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坐禅的功能(圣严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调心的方法,减轻交感神经系统的负荷,冲淡主观意识的影象,将自我中心的界限,渐渐向外扩大,乃至忘却了自我的存在,主观意识便会消融于客观意识之中,到了这种境界的人,种种的烦恼,虽未彻底解除,对他已不会构成身心健康的威胁。

  贪欲、镇恨、不反省自己、不原谅他人、不分析事理而形成为烦恼的原因,即在于主观的意识太强烈。以为他虽与一切事物相对立,一切事物均不应与他的主观意识相违背。未得之时,他要追求;求得之后,可享受之事物唯恐失去,可厌的事物又唯恐脱不了手。求不到时,固然烦恼,求到之后,依然受著各种烦恼的包围。

  唯有坐禅的方法,可将人们从自我中心的主观心态,渐渐地转变为客观心态,从主观的烦恼陷阱之底,提救著冉冉上升至客观的自由世界,得到身心的解放。

  《六》长寿.愉快

  减轻交感神经系统的负荷,与呼吸很有关系,常人均以肺部为呼吸的重心,坐禅的人,则将呼吸的重心,移至小腹,我们称它为丹田、气海,目的在以腹压为媒介,再以意志支配副交感神经系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松弛兴奋机能、大量分泌Acetylcholine,产生镇定、安静、解毒的功能。

  呼吸的重心,由胸部移至小腹,不是一两天的工夫可以办到的。有些教瑜伽术及气功方法的人,即主张以腹式呼吸,来达成这个目的。不过,那种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人,有些人的生理机能,出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如果用强制手段,作腹式呼吸的实习,便可能导致疾病。

  安全的方法,是顺乎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勿求急功,保持平常呼吸,继续实习下去,日子稍久,呼吸的速度自然缓慢、次数自然减少、长度也自然向下延伸。有一天,你将会发现你的呼吸重心,已从胸部下降到小腹去了。

  腹部呼吸,能使储蓄在肝脏及脾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心脏,发挥其功能。肝和脾有造血并储血的功能,在这血库之中,藏有人体总血量的三分之一,心脏及全身的肌肉内,各占三分之一。肝和脾的血液,平常不进入循环系统,只有必要时,始适量地补充心脏内血液的不足。腹部呼吸,则等于为人体增加一个辅助心脏,使得循环系统内的血液量增加一倍。

  血液量增加,输送营养的功能加强,能使已经萎缩了的细胞组织,赋予活力而健全起来,使得闭塞而将死的细胞组织,渐渐地复苏而赋予再生的机能。正因如此,坐禅能够治病,能够破除种种所谓奇难杂症、慢性病的病灶。

  当你患了医药不易奏效的怪病之时,不妨学习坐禅。坐禅虽不能像割除盲肠那样,使得患者手到病除,但是它能安定你的情绪,减少对疾病的恐慌及恐惧,也能减轻疾病加诸你痛苦的感受。纵然,人的生理机能,有其一定限度的寿命,坐禅不能使你永远不老不死,但它能够使你活得较久、活得比较愉快有趣,乃是可以办到的事。

  《七》培养完美的人格

  完美的人格,可从教育、艺术、宗教等的薰陶之中养成,但那并不完全可靠。有些人迫于名利及权势等欲望的诱惑,接受了教育、艺术、宗教的薰陶,在人前也能表现出高尚的人品和圣洁的行为,他们的内心,却包藏著不可告人的熊熊野心和阴谋诡计。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双重人格。

  因此,世间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伪君子,也有藏形于教会之内、列身于教士群中的魔鬼。因为,不论是宗教的教条、教育的伦理、艺术的欣赏,均系由外来的灌输,甚至是权威的高压,这些与个人内在的欲求,未必都能够吻合。

  坐禅,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最好方法,它是由于内发的自觉,而达到人格升华的目的。不需教条来施予任何压力。伦理、道德,对于坐禅的人是没有用处的东西。而且,宗教的教条、伦理的标准、道德的尺度,均会由于时代、环境及对象的不同而失却其可通性。所以,近世以来的新兴宗教之出现,几乎如雨后春笋,乃至佛教也不例外。

  禅虽脱胎于佛教,因其不假外缘,不立文字,故系万古长青的修行法门。坐禅的实习,是将「自我」这样东西,像剥芭蕉树一样地,一层妄念又一层妄念剥光之后,不但见不到一个装模作样的我,连一个赤裸裸的我也见不到的,起初是将自我暴露出来,最后则根本无物可让你暴露。

  所以,坐禅的人,不必向别人掩饰什么,也不必为了改造自己而感受到来自外在的压力,更不需像忍受著痛苦割除毒瘤那样地挣扎的必要。

  坐禅,只是循著修习的方法,渐渐地将妄念减少,乃至到了无念的程度,你自然会发觉你的过去的存在,只不过是存在于一连串的烦恼妄念的累积之上,那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与一切客观的事物不可分割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你主观存在的各部分而已。所以你不必追求什么,也不必厌弃什么,你的责任是如何将你的全体,建立得更有秩序、更完美。

  坐禅的人,到了这样的程度时,他将是一个热爱人类的人,也将是热爱一切众生的人。他的性格,将会开朗得如春天的阳光;纵然为了接吊及教化方法的运用,在表情上也有喜怒哀乐,他的内心则必是经常平静而清澈得如秋天的明潭。这种人,我们称他为开了悟的人,或称之为贤者、圣者。

  释迦牟尼佛曾说:「一切众生无不具备佛的智慧和功德」,如果你向往坐禅者可能得到的利益,你的愿望必将成为事实。不论男、女、老、少,不别智能的优劣、体能的强弱,也不问职业、地位和宗教信仰,禅的大门是为一切人开放的。

  只是有一句极要紧的话,必须告诉你,你看了这篇讨论禅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本身,决不等于「禅」那个东西。坐禅的事实,尚等著你下定决心,并以恒心来实际地跟著你所信赖的老师去学习,否则,这遍文章仅仅为你增加了一些知识的葛藤,无助于你希望学禅的一片好心。

  

  

《坐禅的功能(圣严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