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修證佛法▪P49

  ..續本文上一頁多地第六之叁。

  講修定:複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這是彌勒菩薩說的話,當然是無著菩薩的記錄。

  修定的人,定慧等持雙修,以現在人的修法來講,如禅密雙修,或禅淨雙修,或止觀、念佛雙修等,是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是走專門一點的路子。

  廣說如經,嗢柁南頌:雲何等持善巧?謂于空等叁叁摩地,得善巧故。所謂等持,就是真正證到空,證到真正的性空境界。有些是真空,有些是假空。如道欽禅師所雲,硬把念頭壓下去,看起來也覺得空,但那是假空,第六意識硬壓下去,不是真的。

  雲何非等至善巧?謂于勝處,遍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勝處,指最好的境界;遍處,空的境界有偏,不圓滿;善巧是方便的意思。這裏說,要進入那個境界就立刻進入,不似我們瞎貓撞到死老鼠,是碰上的。

  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于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

  雲何爲住?謂善取能入諸叁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于定。于叁摩地無複退失,如是若住于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什麼叫住的境界?什麼叫入定、住定、出定?前一段講如何進入定的境界,進入定境後,如何能住在定的境界中。這要靠我們在知識理論上認識清楚,進入定的行(心理行爲)狀(定境的現狀)。

  善取彼故,入定、住定不是不著相,硬是有點著相,可是不是凡夫的著相,是住在那個定上的著相。你一定,當然是住相了。這個住相要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于定。看你對哪一種定境喜歡,就住在哪個定境上,這個喜歡不是煩惱妄想的喜歡,是看我們現在的需要。

  比方,如果今天上座,妄想雜念特別多,像道欽禅師講的,又散亂,又昏沈,這個時候就要懂得用什麼善巧,用什麼方法,才能去掉散亂、昏沈。這裏頭,以中國文化講,就有叁種了,精、氣、神叁樣不同,要檢查出來,曉得今天散亂多、煩惱大,是否由生理來的?比如女人都有周期性的現象,要用什麼方法才能使自己除去煩惱,進入安詳的境界。其實男人同樣有周期。可是不容易知道。

  又比如腸胃吃了某一種東西,吃壞了,或是今天氣脈引導不好,會煩躁得不得了,火大得很,恨不得連自己都殺掉。所以有人打坐會走火入魔,像這種情形也差不多了。

  用一種方法善巧調治,使能住進定境,就叫做對治法門。所以修行不是一味藥,不是像八卦丹、萬金油之類,樣樣毛病都可以用的,這是講生理部分。有時候,是“精”的問題,也包括生理上的營養過多、或不足所引發的毛病。有時候是“氣”的問題,所謂氣脈對與不對,中行氣、上行氣、下行氣、左右行氣,種種等等,因調節不好,影響到心肝脾肺腎,發生了問題。有時候是心理問題,就是“神”,因爲受了打擊,心境非常低沈,低沈是大煩惱。這一切都要曉得調劑,如果不知道調劑,每天做功夫,步步都是荊棘,都沒有用,都是開倒車。

  第二十二講

  內容提要

  明心見性與叁身

  呂純陽與黃龍南

  重要的資糧

  不能得定與出定

  定境中的退位

  現觀與聖教量

  答複同學問題:

  明心見性是見到法身;修到六通具足,叁身四智,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報身圓滿。至于千百萬億化身,就是化身成就。

  許多禅宗的師父們,見到了法身,不見得有報身成就。在印度過去的二十八位祖師,及在中國的五、六祖以前,叁身成就者有之,六祖以後,叁身成就的非常少。以前提到窺基法師的前生,那個與法、報、化叁身都沒有關系。普通得定的人都可以出陰神,陰神不是法身,那還是在妄念境界中,還是業力境界。四禅可以做得到出陰神,初禅定也可以做得到。

  阿羅漢可以從鑰匙孔裏出入,這是神通,與法、報、化身沒有關系。密勒日巴尊者得叁身成就否?(師不予置答。)此如濟公活佛,還是大阿羅漢境界,是獨覺乘,還不是大菩薩境界。

  明心見性而悟道的人,所得的是根本智,但不一定有差別智。能夠見到自性,自性又能夠起用,能夠圓滿了一切功德而成就,那才真不容易。

  欲得健康長壽,要留意研究呂純陽的百字銘。

  呂純陽是由禅宗開悟的,以後奉黃龍南祖師之命,生生世世永遠爲佛教的外護。呂純陽因考不取功名,後來做了黃梁一夢,醒來以後就出家去了。他修的是道家,在唐末到五代之間非常有名。他煉就很高的氣功,可以在空中飛行,他有名的兩句詩:“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禅。”一般人能做到這樣,健康長壽已不在話下,祛病延年,長生不老也可以做到。當然這兩句詩當中的修持方法,是有很多意義的。

