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修证佛法▪P49

  ..续本文上一页多地第六之三。

  讲修定:复次,如世尊言,修静虑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这是弥勒菩萨说的话,当然是无著菩萨的记录。

  修定的人,定慧等持双修,以现在人的修法来讲,如禅密双修,或禅净双修,或止观、念佛双修等,是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是走专门一点的路子。

  广说如经,嗢柁南颂:云何等持善巧?谓于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所谓等持,就是真正证到空,证到真正的性空境界。有些是真空,有些是假空。如道钦禅师所云,硬把念头压下去,看起来也觉得空,但那是假空,第六意识硬压下去,不是真的。

  云何非等至善巧?谓于胜处,遍处,灭尽等至不善巧故。胜处,指最好的境界;遍处,空的境界有偏,不圆满;善巧是方便的意思。这里说,要进入那个境界就立刻进入,不似我们瞎猫撞到死老鼠,是碰上的。

  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谓于十种遍处等至,及无想等至。

  云何为住?谓善取能入诸三摩地,诸行状相,善取彼故,随其所欲,能住于定。于三摩地无复退失,如是若住于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什么叫住的境界?什么叫入定、住定、出定?前一段讲如何进入定的境界,进入定境后,如何能住在定的境界中。这要靠我们在知识理论上认识清楚,进入定的行(心理行为)状(定境的现状)。

  善取彼故,入定、住定不是不著相,硬是有点著相,可是不是凡夫的著相,是住在那个定上的著相。你一定,当然是住相了。这个住相要善取彼故,随其所欲,能住于定。看你对哪一种定境喜欢,就住在哪个定境上,这个喜欢不是烦恼妄想的喜欢,是看我们现在的需要。

  比方,如果今天上座,妄想杂念特别多,像道钦禅师讲的,又散乱,又昏沉,这个时候就要懂得用什么善巧,用什么方法,才能去掉散乱、昏沉。这里头,以中国文化讲,就有三种了,精、气、神三样不同,要检查出来,晓得今天散乱多、烦恼大,是否由生理来的?比如女人都有周期性的现象,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自己除去烦恼,进入安详的境界。其实男人同样有周期。可是不容易知道。

  又比如肠胃吃了某一种东西,吃坏了,或是今天气脉引导不好,会烦躁得不得了,火大得很,恨不得连自己都杀掉。所以有人打坐会走火入魔,像这种情形也差不多了。

  用一种方法善巧调治,使能住进定境,就叫做对治法门。所以修行不是一味药,不是像八卦丹、万金油之类,样样毛病都可以用的,这是讲生理部分。有时候,是“精”的问题,也包括生理上的营养过多、或不足所引发的毛病。有时候是“气”的问题,所谓气脉对与不对,中行气、上行气、下行气、左右行气,种种等等,因调节不好,影响到心肝脾肺肾,发生了问题。有时候是心理问题,就是“神”,因为受了打击,心境非常低沉,低沉是大烦恼。这一切都要晓得调剂,如果不知道调剂,每天做功夫,步步都是荆棘,都没有用,都是开倒车。

  第二十二讲

  内容提要

  明心见性与三身

  吕纯阳与黄龙南

  重要的资粮

  不能得定与出定

  定境中的退位

  现观与圣教量

  答复同学问题:

  明心见性是见到法身;修到六通具足,三身四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报身圆满。至于千百万亿化身,就是化身成就。

  许多禅宗的师父们,见到了法身,不见得有报身成就。在印度过去的二十八位祖师,及在中国的五、六祖以前,三身成就者有之,六祖以后,三身成就的非常少。以前提到窥基法师的前生,那个与法、报、化三身都没有关系。普通得定的人都可以出阴神,阴神不是法身,那还是在妄念境界中,还是业力境界。四禅可以做得到出阴神,初禅定也可以做得到。

  阿罗汉可以从钥匙孔里出入,这是神通,与法、报、化身没有关系。密勒日巴尊者得三身成就否?(师不予置答。)此如济公活佛,还是大阿罗汉境界,是独觉乘,还不是大菩萨境界。

  明心见性而悟道的人,所得的是根本智,但不一定有差别智。能够见到自性,自性又能够起用,能够圆满了一切功德而成就,那才真不容易。

  欲得健康长寿,要留意研究吕纯阳的百字铭。

  吕纯阳是由禅宗开悟的,以后奉黄龙南祖师之命,生生世世永远为佛教的外护。吕纯阳因考不取功名,后来做了黄梁一梦,醒来以后就出家去了。他修的是道家,在唐末到五代之间非常有名。他炼就很高的气功,可以在空中飞行,他有名的两句诗:“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一般人能做到这样,健康长寿已不在话下,祛病延年,长生不老也可以做到。当然这两句诗当中的修持方法,是有很多意义的。

