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八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修养,只要我们提供环境,一个安定的环境。就像从前的家一样,从前家学叫私塾,整个家族都知道,这个家会不会兴旺?会不会有人才出现?都靠家学,所以他对家学比什么都重视。如果我们有这种能力,早年我还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勉强,照顾十几二十个人我还不成问题。我找一个安定的环境来照顾,我的目标是十个人,让他在这小环境里面读十年书,一门深入。但是条件必须要落实三个根,出家人还得加一个《沙弥律仪》,四个根,真的做到。我们希望十个人,能不能找到十个?难,太难太难!有一个算一个。十年当中,我们希望他学一样东西,不要学两样,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跟剑桥大学的汉学家,麦大维教授谈过这个问题,谈得很久,他也渐渐明白了。他今年六十多岁不到七十岁,身体还不错,我们要是有这种学术研究机构,我还想请他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种方法,就是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论坛,像现在在中国大陆许多企业家论坛这一类的,时间短,多举办,一个月至少办一次,办两次就更好,一批一批的来学习,短时期。目的在哪里?目的是教他「认知传统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优秀,你才能够「自救、救家、救国、救世界」,唯有这个办法可以办到。这种论坛把它录成光盘,可以经常不断的播放,能够将来有一个电视频道专门报导这个。大家看多了,警觉心就起来,再一对照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公司、自己的行业,你去反省,他就会改进。这对社会的贡献非常非常大。

  第三个,我们劝勉有志之士身体力行,这个人就是佛菩萨再来。他先到论坛里面来做义工,慢慢熏习久了他就能讲,他能做到,做到他就能讲,一定讲得很生动。为什么?他讲的是自己改过自新的经验,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修学,现身说法!大陆上胡小林就是属于这一类,真干,一点都不含糊,做得很彻底。所以他到外面讲都讲他自己的故事,非常感人,没有一个不欢喜听他讲演。他不是讲经,他不是传教,讲他自己怎样改过自新,家庭转变,事业兴旺,连他公司每个员工在社会上都受人尊重,感到荣耀。这是什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做出来!我们应当为他宣传,希望他的公司可以开放,让全世界各个行业都可以能去参考、去考察、去研究,他怎么成功,向他学习。这样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就走向全世界,这能救世!这是印光大师给我们简单的教导。

  我们再回到本文,这一段里头教导我们放下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寂』是清净寂灭,『泊』,我这个书上印的是害怕的怕,改过来了,很好,应该是三点水,这个泊是停泊,我们的小船靠了码头叫停泊。我们的车,香港人就讲泊车,停车场叫泊车,这是停的意思,泊是停的意思。『绝欲』,把欲望放下来,这个欲望是对人的欲望、对人情的一种欲望、对事的欲望、对环境的欲望,对环境适可而止,决定不能纵欲,纵欲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看到彭鑫医生,在青岛企业家论坛里面的报告,他完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年轻的企业家,三十多岁得了重病,这个年轻企业家,在大陆上还是非常优秀的,国家选出来的尖端人才,事业很成功,很有钱,于是在生活上就放纵。他告诉彭鑫医生,好像是半年当中换了三个女人。彭鑫告诉他,给他诊断的时候纵欲过度,你得的病是要命的病,没有办法救的。他给他开了药,告诉他「你真正想再能活下去,一年到两年决定不能有房事。」他不相信他的话,没照做,他就预期给他讲,如果你还是像以前一样纵欲,六个月,你的两个腿会发麻,脚底会发凉,就是你脚底是冷的,你这个腿是麻的,会有这种现象出现。结果他三个月之后打电话给彭医生,他说「你讲的征兆我现在已经有了,怎么办?」没有法子,没救了,好像三十几岁就过世。这在佛法里面讲「禄尽人亡」,他有寿命,应该是七、八十岁的寿命,七、八十岁那种福报,正常去享受那个福报,他三十年就把它用光,不知道惜福。中国人讲惜福是太大的教诲,真实的教诲,在饮食方面要节俭。

  我们读古人的这些典籍,我们看到范仲淹,他是一个贫穷出身,做到宰相、做到元帅,出将入相。我们印光大师最佩服的,历史上两个人物,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范仲淹。做那么大的官,国家给他的俸禄多,他养了三百多家贫寒的人,养三百多家,办义学。自己的生活一生都过着穷秀才的生活,尽量节省,帮助社会,真不容易!真的善有善报,他的儿孙里面有三个宰相,有一个御史大夫。要是台湾的职称来讲,宰相就是行政院长,御史大夫就是监察院长,好像还有一个做到省长,世世代代一直到现在,范家代代都出人才。我在大陆上,他们这个家族代表来找我,我非常赞叹。正好他们家里印家谱,送了一本给我看,太好了,我说你们印了多少本?一百本。我说一本多少钱?人民币一百块钱。我说太少了,我拿了十万块钱给他去印一千本,海内外流通。范先生是孔子之后我们最敬仰的榜样,没有为自己想,死的时候葬礼都成了问题。一生为社会、为国家,办义学为国家培养人才,没有想到自己。可是从因果上来讲,那个果报太殊胜,在中国历史、在全世界,范家确实仅次于孔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晚近还出现一个曾国藩,曾家也是节俭。你看曾国藩对他的儿孙晚辈的教训,非常严格,法严。官做得很大,家里佣人很多,可是儿女自己生活都要自理,不能让别人代做,他限制很严。着重于礼节、规矩,要求很严格,对人,就是对晚辈、对家里佣人都有礼貌,都表现得谦卑,尊重别人。传统文化在他家里落实,那是社会大众的好样子,所以那个家道不衰。我们在台湾,好像过去曾宝荪教授是他的后裔,这值得人尊敬。所以我们对于欲望要降低,对于牺牲奉献要提升,要培养自己大愿、大行、大志、大德,你这一生没有白过。

  这是什么?在佛法讲这是能带得走的,五欲六尘享受带不走的。所以学佛的人要常常意识到,哪些是我可以能带得走的,哪些是我带不走的,带不走的全是假的,绝不放在心上。有能力、有缘分,多帮助别人,特别帮助有德行、有大志,为国家、为民族,传宗接代的这些人。中国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样的人,我全心全力护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成全他。他的成就就是你自己成就,他有多大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就像六祖能大师一生能成就,谁帮助他的?印宗。印宗真了不起,那个时候他是岭南就是广东这一带佛教领袖,有德行、有道德、有学问,岭南一代的佛教没有不尊重他的。遇到惠能大师,知道从黄梅得法隐居这么多年,遇到,惠能大师拜他为师,他给他剃度,剃头,剃头完了之后,他倒过来拜惠能为老师。所以印宗是惠能的剃度师,惠能是印宗的和尚,传法的老师。这个人心量多大!惠能之所以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没有印宗,惠能成就不了。所以水涨船高,惠能的声望是被印宗一手捧起来的,这抬举,那个功德多大。没有印宗,可以说就没有惠能大师,能大师是印宗成就的,这个我们要知道。

  现在人的心量很小,不能包容,因此就没办法发展。你说台湾的寺庙多少,我出家的时候在圆山临济寺,我志趣在学习经教、在讲经,如果临济寺能够包容我,我不会离开,我这个人很守旧。我能在临济寺讲五十年的经,临济寺今天是世界第一道场。他逼着我要去做经忏佛事、做法会,我对这个没兴趣,我不是为这个出家。所以没有法子只好离开,到处流浪,流浪了五十年,这诸位晓得。我的运气没有惠能好,他遇到印宗,我遇不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八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