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诊断为绝症,现在已经无药可救;第三种就是,某某人离婚了,因为感情不好。这三种消息,不管是新闻媒体中,还是茶余饭后,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女人并不是你能完全拥有的,两个人的感情好几天,过一段时间就破裂了,如果把花在女人身上的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希求解脱、希求佛果,早就已经成就了。
那天我听一个人说,她在中国找不到对象,然后就去了美国,在美国一直找,到目前为止将近二十年了,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其实,到了这种境地,不管是满意的、不满意的,能找一个人就可以了。)试想,如果她在二十年中一直希求正法、寻求善知识,自己的信心应该到了一定境界。但世间人的贪执极其可怕,放不下来的话,永远得不到自在和快乐。
汉传佛教中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外出云游,走到河边没有桥,只能淌过去。河边一美貌女子恰巧也要过河,请求老和尚帮助,老和尚没说什么,顺便把她背过河。过了河与女子分别后,两个和尚继续赶路。一路上小和尚一直嘀咕:“师傅怎么能这样呢?太不像话了!……”走了二十里地,他终于忍不住了,上前问老和尚:“师傅,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背那个女子过河?”老和尚笑了笑说:“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没想到你一直背着她走了二十里!”
可见,境界比较高的人,即使接触到女人,也不看作是贪执的对境。而有些人,虽然看作是贪执的对境,但也能通过对治来断除贪心。虚云老和尚的年谱中记载:在他38岁时,有一次坐船从宁波到杭州,当时天气特别热,船小人多,无奈要与一年轻女子卧铺相连。夜深熟睡,忽觉有人在抚摸自己的身体,他立即惊醒,见旁边的女子脱光了衣服,要来抱他。他不敢出声,马上起来跏趺坐,持楞严咒摄心。(汉传佛教中,常提到楞严咒对治贪心的力量很强,而在藏传佛教里,守戒律的人应该多祈祷作明佛母,持诵作明佛母的心咒,是对治贪心的殊胜窍诀。)女子亦不敢动,见他有如是正念,自己羞愧难当。
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他以前在石渠时,有次到外面去念七天经。那家的女人对他产生贪心,法王觉得如果继续呆下去,恐怕戒律不一定清净,所以虽没有满七天,他也马上离开了。当然,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大德,可以说是在众生面前的显现,而我们一般人遇到如此违缘时,必须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倘若你没有任何执著,稍微交往也没有大的过失,但是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烦恼极其猛烈,真正能对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上师如意宝经常提醒大家:首先应当选择环境,若对戒律各方面有损害,应该火速离开,选择其他的地方。
现在的世界贪欲纵横,人们的良知几乎荡然无存,不仅是出家人要有正知正念,居士也应守持清净的戒律,除了自己的家眷以外,没有必要贪得无厌,毁坏一切人道和世道。因而,认识烦恼的本质和所贪爱的对境非常重要。
这些道理,佛经中也有大量阐述。如《正法念住经》中云:“女人祸害因,毁今生来世,若欲利己者,故当弃女人。”假如贪执女色,今生来世都将毁坏无余。有些出家人破戒还俗后,今生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来世堕入恶趣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趁现在有殊胜的机缘,大家一定要以正知正念来对治烦恼,远离守戒的一切违品,这是最殊胜的教言!
