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压力,所以很多人,特别在国际上,许多朋友看到我,都向我请教养生之道。他说:法师,你是怎么养生的?没有看到你衰老,没有看到你有烦心的事情。我说一生不操心,一生不攀缘,决定不给自己有任何压力的事情,这个事情我不干,所以才过得轻松愉快。释迦牟尼佛一生没生过烦恼,那是我们的好样子,我们要向他学习,这就对了。
利益一切众生,缘分,为什么?众生得有福报,没有福报,佛来帮助他,他没那么大的福,福一来灾难就来了,没福!这个我们懂得,不是佛不慈悲,众生没福享受。你命里没有这么多财富,突然财富来了,你要是得到,不是有灾难就是得大病跟着你。你命里没有这么高的地位,突然获得地位,情形也是这样。我在没出家的时候,也是在政府机关里服务,军事机关,我看到一位将军,一位少将,升中将,总统批准,命令还没发下去,我们先知道了,告诉他。他很高兴,请很多朋友吃饭,在喝酒的时候就死在饭桌上。所以大家讲了,他命里只有一颗星,再加一颗星就把他压死了。真是这样,我亲眼看见的,他要没有这个事情他还没事,他大概能活几年。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何必强求,求也求不来!求来的时候灾祸来了,不能要。人真正明了因果,心是定的,不会攀缘,确实能够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在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重要。世间名闻利养,假的,你带不去的,灵性带得去,智慧带得去,功德带得去。你要真聪明,你要选择带得去的,得认真去干,带不去的,理都不要理它,这就对了。人这一生可贵的是有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目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你决定会达到。学佛的人唯一的目标,这一生要成佛,成不了佛也得成菩萨,这个努力是真的,它不是假的。现在在这个世间,在我们这个身分,最重要的是什么?正法要有传人,我们才能对得起佛教。我死了后继无人,我这一生做得再好都等于零,没有人继承就完了。所以最重要是什么?最重要是培养底下一代。底下一代也得是有缘人,没有缘的也不行,你想培养他,他自己不愿意干。真正有继承人,下一代可能比我做得更好,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这就完全对了。
大师在此地教导我们,大题目『摄用归体』,「用」无量无边,所谓是性德的大用,如何在日常作用里面与体性相应。「体」是什么?体就是前面讲的四德,记住,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随缘妙用」相应。随缘是没有问题,哪个不随缘?从佛法界到三途都是随缘,关键在妙用。妙用就是与性德相应,性德是什么?后面这三条。「威仪有则」,用现代的话说,我活的这一生要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具体来说,我要把深信因果《太上感应篇》做出来,儒家的《弟子规》做出来,佛法的《十善业道》做出来,你就是好样子。个人是个人的好样子;你要是有家,家庭,你的家庭是全世界所有家庭的好样子,模范家庭;你从事事业,你有个公司,你的公司是全世界公司的好样子,那你成功了。你要把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学,落实在你生活上,落实在你的工作上,落实在你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威仪有则。
你看现在这个社会有哪些缺陷,你反其道而行之。现在社会没有诚信,我们把诚信做出来,绝不欺骗人,绝不占人丝毫便宜,做出来给他看。现在这个社会上,不相信人是好人,我们相信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连王凤仪先生都懂得,如果你说人看不出好,你从反面去看,好处就看出来了。譬如那个人毁谤我,一般人说这是恶人,尤其是没有理由的,造谣生事来毁谤、陷害我。我们听到的时候不但不怨恨他,还生欢喜心,还感恩他,为什么?他替我消业障!要不是这样,我业障从哪里消?不但不生气还感谢,这是真的,一点不假,我念经、拜佛都给他回向。人人真的是好人,我做一桩好事,他障碍我,不是我自己有业障,就是众生的福报没成熟,他在那里示现告诉我。所以,我们要做榜样给人看。第三条「柔和质直」,对人,形象上一定要柔和、要温柔、要和睦,不能跟人争。对人一定要谦虚、要谦下,要懂得尊重别人、关爱别人。不管别人怎么对我,我们用真诚心,能化解一切冤结。现在的社会真的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冤肯定是过去生中结的,怎么样化解?从我自己内心里面去化解,不跟人起冲突,不跟人对立,就化解了。在这个社会生活不容易,常常想到什么?代众生苦,我们再苦也甘心情愿,真正把它做到。
放下,你看这个地方总的给我们讲,『当相即空,相尽心澄』,就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是总的方向。五种止,这八个字是总说,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相即空」。相有没有?相有,不是真有,幻有,弥勒菩萨跟我们讲得最好,真的不是假的。物质现象不存在,近代的科学家也发现了,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还发现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把这个事情讲得透彻,现在科学家才发现,发现的是接近,还没有佛经讲得那么透彻。佛家讲宇宙起源,「相尽」,相尽不是没有,「尽」是你透彻明白,你的心在相上怎么样?如如不动,你不会跟着相在变。相是剎那在变,你的心念也剎那在变就错了,那你就很累,你活得很辛苦。它动,你自己不动,你了解事实真相是怎么回事情,这些幻相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不可得。就像《大般若经》上所说,这是佛门最大的一部经,六百卷,一遍读下来,我做了个总结,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就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讲般若经的核心,二十二年讲般若就讲这四句话,告诉你一切法,包括我们自己的身跟心,我们的身是物质现象,我们的心是精神现象,都不可得,都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叫相尽心澄,你心就不动了。心不动,你才真正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真相看到,它动你也动,你永远看不到它,它动你不动,就看到它了。所以,佛家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门径,方法、门径多,一个原则,一个真理,就是禅定,就是此地讲的相尽心澄。它可以展开来,用无量无边的方法达到这个目标,所以佛家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不仅是佛门里面讲的,包括所有宗教,包括所有的学术,统统包尽。三种周遍里头有,包尽了,都能够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
相尽就是妄尽,心澄就是还源,回归到自性,然后你回过头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你会怎么样?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你得大自在。你要不要帮助这些众生解决问题?要,那是做,心地没动过,心澄。所以,从心上讲,无作,从事上讲,有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没有得失心,没有忧虑,你做得多自在,这叫学佛。先放下,然后再提起,先要修相尽,心澄之后广度众生。要认识当相即空,你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如如不动,为什么?外面现象是假的,你起心动念错了,外面音声也是假的,色声香味触法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释迦牟尼佛说,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可不能执着,执着错了,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分别,那你就全通了。如果你要执着,你要是分别它,错了,佛法微妙处在此地,真得受用。总的来说,真正止是什么?念头没有了是真止,这是讲到究竟。我们现在开始学,从哪里下手?情执,从这下手,情执断掉就止了,这就是三昧现前。你不随情执去妄动,你能定得住,定就有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能帮助自己,能成就别人。今天时间到了,这个意思还没讲完,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三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