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任人進退。則外道更無立地之根據矣。佛法無秘密私相授受之事。亦不令人發咒。信則依之而修。不信任彼退出。
扶乩與佛法
法佛法與外道不同。外道專事秘傳。用煉丹運氣之工夫。絕不以敦倫盡分爲事。又有扶乩降鸾雖亦勸人爲善。究屬靈鬼假冒仙佛之名。若不明理。認做真仙真佛臨壇。則其錯大矣。非絕無一次是真仙臨壇者。然亦千中難得一次耳。明未覺明妙行菩薩。以乩開導佛法。臨去令其永斷扶乩。香港哆哆佛學杜亦然。此二。真菩薩。而禁止扶乩。以無甚道力之靈鬼亂說。誤人實深。故菩薩即以扶乩。禁絕扶乩。
煉丹運氣
今之外道。遍世間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逐竊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義。遂以煉丹運氣保身之法。認做了生脫死之法。且彼等即不知生死因何而有。故瞎造謠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複合一處。爲得道。實則完全識神用事。心性真如實際之理體。絕未夢見。尚自诩雲。六祖亂傳法。法歸在家人。僧家無有法。此語不但說之于口。而且筆之于書。以假毀真。以邪爲正。無知無識之人。逐被彼所惑。而彼外道能遍傳于世者。得力有二種法。一則秘傳。謂一得明師真傳。不修即成。故神其說曰。老鼠聽見。老鼠都會成。雀子聽見。雀子都會成。故其傳道時。必須在密室中。小聲氣說。外面尚要派人巡查。恐有盜聽者。二則嚴示禁令。雖父子夫婦之親。均不與說。說之必受天譴。故未傳道前。先令發咒。後若反道。則受如何之慘報。即皈依佛法。當將從前所修外道法。徹底丟在東洋大海外。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
大醫王
佛爲大醫王。普治衆生身心等病。世間醫王。只能醫身。縱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識結果。了無所益也。爲人治病。則當于醫身病時。兼寓醫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須斷絕房事。方可速愈。欲滅宿現殺業。必須戒殺吃素。又複至誠念佛。及念觀音。則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種善根。至于斷欲一事。當以爲治病第一要法。無論內證外證。病未十分複原。萬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己種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難甚難。縱令不死。或成孱弱廢人。決難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攝養。反說醫生無真本事。每每醫生只知治病。不說病忌。況肯令人改過遷善。以培德積福乎。此是市井唯利是圖之負販心行。非壽世濟人之心行。況能令人因病而得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之無上利益乎。古人雲。不爲良相。必爲良醫。是以稱醫士曰大國手。世間醫士之名己高極。若兼以佛法。則藉此以度衆生。行菩薩道。實爲一切各業中最要之義。以人于病時。得聞不專求利。志期利人。發菩提心之醫士所說。必能令病即愈。自不能不生正信依行也。欲人取信。切不可計謝禮多寡而生分別。傥富者認真爲醫。貧者只應酬了事。久之。人皆以謀利而輕之。則所說利人之話。人亦不信從矣。又須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與因果報應之通叁世。生死輪回之經六道。有可語者。不妨以有意作無意之閑談。使聞者。漸漸開通心地。知生死輪回之可畏。幸了生脫死之有法。能如是者。誠可謂即世間法以行佛法。由醫身病而愈心病。
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複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攝心歸一。第一要爲生死心切。第二要懇切至誠。第叁要著實從心中念。勿只滑口讀過。若再不能歸一。當依文鈔十念記數之法。自可易于歸一也。
榮親之道
爲人子者。榮親之道。在于勵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爲最切要之方法。每見世人。親死之後。到處求有名有位之人。爲之題贊。而不在已躬下黾勉修德行仁。以期贻親令名爲事。世人多好名而惡實。特欲以一時作場面。不思以終身爲紀念也。凡喪、葬、敬神、待客、均當依佛製。不用葷酒。凡喪中作佛事。均當以念佛爲事。若念經、拜忏、做水陸道場。殊少實益也。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者。母教尤重。若于兒女初開知識時。其母即以因果報應。及做人之理事爲訓。則大時便知好歹。不被惡黨邪說所惑。而爲賢人善人。若小時任性嬌慣。大則無主宰。便隨邪說而靡。欲其反正。百難得一矣。當今之時。若不以因果報應。爲救國救民之專劑。則縱有作爲。無大功效。以彼不以實行爲事。但以空談敷衍了事。因果。乃標本同治之法。凡夫初發心。如來成正覺。皆不出因果之外。狂人以因果爲小乘而輕藐之。乃爲自便于肆無忌憚之惡作。與空口快活之大話耳。
決定往生