  有一次,他禦著寶劍飛行,經過江西廬山,當地有個大廟子,就是禅宗的黃龍寺。呂純陽是在高空飛過時,看到此山氣象不同,必有高人。他降下來一看是黃龍寺,有人正在講經,就是臨濟宗大德黃龍南禅師。他站在旁邊看了半天,覺得很奇怪,這禅師又沒放光,又沒動地,更沒有像他一樣的本事,是個普通和尚嘛!怎麼那麼多人聽他的呢?越看越奇怪,就站在那旁邊。黃龍南禅師不說法了,雲:“座中有人竊法”,認爲有人在偷聽。呂純陽不吃這一套,就站起來了,黃龍南問他是誰,他報了自己名字,黃龍南說:哦!原來是你啊,我以爲你了不起,原來只是個守屍鬼。(這個身體可以長生不老,把它守得牢牢的。)呂純陽一聽,生氣了, ,真人能有長生不老之藥,你這凡夫肉胎算什麼!黃龍南說:“饒君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純陽惱了,袖子一揚,飛劍擊出去了,故意嚇嚇老和尚,豈知飛劍到了老和尚面前停住了,反而倒轉向自己這邊殺過來。他奇怪了,這老和尚是普通人嘛,又沒有功夫,怎麼我的劍不聽我的指揮呢?後來有人專參這個話頭,是韋陀護法呢?還是黃龍南般若之力?或是其他原因?到底是什麼道理呢?黃龍南笑道:你不要擺這一套,你剛才說你有真本事,我問你,你見個什麼道理?呂純陽說:“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鍋內煮山川。”這是道上的話,也是講自己見道的道理。黃龍南說:“我不問你怎麼煮山川,請問一粒粟中如何藏世界?”就這樣,東搞幾下,西搞幾下,呂純陽開悟了,作了一首詩:

  棄卻瓢囊摵碎琴

  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

  始覺從前錯用心

  那個時候,道家出了呂純陽,等于禅宗出了一個六祖。如何煉得健康長壽,可參考呂純陽的百字銘,這時釋、道、儒叁家最好的東西,也是學佛最好的東西。

  百字銘:養氣忘言守,降心爲不爲,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養氣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剛經:降伏其心,爲而不爲,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爲而不爲,見地、功夫都告訴我們了。動靜二句,把觀世音菩薩圓通法門放進去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沈,也不散亂,自己能夠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個方法。對人處事,自己要能不違背本性,這裏都是講功夫。不要做什麼功夫,心氣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頭空了,“氣自回”,自然會氣住脈停,達到二、叁禅。

  這裏講丹,並非肚子裏真有個東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樣,圓圈中間一點,代表圓滿自覺靈明的一點覺性。壺代表身體,自己的氣脈起變化作用。只要做到氣住脈停,它自然會起變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後,“普化一聲雷”,轟的一下,身體所有氣脈都打開了。這時候,正如莊子所講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與宇宙一體,這時中脈真正打開了。“白雲朝頂上”,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頂,諸佛菩薩智慧光明灌頂。“須彌”是講頭部,頭部的大樂輪震開了。這時候,長生不老絕對有,此乃世第一法。“無弦曲”就是觀世音菩薩以聞、思、修入叁摩地。

  這二十句話,一句五個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銘。這二十句由普通人開始,修到長生不老,乃至超凡入聖,都說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見地。

  比如開始大家都想得定,爲什麼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話做不到:“養氣忘言守”,養氣功夫做到一點都沒有妄念,誰做到了?念頭多得很,守也守不住。“降心爲不爲”更做不到,這個做不到,下面的話更談不上了。靜中打打坐還有一點影子,下了坐什麼都沒有,根本不能知宗祖。動靜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靜中,沒有事,誰做到了?靈明覺性經常在,氣自然回,並不是叫我們做功夫。丹“自”結,那是自然的,是我們生命中本來就有的。

  大家不要用宗教界限觀念來看這首百字銘,他本來也是禅宗的大護法,是黃龍南真正得法弟子之一。如想健康長壽,照他的話去做,絕對夠了。

  現在繼續講瑜伽師地論,有關修定部分,上次講到:

  雲何爲住?謂善取能入諸叁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于定。于叁摩地,無複退失。如是若住于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什麼叫住?先要選擇一個方法,是自己根器所適用的。同樣的方法,因根器業力不同,適應力也不同。換句話說,選擇自己身心所適合的方法,容易進入定的境界。因善取彼故,善于抓到一個法子,隨其所欲,自己要入哪一種境界,就入哪一種境界。而且可以保持不退,這才叫作入定。入于定的境界不退轉了,叫住定。

  雲何爲出?謂如有一于能入定諸行狀相,不複思惟。于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叁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爲他當有所作。或複爲欲轉入余定,由此因緣,出叁摩地。

  什麼叫作出定呢?到了住定的狀況裏…

《如何修證佛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