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P26

  ..续本文上一页。或孱弱短命。不知自己不善用心。反说命不好。反将行房当常事。日日行之。不死就算大幸。又要心存慈善。利人利物。利人利物。不一定要钱。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凡无利益之心、之话、之事。均不存、不说、不行。满腔都是太和元气。生机勃勃。又须至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依此念)愈多愈好。早晚礼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卧、都好念。睡虽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裤、不可赤体。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若字多难念。可去南无二字。但念观世音菩萨五字。白衣咒、念也好、不念也无碍。汝如是存心、行事、念。亦令汝妇也如是存心、幸事、念。及至临产、还念。临产不可默念,要出声念。旁边照应的人。须大声帮他念。管保了无苦痛难产之事。临产默念不得。以用力送子出。默念或受气病。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气。生大气则堕胎。兼以乖戾之气、过之于子。子之性情,当成凶恶。又餧儿奶时。必须心气和平。若生大气、奶则成毒。重则即死。轻则半日一日死。决无不死者。小气毒小。虽不死、也须生病。以故爱生气之女人的儿女。死的多,病的多。自己餧、雇奶母餧、都是一样。生了大气。万不可餧儿奶。须当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气和。过半天再餧。餧时先把奶挤半茶碗,倒了。奶头揩过、再餧、就无祸殃。若心中还是气烘烘的。就是一天、也餧不得。餧则不死,也须大病。此事古今医事、均未发明。近以阅历,方知其祸。女子从小,就要学柔和谦逊。后来生子。必易、必善、必不死、必不病。凡儿女小时死病。多一半都是其母生气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该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杀儿女。不知有几恒河沙数。可不哀哉。

  替死鬼

  溺人之处。常有人溺。即所谓求替死鬼者。当于其处。立一木标。上用极厚白洋铁板。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远,要能经久。可息此祸。以刻此字之人之悲心。感佛之慈光加被。以后决保无有此祸。即此可见佛慈悲力。不可思议。

  受戒与打七

  受戒一事,当以至诚忏悔为主,然其要在于心动念处省察,能如是省察,自可诸恶莫作,众生奉行,傥不在此处省察,则虽受戒而仍是常犯戒者。当今修持,唯净业最为第一,切勿闻禅之奥妙,教之渊深,密之奇特,而为之转移,令如来普度众生之道,因此见异思迁而失之,致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轮回中人,可悲可痛。必专修净行,即生了办,庶可不虚此生遇矣。八关斋,以过中不食为体,今人体弱多病,而且打七念佛,乃精进行道,非息心坐禅者可比,似不必执著,否则或恐受病。又南方打七吃点心度数过多,不但不能心归一致,且令食不易消,当以多食为戒,两粥两饭斯可矣。所言先日持八关斋,亦非确论,先日持岂七日中不宜持乎?须知念佛一法,事理甚深,吾人量力而为,不须强人以难,致人无奋发之思,则为得之。天下事理有定,而法随机,目可更而纲不改,乃可望其有成焉。墨守成规,妄立新章,皆难收效,祈善裁度之,庶可亲获三昧矣。

  受戒

  佛法,法门无量,无一不以戒为基址,净土为归宿者。既欲皈依三宝,当须认真持佛净戒。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层罪过。酒戒,乃名遮戒。以佛遮止不许人喝,未受戒者喝,无罪过。若喝而妄为,则在所为之事上论罪。故虽未受戒,亦不宜喝。若受戒者喝,则止得犯戒之罪耳。然既发心皈依三宝,固当五戒全持。佛大慈悲,虽又一、二、三、四,随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势不能持之事,不可以此自宽。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儿不能持杀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归依佛法,修持净业之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此以自行,复以化他。俾内而父母兄弟夫妻儿女姐妹妯娌男女仆使,外而乡党邻里亲戚朋友,以及一切相识有缘之人,皆以此为劝。凡欲劝人,必须自己实行其事,则人自依从。世出世间事,无不以身为本者。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又须知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说一切诸法中之特别法门。其道理超出一切禅教律密之上。一切法门,欲了生死,必须断尽烦惑,方有了生死分。若烦恼惑业未断,任凭你见地高,工夫深,智慧大,皆不济事。此各法门,皆仗自力,故难。净土法门,全仗佛力,故易。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者,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则烦恼不期断而自断。以西方所有境界,皆令人增长功德智慧,了无令人起贪嗔痴者。故龙树菩萨称为易行道,马鸣菩萨称为最胜方便。然此不但普度凡夫,实则普度一切凡圣。

