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海涛法师)▪P9

  ..续本文上一页,比较不会出问题。

  20.弟子在修行的时间,有时候有退却初心的感觉,自己知道这是业障惑乱,但是心中仍存有烦恼。弟子知道觉知烦恼应在知前念,因为前念不生后念不灭,但是前念生时后念治不了,后念治不了前念该如何呢?

  答:我想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像我坐在大殿念阿弥陀佛,我就会分心,因为这样一直念我会分心,但是如果我对临终断不了气的人念佛,就很认真,所以我属于见到苦难,会比较认真的人。你叫我没事读经书,我读不下去,但是如果读这个经书,能够跟人家分享,我就会很认真。所以在这一点,就看你使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能够不退心;不退心的方法,可以专心念观音菩萨的名号或咒语,观音菩萨有这个本愿,当你心中有退转的时候,念他的大悲咒,或唵嘛呢呗美吽,或是观想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情。我希望各位修一个法门,就是你看观音菩萨,或是看一张观音菩萨的形象,把他每一个手脚拿什么法器,牢牢的背下来,背得很清楚,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这样以后你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

  那因为有很多女生喜欢漂亮,你就背观世音菩萨;有些人喜欢地藏王菩萨的庄严,那就请一尊很庄严的地藏王菩萨,看着他看不腻,这样你的心很容易就被他摄受,然后地藏王菩萨的心就会让你不退转,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总之,按照佛教的修行方法,你都可以试试看,当然试的方法,你也可以请教善知识。就像一个盖子打不开,就这边敲敲那边敲敲,总有一个方法可以把盖子打开。

  21.请问什么是守护一念,要怎么做?

  答:守护一念,就像有些死刑犯,为了怕被杀头,只要他碗里的油不会滴到地上,他就不用被杀头,所以他看得紧紧的,因为跟自己的生死有关系。守护一念,各位要有个想法,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死,生死轮回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不敢起心动念。像有一次,我们几个出家人开车外出,我师父坐在后面,前面有个漂亮的小姐走过来,我们几个师兄只看一眼而已,我师父说:「完了!你要娶她做三世老婆。」看一眼就只有三个剎那而已,一个念头就种下去了。我想我还要解脱生死,念头决定一切,所以要守护念头在正确的念佛,或是持咒,或是修空性。首先,像我的习惯是观阿弥陀佛,从头观到脚,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我都看得很清楚,背得很清楚,这个是很好的守护念头。其次,有些人的方法,是守护着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六个字放光很亮很亮,这也可以守护一念。其三,我的皈依老和尚教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次一朵莲花,看久了以后四色莲花,这样嘴巴一直念,就像在吹气球一样,满天空都是莲花,这也可以帮助你守住正念。

  所谓守护一念,就是不要把念头,流落在贪瞋痴轮回生灭里面,要把念头守护在三宝、守护在正法,思惟菩萨如何修行成就?念念善法,每天想着如何推广佛法?如何放生?每天就想这些,也是保持正念的方法。守护一念,不是光一个念头其它都不要,一念是指清净的念头、不执着,你可以有几百万个念头,但是每一个念头都是利他的,都是无染着的,那就对了。

  22.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

  答:死从哪来呢?从生,没有出生就不会死亡,有生你就要面对老病死,所以你现在要一直研究,生从何来?生,是因为过去生做了许多的善恶业力,有了过去业力的牵引,加上你在中阴身时,见到父母在交配,产生很强烈的欲望;你爱爸爸把妈妈推开,出生做女人;你爱妈妈把爸爸推开,出生做男人。有这个业,你就要来投胎出生。像阿罗汉就是体悟到生老病死好苦,我不要生,那生从何来?从贪欲来。贪欲从何来?就是不了解世间的真相。那世间的真相是什么呢?就是无常、苦、空、无我。你要一直观察自己的身体,是五蕴组成的,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你爱染什么东西你就有苦,这个世间没有一样是有意义的,只要有一样执着就要来投胎。所以解脱道的人知道,一切都是变化无常、苦、空、无我的,因此不起爱染心,灭掉贪瞋痴,就不用来投胎。人生有生老病死苦,你要灭苦就要修行,那修行最快灭苦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出家好好修行。在家人我们只能劝他,保持人身的基本戒律、多做善事,你要完全达到出家人的离苦,可能比较没有办法。

  23.如何了解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悲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断觉想?

