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法印讲记 第一法印 诸行无常▪P25

  ..续本文上一页,它才生起就没有了,所以是客人;身体旋生旋灭,也是暂时性的,不是主人。

  当年虚云老和尚开示《用功下手——认识宾主》时,引用《楞严经》这段经文后,这样解释:“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想自生灭,本碍不着如如不动的自性。所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这里客字较粗,尘字较细。初心人先认清了“主”和“客”,自不为妄想迁流。进一步明白了“空”和“尘”,妄想自不能为碍。所谓识得不为冤。果能于此谛审领会,用功之道,思过半了。”

  从上面这段重要开示就知道,通达细无常是悟入客尘意义的重要依处,是有助于参禅悟道的重要前行。

  普照禅师《修心诀》上说:“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这也开示了客尘和自性,从生灭无常上指示了色身(凡夫的有漏身)是客尘法。

  通达刹那无常是悟入有法和法性的依处

  通达了细无常,依靠它容易悟入《辨法法性论》有法和法性的意义。

  有*轮回的具体内容,就是器世界、根身、心和心所。如果直接讲这些是无而现、是虚妄分别,一般人接受起来很困难,他的实执那么强,难以理解这样实在的器情万法是一种虚妄分别。但是,有了通达细无常的基础,心里就很容易接受,甚至会百分之百地相信。

  我们这样观察,由于器世界是一刹那的现象,器世界就是虚空中一现就灭了的忽尔性假像;由于身体和心识是一刹那的现象,身体和心识就是虚空中一现就灭了的假像。到这里就会想到身心世界一刹那就消失了,在这里面有什么实义呢?这不是虚假的显现吗?也就开始感觉到森罗万象都是空中毛发一样的显现,决定是“无而现”的。

  《辨法法性论》说:“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彼一切无义,惟计故分别。”举例来说,器世界是刹那灭的,器世界就不是实有的,它是实际没有而显现的,所以器世界是虚妄。一切时处得不到它的实义,它只是心识遍计的法,所以器世界是分别。同样,身心是刹那灭的,身心就是实际没有而显现的,所以身心是虚妄。一切时处都得不到身心的实义,所以身心是分别。

  以上讲了以刹那无常为依处,趣入有法的真实义。正因为身心世界只是一种假相,所以才在证入无分别智的时候,不见器世界、身体、心和心所。论中说:“第二由无现,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悉皆不见故……由现一切法,见如虚空故,及一切诸行,见如幻等故。”大乘圣者入定时,二取的假相都隐没不见,这时候是安住如虚空般无相的境界,出定时见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

  没有深刻抉择细无常的时候,由于内心对时空现象有粗大的实执,以这个障碍会觉得难以接受,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在这时候,如果能首先把细无常抉择到位,落到一刹那上再去观察体会,那就容易多了。

  问:为什么会更容易趣入呢?

  答:首先抉择细无常是极为重要的遣荡工作,它从时间上把过去、未来一切有为法的现象都遣荡无余了,只剩下当下一个刹那的显现,这等于把重如泰山的二取显现减轻到只有一根毫毛那么小,只要把全副心力放在当下一刹那的显现上,因为观察对象极其简单而微小,所以容易趣入。实际上,我们最终都应该落在一刹那上来抉择,从一刹那上去领会什么叫有法,什么叫法性。

  悟入三世流转的依处

  我们建立了身心相续只是刹那的假合之后,会知道从无始流转到现在是一条刹那生灭的生命之流。以今生为例,今生的相续就是许多个别别他体的刹那,向前推到初生的第一刹那,向后推到临终最后的刹那,中间就是以前前为因引生后后的刹那相续。现在观察一始一终的两端。

  观察今生第一刹那:这一刹那要么是常住性,要么是坏灭性,由身心后后有变异,就知道第一刹那是坏灭性,因为如果第一刹那不变,那就一直保持原样,而不会有任何改变,但这和事实不符,所以第一刹那决定是坏灭性。

  其次由“初刹那坏灭”,可以推知它是由前面的因缘和合产生的。我们看到它不能安住到第二刹那,就体会到它是在受着因缘的支配,因为如果它不受因缘支配而是无因生的话,它应该恒时存在。这样就知道,它是由前世最后一刹那的业识和父母精血和合的产物。这样,前世还有前世,一直推到过去无始,合起来就领会到,生命的流转实际是一条刹那心识的相续之流。再看最后死的一刹那,它是由前一刹那的因缘造成的,所以是刹那性。而且,今生的死和前世的死都是一期相续的坏灭,既然前世的死不是断灭,那今生的死也不该断灭。这样就还有来世、来世的来世。由此就知道,三世流转实际是刹那心识的相续。

