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分家的。所以小孩在这个家庭生长,从小就接受训练,你这一生为谁?为家。要爱这个家,要护持这个家,要兴旺这个家,他有个目的,人生有个目的,他为了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他为家。家是他一生最可靠的后盾,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家帮助他,从小读书家里培养他。到年老退休回到家里,家养老,无论在外面做什么事情,几十年回家落叶归根,天伦之乐。这个家族里面的儿孙多,所以他的心量大,比现在人心量大。这一家人,他真的跟自己的关怀没有两样,他是平等的,他是公正的,不能有私心,不能有偏爱,这个家才能够兴旺。
所以中国那个家,维系几千年社会安定和谐。中国人讲的「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治国平天下靠什么?要靠家。家要用什么东西来维持?修身,人人都懂得修身,所以它一套东西,修身靠什么?靠正心,心地要公正。正心靠什么?诚意。诚意靠智慧,智慧靠格物,格物是什么?放下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在家庭里面是大公无私。所以家治好了,这一家人人是好人,好人做的事都是好事,所以它社会安定。我常说古时候社会上各行各业,最舒适的行业做官的,没有案子办。为什么?社会上人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没有人做坏事,你说做官多轻松。不像现在,现在这个社会颠倒,各行各业最辛苦是什么?最辛苦做官,办不完的案子真苦;从前做官是真乐,享受。哪像现在,原因是什么?现在家破,家破人亡,人真是亡,人到老年是无依无靠真可怜!这些社会的现实,我们看得很多,养老院、育幼院,跟从前的家比差得太远!现在都变成商业化,没有那种亲情。中国这个家的观念,家道、家规、家学、家业,这全世界在其它国家民族找不到。可是真正做出来,我相信任何不同族群、不同国家的人看到,没有不生欢喜心,没有不向往。我也想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家不可能再恢复,但是中国人家的精神是好的,是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可以给世界、给社会带回安定和平。所以我就想到今天团体,用团体来代替家的组成,团体继承中国家的精神,对社会、对国家就有贡献。团体的范围就很大,在佛门里面寺院是个团体,在家同学组成的居士林、念佛会也是团体。各个行业都有团体,如何能用团体来继承中国家道、家学、家规、家业?我们有这个理念,就有可能做到,要做到首先要有认知,有这个认识、了解,同心协力做出一个榜样。前几年,我们在安徽庐江汤池做的实验,这个实验做了三年做得非常成功,我们深深希望中国国家政府能够继续做下去。事、理、行『互存互夺』,这也是『玄通』。
【玄通者。谓大智独存。体周法界。大悲救物。万行纷然。悲智双融。性相俱泯。】
到这里是一段,这就是对于理、事、性、相,通常我们还加上因果,这些微妙深奥的事理,你果然能够通达明了,通达的秘诀没有别的,一心,一心就通,为什么?它是自性。记住,自性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你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它就通,自然就通。为什么有人想求,求一辈子都通不了?就是因为他用思想,用头脑去研究,研究一辈子都不通。为什么?方法错误,不研究就通,愈研究就愈糟糕。为什么?研究是用妄心,一切放下,他用真心,真心没有念头,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分别,真心里头没有执着。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那么有智慧?他们所留下来给我们的东西是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现在人讲真理。他为什么能发现那么多真理?就是他的心清净,诸佛菩萨亦复如是,他没有杂念,更没有恶念,一直到无念,全通达了,一心、无念就全通。这个话说得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你不相信,你试试看,平常妄念纷飞你没有觉察。你试试看,盘腿坐下来,不要多,五分钟,你看看五分钟能不能坐得住?你就发现别说五分钟,一分钟都不行,不知道有多少念头,前念灭了后念就起来,这叫烦恼,这叫习气,这怎么能通得了?佛菩萨教给我们的方法,没有别的,就是教你放下。
我是那么样关键的一个大问题,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那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那是大学问,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我听到了很欢喜。我第一天跟章嘉大师见面,向他老人家请教,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能够入佛的境界?这大问题,这不是小问题。他老人家告诉我:看破、放下。我接着向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叫我认真去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老人家很慈悲,看到我们年轻人,我跟他见面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五岁,我二十六岁,他大我三十九岁,祖父一辈的人。虽然初次见面大概也把我们看透,我这一生没有福报、短命,应该都看透。所以教我修三种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没求,没这个念头,但是他已经把修学的方法告诉我,而且一再强调「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有求不应的时候是什么原因?业障,业障在障碍着你,你有求,求不到是业障。告诉我忏悔,忏除业障,业障忏悔掉之后,你所求的它就现前,老师教的。我有个好处,听话,对老师教导真的接受,依教奉行。章嘉大师知道我们初学的年轻人对佛法非常生疏,所以讲个看破放下,而没有讲止观。