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刻起,营员们就一直盼望着净慧大和尚也像当年的赵州禅师一样,对他们说一声“吃茶去”。
直到7月23日晚,营员们的这一小小的心愿总算得到了满足。
在观音殿前,古柏树畔,全体营员和法师居士整齐有序地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跟前都放着一盏清茶。
“请各位品茶!”净慧大和尚站起来,端起茶杯,向各位示意。
一片寂静,大家都在用心品味。
赵州茶到底是什么滋味
我们品出来的就是当年老赵州所品出的滋味吗
营员们都在心里打鼓。没有人敢承担!
“我喝了多年的赵州茶,很惭愧,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滋味。各位只好自己去慢慢品尝。”
明眼人自然能品出净慧大和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要把它仅仅看作是自谦的说法。禅是不立文字,不可言说的,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只有拿自己的全部身心去体会,方能品出个中滋味来。
也许是大家品出了茶中的禅味,整个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都争先恐后站起来发言,谈自己学佛的经过,谈自己参禅的体会,谈这次夏令营的感受,谈学佛与练气功的关系,谈自己今后的打算,谈自己对佛教未来发展的看法,谈今后举办夏令营的建议……“百家争鸣”,令人耳目一新。看得出,营员们的所谈,都是从自心中流出来的,真实感人,极富启发性。
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已是十点多。很多营员对自己没有机会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的场合一吐心曲深表遗憾。他们一致要求净慧大和尚,在下一次夏令营中,多安排一些这样的活动。
中国佛协的关怀与希望
在这里,我想着重指出的是,中国佛协对本次夏令营活动所给予的特殊关怀和希望,使广大营员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一开始,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受赵朴老之托,在开营式上给营员们作了一次鼓舞人心的讲话,充分地肯定了举办夏令营活动的意义,并希望河北佛协坚持把夏令营活动举办下去,为今后全国其他寺院举办类似的弘法活动,作一些探索。
继此之后,7月22日上午,中国佛协副秘书长、福建莆田广化寺住持学诚法师,中国佛协常务理事、北京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中国佛协办公室副主任张泽西先生等,一行近20人,又冒雨专程前来柏林禅寺,看望了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学诚法师还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为了表示对夏令营活动的支持和关怀,他们除了打斋供众之外,还同广大营员一起参加了听课和传灯法座活动。
学诚法师一行对夏令营活动的热情关怀和参与,将本次夏令营活动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赢得了广大营员们的衷心感谢和赞叹。营员们普遍地认识到,没有中国佛协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就没有这次殊胜的夏令营活动。
闭营式上的心灵回音
七天的丛林生活确实太短暂了。在营员们的感觉中,新的生活似乎才刚刚开始,就被无情的时间匆匆拉上了帷幕。明天就要离开柏林寺了。说不出的遗憾,说不出的留恋,说不出的感激,还有找到精神家园之后那种说不出的欣喜。在7月24日下午的闭营式上,我们可以听到营员们的这些心灵回声——
李凝同学说:“通过参加夏令营,我找到了佛法。佛法是人生真正圆满的解脱之路。在皈依仪式上,当我念到“尽形寿皈依佛”的时候,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就像迷途的游子找到归家之路似的,那种激动、喜悦、依托感、委屈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通过早晚课、行香、坐禅、过堂等宗教仪规,我深深地体会到心灵中最深刻的一种诚心、愿心的复苏。我告诫自己要以平常心去修行,做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者。”
王安洁同学说:“让我们以恭敬、诚挚之心,感谢各位法师、居士为我们作了精彩的法布施,是他们点燃了我们的心灯,照亮了我们的漫漫人生路,使我们有一种归家的感觉。我也感谢柏林寺常住法师、居士,为安排我们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正是他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才使这次夏令营得以圆满的成功。”
张红伟同学说:“来到柏林寺,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心情特别平静、安适。各位法师的开示,更坚定了我的信仰,使我认识到,唯有佛法才是最究竟的解脱法门,才是我们心灵的真正皈依处。”
汲喆同学说:“夏令营是中国佛教的希望工程,我希望参加过夏令营活动的全体营员都发心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本钱。”
从营员代表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
(1)佛法的生命是常新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2)现代人类迫切地需要像佛法这样的精神信仰,来指导和安顿自己的生命;
(3)生活禅夏令营,作为新时期的一种弘法方式,契理契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届生活禅夏令营,历时七天,至24日下午圆满结束了。在本次活动中,有一百多名营员皈依了佛教,他们将成为佛教事业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位营员的话来结束这篇报道——
“感谢促成这次夏令营圆满举行的所有善良的人们。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几分光明,几分温暖,几分吉祥,几分宁静。”
《三届:法雨清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