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示自性本来?按语说:佛性显现在何处?每人所具有的佛性是在何处呢?您能说个清楚吗?
提曰:「性在作用。」
波罗提尊者答说:「性在作用中才有性踪,若无作用时性自不现。」按语说:佛性显示在日用应缘等作用处。经云性有四相,即自、他、共、离等四性,意为:(1)自性,谓如计一念心意从根生,即自性现起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心性等。(2)他性,若从尘生,即谓他性,依外尘相应而生起之性用。(3)共性即根尘和合生起之性,即谓共性。(四)离性,若能离根尘而生起之性,即为离性,能知而能离是谓离性。若于此四性生起之相,皆能不去执取其境,不去黏着其境,则称皆悟空,得无相三昧耶。
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
王又问说:「您说性在作用中,我现在怎么不见其性呢?」按语说:何作用,我今何不见?一般人是无法在性作用中能见其性用之真实过程,但一个刚开悟的行者,以觉知心能知各个性起功能之过程,譬如说心意念要生起的过程,在气机旺盛之时,可以使心意起来之作用变得缓慢,而此时行者能清楚地了知其起心动念之性用过程,此性用的真实状况是可以被了知的。当然在回凡后,此功能又将变为不明显了。
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
波罗提尊者答说:「王现在正在用此性,所以王自然不见其性。」对一个未悟的人,只能跟他说道理,不能举实际性用之过程来阐述,也就只能这样说了。按语说:因王正依佛性显示其作用,故自不见自性佛性。
王曰:「于我有否?」
王问说:「那我有无佛性呢?」佛性人人有之,只因妄想执着而在觉知后,迷执一切境缘起习气相应,始会造无量业也。按语说:我有佛性作用也无?有情、无情皆有佛性,何况是王您当然亦有佛性啦!
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现。」
波罗提尊者答说:「王若进入一切用中,自是佛性之性用,没有不是的。若王您不用时,连空性之体亦都不见,难以显现了。」按语说:自性依他而显,不用处也难觅佛踪。性本空无,用时是有,但因本来无性性,故用时虽有,也不能强说有。何况是在不用中,当无一法可用时,性体自然亦难现矣!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王又问说:「若当佛性起用当时,几处能现起性用之象?」按语说:「用时佛性显现在几处?」当然性用不等,总共有八,八识不全都派上用场,在凡人境界前六识起性用,若入定中之行者,依境界也仅有一识能用,在色界天以第六识为用,在无色界以第七识为用,在佛地以第八识为用。
提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
波罗提尊者答说:「若全出现其性用时,应共有八种。」前五识外加上第六意识的分别事识,第七意识的思量意识,第八意识的真实意识。按语:佛性出现在八处。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王急着问说:佛性出现共有八处,未曾得闻,一定要为我说明。按语说:佛性现于八处,请为我说。一般而言,小乘行者或世间禅定行者,仅依第六意识来禅修及观照,不懂第七意识、第八意识之功能及性用,只有大乘佛法才有阐述到八识甚或十意识之性用。八识以外为九者谓异熟识,十者谓阿陀那识。
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波罗提尊者即说偈曰:「佛性出现的地方,处在胎中即胎儿身,处在世间即为人体(由阿赖耶识所执),若用在眼时即为见性,若用在耳时即为闻性,若用在鼻时即为嗅性,能辨香臭味。若用在口时即为谈论,若用在手时即为执取,若用在足时即能运动奔驰。进而研之,若让此自性徧现于恒沙界,它真的能徧布于无量虚空界。若收摄回来可藏匿在一微尘中。能认识性用知功能者是谓知悉佛性本来者,不认识佛性的人,以为它只是个精灵、魂魄而已。」
按语说:行者骑着佛性觅佛踪,不知眼、耳、鼻、舌、身等作用,均是佛性自然作用。只是凡夫却以妄心、种种习气左右知觉,终至沦丧自性而不自知。佛性人人具足,为何有人认识它而能利用它,但有人却不认识它而把它当做仅是一个神我、精灵而已。说起来都是一些妄想、执着的心病来蒙蔽它而已。
王闻偈已,心即开悟,悔谢前非。咨询法要,朝夕忘倦,迄于九旬。
国王闻到波罗提所说的偈句,心已能了解并开悟其本来心,并因而忏悔谢罪以前错误的所做所为。王一得心开解悟,更是对佛法甚感兴趣,不管晨曦或夜晚,都能不倦地咨询种种佛法要领,一直到三个月之久。
按语说:迷时得善知识,指示洞见其自性,更能痛改前非,学法不倦。本自有善根,因一念无明而毁坏三宝,经波罗提尊者的开示,洞知佛法精髓。王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巧受达摩祖师的安排,免得王造业,佛法遇难,百姓遭殃。
( 2004 年 3 月 08 日 撰于 法尔 )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8· 性在何处》全文阅读结束。