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二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业里最轻松最快乐的是做官的,为什么?没事做,没有犯案的,没有案子办。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所以做官的人很轻松,他们空闲的时间太多,游山玩水,写诗词、作文章消遣。不像现在,现在你看官场里办不完的案子,开不完的会,真辛苦!原因呢?那个时候这三种教育落实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全民落实,做官的人就轻松,就愉快。现在人把这三种教育疏忽,没有伦理,人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连父子关系都不知道,所以小孩杀父母这已经不是新闻。在美国发生六岁的小孩拿手枪把父母杀掉,杀老师、杀同学、杀兄弟。还有一种拿着枪乱扫射,小孩杀了好多人,警察把他抓去,为什么你要杀这些人?无缘无故,也没有仇恨。为什么杀?他心里有怨恨,他恨这个社会,恨这一切人,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像这种事情我们能想象得到,往后这种案件愈来愈多,为什么?因为没有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习因,他自自然然会产生这种现象,太可怕!

   我们要想社会长治久安,没有别的办法,这是英国人讲出来的,英国汤恩比博士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外国人讲的。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说什么?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佛法里确实,大乘头有高等哲学、高等科学,这《华严经》,这毕竟是少数,这不是多数。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可以说是相当的昌明,突飞猛进。这部经在今天这个时段里,我们做一些研究讨论,对于高等知识分子肯定有帮助,在这个世界上接触的人也是愈来愈多,这是个好现象。还有一部分人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作迷信,不愿意接触它,这样的人也很多。我们自己在年轻也犯了这个过失,以为它是宗教,以为它是迷信,不想去接触。我对佛教的认识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我跟他学哲学,这才知道佛法不是迷信,它也不是宗教,它是教育,它是个究竟圆满的教育,无所不包。我跟方老师学哲学,所以他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佛经是高等哲学;从科学观点来看,佛经是高等科学。今天哲学与科学里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华严经》上都有答案,这很难得!就像我们讲宇宙的起源、生命从哪里来的,讲得比现在科学家讲得透彻。科学家谈这个问题我们还打问号,还有怀疑;而佛法讲的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佛在禅定里面亲见的境界,这就是科学,他不是随便说出来的,不是推理,不是想象,是真的看到。

   下面讲『唯了因之所了』,这一句非常重要,你怎么知道的?佛法《涅槃经》里面讲三因佛性,第一个是「正因佛性」,简单的说,什么叫正因佛性?佛在经上讲「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中是中道,中是不偏不邪叫做中,叫中正真如,真如就是自性,正因佛性就是自性,「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你看这个有生因,有生因之所生。你怎么证得法身?是因为你离一切邪非,邪非是什么?「邪」,给诸位说,就是《华严经》上常讲的分别执着,自性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邪。「非」是什么?非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中正真如就现前,中正真如就是我们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就现前了。所以大乘教讲得真好,简单明了。

   我们一般讲佛法学什么?我们所求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怎么样得到?你看佛教给我们多好,你能把执着放下,执着是邪,只放下执着你就得到正觉,你就超越六道。你就晓得,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从执着来的,只要你有执着就有六道。什么是执着?你要记住,一念,一念是多长时间?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那么短的时间,你起了个一念的时候相就出来,就是六道的现象,那你也在六道之中。如果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这个念头没有了,六道就没有,像个梦一样醒了,没有了。没有的时候,梦里面境界还能想得起来、记得起来,那叫习气,习气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习气到四圣法界再去断,习气断掉就叫辟支佛。在辟支佛的位次上,习气虽然没有了,可是有分别,分别也是邪,自性里头没分别,都叫邪念。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四圣法界里面下面的两个声闻缘觉就没有了,剩下的是菩萨、佛,小乘没有了,大乘出现。菩萨虽然分别断掉,还有分别的习气,分别的习气没有那就成佛了。天台大师讲「相似即佛」,为什么?他还有起心动念,就是还有妄想,妄想是非,这个地方讲的非,离一切邪非,他还有非。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中正真如现前,中正真如就是实报庄严土,就是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都出现了。

