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宝积经》中佛言菩萨摄取生死 “非诸声闻缘觉境界”而推导出“八地不动地菩萨以下尚无资格修学密法”的结论。
这一结论将许多众生唬在了密宗门外,其实因为小乘是断生死后取涅槃,大乘密咒见乃直观生死轮回本性,证悟其本性,了知一切轮涅所摄的诸法,皆地取舍、无贤劣,因此此见已远远超越了声闻境界。以前也虽有到八地后方可学密的说法,但这八地并非指真正超凡入圣的不动地,而是根据印度圣天论师的《明灯论》,在加行道的暖位、忍位、顶位,世第一法位中各安立上中下三地,八地即是指中顶位,意即到此时便可相应行使密宗的甚深行为,此说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早已进行了解释。况且修学密法的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无取无舍,直接摄取生死,而是相续中已产生智慧后,以智慧的深浅相应地摄取生死,未有智慧摄持时,一切身口语仍在无欺的因果范畴之中,因此学密乘的人对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同样特别防护,藏地自从有佛法起,便有静命菩萨等祖师们在宏扬密宗的同时弘扬显宗的经律论三藏,直到现在,藏地通达显宗三藏的大德仍到处可见,他们对显宗的精通熟稔程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以怯弱的心远离密宗。
又既然承认密宗是了义佛法,那为何又不承认密续中佛所宣说的圣教量呢?普贤如来明确说明了密续乃为凡夫宣说,《时轮金刚续》中有六瑜珈的修法,全为凡夫地所摄,只有在第六瑜珈修圆满的同时,才超凡入圣,证入初地。又无上瑜珈中的有相生起次第是佛为众生免堕入六道轮回而宣说的修法,初地菩萨已不需要再修有相生起次第,因已圆满具足了这些功德,如果八地才能开始学密,则密宗中根本没有宣说时轮金刚与生起次第的必要了。又密续中明显建立了五道十地,若八地后才能学密,那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二地到七地又是为谁而安立?密续中广说了密乘戒律,例如把诽谤上师与金刚道友等作为根本戒,如果已是八地菩萨,则根本不可能生起此类烦恼,那为何又要安立戒律?密续中还具体广说了弟子应具备的法相,若是八地菩萨,已是诸根清净,何须作此繁琐规定?又弟子若是八地,则灌顶上师无疑需在九地以上,而密续中关于金刚上师的法相根本没这么高的要求。
此出言者,若是成就者,为度化相应弟子的一种权巧示现,自当别论。但若其自相续尚未证悟,则不免在后世堕入泥犁,亲消此业。
密宗与上师
有人认为,密法是四归依,在归依三宝前,先要归依上师,故与显宗相违。
依止上师是修学密宗的关键,但这不只是密宗的特色,在显宗中要取得成就,同样也须归依上师。因为上师不是个人,而是将佛法僧三宝总集为一身,佛在多处强调了依师规则,如《弥勒菩萨请问经》中云:“当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显宗经云:“阿难尊者,请勿忧愁,我将现师相,饶益汝等。”《二思维续》云:“于后末法五百岁,我将化现上师相,心中认定为我者,于彼当生敬仰心。”不必说广得灌顶、传承、引导的上师,甚至仅得四句经偈的上师也应该诚心尊敬,否则有极大的过失。续中云:“若人闻一偈,不敬上师者,彼转数百犬,后成有痣者。”若犯了四堕罪,五无间罪等大罪,通过入密法忏悔可消尽,并能成就,但诽谤上师不但成就无望,且必堕地狱。《金刚心庄严续》云∶“若人诋毁金刚师,虽弃睡眠远愦闹,精进修持深密法。专心修持一千劫,亦成反修金刚狱。”《密集金刚 》云:“世人虽犯无间等,堕落性之种种罪,若已趣入金刚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诋毁上师者,修亦不可得成就。”其注疏中说毁谤上师者不但不成就,甚至亲近他的好友等人亦不成就。《句义宝藏论》云:“凡诋毁上师者,如何忏悔,亦必堕地狱。对上师发怒一刹那亦有无量的过失。”《时轮金刚》云:“于师生嗔一刹那,则毁一劫诸善行,数劫堕入地狱等,恶道遭受深痛苦。”密续中云 :“若视师德得成就,若视师过毁成就。”《金刚藏续》云:“已受灌顶之弟子,若违上师之教言,今生遭受多灾难,来世堕入地狱中。”德洛巴云:“不听师言教,不会得成就。”嘎当派先辈们曾云:“不敬上师者、虽通三藏法、亦无稍许用。”依止了上师后,无论他做得如不如法,也不应对其生起邪见,也不能轻易毁谤。若已得灌顶传法,尔后才发现此上师不具足上师的资格,然而此时,因其已成为你上师之故,唯有发清净心,而不能说上师过失,也不得生起邪见,否则自己反而堕落。如续中云:“依止上师后,是否是正士,勿违诸教言,若破师教印,生金刚地狱。”又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卡饶公琼云:“开示大乘之上师,外相虽现不如法,其内境界难测故,于师不得生疑惑。”其实若弟子具信心,受上师打骂也得加持,大成就者藏巴嘉热云:“师打即灌顶、由此得加持,师骂即猛咒、由此除魔障。”
密宗上师必须其足灌顶传承圆满、戒律清净、精通续部窍诀、修行得到正量境界、诵咒圆满等条件。如今有些连灌顶仪轨也不懂,可到处传授密法,实是非理。信徒们也不经观察,盲目依止上师,犹如盲人骑瞎马,然后再观察上师有没有法相,并讲说上师的各种过失,由此而造了无量的严重罪业。又有些愚笨的人说:某某师父是我灌顶传法的上师,而不是我真正的师父,我真正的师父是我的皈依师上某下某等。此类人显然不懂佛法,既然你已得密法,岂有不皈依而得?其连皈依的含义也没弄清,真是可叹!
