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不讲了。 现在我们研究这个四禅八定的境界,初禅、二禅、甚至三禅,都还未离开生理的色阴和受范围,离不开气脉的感觉状态。到了四禅定的境界,已经不谈气脉了,气脉已经通了。但是,达到这个境界是否就是成佛得道了?还不是。所以佛在《楞严经》上告诉阿难:“现前纵得九次第定,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意思是说,现在,你就是修到九次第定,也还不过是意识的境界。“法尘”,与第六意识相对的叫法,包括一切思维、知觉、和感觉;尘,外面的灰尘,还不是本身。“分别影事”,心意识的分别所产生的,由思想功能变化而来的,还只是道的影子,不是道的体。释迦牟尼佛当时对阿难讲:你不追寻生命功能的本体,只在这些功夫境界上转,距离道还呢!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一切贤圣、阿罗汉,一切菩萨,他们的功夫都到达一定的境界了。
当然有些禅宗祖师们,不走功夫的路线,直取无上菩提也是有的,这里不谈这个路线。但到底他们只是了解了最好的,最清净、美丽的,真善美的一面。相反的,不是真善美的那一面你还没有去见,没有走完全程。要走过全程,必须要渐修四禅八定,任何一程都要走到,直到菩提,这才是了不起的事。
阿罗汉的灭尽定
我们把四禅八定给大家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小乘阿罗汉境界的灭尽定。
罗汉进入涅槃时,会跳到虚空现十八变给你看,完了以后,自己用三昧真火,在空中引起定中的火大,把自己化掉,不用汽油或瓦斯。罗汉成就最后走的时候有四句话: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我所有的生命,到这一生已达到尽头,该做的事已经做了,人世间欠的帐该还的已经还了,不再回来了,证得灭尽定,一切智慧都不用了。
灭尽定是证得涅槃境界的一种现象,而涅槃是道体。以大乘菩萨、佛的境界来讲,罗汉境界是“有余涅槃”,并非佛菩萨境界的无余涅槃。所以,罗汉进入灭尽定涅槃境界,八万四千劫后非出定不可,出来以后重新修行,回心向大,走大乘路线,最后成佛,得无余涅槃。
得了灭尽定还没有跳出三界外,以禅宗来讲,得了灭尽定是“担板汉”,走到了“空”的一边,还不能起妙有。换句话说,这个境界只能让你避开八万四千劫,最后出定,重新走大乘路线才究竟。
得到灭尽定的人,气脉当然已经通了,所以他可以调兵遣将一样,随意调动自己的四大,要想调动火大当然可以做到。罗汉分两种,一种兼修神通,一种不兼修神通,所以罗汉不一定有神通。
由此再回转来看那些密宗祖师们,大部分都是走四禅八定小乘的路线,最后,充其量不住灭尽定的涅槃,往生他方佛菩萨的国度去了。对于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都有点逃避的味道,因此都被禅宗祖师们列入半吊子的范围里了。
四禅八定与四加行
四禅八定是共法,既然是共法,你要学佛求证形而上道这个本体,自然也离不开这个共法,你不要认为是共法就看不起。不管是显教还是密宗,都是从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那儿来的。释迦牟尼佛本身的修证,就是从共法开始的,这是第一点要了解的。
释迦牟尼佛以后的那些密宗大祖师们,不管是红教、白教、黄教、还是花教,都曾经过严格的禅定修持。他们记录下来的那些境界,都属于禅定的范围,都离不开气脉的变化。修气脉修拙火充其量都是在初禅、二禅,最高不过三禅的境界,但这样说并不代表做到这点很容易。这是第二点总结。
前面讲到很多人的入定经验,像有名的憨山大师山上入家和在弟子家入定,慧持法师入定好几百年,以及现代的广钦老和尚入定的经验。他们入定后身心皆忘,甚至不知道入定有多少天,都是靠引磬才出定的。
什么都不知道的定境也有很多差别,一种是无想定,一种是无所有处定,一种是昏沉,不包括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还有空的境界。其实昏沉不是定,把它算作定境的一种是我讲话的方便。
那么这些案例都是什么定呢?是无想定还是无所有处定?还是昏沉定?现在一般人学佛打坐第一个困扰是思想停不了,好像每个人都想入定,其实你问他入定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清楚。
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叫作定呢?难道佛法的目标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吗?如果这就是佛法,那我还何必学呢?吃安眠药就可以了,再不然学成木头石头一样,那不是比我们讲的那些定的境界还厉害吗?山门外的那对狮子在那里一千多年了,那是成佛得道了吗?所以“定”是一个大问题。
我提出这些问题是叫你们参究,要大家懂得教理。光知道呆板的打坐而不通教理,就是外道,就是魔道。所谓外道就是“心外求法”,到本心以外去找佛法。所谓魔道就是被迷糊住了,被魔闷住了,自己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再其次,像憨山大师、广钦和尚那样证到什么都不知道,一入定就是好多天也很难啊!他们的气脉总应该有点通了,否则,一个身体有障碍不舒服的人,别说入定好几天,就是让他连睡三、四十个种头他也做不到。
