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六节课▪P2

  ..续本文上一页此修行,难道没有朋友吗?”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

  古大德在山里一呆就是四十年,以野果为食过生活,而现在的修行人有没有这样的呢?可能不多。据说终南山和有些清净的地方,还是有一部分修行人。拉萨那一带,像桑耶青浦等圣地,也有一些修行人。但有些修行人跟以前的修行人完全不同,他们拿着一个大大的录音机,整天在山洞里面放音乐。有个大德说,汉地的茅棚里面,也有些和尚看电视。藏地的山洞里放录音机,汉地的茅棚里看电视,这些修行人真的完全变样了。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以后若有机会到清净的山林中专修,千万不要把这些带去。在山洞里享受世间快乐,那还不如到城市里去,那里直接就能看到各种杂乱的事情,不需要看一些影像。

  你们真想出家好好修行的话,就要像个出家人,像个真正的修行人,把外面乱七八糟的牵挂尽量断掉,不要经常跟他们联系。不然,心一边在这里,一边在那里,做任何事情都三心二意,那肯定不会成功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好好地思维这些道理。

  住在寂静的山林中,跟飞禽走兽一起生活,那种清净安乐的生活,除了去亲身感受外,谁也描述不出来。其实,我们的身体没什么可靠的,世间上该享受的已经享受了,有因缘的话,应该到寂静的山林里修行。我原来去五台山时,有些森林和山洞里真的有些老修行人,但五台山毕竟是个旅游胜地,要实修不一定非常适合。拉萨那边有些著名圣地也开放了,每天有无数的人给山洞里的修行人献哈达、供养食物,表面上他在装模作样地闭关禅修,但在那种环境中实修,恐怕是非常困难的。真要实修的话,最好不要去旅游胜地,还是找个比较寂静的地方,除了老虎声以外什么都没有,很多女众都怕得要命是吧?

  癸二、向往静处之住所: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什么时候才能住在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心对什么都不牵挂,不贪执任何事物,完全断舍世间的一切尘事啊?

  寂静地方有一些非常殊胜的住处:

  树下:树对修行人来讲,有着不可思议的缘起。因为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降生时,是在树下降生;成道时,是在菩提树下成道;涅槃时,也是在树下涅槃。因此,印度持头陀行的修行人,以前很多都是在树下修行。

  大家可能也有这种感受吧,有时候到森林里面去,看到一棵大树,心里就非常舒服,很想一直呆在那里。当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习气,我小时候不知道佛陀成道的故事时,经常到森林里面放牦牛,每次看到一棵特别大的树时,就想:“我在这棵树下过一生该多好啊!”这种念头的产生,也没有什么理由。

  不知道我们以后成道或涅槃时,会不会也是在树下?也许不一定是树下,很多人显示涅槃时,是在医院里。其实最好不要在医院里涅槃。

  岩洞:藏传佛教的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华智仁波切等很多大德,都是住在山洞里,而且住的时间特别长。不像现在的有些人:“我在山洞里已经呆七天了!”七天不算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能呆七年或几十年,修行才会有所上进。

  以前广钦老和尚在43时,为进一步潜修,背着少量粮食和简单的衣物,前往泉州的清源山。他在半山腰发现一个山洞,将其作为修行之所,在里面安顿下来。没想到这是个老虎洞,黄昏时老虎回来,闻到有生人的气味,便在洞口猛吼几声。法师对它说:“你是旁生,对这里的山水比我熟悉,我是外来的修行人,不好找住处,请你把山洞让给我吧?”(可能他一边害怕一边告诉它。)老虎似乎听得懂人语,摇着尾巴就离开了。离开之后,法师在那里长期地安住修行。后来,老虎不时带它的母虎、小老虎来,温驯得犹如家畜,它们经常呆在洞口,法师对之传讲佛法。62岁时,法师又在山顶大石头旁边搭了一件茅棚,那里有时候会有大蟒蛇,有时候有猿猴献野果,有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

