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十二地,那就是究竟圆满,完全明了了。所以佛法讲证据,信解行证,你没有证得那不算数。开悟,悟有解悟、有证悟,解悟是你听佛说的、听菩萨说的,你听明白了,你不怀疑,也肯定了,但是你不得受用,为什么?你没证得。证悟得受用,那不一样。这样的境界,八地以上才得这个受用,八地以下是解悟。我们很幸运,能够理解这桩事情,能够深信不疑,这靠什么?靠五十八年没有离开经教,天天接受大乘经教的长时熏修,我们明白了。虽然没有证悟,可是解悟也有很大的受用,受用里面最殊胜的是知道人没有生死,世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怖。信仰宗教,学了佛的人,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许多问题。如果能够把宇宙起源搞清楚之后,这些问题都没有了,你没有疑虑、没有顾虑,疑断掉了,这个疑就是根本烦恼里面的贪瞋痴慢疑。疑断掉之后,真正的信心生起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过得非常充实,也过得非常圆满。其它一切事,包括佛法,都是第二义,都是次要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念佛求生净土,这最重要。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有几句话说得很好,特别是对于现代的年轻人,年轻人求知欲很重,好高骛远,这是毛病,障碍。他劝年轻人,首先要老老实实的去念佛,为什么?你既然在六道,你就要承认业障深重,习染难舍,消业障、除习气,念佛的效果最殊胜。我们现在也天天念佛,为什么业障除不掉,习气离不开?那是你不会念。要怎么念法?大势至菩萨教得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个字,想想我们念佛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头一个,我们都摄六根做不到,摄是什么?收回来,我们六根没收回来。眼往色上跑,耳往音声上跑,鼻往香上跑,舌往味上跑,六根向外攀缘,你的心怎么能定下来?都摄六根是我们的眼从色上收回来,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那个反闻就是都摄六根,回过头来,眼不缘色相,回过头来缘什么?缘色性,耳从音声、声尘里面回过头来去闻声性。我们没有做到,我们的心是杂乱的,一般人讲心浮气躁,所以功夫不得力。真正修行人他心是定的,他不向外跑,所以他功夫得力。头一个要晓得,功夫得力要收心,都摄六根是收心,然后就是净念,净是清净,什么叫净念?至少你做到不怀疑、不夹杂,这叫净。我们念佛有怀疑,夹杂更不必说,所以不是理论、方法不灵,是我们自己做得不相应。相继是不间断,长时熏修。我们细心去反省,佛没有过失,经典没有错误,我们曲解了经义,我们自己搞错了。自己真正是如理如法,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们是凡夫,自己要肯定,祖师的话我们要细细去思惟,为什么教我们先念佛?先把心定下来,把业障消掉;业障消掉,智慧就现前,福报也现前。一个人有智慧、有福报,你再去研究经教,你再去弘法利生,那就是变成祖师大德;没有智慧、没有福报,研究经教那是把佛法当作世间学术来研究,你所得到的是知识,不是智能。如果先从念佛把心定下来,那是求智能,不是知识,智能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这个道理很深,这个道理是真实的,现在人所谓的硬道理,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学相应。孔子当年在世教学,第一个德行,第二个言语,第三才教政事,再教文学。印祖教我们先从念佛下手,德行。在佛法大原则里面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念佛是修戒定,智慧开了再去研究经教,智慧没开不研究经教,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方向、目标要正确,身口意三业要像佛一样的清净,戒定慧三学要像佛一样的圆满,我们就真干了。自己成就之后才能够帮助别人,自己没成就,拿什么帮助别人?所以佛法有方法,方法非常巧妙,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真的事半功倍。你不懂这个方法,你所得的实在讲,古人讲事倍功半,你都得不到。真的,让我们想起来古人所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话不是假话。出家五众不能违背佛陀的教诲,在家也不例外。下面这个答,我们念一念,答得好。

