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七集▪P4

  ..续本文上一页释海印三昧。『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这个话讲什么?就是讲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叫藏识,无量功德藏在其中。「法性真如海」是比喻。法相宗的修学,怎样转识成智。可是转识成智,阿赖耶是没法子转的。八识我们知道它的功能不一样,五八果地转,只有六七是从因上转,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在因上才能下得了功夫,果上没有办法。也就是说,六七转了,阿赖耶跟前五识就连带转了,自然转了,所以真正功夫是在前面两种。那我们晓得,第七识是执着,坚固的执着,第六识是分别,有第六识、有第七识,所以才有阿赖耶,六七没有了,阿赖耶就没有了,阿赖耶就变成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无量功德藏通阿赖耶,也通四智菩提,也就是说,前五识转了,六七识都转了,成就无量功德。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大病,大病是什么?大病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就是分别执着,六是分别,七是执着。

  【经云。】

  这个经他没有说是什么经,统统指的是《华严经》,所以他不再冠上去。

  【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这句话是《华严经》上的。森罗万象,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剎土里面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一法之所印』,这一法是什么?

  【言一法者。所谓一心也。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海印三昧』是什么?就是一心。这个道理虽然很深,我们从这里面得到启示,这个启示就是什么?今天世界上这么多灾难,我们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一心向善,这灾难就没有了。它的甚深之义我们体会不到,浅的我们可以受用。我们的心现在不是一心,我们心是乱心,妄念纷飞。如何把这妄心恢复到一心?净土宗的法门最殊胜,念佛,把所有的妄念归成一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妙极了。一心,我们还用每天我们看的电视机,或者是同学们在网络上收看我们共同学习的科目,电视机跟计算机都有个屏幕,我们把屏幕比喻作此地讲的一法或者是一心,屏幕是一,摄一切世出世间法,这一切世出世间法就是屏幕里面所现的相,现相就好比是世出世间一切法。

  这一法界,这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这一句讲的是屏幕,就是一心,就是一法,它能现。『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这个妄念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屏幕里面现的差别相。现在的电视机一般都能够收到一百个以上卫星电视台,这里面的现相当然不一样,每一家电视台播的都不相同,就好比我们的自性依妄念(妄想分别执着)而有差别。我们如果是依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三个统统都有,现什么境界?现六道轮回,这些烦恼统统都有,妄念全了。如果这个妄念善,六道里面现三善道,如果不善,则现三恶道,这差别太大了。如果我们真正的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了,我们的妄念就减少三分之一,六道这个现象就没有了,这时候你才知道六道是假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放下执着,就好像你梦醒了,六道没有了。六道没有是什么境界?四圣法界现前了。四圣法界是谁变的?分别变的,你有分别所以有四圣法界,分别要没有了,四圣法界没有了,剩下什么?剩下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妄念、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没有了,一真法界也没有了,「唯一真如」,真如是什么?常寂光净土现前了。这就说明,「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唯一真如就是常寂光净土,「故言海印三昧也」。说明这个宇宙之间一切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为什么会现,为什么会不现,就说得很明白。后面引用《华严经》里面一段话:

  【华严经云。或现童男童女形。】

  现人形,这是人道。

  【天龙及以阿修罗。】

  这是讲现六道里面的修罗道。

  【乃至摩睺罗伽等。】

  这是畜生道,摩睺罗伽是大蟒、蟒蛇。

  【随其所乐悉令见。】

  这是众生,『乐』是什么?妄念,你喜欢什么他就现什么。我们今天,现在这个世界,现在世界上众生他喜欢什么?他喜欢自私自利,他喜欢贪瞋痴慢,他喜欢是非人我,喜欢损人利己,都搞这个,就现我们现在这个灾变,多灾多难的地球,就现这种样子。如果我们把念头一转,我们喜欢伦理道德,我们喜欢圣贤教诲,这个世界马上就变了。一定要相信境随心转!

  【众生形相各不同。】

  这个『众生』是讲十法界,个个不一样,体形不一样,相貌不一样,为什么?从心想生的。底下讲:

  【行业音声亦无量。】

  前面是讲果,这是讲因。『行』,你所作所为,你做的是有净行、净业,有染业,有善行,有恶行。

  【如是一切皆能现。】

  在清净心里面统统能现。总结一句:

  【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义故。名海印三昧也。】

  『海印三昧』能现、能变,所现、所变,海印全部照见。在这个地方很明显给我们透露一个信息,法身菩萨对于十法界、六道三途一切众生的行业、善恶因果,清清楚楚,明明了瞭。问:他动不动心?他如果一动心他就是凡夫,为什么?他起心动念了,所以我们晓得决定没有动心。菩萨的心就像镜子一样,用心如镜,照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叫净心。自性里面有无尽的慈悲,这个慈悲起作用是什么?就是起感应,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绝不是说起心动念的应,那个我们完全想错了,是不起心不动念那种应。我们在《弟子规》里面看到第一条,「父母呼,应勿缓」。凡夫叫呼应,佛菩萨叫感应,呼应是有心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的,感应没有。像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是感应,我们这些人对这个水是有心,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它的反应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我们的善念,它的反应就善,我们的恶念,它的反应也恶,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困难的时候有心求佛菩萨,佛菩萨现身为我们说法,虽然现身,虽然给我们说法,帮助我们很多,他没有起心动念,更没有分别执着,这个道理要懂。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是真的。所以佛门还有个术语,叫「真应」,或者叫「应真」,都是一个意思。不同于六道,不同于十法界,为什么?十法界到佛法界也没有见性。所以大乘教里面对于四圣法界称它叫外凡,六道是凡夫,是内凡,六道是内,六道之外到四圣法界,称外凡,不算圣人,出了十法界才叫圣人。那个标准高了,那就是明心见性,这才称圣人,没有见性都不能称圣人,我们一般称四圣法界高级凡夫。这些名相术语里面的含义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都要把它搞明白。

  这一段文是现依报,森罗万象,所以它的名字叫「海印森罗常住用」,是我们的依报环境从哪来的,我们这才有一点概念,晓得不是从科学家讲大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一切法确实从一念生,这个一念是现前一念,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就是现前一念,念念都是现前一念,所以它是妄,它是妄想,它不是真的。如果你一断,一断立刻相就没有了,那真断了。相没有了,出现什么?出现常寂光。我们今天相没有了,相没有了还是黑天,那并没有断,那叫什么?大黑天,大黑天是什么?就是无明。你今天什么念头没有了,无明境界现前,他不是觉,觉是光明的,不是黑暗的,这个要分辨清楚。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学习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七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