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家,即使没当成一个合格的出家人,不杀牦牛也算是很好的。”因为穿着僧衣不可能去杀牦牛,所以有些人戒规守得不一定很好,闻思也不一定很成功,但一辈子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就不会去杀害众生。有些父母让孩子出家,不求其他的贡献,不杀牦牛也算是一种供养。我有时候想:“我这一辈子多亏出家了,否则,会像我的同龄人一样,现在算起来,杀的众生可能相当相当多。这个命债是逃不掉的,来世一定会遭受痛苦。”《贤愚经》中说:“戏笑杀他命,悲号入地狱。亿载苦万端,伤心不可录。”欢欢喜喜地杀害众生,最后定会悲鸣号叫地堕入地狱,千百万劫中所感受的痛苦,实在无法用笔墨来描述。
不说地狱,就算在人间,即生中也会特别痛苦。所以大家在有生之年,一定不能杀害众生。佛经云:“杀生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中邪见重。”汉地的大德也说过:“万物皆有痛感,微如虫蚁也不能杀害,因为它们也贪执身体。”我们生病了,马上就去医院,特别怕死,愿意活在人间,其它众生也是如此。但我们人类太可怕,很多人从小没有培养慈悲心,认为虐待动物、残杀动物是英雄之举,这样之后,恶业越来越增上,最后变成特别可怕的人。
因此,大家应当从这种恶习中摆脱出来,以慈悲心来对待万物,走路也要看看地上有没有小虫,平常经常发誓纵遇生命危险也不害众生。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谋生手段,没必要非得像屠夫一样造恶业。今天听课的各位道友,大家应该从内心里想:“我以前为了这个身体造了无数恶业,从现在开始,即使不造其他善业,在有生之年也要尽量不害众生,尤其是不故意杀害众生。”发这个愿的话,功德也非常大!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
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
现在人求的特别特别多,有些专家说这种贪心太过分了,欲壑难填,甚至天人也无法满足。这些人为了求名、求利、求地位,不要说杀动物如割草,就算杀人也不眨眼,若不是害怕法律的话,把亲朋好友全部杀掉都无所谓。甚至世间上恩德最大、从小抚养自己的父母,杀害他们也毫不手软,一点都不顾忌。
在佛教历史上,未生怨王杀害自己的父亲,勒行王以贪心增长而杀害母亲,这样造五无间罪的现象有是有,但实际生活中还是比较少。然而在当今社会,杀父母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在这里顺便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前几年有个案子在巴西轰动一时,某富翁的女儿苏珊,爱上一个穷小子丹尼尔,他们的感情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于是二人产生杀心,趁父母在熟睡时,用铁棒砸碎了父母的头,并制造歹徒入室抢劫的假象。结果在2006年被查出来后,她和丹尼尔互相指责对方是该案的主谋,一段恋情就此告吹。
还有,大概在今年持明法会期间,兰州某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有个人叫许福斌,他生长在农民家里,父母对孩子特别关爱。但他是个网迷,天天要都上网,因不满父母对自己沉迷网络的责骂,遂产生杀死父母的恶念。有一天,母亲到厨房里烧火,他乘机用提前准备好的铁锤,猛砸母亲的太阳穴,致其倒地。父亲听到响声赶来后,他又持铁锤狠砸父亲的脑袋,将父亲砸死。然后,许福斌将一玉米棒塞在父亲嘴里,又拿一截木棒在母亲嘴里乱捣。他在父亲身上搜出27元后,就到外面上网去了。次日凌晨,他上完网回家后,竟然丧心病狂地对母亲的尸体进行侮辱。最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判他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为了上网宁愿杀死自己的父母。有些居士也应该注意,不然天天不让孩子上网的话,还是很危险的。(众笑)
