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理解无缘寂止中护持正念

  如何理解无缘寂止中护持正念

   当禅定没有安住于所缘境之上,内心坦然放松,并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摄持,就是无缘寂止。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在无有所缘的前提下又能树立正知正念呢?

   我们在传讲上师瑜伽导修之时讲过,无缘寂止可以分为迷惑和清明两种状态。

   对于迷惑无相定而言,迷惑中确实无法树立正知正念不放逸,因为时时都处于放逸的无记状态之中,此时并没有正知正念。即便当时感觉有稍许明了,但实际当中,这种明了无法树立正知正念,仍然是一种迷惑状态。

   在清明无相定当中,即便没有所缘的对境,但如果这种寂止很清明,即能树立正知正念。

   这种清明如何理解呢?不妨反问自己:当你觉得很清明的时候,你能明什么呢?比如说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眼根和耳根没有遮止,对外境既看得见又听得到,此时与第六识耽著有什么区别?因为第六识也是看得见、听得到,当时没有产生分别心。出世间胜观与世间的禅定是“相似相似易错乱”,若不能辨别,很难赤裸出真实禅定。所以行持等持的弟子,智慧应该更加细致一点才对。

   若对无缘寂止中迷惑和清明两种状态不细致区分的话,就会产生无缘寂止中如何树立正知正念这样的疑问。只有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安住,行持有缘寂止和无缘寂止达到一定的时候,我们才能分析禅定上下不同之特点。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