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身方面来讲你感觉是不情愿的,很烦躁,干一种工作很枯燥,比如工资低呀,没有得到好的报酬啊,其实这些东西好多都是一些错误的想法,但是在你经历过了,你再回忆就会发觉这些想法是错的。从佛教的角度去看这个人生,看你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做过的事情很多都是很愚昧的。去年我也申请过柏林禅寺的夏令营,没有录取。今年我想可能也没有机会了,但是没想到很幸运被选上了,而且更幸运的是今天能和明海大和尚在一块我们交流,非常高兴。谢谢!
明海大和尚:你指定下一位。
营员5:我是女三组的组长,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学佛的经历。我现在是自己在运作一个公司,是做国际文化传播。但是在我的公司运作第五年的时候,突然之间男朋友分手了,刚才明海大和尚说是要分享生活嘛。公司的运作也出现一些瓶颈,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就选择了一个逃避的方法,就出国了。回国以后,我就发现我所逃避的问题根本就没解决。后来看到《认识佛教》,是净空法师写的。我是怀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就是说我们受这种教育,怎么能信佛呢?是迷信的这种想法。但是读完这本书以后,深深被它迷住了,这样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我就开始看佛经方面的东西,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位大姐,那位大姐说你可以去拜经。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拜经对我个人帮助非常多,因为从国外回来以后,我一直是比较消极的状态,看佛经吧都说一切都空,既然都空了,工资也可以不要了,什么就都可以不要了嘛。而拜经的过程给我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力量。大姐教我拜经的时候,她让我发一个愿,发了这个愿以后,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当时我许了一个愿就是说请佛菩萨加持我,让我的公司有所起色,摆脱困境,让我也不再害怕。结果在拜经的第二天,我的很多年的头疼病就好了。(因为和男朋友分手以后一直头疼)拜经第二天的时候,精神状态特别的好,而且我在拜经的53天之内,佛菩萨已经答应了我的事情,我向他要求的事情都实现了。这对我感触特别深。我们真的是要相信佛法,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去学佛,佛菩萨一定不会辜负我们。刚才的营员说了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我也做过不同的工作。我也做过老师,做过翻译,做过销售,时间都不是很长。但是我觉得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就是做老师,因为做老师我觉得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我那时候是带了一个半年的学生班,一个班里的学生年龄层次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个人和我爸爸的年龄差不多,但是学英语学得非常认真,那时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班里去,比别的老师还要推迟一个小时再下课。但是那段时间真的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一段。奉献人生嘛,你奉献的多的时候,你就是快乐的。
营员6:明海大和尚好!大家好!我简单说两句吧。其实我接触佛法的时间非常短,我先接触的是禅,而不是佛法,是由禅了解佛教,然后学习一些佛法。然后我也是将于明年要去日本的妙心寺派的花园大学研究日本的禅文化。
明海大和尚:谁给你介绍的?
营员6:是国家公派的博士生。
明海大和尚:花园大学也可以吗?
营员6:可以的。
明海大和尚:我们跟妙心寺有联系。
营员6:是的,我知道。日本的那些佛教徒他们很崇拜赵州和尚,其实我也很崇拜赵州和尚,怀着这种敬畏的心态我才来到这,我也希望自己能在中日的禅文化领域中奉献自己的一生,能为这种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就说这些吧,谢谢大家。
营员7:大家好!明海大和尚好!我是一个学生,我就讲一下我读佛经的一些感受吧。我在读研究生的时期上了很多很多的课,我觉得很多的课都很无聊。虽然我是学中文的,中文作为文科,它应该是有很多的人文性的,但是当前的情况就是很多的课越来越科学化了。读了之后感觉到很隔膜,然后生活中又有一些苦恼,也是有殊胜的因缘吧,我宿舍就有一个非常信佛的人,他每天都读佛经,在他的影响下,我第一次读了《金刚经》,当时读的是朱棣的《金刚经集注》,当时读他的序言我就直接被震撼住了,明朝的一个皇帝写出来的序言都具有如此高的觉悟,直指人心。然后读到《金刚经》以及历届的高僧大德对它的注解的时候,更是由衷的感到喜悦。因为我觉得平常的时候,自己的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佛教中也有一个公案,好像说是我的心不安,请法师为我安心。那个法师就让他把心找出来。其实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很大的一个生存的困惑,就是你的心怎么能安,安在什么地方,然后在《金刚经》里面,我觉得我就找到了一些答案。在读了《金刚经集注》以后,又读了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尤其是在读《金刚经说什么》的时候,我觉得它一个很好的意思就是说其实就是像我们这个夏令营的名字命名的一样——生活禅,生活让人感觉是很凡俗的,而禅呢感觉是很高深的,那高深的神圣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在很高远的地方,而是就在生活之中;同样的你的心可以追求很玄远的东西,但是它也必须要落实在当下。