  从相邻三个刹那可以知道过、现、未三世,三刹那是最微观的三世,展开就是宏观的三世。一刹那灭了,二刹那生;二刹那灭了,三刹那生。由于有生灭,才安立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刹那是这样,百千万亿个刹那也是这样。在还有引生后有蕴的因缘时,轮回仍然会延续。到还灭的因缘积聚时,才开始截断相续。以小乘来说,直到阿罗汉入灭尽定时,五蕴相续才灭尽。

  总之通达了刹那性,就知道今生只是一刹那,轮回只是一刹那。

  (三)赞无常想

  【具有此等殊胜必要故,经云:“一切迹中,象迹最胜。一切想中,无常想最胜。”】

  具有以上所说的种种殊胜必要的缘故,《涅槃经》说:“一切足迹当中,大象的足迹最殊胜。一切想当中,无常想最殊胜。”

  大象的足迹一是很庄严,二是清晰,尤其是大象会观察,所以沿着它的足迹走是非常安全、保险,能够非常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同样,在种种分别心的想当中,无常想是最殊胜的。为什么呢?因为要破除常有执著、看破红尘、放下一切刹那迁变的无常法、直接趋入无为法涅槃等等,都要依靠细无常想,没有无常想,就没有了真正放下轮回、趋向解脱、证悟空性的依处。

  一般人为了自己得到安乐、远离恐惧、痛苦,修善法的功德,但还是耽著世间八法的心态。以这样的状态,想直接了脱生死、趋向解脱,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布施、持戒的动机只是想求人天福报、想求名闻利养,没有无常观,就都成了轮回的因。所以和无常观相比,不作意无常的修法都成了一般的善法。就算在千万劫当中,以七宝、金银等对十方世界的阿罗汉日夜不断地做供养,也比不上一刹那安住细无常的修行。

  所以,看破红尘、厌离生死轮回、一心希求解脱以及修般若空性的根本依处,唯一是这个无常想。以这个原因,《涅槃经》说:“一切想中,无常想最胜。”

  《涅槃经》当中把无常想比喻为大象的脚印,沿着大象的脚印走,不会有任何违缘出现,可以非常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大象从不会走险路,在它走过的路上没有悬崖、没有荆棘、没有坑井,总之远离了一切有危险的地带。同样,我们念头上走一条无常的路,不论是常执、我执、乐执……所有的险路都完全可以避开,不会落在任何一个里面,就在这无常想的正念里,可以顺顺利利地越过一切。也就是,一个人念念往无常方面想,他是平安的、顺利的、往涅槃、往清净去的,他走的是一条三世诸佛走过的圣道。

  《普贤上师言教》中引用了一个校量功德的教证说:对于一百位像舍利子、目犍连那样如妙瓶般的殊胜对境做很大的财供养,还不如一刹那忆念“有为法是无常”更殊胜。

  我们比较一下,忆念一切有为法是刹那无常时,在心态上对身心世界没有贪执、没有我执、没有我所执,是止息烦恼、唯一趣向解脱的。相反,如果没有无常的定解,没有无常的观修,自己的心缘在轮回方面追求,虽然供养殊胜的对境有很大的福德,但是不如前者一刹那忆念无常的功德。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造因感果的作者是在自己心上,功德并不是以外在形象,而只是以内在的心态来衡量,如果只是缘轮回贪执的心,那再怎么也比不上一念真正趣向解脱、趣入无我的无常想。

  所以,我们要重视无常的修法,依靠通达细无常,人无我就在掌中,解脱就在掌中。这是极关要的趣入途径。以这个原因,佛在宣说第二转无相*轮和第三转善加辨别抉择如来藏光明的*轮前,首先说四谛;在说四谛的最初,首先说苦谛;在说苦谛的最初,首先说无常。这个无常是进入圣道的最初关口,也是最关键的关口。大家要深深体会到这里有极大的善巧,这里是极紧要的地方。

  

  思 考 题

  

  一、诸行无常

  1、解释名词:(1)诸行无常 (2)同类相续

  2、为什么说“世间人认为事物从产生到坏灭之间是常住的”是一种错乱?

  3、常住和相续住在“住”的方式上有何差别?

  4、具体描述以下事物的生、住、灭三相:

  (1)一辆轿车 (2)清朝 (3)地球 (4)一只狗 (5)我的中学时代 (6)今天的工作 (7)一场晚会

  5、以什么理由成立从闪电到须弥山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刹那灭的自性?

