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一定证得空性,可是看破红尘之后,生活上有很多轻松,流的泪跟在家人比起来,应该说少很多。
我们证悟空性的真正作用,就是对众生生起真正的利他心,若想生起利他心,首先必须缘苦难的众生生起悲心。最近,我们看到众生受苦的现象比较多,不管打开收音机还是电视,播放的都是天灾人祸,自然灾害也好,人类战争也罢,许多场面惨不忍睹。就拿今年来讲,年初的时候有暴风雪,受灾地区遍及中国14个省市,很多人都无法返乡过节;前不久,缅甸一带爆发热带风暴,至今已经死了三四万人,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最近四川发生大地震,好几万人被埋在废墟中,美好家园毁于一旦,家破人亡处处可见;还有,安徽也爆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各种灾害层出不穷,即使没证悟空性,我们也忍不住生起悲心。
这些灾害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是众生造恶业的果报现前,假如前世伤害过别人,即生就要遭受这样的痛苦;另一方面,现在人类破坏自然非常严重。我并不是发现了什么,但自己每次路经汶川一带,看到不管是山也好、地也好,全部破坏得特别厉害,经过的时候心惊胆战、十分害怕,以前就有这种感觉。当然,这是一种缘,不是因,最主要的因就是众生前世造的恶业,再加上严重破坏自然平衡,必然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万物都是有法规的,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如果损害了自然界,按照佛教的说法,龙王、地神、山神、水神就会发怒,给人类降下种种不幸。
其实,我们身体是一个小宇宙,外在的环境是大宇宙,二者是一体的,假如严重破坏了大宇宙,最后也会毁灭自己。《黄帝内经》中列举了大量事实来证明天与人是统一的,比如,天有日月,人有双目;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五骨节;鼻额像山岳,毫发像草木……可见,人与自然相依相偎、无法分割。然而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因为可以上天入海,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打着“人定胜天”的旗号,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最终招致了大自然的强烈报复。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今天在这里呼吁,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少也是念1万遍到10万遍的观音心咒或佛号,回向救度这些可怜众生。在座的道友从今天就开始念,对可怜的众生,我们佛教徒应该有办法,念观音心咒或阿弥陀佛名号,对他们决定是有利的。不像现在有些人,光是“祈祷祝福他们,让他们平安,让他们战胜痛苦”,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真正能带来利益的,唯有佛菩萨的加持。所以在座的人今天就开始念诵。
以后看到这个光碟或者文字的佛友,希望你们从此时起,也念1到10万遍的观音心咒回向这些众生,以免除自然灾害及堕入恶趣等暂时和究竟的痛苦。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大家应该尽量献出爱心,帮助这些可怜的众生。我们作为一名佛弟子,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年寂天菩萨也是如此:有一段时期印度某地遭到极大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当地一千多乞丐没有饭吃,饿得奄奄一息。乞丐们正在等死时,寂天论师用神通使他们得到丰足的饮食,身体完全恢复过来,然后为他们宣讲因果、十善等佛法,令其全部皈入佛教。(第六种稀有传记)
还有一次,在一个地方有五百名持邪见的外道,当时那里闹饥荒,他们得不到食物,遭受到饥饿的折磨。他们私下商议:谁要能解决众人的食物问题,就推他为首领。寂天论师得知后,便到城市里化了一钵食物,通过不可思议的威神力加持,使五百名外道取之不尽,摆脱了饥饿痛苦。之后,寂天论师给他们讲经说法,传授五戒十善,使他们抛弃了邪见,行持佛法。(第七种稀有传记 )
所以,我们平时看见遇难者、痛苦者时,不管是见解上、行为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只要我们有能力,就要尽心尽力帮助。如果没有这样做,光是口头上说发菩提心,行为上却无动于衷,这是不合理的。对可怜众生生悲心,这方面的教理非常多,关键要看自己平时有没有串习?遇到一些痛苦者,心里会不会有反应?若对空性法门有所认识,自然会对没有通达空性的众生起悲心。相反,对空性的道理不了解,所作所为被实执束缚,而且没有利他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做什么都意义不大。因此,大家应当抛开自私心,驱开执著心,尽量安住于空性中,以清净心来帮助众生。
现在很多人早上起来坐禅,晚上睡前也坐禅,但坐禅的过程中,应该有麦彭仁波切那样的窍诀,即先观察自己的蕴存不存在?我存不存在?法存不存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剖析,对单空生起无伪的见解,之后再对离一切戏论的境界进行修持,这样坐禅才会成功。否则,修空性很容易误入歧途。
有了这样的基础,对世间的得失盛衰就不会执著,觉得它跟梦境没什么差别,其自性不可得,显现也是假的,执著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若远离了这些执著,再回过头看芸芸众生,为了蝇头小利而大肆造业,自然会对他们生起悲心。这种悲心的生起并不是特别困难,当然,倘若自我的心一点也没有损害,空性的见解一点也没有证得,那说得再漂亮、做得再轰动,悲心也生不起来,痛苦的毒芽仍会不断生长。
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依照传承上师们的教言,从根本上铲除执著。这个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短暂的时间中马上就能明心见性。不过也不要紧,只要我们的路是正确的,依靠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达成所愿。世间人搞一个企业、搞一个项目,尚且不可能一天两天就成功,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依靠循序渐进次第性修持正法,才能断除执著。若能如此,你一方面不会入歧途,另一方面,自己的修行境界也会越来越稳固。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七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