信心与成就
有些人说:“呀!无上密法是上等根机人的境界,是象往昔莲花生大师和密勒日巴等高僧大德才能证悟的深法,如今象我们这样的凡夫劣根人怎么可能依其证悟呢?”这句话的前一段是正确的,后一段则完全错误。请问这有什么教证根据?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依据教理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思维,而不能随意便下结论。以为密法的成就者只有莲师、密勒日巴等少数几位的人只是一知半解,可能他们仅仅读过莲师、密勒日巴传记的汉文译本的缘故。就象一位只读过印光大师传记的人,说净土宗只是以前的印光、弘一等大师所修的法,现在的人不能依此修行成就一样荒唐可笑。一般的凡夫只要具有信心,也照样能证悟本性。密宗所要求的上根利器,不一定是早已经为成就者的先天慧根,而是佛教中共同的涅槃五根(信、精进、念、定、慧),而其中又以信根为主。尤其密宗的即生成就,对上师的信心极为重要。《时轮金刚》云:“三时多劫中,供养诸三宝,放生百万众,即生不成佛,若于恩师前,起信令欢喜,即生定获得,共不共成就。”《大威德续》第三品云:“或是愚笨坚信者,彼修近得诸成就。”及“上师隐密深窍诀,弟子若无犹豫心,敬称师之胜窍诀,珍爱修持定成就。”又云:“信心佛宝信法宝,信心僧宝信心田,信心上师信心父,信心大道信心舟,信心即是如意宝,信心密咒之悉地,信心福德之圣财,是故修持密咒者,是为自心起信心,应当诚心敬他众。”莲花生大士云:“汝意清净得加持,心若离疑所思成。”萨迦班智达云:“数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等,师道刹那皆圆满,故应乐修事师法。 ”果仓巴大师云;“一生成佛道、不在法殊胜、在于虔诚信。”《般若经》中云:“舍利子,言胜义者,唯是正信之所证得。”若具有上品正信,则得上品加持和证悟,诸佛菩萨恒时不离而加被。如颂云:“谁深信作意,如来住彼前,灌顶垂加持。” 德洛巴云:“若欲今生获得金刚持,究竟之道即为上师道,究竟恭敬乃为敬上师。”密宗大师嘉扬亲则汪波经常说:“修密法的上根,是指信根上等,也就是对佛法和上师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人。”《杰珍大圆满》、《空行心滴引导文》和《文殊大圆满发愿文》中也有同样的论述。而《大圆满心性休息》、《句义宝藏论》等密宗论著中则强调以精进根为主。如果自己信心具足,纵然是充满了烦恼的凡夫俗子,也能以上师和密法的不可思议加持力和自己信心增上力的因缘聚合,而即刻证悟一切诸法的本来自性。因缘聚合,必然产生其果,这样的因果规律,谁也无法驳斥。
不仅修密法的人需要上等信根,修显宗净土宗也同样需要这种上等根基的条件。虽然修净土宗是“万修万人去”,但是若信根不具足,则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最起码条件已经失去,依然生西无门。藕益大师云:“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乃依念佛之深浅。”因此无论修显或学密,只要是具备上等信心,凡夫俗子同样能够成就。若自己无有正信,那任修何法都不会成就,如同种子为火烧焦,再不能生长绿芽。佛经云:“诸无信心人,白法不生起,种子为火烧,绿芽如何生?”此人纵遇真佛也无多大利益,就象善星比丘、提婆达多等,以及现代有些对上师佛法毫无正信,而依然欲望求得正果的人一样。若具正信,则证悟极易,如汉地智者大师对《法华经》起信而顿悟。六祖慧能大师以对五祖弘忍与《金刚经》的极大信心而证悟无相法门,并得到了五祖弘忍的衣钵,他的弟子法海又以无比的信心而将他的事迹法语集成了《六祖坛经》。法王如意宝在15岁时,以对上师与大圆满极大的信心而在读《直指心性》时开悟,并作了《直指心信大疏》,宁玛派祖师华智仁波切也对《胜乘宝藏论》生起信心而开悟,并因此造了《七宝藏赞》的赞诵偈。
学密成就并非只是一种古代的传说或是现代人的吹嘘标榜,而是确凿有据的事实。有关印度、藏地密宗行人成就的实例在《西藏佛教史》等典籍中有详细记述,本人也专门编撰了《密宗虹身成就略记》,相信阅读之后,自然能坚定对密宗的信心。
密宗与显宗
又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纯粹是密…
《密宗断惑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