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遗教经浅释▪P16

  ..续本文上一页,但是它向後退,打转转。「走路时脚尽画零」,在那儿左一个零,右一个零,在那儿画圈圈。那麽,画这个零,也就是说这个数目是很大的—百万!百万!百万!(million)不知道有多少个百万!走路还画著那圈圈,大概是因为在银行里存款存得太多,用手写也写不过来,就用脚在地上画圈圈。脚,腿也不要听招呼了,你教它走路:它也懒惰了,看看行步龙锺,龙锺就是一边走路一边画圈圈。「假饶金玉满堂」啊!在这时候,你「金银堆成山,闭眼全都撂,空手见阎君,悔心把泪掉。」此时就好像鱼在水里头跃上跃下的,「鱼在水里跃,人在世上闹」,人在世上就这麽好像开玩笑似的,做了很多不聪明的事情,自己还给自己做辩护律师,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明明做错了,还自己给自己讲道理,所以人在世上闹,就在这儿闹闹吵吵的。「不知为善德」,不知道做善做德。「亏心把孽造」,亏心尽造很多孽。所以才说「金银堆成山」,金子、银子堆得像山那麽多。「闭眼全都撂」,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眼睛一闭,腿一伸,什麽都没有了。金山也不跟著去,银山也不跟著去,只有孽随身,那个孽障可要跟去了。「空手见阎君」,空著两个手去见阎罗王,那个时候後悔也迟了。「悔心把泪掉」,阎罗王说:「你们现在哭也没有用,太晚了。」所谓後悔迟啊,你看看,行步龙锺,那有多苦!「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痛苦?纵有千般快乐,无常终是来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你若是能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老是很苦的,人一老就很痛苦,但是人老了更怕有病,生种种的病。头痛得忍受不住,或者眼睛痛,或者鼻子痛,或者牙痛,或者种种的痛苦。有了种种的痛苦,就生出种种的烦恼,所以这病也是苦的。可是病苦还没有死苦那麽厉害,死的时候就好像活牛剥皮那麽样地痛苦,活牛,你没等牠死,就把牠身上的皮给剥起来,你说那牛有多痛苦?所以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苦。佛就因为见到生、老、病、死这四种的苦,所以发心修道,抛弃王位,了生脱死。

  又有爱别离苦,男女互相爱恋,但是有一种特别的因缘,必须要分开,这一种痛苦也是用言词说不完的那麽多,这是爱别离苦,不想离,但一定要离开,这时候,你那难割难舍的这种情感非常地刺激,这叫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怨」,你不高兴这个人,讨厌这个人,你想离开他,到另外一个地方。可是到了别的地方,又遇到这样一个人,所以越是你所不高兴遇到的人,越会凑在一起,冤家路窄。本来想逃避这种的境界,一转身又碰到一起了,很奇怪的,这叫怨憎会苦,你越不欢喜这事情,越会碰著。又有求不得苦,你所希求的,所贪的,总是不能得到,不能满你的愿,你说这苦不苦?这是求不得苦。又有五阴炽盛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五阴就像一堆火似的,把人烧得颠颠倒倒、糊糊涂涂的,所以这也是苦。以上是八苦,若是再往详细来说,苦有无量无边那麽多,说也说不完,讲也讲不完。

  「集」,就是聚集到一起,聚集什麽到一起呢?聚集种种烦恼的种子在一起,所以就要受苦。苦、集—集就是苦的因,苦就是集的果,这是世间的法。苦就是从集那儿聚集而成,变成一个果。而「道」就是出世的因,「灭」就是出世的果。这四谛法是世间的因果和出世的因果。

  佛最初成佛时,就先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转四谛的*轮。现在佛将要入涅槃了,所以又问一切的七众弟子,对这个四谛法有没有什麽怀疑,如果有所怀疑的话,那麽就要赶快问法、请法。所以我每天讲完了经,问你们有什麽问题没有,也就是这个意思,看看你们不懂的是不是已经懂了;若是不懂你再不问,那你永远都不懂了,所以你所不懂的道理,必须要赶快问。「证决」是证明四谛法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提出他的问题来问。所以佛说可疾问之,你要赶快地问,赶快地来讨论。

  我们要护持道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共同把佛的道场建立起来。大家都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归宿,所以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常在这儿,我若是常在这儿,我都可以去做工,在万佛圣城我也常常做工的。现在万佛圣城的十六尺观音菩萨就要开光了。这一开光,观音菩萨就放光,谁到那儿参加开光典礼,都能得到佛光普照。那麽你若是没有去呢?只要有诚心的,那个光也可以照到你,只要拿出真心来就是了。今年万佛圣城的暖气也开了,接收这麽多年,一直都是没有暖气的日子,今天开暖气,那麽,每一个月大概就要用三万多块钱(美金)的燃料。今年十一月四日观音菩萨开光时,希望你们各位百忙之中都能抽空来参加典礼。另外在洛杉矶的这个道场也要把它整理起来。整理好了,若是来得及,或者明年春天,也可以开幕。