古代的教育与现在完全不同,《朱子格言》中说“读书志在圣贤”,但现在的教育是“读书志在赚钱”,或者“读书志在找朋友”,这样一来,从小就受到不好的教育,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恭敬师长、孝顺父母,这种读书到底有利无利也很难说。老师们教学生,也是在课本上走马观花就过了,除此之外,根本不教他们从小怎么样对待环境、怎么样爱护动物、怎么样恭敬父母。办学校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赚钱,一个人能赚几万块,依靠学校来发大财。很多父母只是把孩子送到那里,对老师教什么根本不管。老师也是天天打麻将、天天干坏事,学生学不到什么优良品质。如此一来,社会治安也好,管理秩序也好,到处都是一片混乱,杀害父母、造五无间罪的现象数不胜数。
更可怕的,就是盗取三宝财物。十种不善业当中,本来偷盗就相当可怕,但是盗三宝物更可怕,因为对境非常严厉之故,所以佛陀在《宝梁经》里说:“宜自啖身肉,不得盗三宝物。”所谓的三宝物,造佛像、造佛塔等方面的叫佛宝财物,印经书、造论典方面的叫法宝财物,供养僧众的叫僧宝财物。实际上,供养僧众的财物也可以叫三宝物,因为从广义上讲,僧众的身口意代表三宝,因此如果乱用供养僧众的钱,果报是相当可怕的。
现在有些居士,打着供养上师、供养寺院、印经书、放生等旗号募捐,但钱召集完了以后,就开始自己乱用。这样的话,那还不如到社会上去做强盗,否则,对境是三宝物的话,来世必定会堕入恶趣,感受无量的痛苦,如同成都某寺院当家师变牛和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那样。
如今不仅是在家人,出家人也有私用三宝财产的现象。前几年四川有一个寺院,有个和尚负责管理寺院的财物,他喜欢上一个漂亮的尼姑,(听说这个和尚长得比较难看,)于是挪用寺院的大量财物,给那个尼姑在贫穷的家乡盖房子、买轿车,两人多年保持不正当的关系。后来尼姑又喜欢上另一个和尚,据说他是教务长,长得也稍微好一点。但由于第一个和尚在自己身上付出了很多,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于是他们就想办法把那个和尚杀了。杀完了之后,公安局通过手机破了案 。可能那几年手机比较贵重,不像现在这样泛滥。最后教务长和那个尼姑都被判死刑,据说她判死刑时,肚子里还有小孩。
从世间上看这是特别大的案子,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几个人不断享用僧众的财产,所造的业比五无间罪还严重。佛经中说:“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五逆四重的罪业通过忏悔可得以清净,但是盗取僧众的财物,纵然一针一线,佛陀也没有能力救护。
因此,各个寺院管理财物的人一定要注意,否则不小心就会造下可怕的果报。有些人虽然很注意,但容易遭别人毁谤,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凡是管财物的,不管是放生钱、三宝物,都应该三四个人以上把账目弄得清清楚楚,不然的话,就算你自己再清白,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比如我这个堪布,饿死也不会偷三宝尤其是僧众的财物,法王如意宝讲《百业经》时,讲过很多这方面的公案,所以平时非常谨慎。但如果账目不清楚的话,别人可能对我议论纷纷:“会计是他自己,出纳是他自己,负责人也是他自己,全部都是一个人在管!”这样的话,我再清净,在众人的分别念前也不好解释。所以我希望凡是负责三宝物的人,应该三四个人以上把账算得清清楚楚,这一点务必要做到。
国家比较正规的部门,财务制度都井然有条,而佛教的有些寺院、团体、居士林弄得很糟糕,全部是一个人在负责。自己相信自己,但别人不一定相信你,如果想让大家相信,应该几个人把这件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每个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公布,这样大家才不会怀疑,自己的心里也很舒服。
所以我要求学院各部门管理财务的人,每个月要公开查账,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你们以后弘法利生时,不管在哪个寺院、哪个道场,都应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约束自己,一方面也不会遭别人诽谤。
下一个是总结文: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
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明白,假如贪执自己的身体,即生会遭受无量痛苦,来世也是堕入无间地狱。既然如此,哪个有智慧的人,会愿意守护这样的臭皮囊呢?哪位智者会不愿意视之如仇敌呢?
