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P7

  ..续本文上一页而任人进退。则外道更无立地之根据矣。佛法无秘密私相授受之事。亦不令人发咒。信则依之而修。不信任彼退出。

  扶乩与佛法

  法佛法与外道不同。外道专事秘传。用炼丹运气之工夫。绝不以敦伦尽分为事。又有扶乩降鸾虽亦劝人为善。究属灵鬼假冒仙佛之名。若不明理。认做真仙真佛临坛。则其错大矣。非绝无一次是真仙临坛者。然亦千中难得一次耳。明未觉明妙行菩萨。以乩开导佛法。临去令其永断扶乩。香港哆哆佛学杜亦然。此二。真菩萨。而禁止扶乩。以无甚道力之灵鬼乱说。误人实深。故菩萨即以扶乩。禁绝扶乩。

  炼丹运气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逐窃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义。遂以炼丹运气保身之法。认做了生脱死之法。且彼等即不知生死因何而有。故瞎造谣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合一处。为得道。实则完全识神用事。心性真如实际之理体。绝未梦见。尚自诩云。六祖乱传法。法归在家人。僧家无有法。此语不但说之于口。而且笔之于书。以假毁真。以邪为正。无知无识之人。逐被彼所惑。而彼外道能遍传于世者。得力有二种法。一则秘传。谓一得明师真传。不修即成。故神其说曰。老鼠听见。老鼠都会成。雀子听见。雀子都会成。故其传道时。必须在密室中。小声气说。外面尚要派人巡查。恐有盗听者。二则严示禁令。虽父子夫妇之亲。均不与说。说之必受天谴。故未传道前。先令发咒。后若反道。则受如何之惨报。即皈依佛法。当将从前所修外道法。彻底丢在东洋大海外。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

  大医王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世间医王。只能医身。纵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为人治病。则当于医身病时。兼寓医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至于断欲一事。当以为治病第一要法。无论内证外证。病未十分复原。万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己种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难甚难。纵令不死。或成孱弱废人。决难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摄养。反说医生无真本事。每每医生只知治病。不说病忌。况肯令人改过迁善。以培德积福乎。此是市井唯利是图之负贩心行。非寿世济人之心行。况能令人因病而得生入圣贤之域。没归极乐之邦之无上利益乎。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是以称医士曰大国手。世间医士之名己高极。若兼以佛法。则藉此以度众生。行菩萨道。实为一切各业中最要之义。以人于病时。得闻不专求利。志期利人。发菩提心之医士所说。必能令病即愈。自不能不生正信依行也。欲人取信。切不可计谢礼多寡而生分别。傥富者认真为医。贫者只应酬了事。久之。人皆以谋利而轻之。则所说利人之话。人亦不信从矣。又须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与因果报应之通三世。生死轮回之经六道。有可语者。不妨以有意作无意之闲谈。使闻者。渐渐开通心地。知生死轮回之可畏。幸了生脱死之有法。能如是者。诚可谓即世间法以行佛法。由医身病而愈心病。

  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荣亲之道

  为人子者。荣亲之道。在于励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为最切要之方法。每见世人。亲死之后。到处求有名有位之人。为之题赞。而不在已躬下黾勉修德行仁。以期贻亲令名为事。世人多好名而恶实。特欲以一时作场面。不思以终身为纪念也。凡丧、葬、敬神、待客、均当依佛制。不用荤酒。凡丧中作佛事。均当以念佛为事。若念经、拜忏、做水陆道场。殊少实益也。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者。母教尤重。若于儿女初开知识时。其母即以因果报应。及做人之理事为训。则大时便知好歹。不被恶党邪说所惑。而为贤人善人。若小时任性娇惯。大则无主宰。便随邪说而靡。欲其反正。百难得一矣。当今之时。若不以因果报应。为救国救民之专剂。则纵有作为。无大功效。以彼不以实行为事。但以空谈敷衍了事。因果。乃标本同治之法。凡夫初发心。如来成正觉。皆不出因果之外。狂人以因果为小乘而轻藐之。乃为自便于肆无忌惮之恶作。与空口快活之大话耳。

  决定往生

  念佛法门。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若只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

