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报业等;「随」着这样的「业」力,而感到来生的果「报」。善业,其报是在「善」趣的人间,天上;恶业,就报在「恶」趣的地狱,傍生,饿鬼。地狱,傍生,饿鬼,人,天,总名为「五趣」。众生从无始以来,就随着业力的善恶,「常」在这五趣中「流转」,一生一生的延续不已。趣,是趣向,就是随业而往生的 [P76] 所在;有此五类,所以名五趣。或者加上阿修罗(译意为非天)为六道,道就是趣的别译。大小乘经论中,或说五趣,或说六趣。阿修罗多住在大海中,为数不多,所以如摄在鬼趣或傍生趣,就合为五趣了。流转即是轮回,这不是说五趣升沈,前生后生,有着一定的次序;是说上升或下坠,转来转去,总之不出这五趣的范围。以今生来说,造作的业,多得难以计算;而过去生中未了的业力,又积压到现在;真是前业未清,后业又来。这样的越来越多,如今生死了,那到底那一种业招受后报呢?这是不能确定的,但不出三大类:1.有「随重」的:或造作重大的善业;或造作重大的恶业,如五无间业等。业力异常强大,无论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重业一直占有优越的地位。一到临命终时,或见地狱,或见天堂,那就是『业相现前』,是上升或下坠的征兆。接着,或善或恶的重业,起用而决定招感未来的果报。2.「或」有「随习」的:既没有重恶,也没有大善,平平的过了一生。在这一生中,虽无显著的重业,但所作的善恶业,在不断的造作状态下,对于某类善业或恶业,养成一种习惯性, [P77] 这也就很有力量了。到了临命终时,那种惯习了的业力,自然起用而决定招感来生的果报。从前,大名长者问佛:我平时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时在十字街头,人又多,象马又多,连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时候如不幸而身死,不知道会不会堕落?佛告诉他说:不会堕落的。你平时念佛,养成向佛的善习,即使失去正念而死,还是会上升的。因为业力强大,不一定与心相应的。如大树倾向东南而长大的,一旦锯断了,自然会向东南倒的(6)。所以止恶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业,当然很好;最要紧的,还是平时修行,养成善业的习性,临终自然会因业力而向上。3.「或」有「随忆念」的:生前没有重善大恶,也不曾造作习惯性的善恶业,到临命终时,恍恍惚惚,大有不知何往的情形。到末后,如忽而忆念善行,就引发善业而感上升人天的果报。如忽而忆念生前的恶行,就能引发恶业而堕落。对这种人,临命终时的忆念,非常重要。所以当人临终时,最好能为他说法,为他念佛,说起他生前的善行,让他忆念善行,引发善业来感果。净土宗的临终助念,也就是这一道理,不过,这是随忆 [P78] 念的,如随重,随习的众生,到临命终时,业力最大──如重业与习业是恶的,那就很难使他忆念三宝,或施戒等功德了。学佛修行,到底平时要紧!
众生在生死中,是不得自在的,听「由业」力摆布。现在的生命,经过了死亡阶段,就转而开始一新的生命──「往后有」。这样的死而又生,前生与后世之间,不一不异,不断不常的延续,确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见的。由业感报,死生相续,在圣者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得了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所以外道也有多少信解业报的前生后世),对这是看得明白不过。可是一般凡夫,没有清净智,对于生前死后,不免黑漆一团,什么也不知道。虽有极少数的不昧前因,能知道前生,也被庸俗的唯物论者所抹煞。所以最好是依佛法修学,得清净智,发天眼通,去亲自证实这一问题。此外,惟有仰信如来的教说,及从推理去信解了。
教理的说明,初学还是不容易,现在姑且举一「薪尽火相传」的比喻来说明。庄子说:『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7)。庐山远公大师,就曾引用来比喻 [P79] 死生相续的道理。如前薪燃烧发光,等到薪尽火息时,又延烧到另一薪,火又旺盛起来。前薪不是后薪,后火也不是前火,而后火不能不说由于前薪的火而来。这等于说,前生的生命活动停止时,又展开一新的生命;前生不是后世,而后世确是依前生的业力而来。然而从死到生,时间与空间,都可能有距离的,所以死后生前的如何延续,还是需要解说的。依佛法的深义说,身心活动,显现为生命的形态。当死亡时,身心剎那灭去,显著的身心活动(现在的)停顿了,然而过去了的身心活动不是没有,这就是『业灭过去,功能不失』(这不妨说是生命的潜在)。等到因缘成熟时,过去的业力,就引发一新的身心活动,开始一新的生命。现在再以薪火相传来比喻:火烧物时,发为熊熊的火光,这如生命的显现活动。等到烧完了,发光的火焰没有了,这等于一期生命的结束,死亡。火息了,热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对象,加上微风的吹拂,又会『死灰复然』起来,又重新发出熊熊的火光。这等于因缘和合时,过去的业力,又会引发一新的生命。死灰复然的火光,不是前火,而与前火有着不 [P80] 可分离的关系;这如后生不是前生,而后生与前生的行业有关。从前火到后火,时间上可以有一间隔,这如后生与前生间,时间与空间,都不妨有距离的。不过,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约佛法来说,过去了的业力,在如幻的法性空中,本不可说有时空的间隔,只要因缘和合(如人生,要有父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时间,另一空间,忽然的引发一新生命──身心活动的又一新开始。