打坐不一定是“定”,打坐是练习进入一种定的姿势。“定”的境界在佛法中也叫三摩地,旧译中简称三昧。三摩地有很多种,所以佛讲有“百千三昧”。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可以进入对应某一种烦恼的三摩地。因为烦恼不是有意修持来的,所以烦恼不叫三摩地,只有修持的成果才叫三摩地。比如作水观的人,把身心都融化为水的现象现前,那是水观的三摩地;作火观的人整个身心进入很深的定境,别人只能看见一团火光,火光里面还有身体的形象,这是火观的三摩地。
佛法真正的修定修止观之路,与四禅八定有什么关系呢?每一个禅定过程都有四加行的暖顶忍世第一法,因此弥勒菩萨特别讲了一部《现观庄严论》,讲解四加行的重要。
四禅八定里面的四个定境,用现代的话来说,属于精神状态,跟生理有关联但又不同。实际上四禅八定都没有离开第六意识的范围。笼统来讲,可以说修气脉、得初禅、二禅、三禅比较偏重于生理的色阴、受阴区域。四定修好了,你的气脉一定也有一点通了,否则你无法得定。四加行是这些定的前奏,没有四加行的基础你无法得定。其实,暖顶忍世第一法,也在那个定境里面,就好像我们今天晚上喝的汤里面放了酱油、盐、白糖、辣椒,你觉得很好喝,你也不会去管里面是酱油还是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其实那个汤包括了所有这些成分。
四禅与四定没有什么固定的搭配,四定其实也是一个方法,可用在四禅的任何一禅里面。
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入定,出定后好像忘记了一切,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几十天,也有类似的情况。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时候出定后连人都不认识了,你们没有真实修持经验,不懂。但是严格来讲,这种定不是正定,属于唯识讲的昏沉的无心,等于一种睡眠和闷绝。憨山大师是明朝的大师,我不好公开讲,你们文字上最好不要记载,记载了很多人要骂我的。我倒不怕骂,祖师自己也知道那不是清明的定境界。所以,你们不管是学密也好,学显教也好,都要把般若中观唯识三样搞清楚。但是很可惜,一般人都把唯识当成哲学研究了,其实唯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讲修证用的书。
红教六种中有
我们有的同学修过红教,红教里面讲六种“中有”(生死中有、梦境中有、妊娠中有、禅定中有、法性究竟期、转生中有)。比如说,我们人从死后到重新投胎是一段中有,这段的中有身也叫中阴身,死后灵魂重新投胎,变成胎儿出来。我们活著的这一段也是中有,从白天醒著到夜里睡著了,这个中间又是一个中有。所以我常常问一般参禅用功的人,你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著的吗?注意啊,当你靠有枕头上要睡著的那一刹那是什么样,你知道吗?一般人听了我的话就去注意了,结果又睡不著了。不注意呢,就又昏沉了,一般人就是这样。
我们的念头在梦与醒之间也是一段中有。一个念头过去了,后一个念头还没有生起,有时候好像楞住一样,这一段也是中有。我们呼吸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中有,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告诉我们,有个“中间息”,指的就是这个。修安那般那修止息,我所以常常骂你们修数息观都在乱修,不是叫你光数呼吸啊!又不是学会计!中有认识清楚之后,你就可以把握昏沉与散乱中间是什么了。
如果拿本体来讲,散乱不是定,昏沉也不是定,散乱与昏沉都是本体来的,就好像黑暗与光明都是一个东西所变的。不过我们现在是讲功夫,不管你本体不本体,黑暗就是黑暗,光明就是光明。那么在黑暗与光明中间是不是也有一段中有呢?那个好像亮又好像不亮的东西是什么?认识清楚这个,你就懂得用功了,上起路来就快了。
铁牛定禅师公案
现在我用禅宗的方法,叫你们参一个公案,注意,不是参话头。我特别把《大事因缘》这本书印了,希望你们大家注意。书中有这么一个公案,有一位叫铁牛持定的禅师,很用功,已经参禅很久了。有一天,大家在禅堂打坐,都很严肃,他老兄却躺下来睡觉了。这可不得了,按禅堂的规矩,这样做是犯规矩的,要打棒子,不是打屁股,是打背。严重的时候,一个香板打下来膀子就脱掉了。不过师父都有本事,马上就可以给你重新把膀子接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本事的话,千万不要随便拿香板打人啊!
他师父晓得他已经领悟了,把他叫起来问他:“怎么可以犯规矩呢?你说,你的心在那里?”铁牛持定就作了一个偈子:
铁牛无力懒耕田,带索荷犁和雪眠,
大地白银都盖覆,德山无处下金鞭。
他说,我好像一条牛在耕地那么辛苦,带著身上的绳索和犁地的铁犁,倒在雪地里就睡了,整个世间都被一片白色覆盖,德山师父向那里打我呢?嘿!大悟了,不处罚了,你们参参这个公案。
凡夫定与顽空定
刚才有同学问到,如果有人入定…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