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来果禅师开示录▪P7

  ..续本文上一页有吗?不但无有,回过头来,到又向自己念头上审问去了。你们试试看:看见佛龛,就是向外;不见佛龛子,在念头上「追」,即是向内。把这个譬喻会到「念佛是谁」上是一样的。念佛,有佛可念,是向外;参「念佛是谁」,在念头上审问,是向内,向内就是参禅。今天把参禅的譬喻讲到你们听过了,你们再不能说不会参禅,不晓得参「念佛是谁」。我今天明明白白交代你们过了,发起心来──参!

  十月二十九日开示(二七第七日)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体本真,无欠无余,清净光明,不从他得,皆自本有。惟在你们不能如是行去!病在那里?就是一个「障」字。我们本来没有迷,因障而有迷,障去即悟;生死因障而有,若无障,生死亦无。倘若把障去了,我们的本来面目,自然会现前的。既然这个障是用功人紧要的关头,你们还晓得吗?倘能知道这个障,当然有办法去掉它。倘不知道障是甚么,以何为障,还说甚么去障的办法?那里安得上?在普通的人,以为:「生死是障,生死以此岸故障,彼岸即是涅槃,涅槃即不是障;迷是障,悟即非障;尘劳是障,清净是究竟;众生是障,佛是很好的。」大概是这样的。宗门即不然,生死是障,涅槃亦是障;迷是障,悟亦是障;众生是障,佛亦是障;身是障,心亦是障;山河、大地是障,虚空也是障。你们还相信吗?你们以为:「生死是苦,当然是障;涅槃是乐,为甚么是障?众生是障,佛那里是障?山河是障,虚空为甚么也是障?照这样说,我还用功做甚么?宗门下的事真难办!」对罢!你们这样的狐疑,我要替你们指导一下子,要领你们上宗门下这条路。但是,我指导你们,领导你们,还要你们自己行;自己不行,我不能替你们行。为甚么宗门下要说生死、涅槃,众生、诸佛,此岸、彼岸,清净、烦恼,迷、悟,身、心,虚空、大地,皆是障的呢?当知:一切障不离心;有生死是心,证涅槃亦是心;有众生是心,要成佛亦是心;乃至一切虚空、大地全是心。这个心,是一个根本障;根本是障,那里不是障呢?你们要了这个障,是怎么了法呢?若要说:「生死苦是障,了掉;涅槃的乐是障,把乐也了掉;此岸不住,彼岸不住;烦恼不住,清净亦不住;乃至虚空不住。总之,身外世界上一切的尘劳了光,身上的痛痒了掉,心上如沙的妄想了掉。」这样的了法,错是不错!宗门下不是这样的,甚么道理呢?若要如是一条一条的了,没有了期;这边了,那边就生;水上埋葫芦,是不容易的。到家,才可以把它的根子一下子了掉。说个譬喻: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种种的色相虽然多,总不出一个虚空。我要了日月、山河,不是很多很多的吗?若要一样一样的了掉,恐怕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们假使有力量,一拳把虚空打破,还有个甚么?了障亦如是。日月、星辰及一切物,就如我们种种的障,虚空就等于我们的心。若能把心了掉,不是一齐都了掉了吗?了心的一法,就是「念佛是谁」。将这一法摆在念头上审问、追究,久久的,就会心也了,妄也了,人、法双亡。那一个时候:你们才认识高□寺,才晓得「念佛是谁」禅堂的利益!但是,你们现前的用心,必须将「念佛是谁」时时刻刻的追究,不问动、静,行、住、坐、卧,念念提撕,自有打破虚空之日。──参!

  十月三十日开示(三七首日)

  *轮未转食先行。常住上在此万分的困难中,万分的逼迫中,尽力的维持,替师傅们起七。总算师傅们道心恳切,能可感动龙天护法,几位诸方长老发大慈悲,痛念常住上的清苦;关心你们的道念。因此,特送供油、盐、柴、米,令到常住上无累;师傅们安心办道。这几位长老向任常住上的首座和尚,西堂师傅及堂主师傅,一向把这边清苦道场放在心里。但是,他们并不与大富长者可比,皆是省吃减用二、三圆,聚集自己衣钵之资而有,很不容易的。那么,你们吃了,是怎样消斋呢?不能说就这么跑跑、坐坐,就算消斋罢!你们假使这样,没有其他的事,那么,不容易与你们算这笔饭债!「古人讲过:『寸香能消斗金。』为甚么一天到晚的坐香,还不能消饭债呢?」对罢!我要问你:一天到晚,那一寸香能消斗金?那一寸香不能消斗金?你们大家研究一下子,不是小事。我看你们对于寸香消斗金,大概还没做到;对于消饭债,我可许你们,不但许你们,我还可以担保。我担保在甚么地方呢?要你们对于「念佛是谁」,不知道是谁;究竟是谁,不晓得;到底是谁,还是不晓得;一天到晚,前念是「念佛是谁」,究竟是谁,到底是谁;后念亦是这样子的,一天到晚都是这样;在你自己是这样的行,我就能保你能消饭债。我要问你们:「参禅,参、没有参?」你们当然要回答我:「一天到晚『念佛是谁』,一点也没有间断!」我再问你们:「『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念了未断,你身上还穿的衣服吗?过堂还吃的米饭吗?」你们回答我,是怎样答法?若要穿的是衣服,吃的是米饭,那就不对了!我就不能保了!除此外,你们答个甚么?大家研究一下子,穿衣不是穿衣,吃饭不是吃饭;所谓「终日穿衣,没有挂着一缕纱;终日吃饭,没有咬着一粒米」。你们这样子的参禅,这就是我可以担保的铁证。否则,不但我不能担保,释迦老子再来也不能担保。要紧!要紧!各人发起心来──参!

