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五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能住。学讲经也不行,你学习的时间过去,他一定要赖着。

  谛闲法师最后想到,他说「我一个条件,你能不能答应?你答应,我就收你出家,你不能答应你就回去。」他说:你说的,我都答应,你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人老实,这真正叫老实。谛老说「好,你遵守我的条件,我给你剃了头,你不要住在寺庙,住在寺庙里人家瞧不起你,你自己也会感到难过。」他们那个时候在浙江宁波那个地方,乡下还有很多小庙没人住,破庙没人住,我去给你找一个,你就住在小庙里头。我在附近找一、二个信徒来照顾你的生活,你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接着念。就教这么一个方法,他说:你将来准有好处。这个人老实,也不问什么好处,你叫我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念,也很好,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就这么一个法门。他真听话,三年没出门,那个小庙三年没出门,就会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真被他念成功了。谛老给他找了一个老太婆,乡下老太婆也是学佛的,给他洗衣服,给他做两餐饭,早晨是他自理,中午、晚上老太婆给他做饭。他这一天告诉老太婆,他说:明天中午妳不要来给我做饭,我到城里去一下,去看看几个朋友,明天进城去。到第二天他真的进城去,去看看一些亲戚朋友,晚上就回来。回来之后,又告诉老太婆:明天不要替我做饭。老太婆心里想,师父三年都没出过门,老实念佛,今天出去城里转了一圈,可能明天又有人请他吃饭,也没在意。但是到明天,老太婆不放心,回来再看看,看看师父是不是又出去?结果到寺庙里面一看师父,师父站在佛像面前,叫他也不答应,仔细一看,死了,这吓呆了,从来没听说人死是站着死的。所以赶快就报告,还有几个护法,大家来一看,这师父真了不起,站着走的,没有生病。赶紧派人去通知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没交通工具,要走路,从他那里进城到观宗寺,一个往返三天。

  他们把锅漏匠站着往生的事情,告诉谛闲法师,谛闲法师马上就来,一来就三天。看到他真的站在那里,手上捏得紧紧的,都有灰,把他的手扒开,手上还有八块现大洋,他手上还捏着一把钱在手上。一想大概是从前做锅漏匠的生意,他还赚了一点钱,因为他破庙也没地方藏,就把它藏在灰里面。这个钱拿来干什么?谛闲法师想一定是给他办后事,你看他自己搞得很清楚,不麻烦师父。谛闲法师非常赞叹!这个人是什么?这叫真精进,一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个字不认识,什么能力他都没有,但是三年真到极乐世界作佛去,没有人能比得上。这是真实的事,一点不假!昨天我给诸位提到,我们这边将军乡的老太太,也是念了三年阿弥陀佛,她也是站着走的,这是在我们高雄这个地区发生的。由此可知,只要真的懂得精,精是决定不能掺杂,进就是决定不退。谛闲法师这个方法好,不分昼夜,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马上接着就念,这个功夫不间断,三年就成就。这个成就是非常殊胜,这叫真精进。

  大乘教里面通常讲,这个地方讲两种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这身精进。「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不放逸就是不敢随便。修行成功的人,没有别的,像锅漏匠的成就,我们将军乡这个老太太的成就,都是为我们现身说法的。谛老还常常讲一个晒蜡烛的这一个出家人,说他的成就,那是个老实人。出家之后在寺庙里面当香灯,香灯就是照顾大殿上,上殿的时候燃灯烧香,管这个事情的香灯师。一般人看起来他很愚痴没有智慧,人非常老实,六月天热天的时候,有人跟他开玩笑,说「香灯师,你看大家衣服都拿出来晒,你那些香、蜡烛都要拿出来晒晒,不晒长霉了。」他很老实,就把蜡烛统统搬到外面晒,这一晒到下午的时候,蜡烛油都化掉,都变成蜡烛芯,油都没有。晚上上晚殿的时候,这个事情麻烦,没蜡烛点,他就把蜡烛芯点燃。维那师、悦众一看,这怎么回事情?他就说出,今天有人叫他把蜡烛拿去晒,我就搬出去晒,没想到晒成这个样子。维那师也没法子,摇头,就向老和尚报告,「你看这种香灯师,还能用吗?」老和尚很慈悲,觉得这个人很难得,这么老实,老和尚就告诉他:你别当香灯,明天我送你到阿育王寺,你到那个地方去拜佛舍利,一天三千拜,你去拜三年。而且有人跟他开玩笑:你拜佛舍利拜三年,将来你会当大法师。他自己就以为真的会当大法师。维那师讲:将来你讲经说法,我替你当维那。他就真去拜舍利,他没有妄念,真的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叫他干啥就干啥。拜了三年,他真开悟了,他写一首偈子,叫人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一看,真有智慧,以后怎么样?真请他讲经,还上台真讲得不错。那个维那师很惭愧,答应要给他当维那,真的给他当维那。这些故事都在《影尘回忆录》里面。晒蜡烛这个法师以后他真的开悟,他会做诗,他会写偈子,这都是什么?精进,身精进,心精进,他真的做到。

