最关键是要学习佛法。现在很多人对佛教的了解相当不够,我经常跟一些研究宗教的博士生、…

《西北大学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