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闻思修是为了调伏内心贪嗔痴烦恼

  闻思修是为了调伏内心贪嗔痴烦恼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今生能够信仰佛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我相信很多人信仰佛教并不是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而是为了获得解脱,所以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去追随佛陀的教法而作行持。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对佛法有所认识才对。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及历代传承祖师为后代弟子传讲的是什么呢?就是教证二法。教法以闻思来抉择,证法以实修来抉择。因此我们平时闻思各种教法就是为了能在实际当中对治不同的烦恼并获得解脱。

  从对治烦恼的角度来说,不同乘派对烦恼树立了不同的名词,但是总的来说,所谓的烦恼就是起心动念,也就是分别心,并由此而支分了八万四千烦恼。

  这要如何理解呢?比如烦恼若树立在一法,就是分别心;树立于两法,就是能所二取;树立于三法,就是身口意三门,五法为五蕴,六法为六聚,十二法为十二处,十八法为十八界,二十法为二十随烦恼,五十一法为五十一心所法,乃至八万四千烦恼。

  平时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对于烦恼的理解,可以站在支分的立场上细致理解。但在对治烦恼的过程当中,就不需要再树立很多很多对治法去对治不同的烦恼。因为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一个根,就是起心动念。因此我们用种种方便对治种种烦恼其实就是在调伏自己的内心。

  大家平常都在根据各自的条件而从事诸多善法,如身做礼拜,结手印,口中持诵不动佛心咒、莲师心咒、长寿佛心咒、药师佛心咒等等各种咒语以及讽诵《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各式各样的经文,乃至参加一些佛七、禅七和朝山供灯、放生、供养等诸多善行,目的都是为了调伏内心,对治贪嗔痴烦恼。

  因此我们现前对佛陀及历代传承祖师所传的教言要认真闻思,并且如理修持。如此一来,相信你内心的烦恼会越来越少,解脱也并不遥远了。

  要知道,无论是阿松上师、其他上师还是我讲法,都是希望弟子们能早日获得解脱,因此只要有可能,我们都会多讲一些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你们也随时可以听闻这些讲法,但是光听还是不够的,还要去做,去认认真真地实修实证,如此一来,相信你们都会越来越进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