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三届:佛门的孝道(皎玺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人。还有一部经叫《大乘本生清净观经》,经中讲父亲就是慈恩,母亲就是悲恩。母亲的悲恩是佛住世一劫都说不尽的。《善生经》、《观佛像海经》都讲到报父母恩,《梵网经》中更讲孝顺父母。我们熟悉的《地藏经》就讲,愿我父母永脱地狱。《大方便佛报恩经》也告诉我们,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难行苦行孝养父母,身体血肉供养父母,行事如是。经典太多了,不胜枚举,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佛教是最注重发扬孝道的。因为佛本身就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觉者,他表达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对做人道理更是明白,真正做到了大孝、极孝,同时又不遗余力的提倡知恩报恩。

  说到报恩,为什么说出家是大孝呢?因为我们出家了,不是报了现生的一世父母的恩,而是要报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报恩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把父母度出三界,让他们离苦得乐,所以说佛教讲的孝道才是世上极至的孝,它比世间的孝更极伟大。报恩又轻重分全之别,把报今生父母的恩作为轻,报过去多生父母的恩为重,报一生父母恩为分,报多生父母恩为全。农历的七月十五,每个寺院都会举行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法会,也是起源于一个报母亲恩的故事。不仅佛是一个大孝的圣者,佛的弟子同样也是大孝的圣者,《盂兰盆经》就是讲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报他父母的恩。他出家以后精进用功修道,很快就得了神通。他用天眼观察他的父亲在天道里享福,他的母亲在恶鬼道里受苦。做鬼很苦的,肚大如鼓,喉咙细的像一根针,想吃的东西到他嘴边就化为烟了。目犍连见到母亲那个惨状,马上就用出家人吃饭的钵,盛了满满一钵饭,给他的母亲吃。他的母亲呢,一手抓住钵,一手把钵盖起来不让他人看见,这就说明她悭贪的习性非常严重,心量太小,饭还没到嘴边就化为火炭,就烧起来,冒烟了吃不到。目犍连看到这样的惨状非常痛苦,就到佛陀那里求佛陀来救他的母亲。佛陀就对他讲,这个非佛一个人的力量能救得了的。佛陀告诉目犍连等到七月十五的时候,出家人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就在这一天用各种最好的饮食供佛及僧。借着这个功德,目犍连的母亲超升了。佛还说,用这个盂兰盆供的功德,能够超度我们七世以前乃至无量劫的父母。盂兰盆法会间一般都称作鬼节。一般的人大肆的杀生来祭祀祖先,这样反而度不了你的祖先更造了杀业。我们应该放生戒杀长养慈悲心,到佛门做种种的功德回向给我们的祖先,这样我们才是真正做到了孝顺。

  最后奉劝大家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佛法是最讲孝道的,即从孝顺父母开始。

  明海法师:感谢两位法师从五台山为我们送来美味佛法食粮,由于时间有限,她们今晚要去石家庄,明天返回,所以由我代大家提问好不好?

  第一, 两位法师出家前是否已经是居士学佛多年呢?

  皎玺师:我在出家前做了七八年居士,我是上海人,在上海佛教居士林干活,我自己工作是政府机关做英文翻译的。

  善学师:感谢大和尚给我这个机会,我在家也是佛教徒,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也是在政府部门。

  海师:请问两位法师,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对本人体会有何不一样呢?

  善学师:我在家感觉自己是业余者,出家是一门深入,专攻佛法。

  皎玺师:我出家后最大感受时,在家象是火上莲花,出家象是水中莲花,其实我工作也很简单轻松,出家后就更能全身心投入。

  海师:在座女营员很多,也许有心理萌动,看出家这么大功德,但实践中很多不能说,头发剃光了,自己喜欢衣服又不能穿,而且还不能化妆,这点放不下,还有,在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冰激凌,零食,出家就不能吃零食啦,也放不下,在家很苦恼时,可以跑到父母朋友同事那里诉说,出家似乎一穿上衣服就成圣贤了,再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呢?

  皎玺师:我们也观察到了,女营员看男营员出家非常羡慕,就恨自己不是男生,女众确实有局限和障碍,佛在经典里给我们讲,三世诸佛从来没有让女众出家过,只有在释迦佛时,他的姨妈要求随佛出家,三次苦苦哀求,佛都不同意。最后阿难问女众能不能证阿罗汉,佛说可以,故阿难就说,那女众为什么不能出家,佛默然同意了。但是佛在经典里也说,女众出家令正法早灭五百年,本来正法1000年,像法1000年,末法10000 年,由于女众,而正法早灭 500 年,这时佛定八敬法,女众要尊敬比丘的八条法则,这样就能保证正法还能 1000 年。男众可以七次舍戒,女众想出家只能这一次,一定要考虑好,舍了就别想再出家,看到男众穿海青很羡慕,普寿寺有五六百出家人,假如大家要出家,想要体验出家生活到底怎么样,到底怎么修行,为什么年轻人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跑到五台山艰苦条件里面生活,大家如果对这感兴趣,我们寺庙最近开了居士班,专门解决你的问题,大家不妨一试。不过要求比较高,年龄是 25 岁以下,学历高中以上。

  现在就这样,发心出 家的 居士都有 150 多个,整整一栋五层楼都住满了,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有机会可以体验一下,但是女众不能剃头。

  海师:现在台湾女众出家很多,女众出家与男众比例大概是 7 : 3 ,大陆也是学佛女众多,不知道出家具体怎样比例,不知道两位法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皎玺师:这种情况有人说这是佛法衰相,但是有人不赞成这种看法,觉得女众出家修行成就更高,因为女众各方面生活体验和信心、慈悲心胜一点,对佛法和生活的体验更细,遇到佛法以后,更能体验佛法的好处,尝到佛法殊胜利益,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要分别男众女众,只要个人出家,非道弘人,人能弘道,佛法还是有希望。

  

《十三届:佛门的孝道(皎玺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