  答:修不净观断贪欲?凡人的心多少都有欲望,爱看帅的、美的,那个叫贪欲。而我们欲界人类,最高的贪欲是什么?就是男女的情欲。你眼睛闭起来,想到跟你先生在快乐,马上着迷了。修行不能去想那个、看那个,那怎么办呢?要修不净观,修不净观是看透自己与一切众生,身体的不清净。不净观大部份是用来对治,男众对女众的贪着,还有对自己身体非常爱着的人,观身体的构造,只不过是血、肉、肝、胆、肠、胃、………等,三十六种不净的东西,以及死后身体膨胀、淤青、生蛆、烂坏的过程,经常想这个就不会执着外表,就可以把这个欲望去除。不净观也代表事情的不圆满,为何对它执着,做董事长快乐吗?做美女有究竟吗?我们平常都把不清净的当作清净,所以会产生执着,如果你透视世间的东西,看出它的变化无常,看清楚做住持、老板、房东,这些东西是快乐的吗?表面上好象是快乐,事实上是变化无常、不清净,这样就可以断除种种的贪欲。修慈心断瞋恚?看待每个众生都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常常这样想,再怎么怨恨的人也要对他好,慢慢的瞋恚心就不见了,这叫修慈心。

  不会打坐观想,就修放生、助念、施食,用实际的行为,用慈悲心做救苦救难的工作,也可以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杂阿含经》中说:「云何生我慢?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我慢是怎么生起的呢?没有听闻正法的凡夫,执着五蕴所组成的身体有一个我,或执着离开身体有一个神我,或执着有一个身体形相存在,以我为中心生起憍慢心。所以对治我慢,要常常观生老病死变化无常,一切只是因缘聚合而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所以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安那般那就是数息法,就是吸气入丹田再吐出来,吸气的时候用鼻子不能用嘴巴,身体也不能动、不能抓痒,这样一呼一吸数一,再一呼一吸数二,………一直数到十,从一数到十一直重复,这叫数息法。修这种数息法,可以使散乱的心变的专注,乃至进入禅定。如果有真心要离苦得乐,这是一定要修的过程,但是事实上有一点困难,所以对在家菩萨,还是希望你们一心念佛求往生,专心的念佛,这念佛法门包含了无量的功德;但是对出家人来讲,尤其是年轻出家人,还是应该有这些修行的过程。

  24.请简单的介绍怎样观空性?

  答:有一种空叫分析空,初学者学这个可能会比较容易,比如麦克风是怎么组成的,像我们现在在听声音,这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要透过有人讲、有麦克风、有喇叭,种种的因缘聚合,还要透过你的耳朵。这个声音是来自于这么多条件,才有这个声音,声音离开了这些条件,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声音存在,这叫空。这是观空比较简单的方法。譬如纸张,纸的因缘从哪里来?需要有树、太阳、土、水,加上工人的砍伐、制造,有这个过程才有这张纸,这张纸在时间上,你知道它不可能永远这样,过一段时间它会黄掉,然后慢慢的会烂掉,所以它是无常的、因缘和合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纸,这个纸是透过各种条件组合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观察自己,照见五蕴皆空,我是什么组成的?物质的色,跟精神的受、想、行、识――五蕴,这五种像垃圾一样堆积起来,它随时在变化,观察久了,慢慢的你会觉得,哪有一个真实的我,头是我吗?脚是我吗?声音是我吗?不断的分析。

  不过,修空观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亲近师父,亲近善知识,才不会走岔路。那我们应该从什么入门比较快些,有时候你想要修观空,但是不见得自己的福报资粮具足,所以你可能现在要先拜佛、守戒律,等业障消除了,再来观空这样会好一点,不然按照自己看到哪一本书就这样修,怕会出问题。所以我们修行佛法,首先就是忏悔、念佛、守戒律,这样比较圆满了以后,进一步再修空性。那修空性也是有次第的,开始应该先研究文字般若,如金刚经、六祖坛经,深入了解空观的方法,按照方法去实观,慢慢你也可以体悟空性的。

  25.学佛的修行次第?

  答:佛法的整个修行方法,也就是学佛要有十种心,这十种心是个次第: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后,就要断恶修善,了解因果、深信因果。

  三、出离心,有了因果心以后,即使你福报大到做上帝,做全世界最有钱的,还是有生老病死、有轮回,所以你要发出离三界轮回的决心,叫出离心。

  四、空心,有了出离心以后,怎样修出离心呢?诸法体性都是空的、不可得的,一点都不要执着,要得到出离你就要有空心,观察任何人、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缘起性空的,缘起是存在的现象,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既然都是因缘条件所生起的,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本体都是空。这道理你要天天用,花是缘起性空的,这张纸是因缘所生起的,花草树木是永恒存在的吗?不是,所以它是空的。你跟你先生的关系是不是缘起性空的?是,那你就放得下了,因为有执着就会痛苦,但是如果你用空性的眼光看,这只是一个条件,可能我跟他的因缘只有七年、三年,慢慢的就放得下。

  五、慈悲心,虽然我们要出离痛苦,但是众生都还在生死痛苦中,没有众生怎么有我们的存在,离开别人没有自己,所以我们要对众生和自己的痛苦,生起出离心,修行空心,但是想到众生的苦,所以要生起慈悲心。

  六、忍辱心,有了慈悲心,你要如…

《佛学问答(海涛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