  朝暮功课

  修持功课。随机而立。愈简愈妙。若是久修者。不妨依禅门日诵而念。若初心者多。则无论朝暮。均可以念弥陀经、往生咒、即念佛矣。朝暮如是。日间如是亦可。不念经咒。即以赞偈起亦可。须知所有功课。均以念佛为主。经咒为宾。知此义。再按身分而定。庶可适宜。

  教育子女

  富贵人子弟。多多一事不做。一旦遇祸乱。则必至无以自立。今全去用人。亲自操作。一则习劳。而能和血脉。二则少闲。而消诸妄念。实为爱儿女之根本办法。

  济颠和尚

  佛法。有住持世间法。有唯论理性法。住持世间法。若人不致诚敬。则不为说法。论理性法。非凡僧所可行。唯大菩萨。又无住持法道之责任者行之。则有深远之益。凡夫行之。则破坏如来正法。为害不浅。如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凡见四众。皆为礼拜。云。我不敢轻于汝等。如等皆当作佛。若凡夫僧。断断不可依此章程。住持法道之大菩萨。亦当依凡僧之章程。如济颠之师。乃出格高人。仍是绳趋尺步。济颠则不守清规。显大神通。若谨守清规而显神通。则不能在世间住矣。唯藉此疯疯颠颠以令人疑信相参。以密行教化。令人知佛法不可思议。以生正信心耳。世之无知无耻之人。从而学之。何不学吃死者以吐活的乎。何不学喝酒醉卧数日。而百千根大木。从井中运出。及喝酒大醉。吐金以装全殿佛像之金乎。此种不思议事。唯此种人行之。则无碍。若谨守规矩之人行之。必定当下去世。否则人皆求彼。不能做一切事矣。

  佛果

  以圆教论。初信断见。七信断思。八九十信破尘沙。伏无明。于十信后心。再破一分无明。即证初住。即法身大士。从初住。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历四十一位。尚未到无明净尽地位。等觉。再破一分无明。则真穷惑尽。而成圆满菩提之佛果矣。

  乘愿示生

  佛若为度众生。乘愿示生。实有其事。然既示生。亦决不说我是某佛。及至度生事毕。将示涅槃。方始显本。决无示生。而不及大作佛事即天殇者。声闻初果。已断见惑。尚有思惑未断。故须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断思惑。而证四果。二果。则一生天上。一返人间。乃证四果。(初二果之生人间。寿皆长短不定。或数月。数岁。数十岁。仍系随业受生。三果。以欲界思惑已尽。尚须在色界五不还天。经历多劫。方可断尽思惑。而证四果。四果。则见思二惑净尽。三界内了无生缘。若发宏誓愿。示生则可。非随业受生者比。)

  圣境现前

  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无量寿、观经、弥陀、虽文相不同、而义意则互融耳。至于修时。果真至诚。于一瞻一礼一称名。皆可消无量罪。增无量福。非一定须作么修方可耳。心地清净。圣境现前。乃得我固有。何可如贫儿拾金。作极喜颠状。既有此状。完全是凡情气概。若不省察。难免著魔。昔智者大师。诵法华经。于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处。豁然大悟。寂尔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使有狂喜不支之相。则何能入定乎哉。思此。则知圣境现而狂喜者。皆系凡情。殊乖圣智。傥不自量。亦危乎其危。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多有欲作千古第一高人者。藐视而毁谤之。吾人当以诸佛诸祖为师。不当以此种高人为据。则可即生蒙佛慈力。往生西方。否则。了生脱死。当在驴年。

  净土法门与其它法门

  净土一法。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总持法门。余诸法门。虽则高深玄妙。而博地凡夫。谁能现生亲证。而得其实益。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既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最下者。便与小乘四果阿罗汉。圆教七信位菩萨齐。是知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所说诸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与一切法门之修证相比而论。现在许多大聪明人。视净土为小乘。不但自不修持。且多方辟驳破人修持。不知此法。乃凡圣同修之法。将堕地狱之业力凡夫。能念佛名。即可直下往生。将成佛道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大矣哉。净土法门也。可怜哉。不唯不修持。而复辟驳之大聪明人。幸矣哉。愚夫愚妇。信愿持名。得与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同为伴侣。

  买物放生

  买物放生。与布施同。须善设法。勿立定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随缘买放。…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