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就是说,人的欲望的贪不得解决,才自杀的。人要的无非是饮食、男女、名、利、权力、知识、长寿、社会关系,所有这些都是落在情绪上,一旦遭到不能解决的挫折,如果不能看透、看扁、看淡、看通,就可能会自杀的。我这么一了解,没有自杀了,就继续看叔本华哲学的书。
因为受叔本华的影响,我也翻译了他一本非常畅销的书,叫《人生的智慧》。
不自杀以后,我就决定回答方老师,人生为什么苦闷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一个晚上不断的写了一万多字,写好后,就到方老师府上将答案卷交给他,在答考题结尾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
「如此说来,另外一题就不必答了。」
然后他给我的分数,却是我在台大分数最高的一科。有一天,我向方老师说:
「您气派好大,两题我只答一题,您却给我那么高的分数。」
他回答说:
「我是看你的潜力。」
四、他不仅是中国精华文化的宣扬者,而且是维护者。他生活非常严谨,一生淡泊名利,他在思想上的学术成就,是与他的生活和做人相应的。
据说有一次,他有事去见校长,校长没有起座。他就打了校长一棒子,他说:
「你够什么资格做校长,同人来了,你都不起身。」
因着这件事情,校长就要解聘他。呈文到教育部,教育部长不敢批;再呈至行政院,行政院长也不批;最后公文呈到了蒋介石先生那里,蒋先生批了:
「这么好的教授,你们不聘,要聘谁呀!」
有一位宣扬中国文化的先生,寄了一个聘书给方老师。他和我说:
「这是什么中国文化,随便在邮局寄一张纸给我。」
方老师是对的,从来中国文化是在讲礼与有理中的。周朝盛治八百年,其人文和社会制度全在礼与乐上,周公特别重视礼与乐的道理在此。一个国家民族音乐放浪,衣食住行、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不在礼中,那个民族绝对不可能永久存在的。
下面谈一谈方老师上课的情形:
方老师每次都拿了一个大皮包,通常包内都有三、四本书,放讲台上一摆,就开始滔滔不绝了。他说得上是美男子,声音高低适中,音质清平,说话的神韵与姿态,就像大菩萨传法一样,内容表面上看来天马行空,实际是有凭有据,理事圆融,既合经验又合逻辑,超宇宙又在宇宙中,与真善美融合在一起。譬如提到康德,他说康德在讨论真善美的时候,都是用他的十二范畴来作讨论,表面一个一个的知识问题,都在知识的本身范畴中有破有立,其中说到美学和道德律,也都是如此,最后将真善美融合在一起。所以方老师一再认为,处理什么样的层次知识和问题,就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中,有的要打破,打破了再建立,不同的知识层次,孤立的看来,好像是不相干的,一旦将某种知识和各类知识定位,全体知识就统合在一起了。他强调这就是康德在真善美知识各别定位,全体统一的方法上做了最大的贡献。因此对各类知识要有包容、吸纳、拣选和统合的认识与方法。
他每次上课,都是三个小时,从上午九点开始至十二点,三个小时滔滔不绝,中间休息的时候抽烟也不喝水。我问方老师:
「何以有这等功夫,能三个小时不喝水而又抽烟?」
他回答:
「在南京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在外面喝水,回家就往生了。」
从此他就不在外面喝水了。
我在台大上课七年,没有写过一本笔记,只有在作副教授时,听方老师讲授隋唐大乘佛学,有一本笔记。当他讲到进入佛法的条件,爱人要像爱自己和爱儿女一样,我当时听到这种话,就自然的流泪了,反省自己,我为什么做不到?
他又认为人在思想、学问、做人的智慧上,一方面要上回向,另一方面要下回向,借用观世音菩萨的话来说,要:
「上与诸佛菩萨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六道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他的知识学问相当一部份,也接受西方文明的成就。同时他是柏拉图哲学和希腊哲学专家,柏拉图把这个世界化为生灭变化的无价值世界,另一方面又归到有价值的理念的精神世界,方老师很不接受这种划分。他一再强调人是可以提升自己,首先归到真理,然后一步步的将自己的精神智慧往上提升与整个的宇宙合而为一,超越一切又在一切中,从而成就自己,归到极为高贵和有价值的生命的存在中,不断的在精神上,将自己往上提升。
方老师对我在学术的追求上的深度、格局和主客互融的影响是极大的。
感恩。
方老师。
下面要提到圣翁南怀瑾先生。
圣翁——南怀瑾先生
已过九十岁的南公怀瑾先生,在吴江庙港太湖办了一个符合新时代的书院,叫做:太湖大学堂。
尚德刚好从太湖大学堂恭聆南师上课十天,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身心性命内修外用之学的传习班(禅、道、密、法相之研探)」。耄耋的老翁,每天精神抖擞,热情洋溢,头脑超醒,上课五小时,说他是超人,都不足以形容,他所转示出的生命力量。
他过去一生学尽了天下的各种学问,中国的九流十家,无一不探索。年轻的时候即悟道,悟道以后到峨嵋山闭关三年。闭关之前写了二句话:
「了了了时无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
从这二句话里面,就可以知道,他年轻时所转示出的大智慧与愿力。
一九四九年到台湾,超过半世纪以来,从事恢复中国精神文化和禅门教育,以及在一文不名中,赞助社会去旧推新的各类建设与发展,一直到现在。
他虽然年事已高,仍风尘仆仆的,从台湾到美国;不久又从美国转至香港;在香港十多年又转来大陆,……。
我之所以称他为圣翁,有几点理由:
