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周伯遒居士书一
复周伯遒居士书二
复周伯遒居士书三
复周伯遒居士书四
复周伯遒居士书五
复周伯遒居士书六
复周伯遒居士书七
复周伯遒居士书八
复周伯遒居士书九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一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二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三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四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五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六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七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八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九
复周伯遒居士书二十
复周伯遒居士书廿一
治疟疾神方
复周伯遒居士书廿二
复周伯遒居士书廿三
复谢子厚居士书
复谢慧霖居士书一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三
复谢慧霖居士书四
复谢慧霖居士书五
复谢慧霖居士书六
复谢慧霖居士书七
复谢慧霖居士书八
复谢慧霖居士书九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一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三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四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五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六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七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八
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九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一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三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四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五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六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七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八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九
复谢慧霖居士书三十
复郭汉儒居士书一
复郭汉儒居士书二
复时若居士书
复梁慧栋居士书
复张曙蕉居士书一
复张曙蕉居士书二
复张曙蕉居士书三
复张曙蕉居士书四
复张曙蕉居士书五
复张曙蕉居士书六
复张曙蕉居士书七
复张曙蕉居士书八
复边无居士书一
复边无居士书二
复边无居士书三
复方耀廷居士书一
复方耀廷居士书二
复方耀廷居士书三
复方耀廷居士书四
复方耀廷居士书五
复任慧严居士书
复常逢春居士书一
复常逢春居士书二
复常逢春居士书三
复常逢春居士书四
复常逢春居士书五
复常逢春居士书六
复常逢春居士书七
复常逢春居士书八
复常逢春居士书九
复常逢春居士书十
复常逢春居士书十一
复常逢春居士书十二
复常逢春居士书十三
复常逢春居士书十四
复真净居士书
复钱晓朕居士书(附来书)
复章缘净居士书一
复章缘净居士书二
复章缘净居士书三
复德培居士书一
复德培居士书二
复德培居士书三
复德培居士书四
复尹全孝居士书一
复尹全孝居士书二
复露园居士书
复承恩居士书
复觉僧居士书
复德明居士书
复逢辰居士书
复拜竹居士书一
复拜竹居士书二
复拜竹居士书三
复拜竹居士书四
复拜竹居士书五
复净土宗月刊社书
复杨真居士书
复慧泰居士书
复慧昭居士书
复智圆居士书
复项智源居士书
复刘慧焯居士书
复理慧才居士书
复郑琴樵居士书
复倪文卿居士书
复隆智居士书
致沈彬翰居士书
复慧华居士书一
复慧华居士书二
复韩觉安居士书一
复韩觉安居士书二
复丁普瀞居士书
复(俞,陈)慧(郁,昶)二居士书(附来书)
复罗鸿涛居士书一
复罗鸿涛居士书二
复陈士牧居士书一
复陈士牧居士书二
复陈士牧居士书三
复陈士牧居士书四
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复陈士牧居士书七
复陈士牧居士书八
复陈士牧居士书九
复陈士牧居士书十
复陈士牧居士书十一
复慧明居士书
复张德田居士书一
复张德田居士书二
复张德田居士书三
复施元亮居士书一
复施元亮居士书二
复施元亮居士书三
复施元亮居士书四
复方子藩居士书
致华叔琴居士书
复杨宗慎居士书
复严伯放居士书一
复严伯放居士书二
复慧溥居士书
复宗净居士书
复德诚居士书
复琳圃居士书
复蔡章慎居士书
复念佛居士书
复徐鉴章居士书
复郁连昌昆季书
复倪慧表居士书
复赵莲洲居士书
复江有朋居士书
复陶德乾居士书
复易思厚居士书
复智章居士书
复李慧实居士书一
复李慧实居士书二
复李慧实居士书三
复王诚中居士书
复卓智立居士书一
复卓智立居士书二
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复愚僧居士书
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复周智茂居士书二
复周智茂居士书三
复周智茂居士书四
复师康居士书
复周寿超居士书
复东舍西客书
复叶沚芬居士书一
复叶沚芬居士书二
复王修本居士书
复陈莲英女居士书
复沈授人居士书
复龙澄彻居士书
复方圣照居士书一
