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禅七日▪P24

  ..續本文上一頁,第二段了,若,假使,無想定,若,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如果你修養到達了無想定的境界,若,無想生,你修養到達了生在無想天的那個天人的境界,以及你現在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得到滅盡定的境界,才叫做無心地,這樣清楚了吧,我這個人還可以服侍你們了,這叫陪太子攻書,陪你們諸位太子,這些公子們讀書,在皇帝前面叫做侍讀,皇帝前面都有個老師,這些大進士、大老師皇帝封他叫侍讀,侍讀者幫忙皇帝讀書的,皇帝讀不懂,不好意思叫教他,叫侍讀,侍讀就很大了,皇帝隨時不懂要請問的,現在我做你們諸位的,你們都是皇帝、公子、千歲、萬歲的,那麼我是侍讀,這樣都懂了吧,其心,名爲亂心,有四種顛倒,這是講有四種顛倒的思想,顛倒其心,把你的心境搞亂了,這樣就叫做亂心,所以研究佛學,搞學問呀之討厭,現在問題來了,什麼叫四顛倒,那位同不知道嗎?四顛倒,你們都是佛學院的哦,問大學裏頭的每一個博士、碩士,不一定答得出來,那是應該的,佛學院出來的,這個是專家嘛,我想你們答不出來,這是難怪的,沒有注意到,不是你的學問不高,佛學裏頭有兩種四顛倒,第一種顛倒,小乘佛法講,一切無常,世界上一切,隨時變去了,不永恒存在的,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世間一切都是痛苦,沒有快樂的,我們人世間所謂認爲快樂,是把輕微的痛苦當成享受,所以無常、苦、空,最後一切都是沒有空掉了,無常、苦、空,第四個是無我,這個世界沒有究竟的我,我們這個肉體、身體用個幾十年壞了,我們自己也跑掉了,跑掉了,前路茫茫,到哪裏去,不知道,所以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這是佛告訴我們,把這個世界的現象,生命的現象告訴我們,可是一切衆生看不通的,顛倒,顛倒就是搞錯了,顛倒的意思就是搞錯了,把那個黑的叫成白的,白的叫成黑的,搞錯了,我也學了一點點閩南話,叫做,黑白講,黑白不分了,顛倒錯亂,是第一重顛倒,黑白講,顛倒,這是小乘佛法。到了佛七、八十歲,他老人家准備走路了,把真正的大乘佛法告訴我們,這個生命的根根,這個找到了,這個世界的現象是無常、苦、空、無我,但是,這一個得了道,成了佛,你看到形象沒有,死掉、走了,這個生命是,常,永恒地存在。樂,極樂世界,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永遠是極樂的。常、樂,這個是天地與我……,莊子說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那個真我,所以有我,常、樂、我、淨,幹幹淨淨,也沒有黑,也沒有白,也沒有黑暗,也沒有光明,這個是真正的淨土,常樂我淨,一切衆生,因爲自己沒有得到自己生命的根本,把常樂我淨,把常的當成無常,只看現象,不看根本,把至高的,既無痛苦也無煩惱的那個極樂境界變成痛苦了,把真正的我,變成假我了,是無我的境界,把真正的淨土變成雜亂,這樣的,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兩重的四顛倒,換句話說,真正認識不夠,思想的錯亂,顛倒起心,名爲亂心,這樣解釋清楚了吧,所以,你請我做你的書童不錯的,我自己也推銷自己,下面說,若四顛倒不顛倒心,這個四種的認識、見解,都清楚了,名不亂心,這樣就叫心不亂了,觀念思想確定了,意識型態清淨了,但是他說,此中,在這個中間,亂心也叫做無心,譬如我們大家現在沒有得道,沒有明心見性以前,我們的思想永遠在忙亂中,這個忙亂,所以叫做無心,凡夫也叫做無心,因爲你沒有找到你的真正的本心,所以叫做無心,爲什麼叫做無心呢,性失壞故,因爲你自己本身本性,天地宇宙萬物父母給你生命的根本,你找不到、丟掉了,失掉了、壞掉了,所以你無心,這個是凡夫的無心,那麼這是邏輯了,這是無心的定義是凡夫所以也叫做無心,因爲你沒有明心見性以前,你的根本生命,媽媽沒有生你以前,父母未生以前此心從何來,你也不知道,死後究竟真的有沒有也不知道,毫無把握,所以凡夫叫無心人,他下面一個比喻給你聽,如世間見心狂亂者,便言此人是無心人,爲什麼這樣叫做無心呢,等于我們社會上看那個神經病的,自己都忘記了亂講話,嘴巴跟腦子連不起來,亂講神經病的,心狂亂的,我們看到這種人,不要見怪了,他是沒有心的,因爲他是神經病顛倒了,神經就顛倒了,顛倒了就是神經,就是黑白講,黑白亂講的,沒有道理,這是比方,所以當我們一個人,自己沒有明心見性,悟道以前,自己本來的心性都不知道,雖然也活著,很有學問、很有地位,功名和地位了不起,也叫做狂人,無心人,由狂亂心,失本性故,因爲思想跟著世界,物質世界在迷亂,喪失了本心、本性,沒有見道,所以叫做亂心,于此門中諸倒亂心,就叫做無心地,在這一部份來講拿這個立場來說,所以所有的人,沒有明心見性悟道以前,都叫做無心人,爲什麼無心呢,掉了你的本心了。若不亂心,如果找回明心見性,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的本來面目了,那叫做有心地了,所以菩薩佛真是找到了自己本來面目的,那個有心,同這個無心的差別,這是這個範圍來講,叫做地施設建立,就是說,把這塊畫個範圍,兩個假設的範圍,我們這樣分別,邏輯分析給你聽就清楚了,這是這一部份。