  6、以理阐述若承许事物当生的第一刹那是坏灭性,由此即成立(1)无常是遍于一切有为法中的法性(2)有为法上永远没有常。相反不承许此点,会造成哪些相反的观点?

  7、(1)有人说:我的小车在没有坏之前,一直是常住的。对此应如何破斥?

  (2)把“小车”换成“住宅”、“身体”、“电视”等,再以理破斥。

  8、在以下事物中任取几例,阐述此事物是以近取因和俱有缘配合而出现的事物此位彼位迁变的一连串刹那的自性。

  (1)做包子的过程 (2)做米饭的过程 (3)驾车 (4)我的一次运动 (5)我的工作

  9、以理证明在以下情况下瓶子发生了变异

  (1)瓶子从有水到无水

  (2)我把手拿起瓶子

  10、(1)以理证明:没有脱离事物的独立空间位置。

  (2)体会:自我出生以来,我在人间的每一个空间位置,都是缘起生的现象。

  (3)进一步体会:芸芸众生在六道里的每个空间位置都是缘起生的现象。

  11、(1)以理破斥“钢铁没有发生变异,只是钢铁上的时间有变异”的观点。

  (2)阐述生、灭、所作性这三者只是同一个事物不同侧面的说法,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解释(如当下的电视画面,花盆里的花,等等。)

  (3)体会:在我身上的时间是什么?比如,我的工作时间、我的饮食时间、思维时间、行走时间,其真相如何?时间的量如何建立?

  (4)进一步体会:我这一生的时间是哪样一种法?我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流转的时间又是什么?

  (5)进一步体会:我的轮回生命实际只是一刹那。

  12、(1)以刹那性为途径,以理抉择有为法无有实义、无可把捉。

  (2)体会:当下的电视画面,我执取不到任何东西。进一步体会:播放两小时的电视剧,我也执取不到任何东西。

  (3)运用这一理论观察体会:我这一生没有执取到任何东西。

  13、(1)以理证成常法是无法被毁坏的。

  (2)为什么说在我们根识的境界里永远见不到一个常法?

  14、(1)以理破斥“铁锤制造瓶子坏灭”的观点。

  (2)从哪一角度可以说铁锤是毁灭瓶子的因素?

  15、解释名词:(1)粗相续无常 (2)细法性无常

  16、为什么说“若有为法刹那不灭,则成为僵死的世界”?

  17、体会:你所在的城市(或乡村)里,一切人、事、物都像河流、灯焰一样。

  18、观察器世界的坏灭性:

  (1)地大是刹那性 (2)水大是刹那性 (3)风大是刹那性 (4)火大是刹那性 (5)颜色是刹那性 (6)形状是刹那性 (7)香气是刹那性 (8)味道是刹那性 (9)触觉是刹那性 (10)声音是刹那性

  19、综合观察(1)首先从周遭的外环境开始入手观察,比如自己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学校环境等,整体上是许许多多刹那灭的四大、五义的假合。

  (2)扩展到观察自己所在的城市、国家、地球、太空都是刹那性。

  20、反观:我是怎样产生了认为诸法常住的错觉?

  (1)致使我错乱的原因是什么?

  (2)我是对于哪样的境生起了错觉?

  (3)由这一错乱致使我的心态和行为生起哪些颠倒,会导致哪些负面影响,造成未来生生世世往哪方向发展?

  (4)具体化:思考我对我的生活用品、喜爱的物质如何生起了常执?以这一常执让我生起了哪些痛苦,给我带来了哪些过患?(根据各人的经历作思维)

  21、观察身体的坏灭性。

  (1)头发 (2)皮肤 (3)肌肉 (4)面容 (5)眼睛 (6)牙齿 (7)关节 (8)内脏等等

  22、反思:缘于身体的常执让我产生了哪些颠倒的心态和行为?

  23、观察自己的身体只是缘起生的自性,而且是按照刹那性依次而安立的。

  24、思维通达细无常是清净白法的依处:

  (1)不贪一切所作境界 (2)希求解脱

  (3)趣入空性意义 (4)安住当下

  (5)理解器界根身、心心所同为虚假

  (6)真实中,有为法没有静止和运动

  (7)有为法是客尘

  (8)因、果只有从刹那性上安立

  (9)一切三世流转只有从刹那性上才能安立

  (10)由“一刹那”作为1,建立名言无量的阶段差别

  (11)由“一刹那”是0趣入胜义。

  25、佛经说:“一切迹中,象迹最胜;一切想中无常想最胜。”以喻义结合的方式揭示经文的涵义。

  

  

《四法印讲记 第一法印 诸行无常》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