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第二段了,若,假使,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如果你修养到达了无想定的境界,若,无想生,你修养到达了生在无想天的那个天人的境界,以及你现在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得到灭尽定的境界,才叫做无心地,这样清楚了吧,我这个人还可以服侍你们了,这叫陪太子攻书,陪你们诸位太子,这些公子们读书,在皇帝前面叫做侍读,皇帝前面都有个老师,这些大进士、大老师皇帝封他叫侍读,侍读者帮忙皇帝读书的,皇帝读不懂,不好意思叫教他,叫侍读,侍读就很大了,皇帝随时不懂要请问的,现在我做你们诸位的,你们都是皇帝、公子、千岁、万岁的,那么我是侍读,这样都懂了吧,其心,名为乱心,有四种颠倒,这是讲有四种颠倒的思想,颠倒其心,把你的心境搞乱了,这样就叫做乱心,所以研究佛学,搞学问呀之讨厌,现在问题来了,什么叫四颠倒,那位同不知道吗?四颠倒,你们都是佛学院的哦,问大学里头的每一个博士、硕士,不一定答得出来,那是应该的,佛学院出来的,这个是专家嘛,我想你们答不出来,这是难怪的,没有注意到,不是你的学问不高,佛学里头有两种四颠倒,第一种颠倒,小乘佛法讲,一切无常,世界上一切,随时变去了,不永恒存在的,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世间一切都是痛苦,没有快乐的,我们人世间所谓认为快乐,是把轻微的痛苦当成享受,所以无常、苦、空,最后一切都是没有空掉了,无常、苦、空,第四个是无我,这个世界没有究竟的我,我们这个肉体、身体用个几十年坏了,我们自己也跑掉了,跑掉了,前路茫茫,到哪里去,不知道,所以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这是佛告诉我们,把这个世界的现象,生命的现象告诉我们,可是一切众生看不通的,颠倒,颠倒就是搞错了,颠倒的意思就是搞错了,把那个黑的叫成白的,白的叫成黑的,搞错了,我也学了一点点闽南话,叫做,黑白讲,黑白不分了,颠倒错乱,是第一重颠倒,黑白讲,颠倒,这是小乘佛法。到了佛七、八十岁,他老人家准备走路了,把真正的大乘佛法告诉我们,这个生命的根根,这个找到了,这个世界的现象是无常、苦、空、无我,但是,这一个得了道,成了佛,你看到形象没有,死掉、走了,这个生命是,常,永恒地存在。乐,极乐世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永远是极乐的。常、乐,这个是天地与我……,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那个真我,所以有我,常、乐、我、净,干干净净,也没有黑,也没有白,也没有黑暗,也没有光明,这个是真正的净土,常乐我净,一切众生,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生命的根本,把常乐我净,把常的当成无常,只看现象,不看根本,把至高的,既无痛苦也无烦恼的那个极乐境界变成痛苦了,把真正的我,变成假我了,是无我的境界,把真正的净土变成杂乱,这样的,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两重的四颠倒,换句话说,真正认识不够,思想的错乱,颠倒起心,名为乱心,这样解释清楚了吧,所以,你请我做你的书童不错的,我自己也推销自己,下面说,若四颠倒不颠倒心,这个四种的认识、见解,都清楚了,名不乱心,这样就叫心不乱了,观念思想确定了,意识型态清净了,但是他说,此中,在这个中间,乱心也叫做无心,譬如我们大家现在没有得道,没有明心见性以前,我们的思想永远在忙乱中,这个忙乱,所以叫做无心,凡夫也叫做无心,因为你没有找到你的真正的本心,所以叫做无心,为什么叫做无心呢,性失坏故,因为你自己本身本性,天地宇宙万物父母给你生命的根本,你找不到、丢掉了,失掉了、坏掉了,所以你无心,这个是凡夫的无心,那么这是逻辑了,这是无心的定义是凡夫所以也叫做无心,因为你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你的根本生命,妈妈没有生你以前,父母未生以前此心从何来,你也不知道,死后究竟真的有没有也不知道,毫无把握,所以凡夫叫无心人,他下面一个比喻给你听,如世间见心狂乱者,便言此人是无心人,为什么这样叫做无心呢,等于我们社会上看那个神经病的,自己都忘记了乱讲话,嘴巴跟脑子连不起来,乱讲神经病的,心狂乱的,我们看到这种人,不要见怪了,他是没有心的,因为他是神经病颠倒了,神经就颠倒了,颠倒了就是神经,就是黑白讲,黑白乱讲的,没有道理,这是比方,所以当我们一个人,自己没有明心见性,悟道以前,自己本来的心性都不知道,虽然也活著,很有学问、很有地位,功名和地位了不起,也叫做狂人,无心人,由狂乱心,失本性故,因为思想跟著世界,物质世界在迷乱,丧失了本心、本性,没有见道,所以叫做乱心,于此门中诸倒乱心,就叫做无心地,在这一部份来讲拿这个立场来说,所以所有的人,没有明心见性悟道以前,都叫做无心人,为什么无心呢,掉了你的本心了。若不乱心,如果找回明心见性,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的本来面目了,那叫做有心地了,所以菩萨佛真是找到了自己本来面目的,那个有心,同这个无心的差别,这是这个范围来讲,叫做地施设建立,就是说,把这块画个范围,两个假设的范围,我们这样分别,逻辑分析给你听就清楚了,这是这一部份。
