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救鸽子性命。鹞鹰则紧追不舍地说:“若你真欲救其性命,那就必须给我等同于此鸽重量之身肉,因此需将你所割下之肉过秤称重。”
国王即刻取来杆秤,将鸽子与自己大腿肉称量比较,结果发现自己大腿身肉根本不够份量(因此鸽子重量太重)。国王于是又割取自己肋下肌肉与其它部位肉块过秤称量,结果还是难抵鸽子重量。西吾国王最后站起身来欲将自身全部压在秤上,但因身肉已大半割舍,故而无法起身,并且终因体力难支、流血过多而致倒地昏厥。
但当国王经历很长时间终于苏醒后,他仍自我谴责道:“我之肉身从无始以来直至现今,都只能在三界轮回中感受诸多痛苦,根本无法成为获取福德之因。现在实在应该抓住机会、精进布施而不应懈怠。”国王于是便以顽强毅力爬上杆秤,且以欢喜心由衷说道:“如今,我布施大愿已圆满实现,真乃善妙无比。”
此时,大地六次震动,色界天人来至西吾国王面前虚空中。他们看见大菩萨不顾惜生命、以身体厉行苦行后,皆感动落泪,泪水似倾盆一般从天而降。天人又降下花雨以为供养,帝释天也现出原形。他问国王道:“你为何要如此行事?你所求又为何?你有无生后悔心?”
西吾国王之回答与前文吉祥部国王等人行布施时,面对同样问题所做之回答无有两样。最后以其未生后悔心之谛实力。国王身体又恢复如初。
释迦牟尼佛又曾有一世示现为另一西吾国王,恒以自身所拥有之一切布施给所有众生以满其所愿,特别对病苦者,更是关爱有加。
此时有一已遭众多医生舍弃之可怜病人来到国王面前,请求西吾王道:“祈请国王慈悲助我治愈我所患疾病。”国王赶忙唤来众多医生为其诊治,但医生们在做过检查后均说:“此人之病已很难用药物治疗,如果有一人从降临人间开始,一生都未曾对众生生过嗔恨心,则以此人之鲜血和以青稞汤,连续给病人服用六月方能使疾病痊愈。”
国王于是四处打探,但均未搜寻到如此之人。国王不觉心生一念:不知我自己是否从未生起过嗔恨心?不如先去问问姨母。国王便先向姨母打听:“我以前是否对众生生过嗔心?”姨母回答说:“孩子,从你到我怀中之后,我自己都未曾生过任何嗔恨心,又何况是你。”国王又跑到母亲那里寻问:“我以前是否对众生生过嗔心?”母亲回答他:“从你降生到现在,我都未曾对众生生过嗔恨心,更何况是你。”
国王听后非常高兴,心想这下我可以放心布施。于是他便对医生说:“你们可速速抽去我血,以给那名病人治病。”众医生均不敢答应,国王便决定自己动手。他日日从血管中自抽鲜血,并将之装入器皿中,与青稞汤混和后喂与那位病者。
所有与国王关系亲密之眷属知道此事后均痛哭哀伤,而其它地方民众有些则议论纷纷道:“国王为一人就舍弃如此多之众生,恐非如理。”他们甚至还因此而讥笑国王。
等病者完全康复之后,国王身体已成千疮百孔,并彻底丧失所有体力。后来承天人加持,国王体力才得以大致恢复,基本可以生存下去。待那人病好后,国王又将五座大城市交予他管理。
众人听说后均感稀有,他们纷纷问此人道:“闻听西吾王对你有大恩惠,此事当真?”
谁料那人却翻脸不认人地说道:“国王从未施恩与我,他之丑恶鲜血倒在地上、送与别人又有何稀奇?”结果刚刚如是说完,这人之家居房舍立刻燃起大火,一切财物尽皆焚毁无余。
王子施药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成为一名为西吾扬之国王太子,当时他腿部肌肉已变形萎缩,医生诊断后就对国王说道:“如能找到共命鸟,取其身肉与酥油等营养食物混和在一起则可治愈此病。”国王于是积累起酥油等其它营养物,但十二年中都未曾逮着共命鸟。此时,医生便向一捕鸟人寻问,捕鸟人回答说:“要抓共命鸟可拿一镜子、一只马鸡前往大海边设好罗网。先令马鸡在镜子里显现,马鸡一看到自己镜中影像就会自然鸣叫。它一叫,共命鸟就会闻声而来,此时即可趁机将其捕获。”捕鸟人如是将抓捕共命鸟之方法传授与国王。
国王马上派人如此行事,终于捕获到一只共命鸟。那时,我们所处之世界刚成形不久,各种动物、畜牲都能讲人语,共命鸟就用人言对抓捕它之众人说道:“你们何故要抓我?”这些人便将前后经过讲与共命鸟听。共命鸟就说道:“你们若将我释放,我即可送与你们与我身肉功效相同之妙药。”国王手下疑惑问道:“与你身肉能力相同之妙药到底为何?”共命鸟说:“我沐浴过后之水就具足我身肉全部力量,这样既不用杀我,又可得到如珍宝一般之妙药。”
国王手下非常惧怕国王,他们不敢放走共命鸟,就将之带往国王那里,并将大致经过汇报给西吾扬。国王亲问共命鸟有无此事,共命鸟回答说:“国王,我沐浴过后之水确实具有与我身肉同等功效。”“国王便专门为它安排七个水器,等洗完之后,共命鸟在休息时突然飞到屋顶之上,以远离一切恐怖之心态说道:“最初是我有些犯傻,不明不白做此类事情,如今该轮到国王了。你们未捆绑我,现在事情又已圆满,我也该趁机离去。”说完共命鸟就远走高飞矣。