  看了广钦老和尚的经历之后,我们后学者真的特别羡慕,在这样嘈杂繁乱的世间中,真不如到山洞里面去修行。昨前天西方国家的有些居士也是强烈提出:“我想出家,要到山洞里面去!”山洞确实是个好地方,我也想过很多次,但现在我的身体有很多风湿病,山洞里又特别潮湿——这里有些道友地板铺了一两层,还认为下面是地,肯定很潮湿。下面是地不一定潮湿,山洞里面绝不是这样,上面在滴水,下面在冒水,在那里面坐着,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你们若真有这样的因缘,我也是非常随喜的。

  无人寺:指没有任何人的寺院。现在汉地有一些小茅棚、小精舍,这种寺院也很不错。在无人寺里面,方丈是自己,住持是自己,知客也是自己,什么旅游都没有,整个寺院当中,自己既是大上师,又是弟子。这样住着的话,那真的很好!

  以前我们去朝山时,在一个寺院中,也只有一个老和尚,可是那个老和尚没有专修,每天一大早就把寺院的门大大地开着,但旅游的人很少很少。其实这没有多大意义,如果你真的要弘扬佛法,就把寺院办得非常圆满、金碧辉煌,每天游客络绎不绝,这样还是有一定的收入。否则,收入也没有,修行也没有,整天就是开着大门,不修行一直等着,那多累啊!

  如果是修行场所,门就应该一直关着,现在有些地方就是这样,真的让人非常羡慕。对我自己而言,很想到山洞里去修行,可是身体不行,万一生病了也有一定的困难。原来我们学院里有个老管家,已经管了很多年,后来他觉得一定要实修,就到拉萨找了个山洞,外面用荆棘树围着,自己在里面闭关。一个多月以后,他身体开始不好,心想万一死了怎么办,于是决定下来看病。看完病以后,就没有再上去。

  在我们藏地,确实有些非常好的山洞,但那里没有医疗条件,很多人的顾虑可能比较多。当然,噶当派的修行人,是病了也不管,死了也不管,就应该死在山洞里。米拉日巴尊者也说:“我死的时候没人哭,也没有人伤心,死在山洞里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决心,那是上等修行人。倘若你要顾虑很多:“我生病时,哪里去找医生啊?有没有救护车啊?”这恐怕是不现实的。所以,自己能不能住山洞,关键要看心相续坚强与否。

  总的来讲,大家应该发愿到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将所学过的知识一一修行,在短暂的人生中,对来世应该有点把握。否则学过的知识从来也不修,也不依止寂静处,一直在大城市里游来晃去,临死时什么境界都没有,那来世变成什么样也很难说。光是听一听、说一说,在自相续中真正种下善根还是比较难,所以大家一定要串习,串习若没有环境的话,在大城市里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在家居士到山洞里修行,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不现实的。可是不修肯定不行,那该怎么办呢?你们看能不能跟家人商量,造一个小山洞?现在的科技比较高,形状上应该没问题,但不知道有没有嘈杂声。有些条件不错的人,为了房子的装修,花了很多财力、精力、时间,这对今生来世根本没有利益。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在屋顶上造个小山洞,前面也是放些花,里面养一些小动物,算是山洞里的小老虎,平时除了特殊情况以外,在规定的时间中,跟家人一般不接触。其实自己完全有这种条件。

  现在很多人花钱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往修行上转,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寂静的环境。毕竟你离开家到山洞里去,这种机会非常小,包括在出家人中,很多人也不一定有这个缘分。所以自己应该创造条件,若没有这样,一直在散乱愦闹中度日,临死时学过的一点也没有享用,那是非常可惜的!

  在家人学习佛法时应该实地修持,要修持的话,没有寂静环境是不行的,自己应该跟家人沟通一下,或者短期内到附近的森林中、寺庙里去禅修,这样之后,心肯定会有一定的收获。否则,我讲者天天在理论上说,一点都不观察自己是不合理的;你们听者听了以后没有消化,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在实际当中做一点,去享受一些寂静的氛围,这对心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自古以来,大成就者都提倡在静处修行,这种环境有特殊的缘起。千万不要认为“山上的修行人非常愚笨,没有前途的人才会到山上去,真正的修行人是在大城市里”,也没有必要这样宣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些不得不承认的规律!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六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