其实这和儒家的孔子所说的极凡而圣这一类追求是相似的。后来我又读了《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等,感觉都是受益很多。然后我再说一个基本心得吧,就是我觉得学佛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就是处理我们的烦恼的,因为在《坛经》里面,慧能大师指示了一个途径。我们肯定是面临着很多很多的烦恼,那么怎么面对这些烦恼呢?就是即烦恼而菩提。就是从这些烦恼中生出智慧来,转识成智。我觉得这是我们度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式。由此我们也会体会到其他人可能也在经历着相同的烦恼,所以说当我们想到我们自己烦恼的时候很痛苦,然后想到别人可能也有这些烦恼的时候,慈悲之心可能从此就生发出来了。我觉得度自己的烦恼可能就是智慧,由此想到别人的烦恼试图帮助别人,度别人的烦恼这可能就是慈悲。观音菩萨中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悟有情,也是慈悲,我觉得既有智慧又有慈悲这是一种非常圆满的生活方式。
第二组(主持人:衍空法师)
衍空法师:这个感人、这个好的结果的故事,为什么可以发生,如果是我们在我们自己的生命里面,可不可以发生?我们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也可以不谈这个故事,谈谈你自己的经验,你们自己的一些感人的故事,题目是“我的善缘”,你可以说一下你自己,对你来说好的善缘,你有没有像刚才讲的故事一样,有那么一个好妈妈,或是令你特别感动,令你改变的一些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我们希望大家从这些故事,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令我们在生命里面,可以为自己,为其他人带来更多一些智慧,更多一些慈悲,所以我们用这个方法来讨论好不好?
男营员:大家好!我叫冯至京,因为五分钟时间很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对刚才那个故事的感受,另外一部分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善缘。听完刚才那个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真的应该去修行自己,什么意思呢,在小雪讲她的故事的时候,我就想到,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她这样的人,但是没有机会得到像她这样的善缘,也就是说,那些人,他可能在孤儿院,可能在流浪,可能在街头,可能有饿死或者冻死,他没有小雪这样的善缘。但是为什么小雪可以有这样的善缘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她的养父母在不断地修行,所以呢就可以让小雪有这样的善缘。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去这样修行,那么刚才我说的那些孤儿,他们应该也有机会,得到我们的善,我不知道我表达的意思清楚不清楚,就是说只有每一个人都去修行,然后都去结善缘,然后才能使每一个像小雪一样的包括类似的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应该得到的帮助,这是我的感受。第二部分的感受是跟我的一个考试经历有关系,我2006年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是石家庄的,然后参加工作,参加了一年之后辞职考研,报考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然后第一年没有考上,然后坚持又考,第二年考上了,这个倒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这个过程当中我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我现在想起来,包括在听小雪的故事当中,内心想起来,非常的感动。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我就租住在石家庄一个城中村,如果谁是石家庄的可能会知道,有一个尖岭村,就是特别破落的一个楼的三楼的小阁楼,他们平时用来放柴火,面积也就四五平米,只能放一张床,一个月租金是三十块钱,大家可以想象它的条件,这个也没有什么,我内心认为是没什么的,因为整个过程中我一直过来寻求佛的加持,我想说的是中间有一个同学,是我读河北师范大学的同学,他姓杨,经常到小阁楼去看我,我这个人比较内向,我做得不好的一点是我从来不会主动跟人联系,包括现在他有时候主动给我发短信我都不搭理他,我一直是这样的方式,但是他从来不会对这些感觉到多心,经常去看我,要不就跟我聊聊天,要不就给我带点吃的,要不就请我吃一顿火锅,当然他一直说从我那得到东西很多,因为他遇到感情问题或是什么问题我会跟他解析,他会觉得快乐。还有半分钟的时间,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一个人,他姓王,也是在我的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包括生活过程中给了我很大帮助的一个人,没有这个人,我现在不会走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今天他在哪个角落待着。总之,我觉得他们不是学佛的人,但是他们身上有佛性,所以我希望每一个人通过这次的机会,都能够加深,加强自己的修行,去结更多的缘,更多的善,谢谢大家!
衍空法师:你邀请一位同学来说吧。
男营员:邀请咱们香港的营员,那一位,旁边摆小杯子的,就是他。不是香港的也没关系,因为我刚刚看他的表情特别虔诚。
衍空法师:没关系的,不是香港也可以。
女营员:谢谢师父!我也在想我的善缘,我没有特别的经历,只是非常感谢曾经在大学时期参加了禅学社,那个时候…
《十七届:“我的善缘”分组茶会(节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