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七集) 2009/6/30 台湾高雄 档名:12-47-5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一面第三行,我们先把这个经文念一段,从头念起:
【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也。大乘八万。小乘三千。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绪。】
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这一段怎么落实到生活上,才能够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只学文字,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佛学,佛学与我们自己思想、行为往往是脱节的,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我们用净宗学会在创立的时候订了五门功课,三福(净业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前面我们在一起学过,接着我们学普贤菩萨的十愿。十愿,今天我们学到第四「忏除业障」。「忏是陈露先罪」,陈是陈述,露是发露,以前所造的罪业一丝毫都不能够隐瞒,我们信佛,要向佛菩萨、要向大众来求忏悔;「悔是后不再造,改往修来」,这是忏悔两个字的意思。忏是梵文,悔是中国字,意思非常接近,所以这个名词叫梵华合译,翻译的时候梵华合译。罪业再重都不怕,只要你肯忏悔,一悔就全消掉。这个法门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即自念无量劫中」,不只是这一世,我们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自从我们堕落到六道里面就出不去,在这六道里不知道生死了多少次。所以讲无量劫中「由贪瞋痴慢疑」,这些东西在佛法里面叫根本烦恼,是所有一切罪业的根源,根。这不是你一生学来的,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生生世世带来的,而且是每次轮回它就会加重一些。这个因很严重,也非常麻烦,这是业因。因如果没有缘,它不会结果,果是什么?果是造业,造作罪业。缘是什么?缘就是下面所讲的,「起烦恼怨恨怒」,你起这些东西。这个东西是现前的,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贪瞋痴慢疑是与生俱来的。有了这些东西,跟贪瞋痴慢它就勾引起来,就造业,「造作诸恶业」。这些恶业「障蔽真性」,我们就不能再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成功,这就没办法,不但是障蔽真性,严重的还叫你生一身的怪病。
现代这个社会怪病很多。我们这里讲的烦恼怨恨怒,烦,一个人很烦,烦伤肾,得肾病;恼伤肺,得肺炎、肺结核,这是从恼;怨伤脾,恨伤心,怒伤肝,这是讲你的病从哪里来。你要晓得那个病根是贪瞋痴慢,这叫三毒烦恼。不但是障碍自性,障碍你的智慧,障碍你见性,同时也给你带来疾病,严重的时候就带来一身的病,这我们都不能不知道。佛法里面,佛教人一入佛门就叫你持五戒,有道理。五戒能治病,这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不杀生,心地慈悲,慈悲心养肝,不得肝病,这是不杀生的好处;不淫欲,养心;不妄语,养脾;不偷盗,养肺;不饮酒,养肾。所以五戒对于身体的健康,你看有多少好处!在这里不能够细讲,细讲两个小时讲不完。我在这个地方只跟诸位提一提,十善五戒对人身心健康有很多的好处。
现在我们忏除业障,首先要「清净三业,于诸佛菩萨大众前」,最重要的是大众,我们同修道友之前,「诚心忏悔,不敢覆藏」。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首先想到有没有愧对父母?愧对父母是不孝。再往远推,有没有愧对祖宗?这都是属于孝道。愧对祖宗、愧对父母,你头上就会长病,那是我们上上人。要认真去想,多去想,极小事情,芝麻蒜皮小事情,你都能想出来,我能不能对得起,在家庭里面,丈夫能不能对得起妻子,能不能对得起儿女;做儿女的能不能对得起平辈的兄弟姐妹,对得起家里面的长辈,在学校能不能听老师的教诲,认真去学习。这统统是在做人方面的。还有对事,事,有利益于自己的是小事,有利益于大众的那就是好事,真正的好事。如果这桩事情对于国家民族、对于社会安定和平有利益,那就是更大的好事,大事。我们应该如何去协助,如何去帮助他完成?起心动念不为自己,为别人,为别人才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那就没有不造业。业是怎么造出来?罪是怎么得来的?你病苦怎么得来的?你将来三途果报从哪里得来的?都是覆藏自己的罪过,掩饰自己的罪过。造作恶事不敢告诉人,在身体里面藏久了就得病。病是花报,佛家讲果报是两种,花报就是现世报,果报是在三途,将来变畜生、变饿鬼,堕地狱,那个事情就麻烦。所以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
「心消染污」,你的心清净,身体就解除了病毒。「还归纯净纯善之」,我们这本书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真我,禅宗里面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你就找到了。回归到自性,中国大乘教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就回归到佛位,这真的是妄尽还源。大乘经里面佛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我们要记住。在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编在童蒙教科书前面,《三字经》,这是从前上学念的第一本书,「人之初,性本善」,说明自性本善,你本来就是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已经就不善,为什么?它有对立。本善没有对立,那才叫真善。确实像我们用电影底片给诸位看,这是电影底片,你看它一张一张的,它哪里动?没动,一张一张的。在放映机里面,速度快了,一秒钟二十四张,一秒钟放差不多二十四张,一秒钟。你看到那个银幕上好像都在动,我问你,银幕上动了没有?没动,你如果能在动中看到不动,你就见性了,就明心见性。