从小到现在,我们依靠这个身体造了许多恶业,我有时候想:“山上的牦牛多好啊,每天除了吃草喝水以外,无记中可能踩死一些虫,此外造的恶业并不多。可是有些大城市的人,活一天也造很多业,真不如早点死掉好。”我看到有些富人一到餐厅,就问老板有没有蛇、有没有青蛙、有没有猴脑,一张口就特别可怕,这种人的一生,杀害了多少众生啊!
现在真正有智慧的人很少,很多人对哪些是智慧、哪些是小聪明根本分不清楚,他们平时就是要保养身体、打扮化妆,为了这个身体,杀牛宰羊、炖鸡炖鸭,什么恶业都可以造。包括在座的出家人,你们也可以反思一下,以前在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你身体成长,杀过多少众生?不说其他的恶业,光从杀生这个层面来分析,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再加上在不同岗位中工作,你为了身体杀过众生没有?山上的牦牛有没有造这样的业?
有时候看来,我们真的不如牦牛,它们虽然又愚笨又可怜,但愚笨也有愚笨的好处,至少不会随随便便造业。而现在有些人的聪明才智,完全是毁坏自他的一种因,永嘉玄觉禅师曾说:“二乘精进无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声闻缘觉白天不休息、晚上不睡觉,表面上非常精进,但他的目标没有搞清楚,没有成佛的向往,算不上是真正的道心。而外道看起来特别聪明,什么都算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但像佛教四法印或四谛这样的道理,他们根本不懂,再聪明也不叫有智慧。
有些博士生、硕士生,自认为非常了不起,有了好听的名称就洋洋自得,实际上他们连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都没有,根本不知道万事万物的真相,他们的聪明只是一种世智辩聪,小聪明,在佛教中,不能称为大智慧。现在有些电脑高手特别聪明,一瞬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但正如清凉国师所说,这种人对三宝不承认,对高僧大德、三宝、父母不恭敬,肆无忌惮地造恶业,最终只能成为增长邪见之因。
因此,佛教的智慧跟世间的聪明有着很大差别。佛教方面有智慧的话,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我都会全力以赴地支持,而世间上的小聪明,有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前段时间我资助了一个中央民院的大学生,这个学生特别贫穷,但一年将近一万块学费。他到各个部门去要钱,结果才要了两千多,后来到我这里一直哭,我也不忍心,就发心资助了他八千块。(当时我也比较心痛,但不管怎么样,还是给他了。)后来有人说,他虽然聪明,但人格很坏,有些小孩用卡打电话,他扫一眼马上就记得住号码,然后偷这些卡号自己顺便用。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想:“这次已经给完了,下次一定要注意,如果是真的,那培养这样的人没有什么用!”这些财富虽不是我去背石头做工得来的,但也是别人通过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辛辛苦苦赚的,不能就这样浪费了。
其实赚钱并不是那么容易,有些大老板也是整天绞尽脑汁,连晚上睡觉都在想怎么样赚钱,倘若这些钱随便用在无意义的地方,那真的非常不值得。有些人没有读书的机会,永远都是文盲,好可怜,我只要有一份力量,就很想帮助他们,这时候的人民币就有“生命”了,但若成为增长他们邪知邪见的因,那就没有意义了。
那天我遇到一个资助的大学生,问及他的学习情况时,他说有时候到网吧去。我说:“去网吧干什么?你现在不是读书吗?”“噢,不是不是!我去查一些资料。”“查资料为什么到网吧去查?你现在是学生,需要查什么资料?……”后来我也产生怀疑。所以有时候自己也很矛盾,如果学习知识有用,以后变成心地善良、具有正见的人,就算培养出来一个人,也能影响许多人。比如一个州委书记、县委书记心地善良的话,对老百姓也好,对社会也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如果适得其反,那真的没有什么用。
作为一个凡夫人,我没有神通神变,肉眼也看不出来,刚开始觉得他们非常非常老实,但以后怎么样也不好说。今天我又约了一个大学生,也许表面上会很老实,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无论如何,我们不要追求世间的聪明才智,一定要具足佛教的无我智慧!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七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