  十一月初一日开示(三七第二日)

  参禅这件事,不是等闲事。今天到了七期的时候,不应再讲工夫的路头,若要讲工夫的路头,到不是打七了。何以呢?工夫要在平常用好,到了打七,加一个精进就悟了。若要七期讲路头,那么,路多得很:妄想、昏沉,不知道参禅,不知道起疑情,烦恼、无明¨¨¨多得很。照这样,还是打七吗?打七要开悟,譬如从前赶考一样,考期不是读书的,要在平常把书读好,一到考场就要得功名的,假若在考场内字不识的,还要去求人问字,这就对了吗?打七也是这样。七期里不晓得用功,又不知道妄想与参禅同不同,疑情起来是怎么样子的。这就是打七吗?你们太可怜,不得不讲!若要不讲,不但深处见不到,连浅处也见不到;故此要替你们讲参禅起疑情是怎么样子。当知:「念佛是谁」?不明白;究竟是谁?不晓得是谁?到底是谁?还不知道是谁;不明白,不知道,颟顸、□侗,就是疑情。妄想与参禅,同是一个妄想,同一路径。我这么一讲,你们听了以为:「参禅也是妄想,还要参禅做甚么?妄想就是六道轮回,参禅也是妄想,不是轮回吗?」要晓得:参禅的妄想,与妄想的妄想,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妄想是随业转;参禅是随心转;随业转,业在前头走,你在后头走;随心转,就是心在前头走,你在心后头走。业是专门向六道轮回里走,所以打妄想是随业转,随业转尽是生死。参禅随心转,心,是个甚么东西呢?还是肉团心是你们的心?还是以甚么东西是你们的心?心,还是在里头?还是在外头?还是在中间及一切处?可怜!你们太无知识!我说举足、下足,行住、坐卧,出入、往返,一切处没有离开丝毫,那里不是的?就是不能承当。我今天双手捧到你面前,恐怕你们还不识得!还有人能可以承当吗?我敢说你们一个人也没有。那么,「念佛是谁」待你们参究到得力处,要你们自己认识一下子,我说怎么样子,你们也可以相信;不到这个地方,我说再好,也不容易相信。但是,这一句「念佛是谁」,说是真如亦可以,说是佛性也可以,说是法身亦可以,说是心亦可以,它的范围很大的。你们太可怜!对于心,是绝对不知道,我今天教你们就以「念佛是谁」为心罢!「念佛是谁」到那里,你就到那里;「念佛是谁」在前头走,你就在后头走。总之,以「念佛是谁」审我的心,问我的心,究我的心;久之,可以明我们的心。这就是:妄想随业转,即是生死;妄想随心转,结果就是明心。你们各人彻底见到我讲的对不对?讲得对,是我的,于你们不相干;要你们工夫用到那里,自己见到,你才有受用。假使我讲的,你们对于自己本份不闻不问,那真正是可怜!可悯!要晓得:这一个色壳子,光阴是有限的,站在这里一倒,前途不堪设想!要紧!要紧──参!

  十一月初二日开示(三七第三日)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则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过去;今人道心不坚,一折就回,一勇再勇,也超不出去;不但超不出去,不勇不敌还好,一勇一敌,反过来要降他了,不降不得过。这是甚么道理?因为,我们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他们一万人个个都是力量很大的。万人是甚么?是贪、镇、疑、慢、疑,种种的烦恼无明。这一万个念头,是一向纯熟的,不要你去近它,它会自然的随顺你。这一种自然随顺的一个念头,有无量的力量;万个念头,力量更大到不得了。今天用功的一个念头,是向来没有见过,又没有做过,它那里会随顺你?不但不随顺你,还要你去寻它、顺它,可见得一个寻它的念头,极小极生疏,力量很小。譬如:一个家庭,儿、女、孙、侄,以及眷属,都是自然团结一致的;忽然外面来了一个生人,说:「你们出去!这个家是我的。」你们看这一家人还肯让他吗?不是要敌他吗?你一人向他们要,他们一家人向你敌,你还敌得过他们吗?我们这一念敌一万个念头,也是如此,一万个妄想是熟的,是家里现成的;这一念用功是生的,是才有的,与它们不同伙。你们想想:如同一个人要他的家,他一家人跟你拼命,你一人还敌得过他一家人吗?同是一理。那么,敌不过,又是怎么办法呢?不能随顺它去就罢了!办法是有,先要你们明了不能敌它的原因在甚么地方;明白了这个地方,当然才有办法。因为,你一人要与万人敌,你早已有了敌的念头──就是敌的心;心既有敌,念头的形色自然是一个敌的形状,你有了敌的形状表示,当然是因敌人而有的;敌人见你要敌他,他当然…

《来果禅师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