复方圣照居士书二
复方圣照居士书三
复方圣照居士书四
复方圣照居士书五
复方圣照居士书六
复方圣照居士书七
复方圣照居士书八
复方圣照居士书九
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复蔡契诚居士书二
复蔡契诚居士书三
复蔡契诚居士书四
复蔡契诚居士书五
复蔡契诚居士书六
复蔡契诚居士书七
复蔡契诚居士书八
复蔡契诚居士书九
复蔡契诚居士书十
复顾德谷居士书
复金振卿居士书
复邵慧圆居士书一
复邵慧圆居士书二
复邵慧圆居士书三
复邵慧圆居士书四
复邵慧圆居士书五
复邬崇音居士书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一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二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三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四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五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六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七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八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九
与张觉明女居士书十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十一
复龚宗元居士书一
复龚宗元居士书二
复龚宗元居士书三
复王慧常居士书一
复王慧常居士书二
复杨慧明居士书
复杨典臣居士书一
复杨典臣居士书二
复杨典臣居士书三
复严德彬居士书一
复严德彬居士书二
复王子立居士书一
复王子立居士书二
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复叶福备居士书一
复叶福备居士书二
复叶聘臣居士书
复郝智熹居士书
复刘元仁居士书
复吴桂秋居士书
复施智孚居士书
复蒋净信居士书
复唐瑞岩居士书一
复唐瑞岩居士书二
复唐瑞岩居士书三
复唐陶镕居士书
复志梵居士书一
复志梵居士书二
复志梵居士书三
复志梵居士书四
复郁智朗居士书
复(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书
复永业居士书
复石金华居士书
复王悟尘居士书一
复王悟尘居士书二
复王悟尘居士书三
复王悟尘居士书四
复陆治平居士书
复费师敏居士书
复化凡居士书
复周伯遒居士书一
今晨同接两函,备悉。文钞已散之将罄,今再寄四包,以后若有欲看者,当向商务印书馆请也。慈悲镜,已送出。所命作序,不妨悬说,虽不贴题,要不失为提倡戒杀吃素而已。周子秀天姿颇好,惜未知佛法,妄谓炼丹运气,即为佛法,良可深慨。阁下虽以芜函文钞见示,恐彼尚谓光为门外汉。晋苏为登堂入室之高人,而愈生景仰也。然光固无意于人之见毁见誉,但以贵会先函见寄,固不得不尽我愚诚,以答见馈之意。此外皆任人所为,我岂妄行期冀乎。
复周伯遒居士书二
接手书,备悉。香珠收到,谢谢。前月廿六令上海寄二十包文钞,想已收到。此文钞酌量送人,及存阅经处。前子秀来函,谓晋苏先生乃大彻悟者,但以丹法为引导入法之方便。光略驳之,不知子秀以为然否。亦曾与阁下阅否。二十包文钞,若收到,祈示一片,以免致误。极乐团章程,当注重于人将亡时助念。并须令本家依净土法门之方法,不得照常时俗人于人将死时,先为洗濯著衣等,乃落井下石之甚者。其法,则文钞中备有,此为最要。若死去送殡等,乃不关紧要。切不可张罗铺排图好看,以佛事作戏事。又莲友交储金十元,一年内死,领取原金。一年外死,领取助殡费三十元,此款从何而出。又其家贫富不一,何可概用助殡。然此事大众议过,或有所出。光恐此法一出,后难永继,故不得不预告耳。又当今欲转变人心,非注重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不可。又须教诸莲友各各善教儿女,为正本清源,以期人民安乐,世道太平之急务。佛法虽为出世间法,实在世间法中做出。凡莲友必须劝其力敦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果如是,则可谓真佛弟子矣。现今乩风大行,凡佛弟子不宜入此派中。以所有仙真,多皆灵鬼假冒。若事事取信,必有误事之处。况彼所说佛法,多皆不知妄说。欲不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其可得乎。汝既不以光为无知而欲师之,且顺汝现意。如后欲另拜高明,不妨取消此假名词。今且为汝取法名曰智遒。以人皆有正智,但被物欲所牵,其正智即变为人欲。如水因风鼓,便失澄湛之性,而为波浪,此智即不名为遒。以遒者健也,劲也。健与劲,即刚之别名。孔子以未见刚者为叹,或以申枨对,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若念念在天理佛心中思惟计度,则是正智,即与智遒之名义相符。一涉偏私,则便是申枨之刚,不名为智,直成柔恶矣。汝其勉之。汝妻法名智觉。觉者于一切时,一切处,了了分明,不随情转,不被爱缚。恪尽相夫教子之分,不以溺爱,俾儿女皆不成器,以此自觉,亦以此觉诸家人及与亲友,是名真佛弟子,善女人。生为阃范,没预莲池,其亦庶乎不负自己本具之佛性,与今日发心皈依三宝之诚心也。余诸念佛等法,文钞具有,此不备书。云南张拙仙来函,言其外孙,生一年零八月,于四月间念佛而逝。平时常到佛堂拜佛已,即围绕念,余事皆不顾。又其次女出嫁时,婿家送双鹅行奠雁礼,彼即放生于华亭山云栖寺,已三年矣。彼二鹅每于晨昏上殿做课诵时,站殿外,延颈观佛。今年四月,雄者先亡,人不介意。后雌者不食数日,彼来观佛,维那开示,令求往生,不可恋世。彼遂为念佛数十声,鹅绕三匝,两翅一拍,即死。拙仙因作双白鹅往生记。噫异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鹅尚如是,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复周伯遒居士书三
光八月廿六下山至申,复由山转来汝书,以人事冗烦故不复。兹又接汝书,附有邮票十元,当为观音颂印费。光此次下山,正为此颂付排事。今将说明办法寄数纸,一以备知所以,又祈相…
《印光文钞全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