  【答。出家之辈自有严科。在家之俦通持五戒。】

  这就说明无论出家在家,都要从持戒下手,「戒为无上菩提本」,这是真的。现在出家、在家都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我们把持戒丢了,虽念佛,看不到效果,每天念佛念得不少,依旧烦恼一大堆,依旧是痛苦不堪。疏忽了戒律,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很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做不好?我们得找原因,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我们才有救。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家教疏忽了,中国古圣先贤,世世代代出家、在家,有那么样好的成就,原因是什么?从小扎根教育所成就的。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族群里面,说老实话,中国人最懂得教育,中国人最重视教育,你看「学记」里面所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重视教育。不但是说到,真做到,历代帝王政治设施,把什么摆在第一?把教育,教育变成中国古时候的人生第一个价值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把这个摆在第一;名利不屑一谈,摆在最后,把孝亲尊师摆在第一。佛法也不例外,「净业三福」是大乘教里面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这三条,佛说得很清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些修行人成佛证果正因是这三条。头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人天善,中国古人所讲「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性本善。孝亲尊师是天性,慈悲、十善是性德,人人都具足。没有人教,没有人教学坏了,所以人是教得好的,人也是教得坏的。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大家都说社会太乱,为什么会乱?教出来的,谁教?媒体在教,电视在教,网络在教,这些报章杂志在教,社会大众互相在教。内容是什么?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与性德完全相违背,所以社会动乱,众生生活得这么辛苦,不是没有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我遇到很多,包括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志士仁人,我遇到不少,真有心想帮助这个社会回头,恢复安定和平,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我有这个缘分,这个缘分也是稀有难逢,参与联合国的国际和平会议,我参加了十几次。我把中国老祖宗传统的这些理念、智慧、方法,建造了中国五千年的长治久安,用什么?用教学,不是开会。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这三样东西普及,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我们这十年来,天天在世界上宣传,有了效果,可是还有人怀疑,不少,来找我,他说:「法师,你讲得很好,这是理想,不能兑现,做不到!」因为这么一个严重问题,这是信心危机,对古圣先贤丧失信心。这怎么办?只有一个方法,做出样子给他看,科学,科学拿证据来,我们做出样子给你看。逼不得已,我找了很多地方,缘不成熟,最后找到老家,缘成熟了,办了个文化中心,搞一个小镇做实验。小镇十二个村庄,居民总共四万八千人,我让四万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弟子规》,不到半年,成效卓著。我的信心足了,声音也大了,到联合国做报告。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办了三天大型的活动。我们把汤池做的实验做了八个小时的报告,做三天的展览,大家看了,相信了。会后,一百九十二个国家的代表都希望到汤池去考察、去参观。如果我们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恢复信心,依教奉行,这个社会能回头。我们在汤池做了三年,肯定了两桩事情,第一个,肯定了老祖宗教给我们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不是假的,人性本善。第二个,让我们肯定了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问题就看你怎么教法,是可以教得好的。现在我们这个机构交给政府,希望政府能够继续推动,帮助世界走向安定和平。世法、出世间法都必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才能成长,发扬光大,如果社会动乱,没有法子成就,我们希望社会安定和平。帮助整个世界走向安定和平不能不靠宗教,所以宗教团结是必要的,宗教互相学习是可贵的。从哪里下手?从自己下手,一切法从心想生,从自己的心想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大乘教里面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真正觉悟,自觉而后觉他。

  贤首大师在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讲四种性德,第一个是「随缘妙用」,第二是「威仪有则」,我们现在在学习。威仪有则最重要的就是戒律,《弟子规》是戒律。《弟子规》是什么?是落实孝亲尊师。「净业三福」头一条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怎么做法?《弟子规》里面所说的,就是详详细细教导我们,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是讲因果,《太上感应篇》,经文不长,也只是一千六、七百字。你真要学会了,在我们儒家讲道德仁义礼,《弟子规》是礼、是义,你看五个,道德仁义礼,《弟子规》是占两个;慈心不杀是仁,提升了,向上提升,跟道德接近了。佛法,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就帮你走向道上去。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在家学佛,十善业道没有做到,出家学佛,《沙弥律仪》没有做到。原因现在我们懂了,因为我们缺少《弟子规》跟《感应篇》的教育。这两种教育,不一定读书,不读书的人也学,不读书他不认识字,现在人讲他没有学过文化,但是他受过教育。古时候学校少,但是教育很普遍,为什么?代代相传,老人做出好样子给后人看,给他的儿孙看,儿孙从小耳濡目染,他就学会了。我母亲不认识字,很会教小孩,很会做人,相信因果。没念过书,她从哪里学来的?她的父母、长辈从小教给她,所以她有威仪住持,她有原则,她不会乱来,她懂得孝悌忠信,她知道礼义廉耻。所以中国教育是全民教育,是普及教育。

  教育硬件设施现在人疏忽了,硬件设施最明显的,第一个是祠堂,每一家都有祠堂,祠堂教什么?祠堂教孝悌、教伦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民间朴实,人的心地厚道,从这里教的。孔庙教道德,城隍庙教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看这三样东西在…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