念佛法門。信、願、爲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叁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若只求相應。稍有相應氣分。便生歡喜贊歎之心。此亦是不相應之現象。由是故有怪相現。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爲足。得少爲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但一心念。勿以不相應不得往生爲疑懼。所有境界。皆不理會。也不問他好死壞死。除念佛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決定往生之益。
朝暮功課
修持功課。隨機而立。愈簡愈妙。若是久修者。不妨依禅門日誦而念。若初心者多。則無論朝暮。均可以念彌陀經、往生咒、即念佛矣。朝暮如是。日間如是亦可。不念經咒。即以贊偈起亦可。須知所有功課。均以念佛爲主。經咒爲賓。知此義。再按身分而定。庶可適宜。
教育子女
富貴人子弟。多多一事不做。一旦遇禍亂。則必至無以自立。今全去用人。親自操作。一則習勞。而能和血脈。二則少閑。而消諸妄念。實爲愛兒女之根本辦法。
濟顛和尚
佛法。有住持世間法。有唯論理性法。住持世間法。若人不致誠敬。則不爲說法。論理性法。非凡僧所可行。唯大菩薩。又無住持法道之責任者行之。則有深遠之益。凡夫行之。則破壞如來正法。爲害不淺。如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凡見四衆。皆爲禮拜。雲。我不敢輕于汝等。如等皆當作佛。若凡夫僧。斷斷不可依此章程。住持法道之大菩薩。亦當依凡僧之章程。如濟顛之師。乃出格高人。仍是繩趨尺步。濟顛則不守清規。顯大神通。若謹守清規而顯神通。則不能在世間住矣。唯藉此瘋瘋顛顛以令人疑信相參。以密行教化。令人知佛法不可思議。以生正信心耳。世之無知無恥之人。從而學之。何不學吃死者以吐活的乎。何不學喝酒醉臥數日。而百千根大木。從井中運出。及喝酒大醉。吐金以裝全殿佛像之金乎。此種不思議事。唯此種人行之。則無礙。若謹守規矩之人行之。必定當下去世。否則人皆求彼。不能做一切事矣。
佛果
以圓教論。初信斷見。七信斷思。八九十信破塵沙。伏無明。于十信後心。再破一分無明。即證初住。即法身大士。從初住。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曆四十一位。尚未到無明淨盡地位。等覺。再破一分無明。則真窮惑盡。而成圓滿菩提之佛果矣。
乘願示生
佛若爲度衆生。乘願示生。實有其事。然既示生。亦決不說我是某佛。及至度生事畢。將示涅槃。方始顯本。決無示生。而不及大作佛事即天殇者。聲聞初果。已斷見惑。尚有思惑未斷。故須七生天上。七返人間。方斷思惑。而證四果。二果。則一生天上。一返人間。乃證四果。(初二果之生人間。壽皆長短不定。或數月。數歲。數十歲。仍系隨業受生。叁果。以欲界思惑已盡。尚須在色界五不還天。經曆多劫。方可斷盡思惑。而證四果。四果。則見思二惑淨盡。叁界內了無生緣。若發宏誓願。示生則可。非隨業受生者比。)
聖境現前
圓人受法。無法不圓。無量壽、觀經、彌陀、雖文相不同、而義意則互融耳。至于修時。果真至誠。于一瞻一禮一稱名。皆可消無量罪。增無量福。非一定須作麼修方可耳。心地清淨。聖境現前。乃得我固有。何可如貧兒拾金。作極喜顛狀。既有此狀。完全是凡情氣概。若不省察。難免著魔。昔智者大師。誦法華經。于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親見靈山一會。俨然未散。使有狂喜不支之相。則何能入定乎哉。思此。則知聖境現而狂喜者。皆系凡情。殊乖聖智。傥不自量。亦危乎其危。淨土一法。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多有欲作千古第一高人者。藐視而毀謗之。吾人當以諸佛諸祖爲師。不當以此種高人爲據。則可即生蒙佛慈力。往生西方。否則。了生脫死。當在驢年。
淨土法門與其它法門
淨土一法。爲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之總持法門。余諸法門。雖則高深玄妙。而博地凡夫。誰能現生親證。而得其實益。唯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則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既生西方。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最下者。便與小乘四果阿羅漢。圓教七信位菩薩齊。是知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所說諸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不得與一切法門之修證相比而論。現在許多大聰明人。視淨土爲小乘。不但自不修持。且多方辟駁破人修持。不知此法。乃凡聖同修之法。將墮地獄之業力凡夫。能念佛名。即可直下往生。將成佛道之等覺菩薩。尚須以十大願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大矣哉。淨土法門也。可憐哉。不唯不修持。而複辟駁之大聰明人。幸矣哉。愚夫愚婦。信願持名。得與觀音勢至清淨海衆同爲伴侶。
買物放生
買物放生。與布施同。須善設法。勿立定期。勿認定地。勿議定物。隨緣買放。…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撷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