  十念法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闲人能作正课,于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

  著魔发狂

  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从抱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逐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逐失正念。魔鬼逐入其窍,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

  境界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逐致得少为足,便成退堕,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不受益矣(谓生欢喜退堕)。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界,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评玉峰法师—念佛四大要诀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执之语、未免有大妨碍。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从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谨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净固好、不能净、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且念佛一法、圆赅一代一切法门。而静之一字、尚隔其外、岂可谓净宗真善知识。

  弄巧成拙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一种好高务胜者、每每妄以求开悟为事。其意在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以西方极乐世界为然。此种意旨、似乎深奥、实则多半皆成说食数宝之下劣派、切弗效此恶派。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自可决定往生西方。彼唯重理性、不务事务者、乃弄巧城拙、求升反坠之流也。若染此习、则了生脱死、须待驴年。

  境界

  礼拜种种震动、也黑暗中精光流露、皆提神过渡所致。以后礼诵、但至诚恳切即已、不必过为提神。宜心常向下想、或想在莲华座上坐。而只想所坐莲华、绝不计及自己之身在莲华上。久之、此种虚浮习气、消灭无有。以此种现相、多半属躁妄所致。尚未用功、即欲成就。不知好歹者、认做工夫、则著魔发狂矣。然好境界亦不生喜、恶境界亦不生怖。怖则邪必乘之、喜则必先失正。

  临终人—如何令其神识清明

  凡临终人、神识昏乱、若服大悲水、或香灰水、大悲米水、均可神识清明。若又有人助念、决定念佛而逝。

  炼丹运气

  世间外道、名目虽有百千万种。究彼所注意之真道、通是炼丹运气之道。炼丹运气、亦有好处。亦有坏处。运得好、则身轻体健、延年益寿。至言成仙、则或有之。言了生死成佛、则是胡说。运得不好、生疮生疖、瞎眼聋耳、亦常有之。又炼丹运气之道、不过提肾水、降心火。彼特神乎其词、谓为坎离交姤、婴儿少女交姤。由有此种名词、正人则亦借此以表示其法、妄人难免节外生枝。而传道之时、关于密室、外设巡逻。一师一徒、密相告语。若是心存邪念、为女人传道、逐指坎离婴少交姤、为实行交姤。其初未必便是淫女、由彼种种做作、以导其欲。又加误认与师行淫、乃属传道。可怜几多无知女人、受此污辱、而犹以为是道、直是罪大恶极耳。

  扶乩

  扶乩一事、皆灵鬼依托扶者之智识而为、亦或多由扶者自行造作而庇者、且非全无真仙、殆千百次偶一临坛耳。至言佛菩萨、则全是假冒。但扶乩者、多是劝人为善。纵不真实、因其已挂善之名、较之公然为恶者、当胜一筹。又可证明有鬼神祸福等事、令人有所畏惧。所以吾人亦不便故意攻击。奈因其所说、不拘与佛法不合、(稍知佛法之人扶之、即能常说浅近相似之佛法。不知佛法之人扶之、则全是胡说巴道。)终多是以鱼目为明珠、坏乱佛法、其害甚大。(真知佛法之人、决不附和扶乩。佛制三皈、即已分明详切告诫、何况深义。)故凡真佛弟子、切不可随便赞同。

  蒙山

  蒙山照文念、并无甚秘密。至于结印、丛林中亦是敷衍、实未按实义结也、故不必结印。

  蛋

  蛋不可食。邪见人云、无雄之蛋可食、此切勿听信。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境界

  诸位欲得实益、当按佛菩萨祖师所说而修、决得真实…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