戊四: 生死常相续,圣者得解脱,凡圣缚脱异,深信勿疑惑。
四、正见有凡夫,有圣人。能正见有善恶,业报,前生后世,虽然是难得的,但如不信圣者解脱的自在境地,那人生可真苦了!五趣流转,生死死生,一直这样的升沉下去,这幕演不完的人生悲剧,如何得了!人生,决不是这样无希望的;确信圣者的自在解脱,才能向上迈进,冲破黑暗而开拓无边的光明。所以还要正见有凡夫,有圣人。
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死生,「常」在五趣中「相续」流转,这是一般 [P81] 的凡夫。经修行而得证的「圣者」,能「得」到生死的「解脱」。怎样才算是圣者?凡能现起无漏净智,体证法性──一切法的真如,就是圣人(勿与世间的假名圣者相混)。圣人也有好多阶位,但与凡夫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乎有净智,证真理。什么叫解脱?解是解除,脱是开脱。众生在生死中,不得自在,如在罗网中被系缚了一样。圣者得了净智,就断去生死根本的烦恼,这才从生死得解脱,得大自在,得真安乐。
凡夫与圣者,本来同样的报得『有识之身』。只因凡夫愚痴──以无明为主,这才系缚在生死中,不得自在。圣人因修持而得净智──以般若为主,这才解脱生死的系缚。这一「凡圣,缚(解)脱」的差「异」,一定要「深」切「信」受,切「勿」存丝毫「疑惑」。因为能信,就知道有圣者,有解脱;也能信圣者有真智慧,大能力;对于圣者的功德,如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佛不共法等,都能信受。能这样,就是奉行人天乘法门,现时还不能进求出世解脱的佛法,也能渐渐养成出世法种。否则,圣者与圣者的一切功德 [P82] ,都不信了;这不但诽毁事实,熏成邪法种子,也障碍了自身的进修。有些人自作聪明,以凡夫的知见来衡量一切,觉得自己不是圣者,没有净智,没有神通,人就不过如此,那里会有圣者呢?这种人的愚痴,真是可怜极了。如同样的用粘土做成的瓶子,没有经过火的锻炼,遇水要化,风吹日晒会分裂破坏。如经过火的锻炼,成为磁瓶,遇水不会化,风吹日晒也不会裂了。世间粗事,经过锻炼,还大大不同,何况自称『万物之灵』的人呢!难道依法修行,经般若智火的熏炼,还是凡夫那样的吗?凡夫与圣人的存在,一定要从深切信解中,引发坚定的正见。──上来,说明世间正见的主要内容,为修学佛法者所必不可缺的见地。
丙二
丁一: 流转五趣中,身心多苦迫。
众生在「流转五趣」之「中」,实在不大理想,「身心」方面,常受很「多」的「苦迫」。不过从大苦而到小苦,也会觉得轻松而舒适得多。三恶道苦多,不消多说;人间,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九』;诸天享福,也还有忧苦,尤 [P83] 其是一旦命终,自己知道要堕落时,那真是说不出来的忧苦呢!
丁二
戊一
己一
庚一: 大地狱极热,近边遍游历,八寒及孤独,是诸苦中极。
先说地狱趣苦。地狱,梵语捺洛迦,是苦处的意思。地狱分四类,共为十八地狱。一、主要而根本的,是八「大地狱」;由于猛火的烧然,受着「极热」的苦迫,所以也叫八热地狱。依经论说:八大地狱,在此地层底下;地球中心,确是充满烈火的。如有时火山裂口,就会喷出火来。佛经与基督教的旧约,都有大地裂开,陷身地狱的记载,所以八热地狱,决在地下──地球中心无疑。有人怀疑:这样的火热,怎会有生命存在呢?不知道,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有的入水而死,有的却要在水里才能生活。有的埋在土里会死,有的一直生长在土里。众生不可思议,切勿专凭自己的生理情形去推想一切。八大地狱是: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号叫,炎热,极热,无间。这些地狱,有二种特点:一、都受着猛火的焚烧,及为烈火烧热了铜铁(近于岩浆)所迫害。铁地,铁室,铁!B魇,铁槽,铁山,铁绳,铁刀,铁鍱,铁椎,铁串,铁炭,铁钉 [P84] ,铁钳,铁丸,这些火热的铜铁,种种的方式来苦迫罪人。二、身体又大,寿命又长(无间地狱寿长一中劫),所以地狱的最苦痛事,不是求生不得,而是求死不能,在业力没有尽以前,怎么也死不了,烧成灰也要活转来。地心深处的无间(梵语阿鼻)地狱,猛火烧然,苦痛的迫身,连一丝毫的间断都没有,这是罪大恶极的受报处。
二、「近边」地狱,也叫游增地狱。这…
《成佛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