  止觀六妙門安那般那詳講與定境

  第二部分,生不生建立,謂八種因緣故,其生,或生或複不生,我們這個思想心理作用生的出來,起了作用,他把它分類在這個範圍以內,八個因素、八個因緣,使我們這個心或者起了作用,或者不起作用,生,不生,哪八個,謂根破壞故,什麼是“根破壞”,譬如,我們有腦科的專家在這裏,譬如我們的腦神經壞了,或才壞了一部分,所以現在這個病這個人就變成植物人了,身體還活著,腦子沒有用了,變成植物一樣。根破壞了,當然是無心,變成植物人,同普通的一塊……,你同普通比普通的動物還不如,是植物了,你說他是植物人啊,可是他還活著,謂根破壞。

  

  第一點,八個因緣。第二點是,境不現前故,那個境界沒有啊,譬如說我們大家學佛,要打坐,坐了半天,你說,你悟道了,這是什麼東西啊,人家問我,有沒有道,我說有啊,我上有食道,下有尿道,我當然有道,其他呢,我說沒有道,我不知道。你境不現前,你沒有這個境界嘛,叁摩地沒有,譬如說,我們講古代的詞嘛,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他說去年,元宵節的時候。花市燈如晝,那個花市裏頭那個燈光像白天一樣亮。月上柳梢頭,月亮,十五嘛,這個月亮剛剛到柳樹上面。人約黃昏後,這真是不得了,這個是境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幹什麼,莫知,不知道。這首詞分兩段,上半阙。下半阙呢,今年元夜時,今年又到了元宵節了。花市燈依舊,大概大家提燈。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這是歐陽修的名詞,像這一種詩,這一種詞,有它的境界,這個境界現前了,就有心了。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花市燈如舊,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你們兩個,聽了多少次了,我怎麼都記得,你們都記不得我呢。你看這些……,你們這些同學腦筋,我們一樣讀書,你們聽了以後,交給誰呢?都交給本子,筆記,明天就沒有了,我們當年讀書,讀進去交給腦筋,你看到,我腦筋還好,根不壞故,因此有心,境現前故,一想到這個地方,在書本上的字句就出來了,你們讀書,讀了以後,趕快做筆記,然後書讀完了,交給書就好了,腦子裏頭空白的。顛倒故,這樣你就化學學懂了,他現在告訴你,八個因緣,根破壞故,腦神經壞了,或者,境界不現前,我講到境界的時候,所以提到這首詞。還有第叁個呢,阙作意故,沒有真正意識去用心,第四個呢,未得故,達不到那個目的。第五個,相違故,有時候這個環境,這個現實跟你的意識違背的,你討厭它,拒絕它。已斷故,心裏想,我不理了,切斷了。已滅故,或者死掉了,過去了。或者,已生故,另外起個作用。像這八個因緣範圍,心不得生,所以沒有産生心理狀況的作用,由此相違,諸因緣故,心乃得生,同上面八個部分所講的相反的,這個因緣來了,你的心理作用就起來了。此中,在這個裏面。若具生因緣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在八個原因裏頭,或者同時起了作用的,這個叫做有心地,凡夫境界。若遇不生呢,八個因緣不具備,心因緣故,這個心裏頭不理這一回事了,這個,心則不生,就叫做無心地,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這個裏頭,你說有些人,你們也學佛,或者也出家,或者不出家,一講起來,不曉得多清高啊,我對于這個世間一切一切都沒有留戀,我都看得空空的,那你到我們,我請你到這個……,香港、美國、北京呀去玩玩,好不好?世間沒有意思,沒有意思……,你以爲他真空了,灰心,他不敢,可以跳出紅塵,不敢入紅塵,不能做菩薩,菩薩的話,可以跳得出來,下地獄,我要救衆生,地獄怕什麼,髒歸髒,亂歸亂,髒亂一樣很好,難啊。所以要認清楚這個道理,等于經常有些讀書的同學告訴我,老師我做……,我說,你好呀,你來跟我做,老師這個不談,這個不談,我說這是幹什麼?你們……我就是討厭你們,老師啊,我不要名,不要利,我就瞪眼睛了,我說我一輩子就想要名要利,就是要不到,名利不來找我,我沒有辦法,你們動不動不要名,不要利,名利對你們有什麼關系,名利是完成一個事業的工具,你沒有這個工具,你做得到嗎?你不要被名利所困住,那才不要名,也不要利,你們這些讀書人啊,就犯了一個毛病,我的句子經常罵人的,既要清高又怕窮,又想清高,要清高,就不要怕窮,怕窮,格老子就不清高,既要清高又怕窮,有什麼用,這個道理。怎麼叫分位建立呢?有心地、無心地很重要,謂除六位,當知所余,名有心地。非常重要,諸位,記住啊。他說除了六種,除了六種以外,你應該要了解其它的都叫做有心地,

  

  有六種現象叫做無心。何等爲六呢,就提出問…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宗與道家(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