丑二、以贪而视不应理:
始则奋抬头,揭已羞垂视,
葬前见未见,悉以纱覆面。
按照印度中部和卓那城市的风俗,女人平常要用纱丽蒙面,在没有结婚之前,即便是自己的丈夫,也无法一睹芳容。有了这种神秘感,男人对自己所贪爱的女子,因无法见到面纱后的脸容,往往日思夜想、惆怅不已。初次见面时,男人揭开女人的面纱后,为了看清她的容颜,努力使她向上抬头,女人则娇羞地低头垂视,不敢抬头。
“葬前见未见”一句,在有些讲义中说,是指结婚之前,男人对女人见过或者没见过;而有些讲义中说,指没到尸陀林之前,男人对女人见过或者没见过。不管怎样解释,见过也好,没见过也好,印度女人一直用面纱覆着自己的脸。
现在也有这种传统,在印度,女人的衣装基本上用纱丽,纱丽是一块约六米见方的绸缎,一般是从腰部缠起,最后披在肩上或蒙在头上,中间不可经拼凑而成。印度有一种外道,据说凡皈依此教的女子,不能看别人的脸,也不让别人看自己的脸,所以她们在外出时,就用黑纱丽蒙起自己的脸,这种现象在大街上非常多。以前我从印度回来后,写了一本《巡礼印度圣地记》,但只写了一半,后来一直没有出书,那里面也描述了她们不守戒律的有些状况,这在印度来讲比较普遍。
不仅是印度,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传统,印光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家人姓罗,家境贫寒,无钱娶妻。罗母左思右想,只有自己改嫁,以换取银两为儿子定亲,实等于卖身娶媳。娶亲的那一天,新郎一直不进洞房去,新娘打听到事情的原委后,立即脱下簪珥衣服,叫丈夫拿去还给他们,迎回自己的婆婆。儿子听了大喜,急奔改嫁的江家去告诉母亲,当时天色已晚,儿子就宿在江家。
不料江家有人偷听到此事,连夜赶到罗家,冒充罗某和新娘同床,之后骗走其余的珠宝财物。新娘也不知道那是骗子,到天亮丈夫回来,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她悲痛、羞愧、愤恨,偷偷上吊自杀了。自杀之后,丈夫很伤心,给她买棺葬殓。棺材抬到郊外,忽然雷电大作,劈死一人,正是那个骗子,手捧衣饰路过那里。棺材也被雷震开,新娘奇迹般地复活。丈夫告诉她情况后,二人相拥大哭,扶着回家,终生过生活。
过去的社会,夫妻在结婚前都未见过面,这种习俗不仅印度有,中国也有,只不过某些细节不同而已。
在新婚之夜,贪欲比较强烈的男人,渴望早点看见自己所喜欢女人的身体或面容,但是这种欲望,详细观察的话,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呢?
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
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往昔你非常渴望见到那张迷惑你的面孔,但是女人死了以后,尸体扔在尸陀林,秃鹫和豺狼已扯去了她的面纱,你为什么反而惊慌逃走呢?
到了尸陀林,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都可以见到她的容颜。秃鹫将她的面纱、衣服全部撕去,那令人神魂颠倒的娇容明明摆在眼前,此时你为何要仓皇逃走,连看都不敢看?这个身体与昔日并无两样,同样都是骨肉皮肤组成,为什么现在你对它的态度截然不同?
反过来说,女人对男人生贪心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观想。有些人为了贪执某个男人,不惜舍弃所有的财产、名誉,甚至愿意自杀。其实你所爱的男人身体,到尸陀林以后就面目全非了,没有一处值得贪恋。
以前一个老乡特别喜欢他妻子,但他妻子年轻时就死了,当时很多人劝他不要去尸陀林,但他非要看一下。他将尸体送到那里天葬,秃鹫一会儿就撕食光了。当时我也去帮忙念经,他先是一言不发地看着,呆了许久突然对我说:“佛经中说人身由不净物组成,确实是这样啊!以前我特别疼爱妻子,以为她非常好看,今天总算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不仅死人的身体非常可怕,活人的身体也是同样。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有一个吕皇后,她生了一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后来刘邦十分宠爱戚夫人,打算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废了。然由于种种因缘(这个因缘比较长,我在这里不啰唆),这个计划没有成功,但是这件事情,吕皇后一直怀恨在心。因刘邦在世特别执著戚夫人,她无机可乘,刘邦死了以后,她儿子当了皇帝,她就命人残忍地砍掉戚夫人的手脚,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挖去双眼,扔到厕所里,唤作“人彘”——人猪。然后叫来自己的儿子惠帝,欣赏她的杰作。惠帝去看时,根本分不清是肉团还是人,他问母亲这到底是谁,吕皇后得意地说:“这就是天下最美丽的戚夫人!”惠帝听到之后,吓得脸色大变,一方面觉得惨不忍睹,另一方面,认为母亲太心狠手辣。受到严重刺激后,他回去就开始生病,一年中也没有上朝,最后因病而死。
因此,再动人的身体,本质也是不净的,若能明白这个道理,肯定对修行有所帮助。泰国清迈府的有些佛教徒,看到邓丽君的尸体后,对人身有了重新的认识。实际上,不管是怎么漂亮的明星歌星,无一不是骨肉皮肤组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贪的了。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对别人身体的执著也会逐渐消失。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二十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