这个有人用数学来表示,表示得很有意思,我看了很有意思。你看一个加一个,再加一个、再加一个,统统都是加一个,一加一不等于二,一加一等于一,这个一加一,一直都是一加一、一加一,一直加上去,统统等于一,这是什么?实报庄严土。常常听讲《华严》的,我这样说法你能体会到。如果说一加一统统等于零,那是常寂光净土;如果说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一又等于三,那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你们有没有体会到这个意思?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经里面讲的「诸法实相」。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一加一、一加一里面看到一,这就了不起,你真成佛了。我比喻什么?在电视屏幕上,你能够看到都是一片一片的,绝对没有两片连起来,都是一片一片的,片片都是独立的。所以用电视这个原理来比喻好懂,你容易体会,事实真相如是。
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宇宙人生的这个底片,一秒钟是什么样的速度?这诸位晓得,我们用弥勒菩萨的话,一秒钟不是二十四张,现在我们电影院里播放是一秒钟二十四张,佛告诉我们一秒钟多少张?一千二百八十兆。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要能在里面看出一加一等于一,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如果你能够看出来一加一都等于零,那你的功德圆满,你已经回到常寂光土里面去,一片光明。如果你要累积一加一是二,再加一是三,再加一是四,你就到十法界,你就到六道轮回去。这个说法好懂,诸位能够体会。回归纯净纯善,那是自己,那是不生不灭,六祖惠能大师见性所说的这五句话你全部证实。他的第四句,我们实在讲,很难讲得出来,很难体会到,他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我们刚才用电影的胶卷来看,你就能看出来,确实本无动摇。一秒钟,纵然速度加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就像这样一格一格的,一千二百八十兆格,都是本无动摇。不但本无动摇,本无生灭。你看他开悟讲了五句话,两句话用这个可以作证明,我们用这个能够体会得到。现在不能证得,那是我们的心散乱,我们的心不够清净;心纯净到极处,你就能证实。所以佛法修行没有别的,得修定。为什么不能得定?业障太重,罪业太深,所以要认真去忏悔。
说到这个地方,我在此地,也在佛菩萨面前,我们背后「华严三圣」,跟电视机、网络所有的同学,我也得要忏悔。大家一定要认清楚、要搞明白,我也是凡夫俗子,不是什么再来人,不是什么圣人,有没有过失?过失一大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么多年来,我也走过许多地方,总算还没有被严重染污,靠什么?靠深信因果。因果教育是从小时候学的,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十岁才离开农村,以后就住在城市。所以因果教育、伦理教育都是十岁之前学到的。我父亲在外面工作,很少回家,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两个人。我母亲不认识字,不认识字不等于没受过教育,她确实受过良好教育,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她的东西从哪里来的?上一代教给她们的。那个时候,中国有传统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世代相传,哪个人不懂得!所以社会安定,人人真的是好人。遇到陌生人,那个时候行路都是靠走路,交通不便,旅行都是走路,骑个小驴,我们常看见,骑马的就不多,骑马的是有钱人、富贵人。走到我们村庄上,我们都是欢迎,坐坐,茶水接待他,让他在这里休息十几分钟、半个钟点,都接待,欢迎;有困难的时候都援手帮助,不像现代。这些是什么?这些都是教育。见到人都尊敬。我们那时是小孩,小孩顽皮,在路上小朋友吵嘴、打架,经过这些路人他都管我们,都说你错了,管我们,我们这些小孩也很乖,都听。父母看到路人在教训我们,见面的时候笑笑,道谢。这种风俗,这都是自古以来相传的,这是真正的教育。
所以教育不在文字,我也常说,《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你教小朋友念就错了。《弟子规》、《感应篇》是扎根教育,怎么教法?大人做给婴儿看的,《弟子规》是从胎教开始,从小孩一出生到三岁,一千天,这一千天是扎根教育。小孩睁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认真的学习。所以做父母的,大人,只要接触这个婴儿,那自己得规规矩矩,一本正经,让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这样养成他的本善不变质,是这么教育的。到了六、七岁上学,上学是六岁就多了,也有聪明伶俐、善根深厚的,五岁就上学。上学之后,老师也是身教,以身教为主,不是言教为主。所以从前私塾童蒙养正,一直帮助这个学…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