止观,那我完全听不懂,没讲五止六观,这就是应机施教,什么样的程度用什么方法来教导你,慢慢的引导你,对佛法产生兴趣,有信心。说得很浅叫深入浅出,你能够理解,能够接受,只要依教奉行,你就会有成就,我真照做,我所得到的效果超过了凡先生。我跟老师三年奠定佛法的基础,以后跟李老师十年。我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教我,教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为世间人做一个好的榜样。我比不上佛陀,佛陀有个僧团,我没有;佛陀僧团不小,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挺大的一个团体。我这个团体五十个人都不到,算不上是个什么团体。当然这也是有许许多多因素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家有家业,佛教团体也有法运,我们总得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如果真的是通达,对于宇宙之间性相、理事、因果,都有相当程度的觉悟,这个人一定是『大智独存』,他有智慧。『体周法界』,跟我们这《还源观》里面讲的三种周遍相应。这是讲智、讲德,它作用决定是『大悲救物,万行纷然』。他有大悲心一定是帮助苦难众生,没有定法,「万行纷然」,没有一定的方法,善巧方便。「大智」是心地清净,我们今天讲的没有攀缘的心,一生自行化他顺其自然,这个自己身心得清净。不要跟自己设一个时间表、行事历,那就麻烦,那就是攀缘。随其自然,有缘不能不做,没有缘不要强求,总要记住佛家所讲的是真的,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其实我们这个人生在世间,人是个社会动物,离不开人群,群众有感随缘而应,这就对了。如果我们自己要怎样怎样去策划着做,这完全变成世间法,这不是恒顺众生,这不是随喜功德,那是什么?是造业。既然造业就有善恶,当然在佛门里面善多,可是不能避免恶业。有一丝毫自私自利在里头那就是恶业,善恶混杂,将来果报也是如此。果报很殊胜有富有贵,但是里头有烦恼,为什么?因为我们修善里头夹杂着不善。在世间哪能不夹杂,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都必须要知道、要清楚,要有智慧。
『悲智双融,性相俱泯』,后头这一句就是智慧现前,不着相,不但所现、所生、所变的一切万相不执着,心地里连痕迹都不沾。能变、能现、能生的性、理,也没有丝毫分别,这个心才叫清净心。在自己悲愿智慧双融,外面境界,整个宇宙和睦、和谐,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处事待人接物,就能够像诸佛菩萨、像法身大士一样,经上形容说得大自在!这个大自在,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讲的四无碍的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诸位要记住,本来无碍!谁障碍你?我们今天处处都有碍,只要接触就有碍,从哪来的?从分别执着来。分别执着从哪里来?从起心动念。所以第一个错就是起心动念,你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是佛,你本来是佛。起心动念能生万法,虚幻的事相就发生;这个时候你能保持正觉,决定不起分别执着,这是佛法界。大乘教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在这个时候它就现前,没分别。如果在这里面起了一念分别,实报土就不见,可见得实报土也不是真的,变了,变成什么?变成十法界,一分别就变成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还不错。如果从分别里面又起了执着,那就麻烦,这一切执着什么?四圣法界不见,四圣法界变质,变成六道轮回。所以要知道六道从哪里来?执着,不执着没六道。
十法界六道里面,这些众生、山河大地、万事万物,哪里来的?我们自己心里变现出来。我们心有善念,现的善法;心有不善念,现那些不善法。法没有善恶,就跟江本博士水实验,水没有善恶,水示现的善恶是人心。所以大乘教里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现在世界上灾难这么多,原因从哪里来的?外面是境界不好,灾难很多,佛告诉我们,心不善,外面境界反应的也不善,不善就有灾难。《楞严经》上告诉我们,水灾是什么东西反应的?贪婪。我们有没有贪心?学了佛,学了佛贪佛法,还是没有把贪心放下,他还要遭水灾。火灾怎么发生的?现在地球温度上升这是属于火,火山爆发是瞋恨、瞋恚、嫉妒,从这里生的、反应的。风灾,台湾一年台风很多,风灾是愚痴生的,什么叫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利害没有能力辨别,往往搞颠倒,这是愚痴,愚痴感应的是风灾。地震,地震是心不平,贡高我慢轻视别人,这带来地震。如果我们能够把贪瞋痴息灭掉,佛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慢没有了,咱们地球上这些灾难就没有。我们现在这样讲,一般人相不相信?不相信!这个没有科学根据,我们心里面想的,身体做的这些行为,会影响山河大地,哪有这种道理?他不相信,那就没法子。江本博士虽然做了很好的实验,这个实验还有很人不知道,少数人接触到他这个实验,想想是有道理,这佛经上讲的真有道理,他这个信息没有办法广泛的推广。我们明了,我们清楚,我们相信佛菩萨的话,所以要有大菩提心,要有大爱心,《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的,遍法界虚空界要用我们的爱心把它充满,「爱心遍法界,善意满娑婆」。全心全力为这些苦难众生服务,服务里面最重要的,释迦牟尼佛做出来给我们看,教导他这个最重要。其它的是次要的,最重要是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最重要的不但言教,而且身教,做出榜样给大家看,好样子!更要注意培养年轻人,不能佛法到我们这一代就完了,培养继承人,世世代代相传,这个功德无量无边,这是世间第一等的好事,如果有这个能力要很认真的去做。今天我们这一段就讲到此地,「理事玄通非相止」,知道性相都不可得,你的心自然就不动,不再起心动念。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