一、他年轻的时候,即以救世救天下为己任。
二、他真是著作等身(大陆、台湾已经出版全集,很多也已译成各国文字),各类学问无不探索,真是出入古今,沉潜学海。他的授课和著作,表面看来,不合逻辑与语法。一旦懂了,原来是画龙点睛,到了极点,却又是画无可画,点无可点,真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所以不容易看懂和听懂。
三、他彻底做到了儒家的君子固穷,富而有礼……,由君子儒、贤儒而圣儒。
四、他极深的认识和体悟到,道家的由齐物而逍遥。由真善而成就了老子所说的什么是善。从而发挥实现庄子所说的:「神人无己,圣人无功。」
五、他除儒家、道家以外,中国其它各类的学说无不有成。其诗:发乎情,诉诸理、临于空:其字:平稳、洒脱而又有力。更重要的是,一无匠气;他料事超神;他入理又超理。一般人的辩证法(矛盾、对立与统一),最多四、五段,他真有无数段,借用中国禅门的话来讲,他实是仙珠走盘,一无轨迹与痕迹,似飞鸟掠空,了不可得。
六、最后更重要的是,他是现今中国和世界唯识哲学唯一精通者。唯识学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中,是至为重要的人文知识。唐太宗之所以建立贞观之治,最重要的条件和原因之一,是当时有一群真正了解唯识的人物,从而在事上去实现。
他一生努力谋求古今中外精华人文学术的整合,与世界人类的和平。
他有教无类,从台湾各阶层的国家领导者,至贩夫走卒,无不谆谆教诲,且诲而不倦。他众生平等,一无罣碍,一生远离人世情绪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他在极度贫穷中,也不忘助人。譬如在台湾,有一天家里没有米,他就出去找钱,找到了二百元。在路上遇到生病的朋友,向他借钱。他就把刚找来的二百元,立即交给那位生病的朋友……。
他知时、知势、知力、知变、知……。因此他能将中国儒道各家和原始基础的《易经》,也就是变经,和唯识的不思议熏、不思议变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他的知识学问常有发人所未发、闻人所未闻。譬如上星期他提到《中庸》的「中」,虽然读「中(ㄓㄨㄥ)」也可以,但最重要的还是读「重(ㄓㄨㄥˋ)」。他说「中」是体,「庸」是用,这种解释也就是从《易经》的变之体(絜静精微)和《易经》的用(乾坤二卦的开展)与唯识的不思议熏、不思议变合在一起的。
总结的说,他不仅知自己的心,也能调自己的身,从而身心合一,也就是心物合一。更重要的是他在智慧上也能超越身心,和光同尘,与万物并育并行,成就了儒家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也成就道家的「为而无为」,更实现了佛家的「慈悲喜舍」。他接触了西洋的精华知识与科学文明,又正在谋求整个人类文明的统合与世界的和平。他一再强调,中国精华文化就是科学,应努力和现代科学文明统合在一起。
南老师能帮助的必帮助,他一生不知帮助过多少人,从不放在心上,助而即忘。这里只举二个小事:
有位有名的立法委员覃勤,他创办中国医药大学,因什么「兵役法」而坐牢,实际上是因社会权力斗争垮台。他留着贴胸很长的胡子,看来也很美,按规定坐牢要剃头刮胡子,他就是宁死也不肯把他留的胡子刮掉,就去找南老师帮忙。南师单枪匹马、义不容辞的奔向法院高层,说:
「法律也有人情,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虽然入监坐牢,让他留个胡子,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就这么几句话,南师就把一位朋友的胡子留住了。
他能舍必舍,不但能舍,儒家的最高成就是「随心所欲,不踰矩」,道家是「逍遥游」,佛家「游戏三昧」,这三者他都在实现。不仅如此,他实在是纵横中国诸子百家,沉潜世界学术万类。
他对人事物的处理与掌握,无论事情的大小,真是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比如他到香港,一文不名,却凭他的心力,修好一条金温铁路。在起始、过程和最后通车,他都没有亲自看过。
他现在正在陪着大家,为真善美结合在一起的世界人文文化,努力修一条人文文化的铁路。他在太湖大学堂上课时却说:他随时可以喜舍太湖大学堂。
南老师要将整个人类的文化铁路,蕴涵老子的清虚之气、庄子的平旦之气、孔子的平和之气、孟子的浩然之气、释迦牟尼佛的净气,进一步和古代希腊文化之宇宙净气,与两千年来西洋的人文精华,结合在一起。
以上说明了,何以称南老师为圣翁的原因,藉供各位参考。
三、结论
这次北京成功的奥运主题是:
「一个世界,一个梦想。」
中外古今精华文化与思想,本来就是在一个世界和一个梦想中。
中华民族已经基本上站起来了,重要的是人人应在包容、谦虚、有理、讲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爱人生观与社会观中,促进全人类在各类知识上整合统一,在生活上平静无忧,在归宿上与宇宙和一切的存在合而为一。
〈礼运大同篇〉说:
「天下为公。」
这是中国高贵思想的灵魂。
我们民族的精英孙中山先生,离世时说:
「和平 奋斗 救中国!」
现在我们每个人更应和平奋斗稳定中国,和在各方面稳定全人类的命运。
此文前面所提的诸位前辈,他们广泛的示现了,如上所说的高贵的风范与梦想,他们是在一个世界中。
望中国往上飞升;
愿人类有新希望。
谢谢各位。
附注:高正也在场聆听张老师此次演讲,张老师是站在人类未来共同命运和认知真善美立场上,在上海图书馆做此公开演说,其时座无虚席,演讲完毕后,反应至为热烈。
《中国的飞升世界的希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