  这可以说是一个求法的世界,因为我到外边,一方面给人家说法,一方面向所有的人来求法,所以也可以说是到各处去学习,例如去向马来西亚的大德高僧来学习。一切的事情你往好的想,就是好;你往不好的想,就是不好,所谓「一切唯心造」,就是这样子。譬如万佛圣城那麽样苦,闻居士到这儿,她就认为是乐。说万佛圣城那麽样地乐,有某些人到这儿来,他们却认为是苦了,所以我们知道,这就因为人容易被境界转,而不容易转境界。如果我们人能转境界,就是不好的地方,也是觉得好;人若是不能转境界,好的地方也觉得不好。所以永嘉大师说,你若是得道了,「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就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

  你们心里有所怀疑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疾问之」,现在可以快点来问我。为什麽呢?因为我就要入涅槃了,如果你们现在不问的话,将来是没有机会再问了,等我入涅槃之後,你们永远不能解决你们的问题,你们的怀疑就常常会有的。你现在若能以不失这个时候来问我,那麽就能解决你心里所怀疑的这些问题。所以说「毋得怀疑」:不要保留你们怀疑的这种思想而不问。「不求决也」:你不求决疑,不求为你们解决有疑问的问题。

  「尔时世尊」:在这个时候,世尊—佛。「如是三唱」:像这样子说了三次。这是三番羯磨,说了三次所以叫三唱。「人无问者」:问大家有什麽问题没有?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四谛法,因此没有人再来请问。「所以者何」:这个所以然的理由是什麽呢?「众无疑故」:因为在当时法会大众的人,都没有所怀疑,心里所怀疑的问题都解决,所以大家也没有什麽问题请问了。

  「时阿雀楼驮」: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佛的弟子,叫阿免楼驮,又叫阿那律,也叫阿免楼多,这些不过都是翻译上的一些小小的不同,因为印度文翻译成华文,每一个法师所翻译的音就稍微有点不同,字也有的不同,但是同样都是这一个人。这个人啊!你猜怎麽样呢?他就欢喜睡觉,佛一说法,他就睡觉;要是不说法的时候,他就不睡觉。一说法,佛这一开口,他就睡觉了,沈沈入睡,入了睡觉的三昧。佛看这个弟子这个样子,於是乎就大骂一顿:「咄咄胡为寐」,咄咄就是一种怪责之词,说「你啊!你啊!你这个人啊!咄咄胡为寐,你为什麽要睡觉?早你也不睡,晚你也不睡,一听法你就要睡觉。」然後下边又一句说:「螺蛳蛤蚌类」,你就是海里的海螺,海里的小虫子之类的,或者是蛤蜊,或者是海里的海蚌、蛤蚌类,是这一类的。「一睡几千年」,那个蛤蜊。蚌在壳子里头,这麽一睡就能睡几千年。「不闻佛名字」,就连佛的名字都听不见的。这就是说业障太重了,也就是今天闻居士所说的「睡魔」,是睡魔来帮助他睡觉,而他也不愿意赶跑这个睡魔,也不愿意和睡魔作战,所以佛一说法,他就鼻息如雷的打呼,打得连佛说法的声音都给遮盖住,所以大家听不见佛说什麽法,只听见阿冕楼驮在那儿打呼,打得声音像雷那麽响。因为这样子,所以佛就骂他,骂得他生大惭愧,就站在那个地方不睡觉,一站站了七天,你说这诚心不诚心?我们这儿谁能站七天?他在那儿站了七天不睡觉,把眼睛弄瞎了,虽然眼睛瞎了,可是得到天眼通,开了五眼。阿冕楼驮他这个天眼是第一的,他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的尘尘刹刹,一切麤细的事物,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就像看掌中的一个水果,那麽清楚,丝毫都不会错的。那麽,得了天眼通後,他就会观察前因後果,前观八百大劫,後观八百大劫,他都能观察这其中的因果。

  阿冕楼驮翻详成中文叫「无贫」。他为什麽叫无贫呢?就是他永远都不穷,生生世世都是富贵的,他怎麽得到这个果报呢?因为他在往昔是个农人,是在田里种田的,每天一早起来,就带著饭到田里去。他早上在家里吃,中午是在田里头吃中饭,因为如果回家里吃饭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他为了节省时间,能多做一点工,所以在田里头吃饭。这一天来了一个比丘,这个出家人是证果的辟支佛,一看阿冕楼驮的机缘来了,於是就向他化缘,化他中午的饭。这个辟支佛现出瘦而露骨,好几天没有吃饭的样子,人人看见他那个饿的样子,都生一种可怜心。他就向这个农夫来化缘,化斋吃。他说:「我很多天都没有吃饭,你发发慈悲心,布施给我一碗饭吃,免得我可能会饿死了。」这个农人一看这人真的饿得很可怜,於是乎就想:我一顿饭不吃不要紧,我应该布施给这个比丘!於是乎,他就把他中午应该吃的饭,布施给这个辟支佛吃。因为他给辟支佛饭吃,所以以後九十九亿的大劫中,他都不受贫穷的苦,生生世世都有钱,都是富贵,所以叫「无贫」。

  这位无贫尊者在那儿供养辟支佛,据说还有这麽一个感应,什麽感应呢?他那一天没吃饭,供养辟支佛,等到晚上要回家的时候,就来一只兔子,这兔子往前一跳,就跳到他脊背上,不走了。所以他就驮著这只兔子回家,教他太太出来一看,原来这兔子变成一只金兔子,是金子的。他卖了这金子,从此就发达,因此叫「无贫…

《佛遗教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