此时,在一雪山山脚下住有五百缘觉,中有一人脚部亦患有萎缩症。众缘觉便对此人说:“尊者,你应前往城中依医生教导治病。”此缘觉却说:“所谓死亡,人人皆不欲拥有,也不希求,但怎奈却无一人可免。如此看来,决定到来之死亡必会带走我之躯体与生命,我再治疗又有何意义?”众缘觉纷纷劝解道:“死亡本质确实如是,但具清净戒律之人存活于此世间,生存时日愈久,就愈能多多积累福德。而福德愈多,于善趣中所享快乐也愈发广大。”经众人再三劝解后,缘觉终于起身前往城中走去。
到了西吾扬所居王宫附近,缘觉问一医生:“治疗此病有何妙药?”医生答道:“大尊者,你所患疾病与国王太子所患之病无有区别。国王十二年中所积精华妙药已被储藏起来,若你能索要到此药,则你所得疾患定可立即痊愈。”
本来每当有一乞讨者来至国王王宫门外时,他都会拉响铃铛以为招呼。缘觉来到王宫门口时,也拉动铃铛以示有人前来。
王子听到后就对父母说:“门外似来一乞讨者,不妨看看他到底需要何物。”父母则对王子说:“我们历尽辛苦才于十二年中凑足治病所需药物,你先喝下治病,然后我们再看看来者到底欲求何物。”王子虽也感到此药稀有难得,能觅来实属幸运,因而很想尽快喝下。但他又对门外之乞讨者牵肠挂肚、放心不下,因此不欲先喝。他对父母说:“你们还是先将乞讨者叫进来,否则我也无法安心吃药。”
国王于是派人将乞讨者领进王宫,王子就问他:“尊者,你欲求何物?”缘觉便将前后经过完全告之。王子听罢就痛快答话:“圣者,此药还是你用吧,我若用之也无多大意义。”说完就将妙药供养给缘觉,将此珍贵药物一滴不剩全部以欢喜心倒入缘觉所捧钵中。结果,王子以利益一切众生之殊胜发心,再加缘觉圣者清净戒律具足之誓愿,缘起聚合之后,以二人不可思议之发愿力故,两人身体全部好转康复。
此处所叙之公案,与狮子国王之欲益太子故事基本相同,稍有一些出入。
大象舍身救人
久远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此国王以大慈悲心治理国政,但却横遭五百大臣诋毁。国王听到消息后不仅不生嗔心,反而对他们生起悲心。国王心想:若我执政有不合理之处,不如干脆将这五百人请出国门,请他们另觅圣主。于是国王没有加害他们,只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境。
这五百人来到某一荒凉沙漠岛上,众人无水解渴,各个口干舌燥、痛苦万分,大家都失声痛哭起来。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为一只大象,就生活于此沙漠地带。它听到哭声后,急忙用鼻子卷起泉水带来给这些人解渴,又让五百人骑于自己身上到一深山里猛喝一顿,还引领他们自由自在吞食水果。最后大象告诉众人道:“此山后面有一山,在其山脚下有一只大象尸体。你们要走过此荒岛必得准备充足水果,否则肯定无法通过。故而你们可用此大象内脏、肠子等物以为食粮,同时还可将水果装进已被掏空之大象身躯,以备穿行荒岛之需。”
大象说完即向山顶爬去,并发愿道:“我已将此等可怜众生从危险境地中救出,为彻底拯救他们,我愿舍弃自身生命。愿我成佛后,也能将他们从轮回荒野中救度出来。”大象边发愿边爬到山顶,然后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众大臣按大象吩咐来至山脚下,果然发现一具大象尸体。众人悲哀不已地说道:“昨日赐我们以水果、甘泉、并进而赋予我们生命之大象,正是这只死象。此象对我们恩德极大,我们如何能触摸其身体?一旦摸到,恐我们双手都会烂掉。”五百大臣于是皆不敢用手去碰。
净居天天人看到后便告诉众大臣说:“此大尊者乃为你们而舍弃生命,你们理应按其所说行事,如此才会使他愿望得以满足。”大臣们听到后就忍悲含泪取出大象内脏、肠子等物,并装进水果、草叶等,然后对大象尸体恭敬供养。
五百人后凭此大象尸体安然走过荒野之时,众大臣一起发愿道:“愿这只大象成佛时,我们也能从轮回旷野中得到解脱。”众人一边发愿,一边离开此地。
另外,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于印度鹿野苑为莲花国王,他对一切众生均如母对独子般慈悲爱怜,且经常广行种种布施。当时因风雨不调,国中民众普得浮肿怪病。莲花王对疾苦众生颇生悲悯,立即召集所有医生为国人诊治,但历经多时仍不见民众疫情有所缓解。众医者均道只有若和达鱼肉方能对治此病,除此之外,别无任何良策。
国王即刻遣人多方寻找,但几经周折也无任何收获。后有一次当国王外出时,病人团团将国王围拢,且哀求道:“万望国王救我等性命,令我等摆脱疾病折磨。”国王闻言悲心顿起,且因难过、愧疚而流下伤心泪水…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三 布施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