  第三种,大乘教里还有一种叫利乐有情精进,我们常常看到的,披甲精进,第一种披甲是身精进,第二种摄善法精进,第三种利乐有情精进。对一切有情众生,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时代众生苦,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事情,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去做。如果我们懂得精进的意思,一生不违背,可以说人人在一生都能成无上道。特别是净宗法门,这些都是近代的,这一个世纪之内的事情,许许多多念佛往生给我们做的好榜样,他们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能不能成就不能怪别人,也不能怪环境,你真正想通、想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肯不肯干?所以无论是环境上的障碍,人事上的障碍,都不在外面。真正的障碍是自己,外面人障碍不了!你念佛的功夫心心相续,念念不断,人家要是讨厌你,你默念,依旧不中断。如果说是别人赞叹你,你生欢喜心;别人毁谤你,你生怨恨心,就把你念佛功夫全破坏了。赞叹你,阿弥陀佛;毁谤你,阿弥陀佛;侮辱你,阿弥陀佛,全都是阿弥陀佛。换句话说,无论是环境、是人事,都是帮助你、成就你,为什么?你接触之后统统是一句阿弥陀佛,口里是阿弥陀佛,心里是阿弥陀佛,你成就了。你念到最后是把每个人都看成是阿弥陀佛,这个人欺负你的,是阿弥陀佛,那个人打我的,是阿弥陀佛。都会回想「我功夫不够,我懈怠,我还没有成就,佛来打我,佛来骂我」,那个心是佛心。这个人心是佛心,口是佛言,佛劝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行是佛行,身口意都跟阿弥陀佛相应,你说他能不成佛吗?这叫精进波罗蜜。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都怪别人,从来没有说反过头来自己想想。所以我们修行时间很长,跟他们比我们是三十年都不止,超过他十倍以上,人家成功,我们十倍的时间还落在人后面,落得太远!这一生不能成就,依旧搞六道轮回,一定要知道。这个什么?这一点使我们想到宋朝的莹珂法师,他是个出家人,戒律不干净,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规。他有一个长处,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晓得习气太重,禁不起环境的诱惑,他知道他自己死了以后会堕地狱,一想到地狱他害怕。所以他请教他的同参道友,你们有没有办法救我一把?我怎样才能不堕地狱?同参们也很慈悲,送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很感动,只有念佛能救自己,其它的法门不行,他的业障太重。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带业往生。就依照经上讲的方法,《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就发了一个狠心,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不但不吃饭、不睡觉,连水都不喝。所以人真正有真诚心,感动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告诉他:「你真正忏悔,业障消除,你的寿命还有十年,还有十年阳寿,等你十年寿命终了的时候」,阿弥陀佛说「我来接引你。」他听了这个话之后就向佛恳求,他说:阿弥陀佛,我十年寿命不要,我现在跟你去。佛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恶习气太重,十年我不知道又要造多少业?我自己没法子控制自己,我想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好慈悲就答应,他说「好!三天之后我来接你。」这他很开心,他把寮房门一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他往生。寺庙里没有人相信,你这个造业障的业障鬼,关起门三天三夜没出来,现在忽然出来说是三天之后会往生,好在三天时间不长,我们就等着看,看你三天往不往生?到第三天,真的,跟佛所约的时间一点不差,课诵的时候要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也很高兴,就看。念佛声当中,念了大概有一刻钟,他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我跟他走了。真的就走了。这个证明《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他是三天往生的,不难!我们今天念佛,打精进佛七,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念佛求什么?求升官、求发财、求长寿,都求这个。如果你这里佛七挂个招牌「七天决定往生」,你看看有没有人敢来打佛七?都把人吓跑了,人家说:送死的,这地方还能去?你就晓得是假的不是真的。哪有像莹珂这样的人真干,真干他就真有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例子写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面。宋朝到我们现在七、八百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许许多多祖师大德引用他的例子,劝导我们精进。

  我们中国老祖宗教后世的子孙,那是教世法,也教精进,几千年来教导后人「教之道,贵以专」,在从前都遵守这个原则。可是现代社会不一样,现在我们把老祖宗的东西丢掉,丢掉的时间太久,现在信心都没办法恢复,一切都是外国人的好。特别是教育,学习的这些理念、方法、效果,我们都忘掉。如果你真正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老祖宗真有智慧,外国人比不上。我看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的讲演里面,我看到这么一段,是在他那个时代,民国初年,他说「外国人比我们优越的就是科学,科学…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