   我们一般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出现的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众生,我们一般讲诸佛如来,或者是讲法身大士,他们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的习气都没有。他有什么?他有起心动念的习气,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就是无始无明,他有无始无明习气,习气没断。这个习气没法子断,你不能去断它,你一断它,不就又起心动念了吗?不起心、不动念,用什么断它?让它自然的断,让时间去淘汰它。需要多长的时间?经上给我们说的,这佛说的,三大阿僧祇劫。诸位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讲普通修行,是讲明心见性之后,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要把那个起心动念的习气断掉,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这个事难懂,什么叫习气?古人这个比喻很好,古大德用酒瓶来做比喻,酒瓶里头盛酒的,把酒倒干净,里面擦干净,确实一滴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这个味道你能不能断掉?断不掉,为什么?你清洗的时候都洗干净,没有办法把它洗掉。那怎么办?酒瓶塞子打开放在那个地方,放个半年一年再去闻,没有了。所以他要相当长的时间,自自然然没有了,这叫除习气。诸佛的实报庄严土从哪里来的?就是那习气,他只要有习气就有实报土出现;习气没有,实报土没有了。

   所以实报土也是假的,《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指一切,并没有说诸佛实报土除外,佛没这个讲法。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这个要知道。到习气断尽,实报土就没有了。大乘经里面确实有这么一句话,「留惑润生」,也就是到等觉这个位次,这个习气已经很微薄,这一点微薄的习气是可以,他把它保留住,保留住什么?就实报土它存在。如果不保留,不保留实报土就不见了,不见了的时候常寂光现前。我们净土里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出现了,这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要知道实报土里头还有物质、精神现象,你看这个讲得多清楚,讲得多明白。所以我们了解,诸佛一真法界,实报土我们常讲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情,你看它的生因、习因、依因,这统统给你说清楚,说明白。明白这个道理,从理上讲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只要你真的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下放下,恭喜你,你就成佛了,一念之间!有没有这种人?有,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这个示现,菩提树下一下放下,成佛了。

   惠能大师在中国给我们做示现,五祖方丈室里头半夜三更,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知道惠能大师不认识字,绝对没有经本,经本他不认识。祖师跟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放下了。就是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他就成佛,说出他见性的境界。他见性,性像什么样子?祖师需要考验考验,你说来听听。你看他说了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圆明体,第一个说清净,第二个「不生不灭」,第三个「本自具足」,第四个「本无动摇」,最后一个「能生万法」。忍和尚一听,不用说了,也不要讲了,衣钵就给他,叫他赶快走。为什么要赶快走?怕别人嫉妒、不服、要害他,叫他去藏起来。他到猎人队待了十五年,大家把这个事情也忘掉,他才出来。这也给我们示现嫉妒障碍是多么可怕,不可以抗衡,只可以回避。也是让时间久了,大家淡化,也就跟那个习气一样,慢慢没有了,他才出现。这是什么?这叫顿悟、顿舍,放下是舍,顿舍他一下就放下,上上根人。上中下三根都做不到,那怎么办?佛有方便法,你慢慢的放,先放下执着,再放下分别,最后再放下起心动念,这叫渐悟、渐修,渐渐放下,这个法子成就的人可多!

   所以佛法契入境界的秘诀,就是看破放下。我跟章嘉大师见面,头一天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我从方东美先生那里知道,佛法殊胜,佛法太好了,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秘诀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我提出这个问题。他看了我半个小时不说话,我也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等他回答。他看我,看我什么?心浮气躁,年轻,心浮气躁的时候跟他讲什么都不能接受。所以他看我,我看他,我们才晓得这是修定,让你整个心情定下来,静下来,他才跟你说。半个小时,跟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他没有给我说,我也没有问,因为我听不懂。看破、放下,好像似懂非懂,我就问他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他教我这个,这个我懂,叫我要认真去做,这真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这段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继续再学习。谢谢大家。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二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