  有一次,他御着宝剑飞行,经过江西庐山,当地有个大庙子,就是禅宗的黄龙寺。吕纯阳是在高空飞过时,看到此山气象不同,必有高人。他降下来一看是黄龙寺,有人正在讲经,就是临济宗大德黄龙南禅师。他站在旁边看了半天,觉得很奇怪,这禅师又没放光,又没动地,更没有像他一样的本事,是个普通和尚嘛!怎么那么多人听他的呢?越看越奇怪,就站在那旁边。黄龙南禅师不说法了,云:“座中有人窃法”,认为有人在偷听。吕纯阳不吃这一套,就站起来了,黄龙南问他是谁,他报了自己名字,黄龙南说:哦!原来是你啊,我以为你了不起,原来只是个守尸鬼。(这个身体可以长生不老,把它守得牢牢的。)吕纯阳一听,生气了, ,真人能有长生不老之药,你这凡夫肉胎算什么!黄龙南说:“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纯阳恼了,袖子一扬,飞剑击出去了,故意吓吓老和尚,岂知飞剑到了老和尚面前停住了,反而倒转向自己这边杀过来。他奇怪了,这老和尚是普通人嘛,又没有功夫,怎么我的剑不听我的指挥呢?后来有人专参这个话头,是韦陀护法呢?还是黄龙南般若之力?或是其他原因?到底是什么道理呢?黄龙南笑道:你不要摆这一套,你刚才说你有真本事,我问你,你见个什么道理?吕纯阳说:“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锅内煮山川。”这是道上的话,也是讲自己见道的道理。黄龙南说:“我不问你怎么煮山川,请问一粒粟中如何藏世界?”就这样,东搞几下,西搞几下,吕纯阳开悟了,作了一首诗:

  弃却瓢囊摵碎琴

  如今不恋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

  始觉从前错用心

  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百字铭: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动静二句,把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放进去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乱,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个方法。对人处事,自己要能不违背本性,这里都是讲功夫。不要做什么功夫,心气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头空了,“气自回”,自然会气住脉停,达到二、三禅。

  这里讲丹,并非肚子里真有个东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样,圆圈中间一点,代表圆满自觉灵明的一点觉性。壶代表身体,自己的气脉起变化作用。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这时候,正如庄子所讲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一体,这时中脉真正打开了。“白云朝顶上”,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顶,诸佛菩萨智慧光明灌顶。“须弥”是讲头部,头部的大乐轮震开了。这时候,长生不老绝对有,此乃世第一法。“无弦曲”就是观世音菩萨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铭。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

  比如开始大家都想得定,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话做不到:“养气忘言守”,养气功夫做到一点都没有妄念,谁做到了?念头多得很,守也守不住。“降心为不为”更做不到,这个做不到,下面的话更谈不上了。静中打打坐还有一点影子,下了坐什么都没有,根本不能知宗祖。动静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静中,没有事,谁做到了?灵明觉性经常在,气自然回,并不是叫我们做功夫。丹“自”结,那是自然的,是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的。

  大家不要用宗教界限观念来看这首百字铭,他本来也是禅宗的大护法,是黄龙南真正得法弟子之一。如想健康长寿,照他的话去做,绝对够了。

  现在继续讲瑜伽师地论,有关修定部分,上次讲到:

  云何为住?谓善取能入诸三摩地,诸行状相,善取彼故,随其所欲,能住于定。于三摩地,无复退失。如是若住于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什么叫住?先要选择一个方法,是自己根器所适用的。同样的方法,因根器业力不同,适应力也不同。换句话说,选择自己身心所适合的方法,容易进入定的境界。因善取彼故,善于抓到一个法子,随其所欲,自己要入哪一种境界,就入哪一种境界。而且可以保持不退,这才叫作入定。入于定的境界不退转了,叫住定。

  云何为出?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复思惟。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随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随所作者,谓修治衣钵等诸所作业。定所作者,谓饮食便利,承事师长等诸所作业。期所作者,谓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许为他当有所作。或复为欲转入余定,由此因缘,出三摩地。

  什么叫作出定呢?到了住定的状况里…

《如何修证佛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