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二 发愿品▪P10

  ..续本文上一页。”两菩萨如此赞叹发愿。

  微财转轮王施身

  释迦牟尼佛则继续说道:“善男子,妙喜、伸手与胜施、精劝、花藏、慧光灭迷乱共六位菩萨,乃我令他们初发菩提心,你们应谛听此中缘由。无数劫前,我们现今所居之刹土那时名为无尘山顶刹土。于某一大劫中,众生寿命一百岁时,有一莲花端如来教法已入形象法时期。我那时已成整个世界之转轮王,名微财转轮王。当时我有王子一千名,我令他们皆发菩提心,且使他们出家,以便在莲花端教法中广弘佛法。当时众王子中有六位不欲出家、亦不愿发心之太子。我问此六人:“你们因何不欲出家?”他们回答道:“此时佛法已入末法形象时期,出家人不能圆满守持戒律,又远离圣者七圣财,将来必陷轮回淤泥中。即便偶得人天福报,多数时间依然漂泊恶趣中,故而不能圆满守持佛陀戒律。因此之故,我们不愿出家。”我随即又问道:“你们又为何不发殊胜菩提心?”他们则回答道:“如你能将整个世界赐予我们,则我们愿发无上菩提心。”

  听罢此言,我内心非常欢喜,就自己寻思道:于此整个世界,我令众生皈依、持戒、趋入三乘法。我如把所有王位、世界交予六位太子,能令他们发无上菩提心,则我即可安心出家。思虑及此,我乃把世界分为六份,交予六位太子后便自己出家求道。此六国随后互相征战、争论、不和合,以此原因,导致整个世界灾荒频起、风雨不调、谷稼不生、草木难熟,飞禽等类众生饥寒交迫。那时我又思量道:我愿舍弃自己身体,用自身血肉满众生愿。于是我便来到护水山发愿道:“我现今舍弃生命、身体,对众生慈悲,并非为自己追求善趣安乐。愿我身体能如山王般大,使人天众生均得利益。我舍弃自身美妙躯体不为魔众、梵天,只求变成血、肉利益人天众生。所有存在于山河大地上之人、天、夜叉、龙、非人们,你们谛听:我为利益众生养育此肉身,愿今能以血、肉满你们之愿。”

  发愿完毕,整个三界、大山皆开始震动,诸天天人齐声痛哭,我于护水山顶舍身跳下悬崖。以我之发愿力,身体顿成山王般大,且生出数十万个头颅,高可一百由旬,宽一百由旬。此时,任何飞禽走兽及人等众生都来享用我之身躯。正当他们享用之时,我之躯体日日增大,最后竟至高十万由旬、宽十万由旬。体上头颅全成人首,且口出人言:“诸众生,你们可随意享用、啖食我肉,渴饮我血,眼睛等物谁若需要尽可拿去。满足之后,则希望你们能于三乘佛法中发心。如欲享用我之躯体,则可无尽享用,不会有任何罪过。唯愿众生均能长寿。”头颅如此说后,多有众生于三乘法中发心,亦有众生发人天乘心。虽有大量众生享用我血肉身躯及眼睛,但凭我发愿力,肉体并未损减。众生享用之时,我之躯体亦同时在恢复。

  一万年中,人、天、夜叉、飞禽走兽均已满愿。一万年中,我舍弃恒河沙数眼睛、四大海洋般鲜血、一千山王许之身肉、铁围山般之舌头、持双山(七金山之第一重山。出现日月的山顶,有一双岩石形如车轭,岩石每面广三十二万由旬,周一百二十八万由旬。)般之耳朵、须弥山般鼻子、灵鹫山般牙齿,娑婆世界般之皮肤亦并舍弃。一万年中,我依靠一个生命舍弃无量无边身体,使无量无边众生皆得满足。如是做时,我从未生一刹那后悔心。

  我当时还发一愿:如我能获无上圆满正等觉,则愿我誓愿皆能实现。我之誓愿为:于一世界中,我愿用身体满足众生;愿我能在无尘山顶刹土之所有世界中,于恒河沙数劫中均能舍身、以血肉满众生愿;愿众生均能趋入三乘佛法;所有人、夜叉、罗刹、旁生,乃至阎罗世界众生享用我血肉后,愿望皆得满足;与我在一个佛刹中用肉身满足一切众生一样,愿我在十方恒河沙数佛刹中,恒河沙数劫中时均能用自身血肉满足一切众生所愿;为满众生愿,如我不愿舍弃自己肉身,或有求果报之自私自利心从而未能圆满誓愿,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佛刹中所有诸佛,愿我将来不得成佛、轮回中不闻三宝之名、亦不行六度万行、恒时感受无间地狱痛苦。当时所发愿如是。

  与我在此世界舍弃身体一样,十方恒河沙数刹土中我亦舍弃过肉身,用血肉满足众生愿。我所弃舍之身体,如从南瞻部洲向上堆积至三十三天亦会堆积充满。此乃我舍弃身体之布施度,亦为布施身体之简略介绍”。

  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又接着叙说前世因缘:“善男子,过无量劫后,此佛刹成为月显刹土,五浊兴盛。我已成整个瞻部洲大转轮王,名灯显王。与以前相同,我使整个瞻部洲众生行持善法。一日,我出门游园,见一人正受刑罚,为绳索捆缚。问左右大臣此中缘由,众大臣回答道:“大国王,国库粮食一年收入之六分之一用于供养国王及眷属日用生活,其余所有大小国事开支亦由此支付。但此人却拒不交纳赋税。”