止观六妙门安那般那详讲与定境
第二部分,生不生建立,谓八种因缘故,其生,或生或复不生,我们这个思想心理作用生的出来,起了作用,他把它分类在这个范围以内,八个因素、八个因缘,使我们这个心或者起了作用,或者不起作用,生,不生,哪八个,谓根破坏故,什么是“根破坏”,譬如,我们有脑科的专家在这里,譬如我们的脑神经坏了,或才坏了一部分,所以现在这个病这个人就变成植物人了,身体还活著,脑子没有用了,变成植物一样。根破坏了,当然是无心,变成植物人,同普通的一块……,你同普通比普通的动物还不如,是植物了,你说他是植物人啊,可是他还活著,谓根破坏。
第一点,八个因缘。第二点是,境不现前故,那个境界没有啊,譬如说我们大家学佛,要打坐,坐了半天,你说,你悟道了,这是什么东西啊,人家问我,有没有道,我说有啊,我上有食道,下有尿道,我当然有道,其他呢,我说没有道,我不知道。你境不现前,你没有这个境界嘛,三摩地没有,譬如说,我们讲古代的词嘛,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他说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灯如昼,那个花市里头那个灯光像白天一样亮。月上柳梢头,月亮,十五嘛,这个月亮刚刚到柳树上面。人约黄昏后,这真是不得了,这个是境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干什么,莫知,不知道。这首词分两段,上半阙。下半阙呢,今年元夜时,今年又到了元宵节了。花市灯依旧,大概大家提灯。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这是欧阳修的名词,像这一种诗,这一种词,有它的境界,这个境界现前了,就有心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你们两个,听了多少次了,我怎么都记得,你们都记不得我呢。你看这些……,你们这些同学脑筋,我们一样读书,你们听了以后,交给谁呢?都交给本子,笔记,明天就没有了,我们当年读书,读进去交给脑筋,你看到,我脑筋还好,根不坏故,因此有心,境现前故,一想到这个地方,在书本上的字句就出来了,你们读书,读了以后,赶快做笔记,然后书读完了,交给书就好了,脑子里头空白的。颠倒故,这样你就化学学懂了,他现在告诉你,八个因缘,根破坏故,脑神经坏了,或者,境界不现前,我讲到境界的时候,所以提到这首词。还有第三个呢,阙作意故,没有真正意识去用心,第四个呢,未得故,达不到那个目的。第五个,相违故,有时候这个环境,这个现实跟你的意识违背的,你讨厌它,拒绝它。已断故,心里想,我不理了,切断了。已灭故,或者死掉了,过去了。或者,已生故,另外起个作用。像这八个因缘范围,心不得生,所以没有产生心理状况的作用,由此相违,诸因缘故,心乃得生,同上面八个部分所讲的相反的,这个因缘来了,你的心理作用就起来了。此中,在这个里面。若具生因缘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在八个原因里头,或者同时起了作用的,这个叫做有心地,凡夫境界。若遇不生呢,八个因缘不具备,心因缘故,这个心里头不理这一回事了,这个,心则不生,就叫做无心地,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这个里头,你说有些人,你们也学佛,或者也出家,或者不出家,一讲起来,不晓得多清高啊,我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一切都没有留恋,我都看得空空的,那你到我们,我请你到这个……,香港、美国、北京呀去玩玩,好不好?世间没有意思,没有意思……,你以为他真空了,灰心,他不敢,可以跳出红尘,不敢入红尘,不能做菩萨,菩萨的话,可以跳得出来,下地狱,我要救众生,地狱怕什么,脏归脏,乱归乱,脏乱一样很好,难啊。所以要认清楚这个道理,等于经常有些读书的同学告诉我,老师我做……,我说,你好呀,你来跟我做,老师这个不谈,这个不谈,我说这是干什么?你们……我就是讨厌你们,老师啊,我不要名,不要利,我就瞪眼睛了,我说我一辈子就想要名要利,就是要不到,名利不来找我,我没有办法,你们动不动不要名,不要利,名利对你们有什么关系,名利是完成一个事业的工具,你没有这个工具,你做得到吗?你不要被名利所困住,那才不要名,也不要利,你们这些读书人啊,就犯了一个毛病,我的句子经常骂人的,既要清高又怕穷,又想清高,要清高,就不要怕穷,怕穷,格老子就不清高,既要清高又怕穷,有什么用,这个道理。怎么叫分位建立呢?有心地、无心地很重要,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非常重要,诸位,记住啊。他说除了六种,除了六种以外,你应该要了解其它的都叫做有心地,
有六种现象叫做无心。何等为六呢,就提出问…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