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流离王要出兵来打?那是过去世,过去这个鱼,讲得很清楚。释迦族的人灭了牠一族,现在人家来报仇,所以不能抵抗,要逃避。绝不是释迦牟尼佛没有智慧,懦弱无能,不是。人家把三世因果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教给我们处置的方法,绝不再结怨。
这个缘,我们看他这一段的文有很好的启示。他说「佛于罗阅祇竹园精舍,入城乞食,忽有木枪」,这个枪是木字边的,我们看到这个跟现在的武器不一样,从前是木棍,上面加一个矛头,称矛,也称枪,这是古时候战争时候所用的武器。去城里乞食,忽然这个木枪就在前面,也没有人拿住,就遇到它拦住路,不让他走。佛自己清楚,这是过去生中的宿缘,「我当受之」,没有办法避开。佛托钵不是一个人,总有几个弟子跟着他一起,他的僧团也相当可观,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释迦牟尼佛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六人。这么大的队伍,四处去乞食都分成小队,也很整齐,所以社会大众很尊敬,这个团体有秩序,他不乱来的,有规矩。乞食也是一堂功课,斋主供养的菜饭这是财布施,出家人接受之后,一定要为斋主说法,不说法也为他祝福,这是法布施。没有说是托了就走,这不可以,那是没有礼貌。所以我们在《楞严经》上注意能看到,《楞严经》发起的因缘也是入舍卫大城乞食。吃完之后,佛没有说法就走了,这很例外的事情。所以这些斋主们供养佛之后,就跟着佛,佛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为什么?听他说法。实际上,佛是知道阿难尊者出了问题,回去救他,这就说出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
一看到,突然几支枪摆在面前,大家感到害怕,这怎么回事情?佛晓得过去,「现偿宿缘」,这是示现,要酬偿过去生中造的业,「使众人见,不敢造恶」。佛就利用这个机会,这也是教化,他「踊身虚空,去地一仞」。佛就飞上去,虽然飞得不高,可是这个木枪奇怪,佛升高它也升高,跟着佛。「乃至七由旬」,七由旬相当高,大概差不多像现在飞机的高度差不多。一由旬,小由旬都四十里,比飞机飞得还高,那个枪也随之。「佛于空中化一青石,厚阔十二由旬」,佛站在这个石头上面,那个枪穿过石头,又出现在佛前。佛再变化为「水火风,各厚阔十二由旬,佛立其上,枪亦穿过,佛复上四王天宫」,佛到四王天,「次第乃至梵天」,梵天是大梵天,「枪亦次第而上,至于佛前」,这个麻烦大了,佛逃不掉。「所过诸天,与说宿缘」,佛是藉这个来说法,来告诉大家。「佛复从梵天下」,回到罗阅祇城,那个枪也跟下来。「国人随从看此因缘,佛恐众人见偿此缘,皆当闷死,故语众人,各自还归」。因为佛看到大家看到了都恐惧,佛怎么会遭这种难?有什么方法来代替?又叫这些比丘们各人回到自己房里去,就是他们的寮房。「佛便心念,当偿宿缘,遂迭大衣,敷座而坐,即展右足,木枪即从足趺彻过」,逃不掉,就接受了。这是木枪刺脚。
舍利弗这些弟子到佛的所在「礼拜慰问」,佛为他说这个原因。他说「往昔」,这都是过去生中,「两部主贾客」,就是做生意的,「入海取宝」,从事于海洋的贸易。「后遇水涨争船,第二部主与第一部主格战」,为了争船就发生战争。「第二部主以矛刺第一部主脚,彻过,即便命终,佛告舍利弗,第二部主者」就是释迦牟尼佛前身,第一部主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兜。他说「我时刺彼脚,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故受木枪刺脚」。这一段因缘里面讲的是战争,这个两部主为了争船发生战争,战争里面杀害对方,杀敌,冤冤相报。这里面虽然没有看到提婆达兜,提婆达兜没出现,木枪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种病因的第三种,宿业。宿业,宿世的罪业。可见得当时战争杀人那个心是非常之恶,非致人于死地不可,没有一丝毫同情怜悯心,以最残酷的手段来对付,这就变成业报。
从佛这个果报使我想起,这也是属于战争的,很麻烦。我在学佛之初,刚刚接触佛法,认识朱镜宙老居士,朱老居士跟李老师同年,那时候那一年他老人家六十九岁。他是学科学的,官也做得不小,抗战胜利之后,他是浙江人,他做浙江财政厅长。三十八年到台湾来,我们有缘有个朋友介绍,我那时刚刚学佛,他说他这边有个老居士,我介绍给你,跟他认识。老人非常慈悲,把我们看成小孩,他那时候六十九,我才二十六,祖父辈的人,常常讲故事给我听,全是他自己亲身遭遇的。他说在满清的末年,他们家乡,他那个时候十几岁,他告诉我大概是十五、六岁,家乡出了个怪事情,距离他,他们都住乡下,邻近的一个村庄,不远。有个举人,这家人还不错,中举了,他是个独生子,所以就没有出去做官,在家里面还是耕田,照顾父母。他也结了婚,还有一个小孩。有一天中午睡觉做了个梦,这个梦很奇怪,而且非常清楚,不是个普通的梦。他梦到什么?梦到有个人拿一张请帖,就像邀请函一样,牵了一匹马,敲他的门。他去开门,都在梦中,开门。开门的时候一看,对方的人告诉他,他说这封信你看看是不是给你的?他说是,是我的名字没错。他说我们大将军请你过去商量一个问题。他就说不大对,他说我一生虽然中举,从来没有跟做官的人往来过,我没有这样的朋友。那个人说既然名字相同,你就去一趟。他也是没法子好推辞,他说这个马就是给你准备的。就让他骑上马,骑上马之后,他就感觉得这个马不是在地面上走,是在空中飞。一会儿到了一个地方,下了马,那个地方是个很大的大殿,看到许多人在交头接耳,好像在谈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就问那些人打听,大将军是谁?人家告诉他,岳飞。他一听说岳飞,心里就感觉很难过,他说岳飞是宋朝人,那我不就已经死了吗?他说不行,我不能死,家里父母没有人照顾,妻子还有小孩这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岳飞升座,召集大家。他就告诉岳飞说我不能死。岳飞说没有关系,我们现在商量讨伐金兵。你看还是打仗,满清的前身就是金兵。他告诉这个举人,他说我们军队出发的时候还有半年,你可以先回去。他是聘请他来当秘书,从事于文书工作的。他说我送你回去,你回家料理后事。他读书人,对于岳飞非常崇敬,心里想想,死了以后能够跟岳飞也是很不容易得的,所以他就满口答应。岳飞就派原来接他的人送他回去。回去之后,他就告诉他的父母。父母说这是作梦。他说不是梦,是真的。到约好的时期,岳飞派人来真的把他接走。老居士告诉我,半年之后就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他说推翻满清,半年前岳飞已经去讨伐,就是阴阳两面都开始,人间没有动,鬼就先动了。他说岳飞现在还在鬼道,什么原因?就是他分别执着没放下,念念不忘讨伐金兵,就这么个原因。跟这个是一样的道理,战争也会惹下祸根,麻烦!释迦牟尼佛前世,这是战争,遭这个果报。这是我们举这几个例子,害人的事情决定不能有,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二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