  闻听此言后,我随即说道:“释放此人吧,从今往后不要再征收任何赋税,亦勿征收任何财物。”众大臣马上解释说:“如若实施此方案,恐日后愿以清净心供养之人绝难找到。如此一来,国王、王妃、太子等诸人开销又从何而来?”听众大臣如此解释,我于内心顿感不安乐。我思量道:我将把整个瞻部洲所有王权、财富分予诸太子。随后,我便让五百太子发无上菩提心,并将瞻部洲所有财富分为五百份交予他们,自己则趋往森林中出家,行持梵净行,并苦行修法。

  离南方大海不远处有片森林,我即在此以野菜、水果维持生活,并于昙花树下修禅定,禅修日久后终得五神通。

  此时瞻部洲有五百商人在大海中捞取众多宝珠,其中有一名有智慧之月亮商主,从海中获取如意宝欲带回。诸龙王不悦,于是开始兴风作浪,海上顿起风暴,居住在海里的诸天人也开始哭泣。

  这时有一个以大菩萨发愿力而转生的呼吸仙人及时出现,他以种种努力使众商主皆得以安然过海。

  而后又有一凶恶、专事损害众生之罗刹紧随商主,七日中又造出连绵狂风暴雨。商主皆迷失方向,于异常恐怖之际惟有大声哭叫。五百人一边哭喊,一边各自祈祷所信仰之田神、自在天、水神、身劣神等神明,父母子女均大声痛哭。

  我闻听后即趋于其前安慰道:“无需恐惧,我来指路,定能使你等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于是便在布匹上倾倒芝麻油,包住手后便宣说谛实语:“我为利益众生已于森林中二十六年苦修四梵住,平日以水果、野菜充饥,已成熟八万四千天人、夜叉心相续。如能使他们皆得无上圆满不退转果位的话,以我发心真实力、广做如上善事之成熟力,愿我手能燃烧为众商主指路,使五百商主能得真实指引,顺利到达瞻部洲。”发愿完毕,我的手指即开始燃烧七日,这些商主均得以安稳抵达瞻部洲。

  我于是又发愿道:“瞻部洲无珍宝之时,如我无上菩提愿能实现,则愿我能成为瞻部洲商主,七次前往海中取宝。愿以此世界为主之所有世界皆降下珍宝雨。”同时我又发愿:“未来十方恒河沙数五浊兴盛世界中降下珍宝雨,愿我誓愿能实现。”我随后就于此世界中、恒河沙数劫里作商主,并令无量佛刹降下珍宝雨;于每一洲均七次前往海中取宝,且令珍宝雨降下。那时我如是令无边无际众生满愿,并使之趋入三乘法。善男子,请观如来布施,此为我布施珍宝之善根。

  除此之外,无量劫前有一欢喜劫,有一五浊兴盛之糊涂刹土。众生寿命五千岁时以我发愿力,我转生为瞻部洲一持诵吠陀之婆罗门日珠香。生存于此刹土中之众生大多持常见,且互相不和合、相互损害。我即以大威势为其宣说真谛:五蕴如敌;十二处如空城;诸法依因缘,皆为生灭性;正念内外呼吸等法要,使其善根回向菩提、发菩提心。随后我自己亦成为具五种神通之人,无边无际众生以我教言也终得五神通。同样,无边无际众生放弃争斗,趋于森林中享用水果、野菜,并修禅定,以修行四梵住而生存。

  此劫即将终结时,众施主遍及于整个瞻部洲。众人熄灭互相之间的憎恨,非时之狂风暴雨亦消失无迹,大地滋润、庄稼丰收。虽如是,因众生业感所现,种种疾病复又出现。我即思虑道:我未能遣除众生疾病,应集中帝释天、梵天、世间怙主、护法天人、仙人等共造医学论典以利益众生。如是思索已,我即以神变赶赴那里,集中帝释天、梵天、仙人等至盐碱山造能遣除风、胆、涎诸症候之医典。

  依靠此种方式,无量无边众生疾病皆得以遣除。我于每一日中都使无数众生摆脱疾病,令其行持佛法、趋入三乘道;亦使之远离恶趣、获得善趣,并掌握智慧。以此善根令其皆得安乐。

  我愿圆满后,以此刹土为主,我又于其它刹土中亦凭借此种方式利益恒河沙数众生,遣除他们疾病,为其宣说种种学问。

  权巧方便度众生

  与我在此刹土发愿利益众生一样,我于恒河沙数刹土中均以殊胜智慧、三福德行持菩提道以利益众生。与此相同,无数劫以前,有一恶时劫名具善劫,现今之刹土那时名为尊胜妙音刹土、具足五浊。从尊胜妙音刹土往东越五十四大部洲,有一瞻部洲欢喜刹土,我即以发愿力转生彼处。当时我为四大部洲尊主,名虚空转轮王。我令众生行持善法、趋入三乘法,并做广大布施。

  一次,众多乞丐来到我面前,纷纷讨要黄金、蓝宝石等各种珍宝。我以欢喜心布施给他们,他们于是便获得了很多珍宝。我当时问诸大臣这些珍宝从何而来?他们回答道:“此等宝物皆属龙王宝藏,我等世间之人只能获取其中一部分,国王布施之珍宝即属其中。”

  听完这番话,我当时就发愿道:“如我能于五浊兴盛世界成佛,则愿我誓愿皆得以实现:愿我在此世界每一部洲中,为利益众生能七次变为可开掘宝藏之龙王;每次变为龙王时,均能开取出诸如黄金、蓝宝石等千千万万无尽宝藏;每种珍宝皆可累积至一千由旬高;愿我能以种种珍宝利益、布施众生。

  与在一个五浊兴盛之世界变为龙王一样,于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愿我…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二 发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